龟甲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沈佺期一首七律乐府诗,入选唐诗三百首,
TUhjnbcbe - 2023/4/5 22:07:00

初唐时期,有两位颇负盛名的诗人,一位是沈佺期,一位是宋之问,人们并称之为“沈宋”,他们两个人的诗作更能体现初唐诗风的特点,为律诗的发展和创新做出了贡献。

关于宋之问,小编曾针对其人品和诗品发过一篇小文,在此不赘述。今天只聊聊沈佺期。

据统计,沈佺期现存诗歌一百四十多首,其中一首《独不见》因载于《唐诗的三百首》,是家喻户晓的名篇,正是因为太出名,所以争议颇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题目。诗题《独不见》是乐府古题,宋人郭茂倩《乐府解题》下有七首作品,最早的一首出自梁代柳恽的“奉帚长信宫,谁知独不见。”所以归类于乐府诗题。

但是沈佺期最初给这首诗的诗题并不是《独不见》,而是《古意呈乔补阙知之》,以下简称《古意》,这首七律诗是以乐府旧题写七言律诗,创新了初唐诗体,是律诗趋于成熟的标志。此诗收录于敦煌残卷《珠英学士集》,《独不见》这个诗题有可能是柳恽收录作品时自己改的。

第二,“律诗第一”之争。据明人杨慎云,何景明、薛蕙认为《古意》是唐人七律之“第一”〔《升庵诗话》卷10)。莫砺锋教授认为,其友人孙琴安先生对《古意》的论断:此诗虽然说不上“唐人七律第一”,“可谓初唐七律第一”。

那么这首《独不见》究竟写了什么内容呢?全诗如下:

独不见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

注释:

1.卢家少妇:南朝梁武帝《河中之水歌》云:“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织绮,十四采桑南陌头。十五嫁为卢家妇,十六生儿字阿侯……”。此处泛指少妇。

2.郁金堂:“郁金”指郁金苏合香。

3.海燕:又名越燕,多在梁上作巢。玳瑁:一种海龟,龟甲*褐相间花纹,半透明。

4.砧:捣衣石。

5.辽阳:唐代边防重地,在今辽东一带。

6.白狼河:今辽宁大凌河。

7.丹凤城:相传秦穆公女儿弄玉吹箫,引来凤凰飞临咸阳,之后以凤城作为京城别称。此指都城长安。

8.流*:*紫相间的绢,此处指帷帐。

赏析: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梁。”首联将一个贵族少妇的形象推至读者面前。少妇在堂屋燃起名贵的郁金合香,越燕双双栖息在玳瑁屋梁上。

首联用到了很多代表贵族奢华生活的词语,如“郁金”“玳瑁”等,尽显妇人生活的华贵。郁金合香的主要香料就是郁金香,是从郁金花提取出来的香料,这种香料要从古大秦国、古大食国经丝绸之路运抵中原,价格十分昂贵。加上其它一下香料配制成合香,具有行气解郁的功效。

有可能思妇牵挂丈夫,得不到夫君的消息而惴惴不安,所以熏郁金香来缓解情绪。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颔联意思是,时节进入九月,就是深秋了。这个季节正是万户捣衣的时候,缝衣絮被,密密的针脚,厚厚的棉服,都要提前准备好。

思妇为远人送寒衣,正是乐府体裁的重要内容,所以李白说:“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木叶萧萧而落,寒砧阵阵秋风。这些声音一阵紧似一阵,好像在催促妇人抓紧时间赶制冬衣,不然就捎不过去了。

而丈夫戍边辽阳整整十年,年年这时候都要给他带去新衣新被。也似乎只有通过这一种形式才可以传递出彼此的牵挂和恩爱。那絮进棉服里的不是棉絮,而是无尽的相思。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颈联说,夫君在白狼河以北,如今音讯皆无,而思妇在河的对岸,住在长安城以南,独自熬过慢慢秋夜。秋意渐浓,秋叶飘落,叶落归根,而心里思念了千万遍的良人,究竟平安与否,竟无人捎回一个确切消息。

李白曾在《子夜吴歌冬歌》中说:“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素手抽针冷,那堪把剪刀。裁缝寄远道,几日到临洮。”写了一个家贫的少妇为丈夫连夜赶制冬衣,因家里无碳取暖,手冷的无法握住剪刀。

思念和贫富毫无关系,贫妇的心情和贵妇的心情一模一样,都是牵肠挂肚,都是心心念念期待丈夫平安回家。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尾联抒发感慨,合乎乐府主题,呼应诗题“独不见”,思妇默默含愁,年年岁岁,可是唯独夫君看不到自己独守深闺,只有明月如水,知她心事,将月色照在帷帐上,安静陪伴。

这首诗基本合乎格律诗“首句入韵七言律诗平起式”的格式要求,但是在第六句第五字的“秋”字,按要求应用仄声,但是沈佺期用了平声。在第七句第六字“不”字,这里读作平声,按要求需用仄声字。

除了这两个字的平仄不符合律诗要求,在颔联和颈联的对仗运用上,工对宽对结合使用,在初唐律诗格式还没有定型的情况下,已经实属难得。

作为御用文人的沈佺期,出生于文学世家,对唐诗的发展有很大影响。他的早期作品清新质朴,科举入仕之后,写出了:“独游千里外,高卧七盘西。晓月临窗近,天河入户低。芳春平仲绿,清夜子规啼。浮客空留听,褒城闻曙鸡。”这样辽阔清逸,对仗工整的五言律诗。

之后不断创新七言诗,写出了“芳郊绿野散春晴,复道离宫烟雾生。杨柳千条花欲绽,蒲萄百丈蔓初萦。林香酒气元相入,鸟啭歌声各自成。定是风光牵宿醉,来晨复得幸昆明。”虽是应制诗,但不乏声势浩荡之感。

五古、七古在唐代以前已经有大量优秀作品,五律和绝句在初唐已俱雏形,唯有七言律诗经过初唐漫长孕育,经宋之问、沈佺期完成七律"回忌声病”之后,锦绣成文,被后人合称为“沈宋”。

统治了中国诗坛一千余年的近体诗(格律诗)形式是经“沈宋”二人的实践之后,日臻完善。赵昌平先生曾仔细考察初唐七律的发展过程,在他的《初唐七律的成熟及其风格溯源》一书中得出了“七律成熟于中宗景龙年间”的结论。

所以,在“沈宋”之后不久的盛唐、中唐出现了中国诗歌史上的*金时代。《新唐书》说:“唐兴,诗人承陈隋风流,浮靡相矜。至宋之问、沈佺期等,研揣声音,浮切不差,而号“律诗”,竞相沿袭。”

七律在艺术上的真正成熟,是在杜甫手中才最后完成的。诗圣写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首诗也被评为唐诗七律之冠。

杜甫在年写这首诗的时候,沈佺期已经作古半个多世纪了。但他的这首高振唐音的《独不见》,意脉分明,一气流转,抑扬顿挫,字句沉稳,色泽丰润,起承转合之间,衔接自如,其艺术水准在初唐的一百多首律诗中鹤立鸡群。

清代沈徳潜评价此诗:“骨高,气高,色泽情韵俱高。”

本文为原创,百家号首发。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1
查看完整版本: 沈佺期一首七律乐府诗,入选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