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独木舟之后,至迟在距今三千多年以前,我国就出现了木板船。这在造船技术史上是又一次飞跃。用木板造船,摆脱了受天然木材原始形状和大小的束缚,为船舶的继续发展开创了广阔天地。
独木舟图一、独木舟和筏
原始社会出现的独木舟和筏,使人们在征服江河溯海的斗争中迈出了重要的第一步。独木舟的长处就在于一个“独”,全船浑然一体,结构坚固,不会松散;船体无缝,不怕漏水。筏的特点是装载面积大,稳性很好,不易倾覆。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有长处也有短处。
独木舟正因其“独”,所以长、宽深等完全受单根木材大小的限制,一遇风浪就容易进水,甚至翻船。独木舟的船体形状也离不开单根树干的框架,通过变化线型来改善船的性能的潜力很小。建造一只独木舟,至少要二人合抱的大树,这势必影响独木舟在数量上的增加。特别是独木舟在建造时要掏空树干,材料浪费大。
所以,独木舟之“独”,使它在性能、材料来源和建造上都存在不少局限性。至于筏,装载面积虽大,可是干舷非常低,东西和人装得一多,筏就要浸没在水中。独木舟和筏的这些“短处”和社会需要之间的矛盾,在原始社会里还不太尖锐,当时人们没有大量的剩余货物要运输。涉江过河,捕鱼捉虾,利用独木舟和筏,基本上能满足社会的需求。而随着奴隶的出现,一直到进入奴隶社会,情况就不同了。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发展,不仅水上运输活动频繁,而且载重量日趋增加,独木舟和筏的不足之处更为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对造船技术的变革势在必行了。对独木舟和筏变革的结果,创制出了新型的船一木板船。
二、木板船的最初形态
木板船的最初形态,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年代。但至迟到殷商时期,它已具备了成熟的形式。在殷商遗址发掘到的、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甲骨文,为我们研究木板船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历史资料。商代,我国早已进入奴隶制社会。所以,甲骨文上所刻的内容,有不少就是奴隶主记事的卜辞,其中表示船的舟字以象形文字的形式,曾多次出现。
甲骨文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文字有很大的不同,它是在更早的原始画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所以有许多是象形文字,字就是其中之一。从这字的形状看,它和我们在小河中还能见到的小木船是多么的相似:平底、方头、方尾,首尾略上翘,船的两端有甲板和出角。可见,这已不像是那种将单根树干挖空而成的独木舟,也不是由多根树干排列而成的筏,而是由若干块木材连接而成的木板船了。再看甲骨文中多次出现的“舟”字,字形也并不完全一样,说明当时用船已相当普遍,出现了多种形制的木板船。
木板船的出现,决不是偶然的现象。归根结底,是当时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商朝已有商品交换,并已采用贝、玉等作为货币。在殷墟遗址和墓葬里,都发现过很多的贝币和玉石。盘庚(商朝第二十个王)称贝和玉为“好货、宝货”。可是这些好东西的产地在离商朝首都很远的地方,贝产在海滨,玉产在我国西部,怎么弄得来的呢?靠水上交通运输也是一个方面。据有人考证,认为商朝饕餮文大铜鼎的一个铭文“荡”,很象一个前后挑着贝币的人站在舟上,后面还有人手持桨划船,这说明当时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已需要经常使用木板船了。
商朝前期曾多次迁都。到了盘庚时候,为了巩固和继续扩大商朝的统治,便从东方的“奄”地(今山东曲阜),越过了*河(古*河水道与今不同),迁都到“殷”地(今河南安阳的小屯村)。《尚书盘庚篇》中记载有盘庚在迁都前对不肯迁都的奴隶主贵族所作的讲话。他打了一个比喻:“若乘舟,汝弗济,臭厥载”。意思是乘船不开航,就会坐待船朽败,以此来动员迁都。在迁都渡河这类大规模水上活动中,木板船肯定得到了普遍使用。
造船是一门综合技术,古代的木船制造技术,就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生产发展到了什么水平。要造木板船,除材料外,还要有工具和技术。在原始社会,用火和石斧石刀造独木舟已很不易,若要制造大批木板船可能性就更小了。但到了奴隶社会,由于奴隶们的劳动,创造了更多的财富,使社会生产力有了发展。在商代,青铜的治炼和造技术具有相当水平,已能制造出重达公斤的司母戊鼎那样巨天前精细的铸件,尤其是青铜制成的斧、刀、锯、凿、铲等生产工具的广泛使用,为制造大批木板船提供了可能。至于在木结构方面采用榫接的连接方式,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采用,这已被浙江河姆渡出土的实物所证实。
奴隶社会早已进入了板筑的居屋时代,殷墟曾经是一个面积达十平方华里的都市,板筑房屋鳞次栉比。板筑,即用两板相夹,中间装满泥土,用杵搞实,筑成土墙。板筑之板既然那么普遍,造船之板自然也不难得到。在房屋建造方面,木架结构比比皆是,墓葬中木质的棺和椁也很多见。说明当时的木作业已相当发达,而且有了丰富的经验。总之,木板船在奴隶社会出现,是当时社会需要的产物,是生产水平提高的体现。
而木板船一旦诞生之后,它也必然会与社会上的阶级斗争发生密切关系。《股墟文字缀合》第片上,就是关于用船去追捕奴隶的卜辞。奴隶主用船去镇压奴隶,奴隶们当然也会用船逃亡和起来反抗。此外,甲骨文中还多次见到部落之间进行战争的情况,这些都必然会对船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促进木板船的发展。
三、木板船的出现,归功于奴隶的辛勤劳动和高度智慧
从殷墟等商朝遗址的考古发掘可以看出,当时手工业工场的规模很大,劳动分工也相当细。已有专门的奴隶从事车船的制造。成群的奴隶,在奴隶主的鞭子和棍棒驱逼下,用简单的工具,把树干锯削成板材,做成一只只木板船,付出了多么艰辛的劳动!一个象形文字“舟”字,浸透了奴隶们的血汗。
木板船的诞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奴隶们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创造出来的。为了改善航行性能和增大装载量,人们开始只是在独木舟周围向上延伸的方向加装木板,这样的船无非是一个扩大了的独木舟,但和“正规”的独木舟又不一样了,因为增加了新的因素——木板。在社会对船舶发展提出日益迫切需要的情况下,一列列木板逐步加上去,船的容量越来越大,船底的独木舟作为“舟”的作用就逐步减弱,它的挖空部分在全船舱容中退居次要地位,并渐渐变得无足轻重了,何必还要花费那么大功夫去“刳”这个窟窿呢?
另一方面,以独木舟作为船底,仍使船的长度和底部形状受到限制,制约了木板的增加,束缚了船的进一步发展。矛盾双方斗争的结果不外是此长彼消。加装木板成倍地增大了舱容,而作为船底的独木舟,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消失了象形文字“舟”的形态。圆底独木舟逐步变成了龙骨,平底独木舟逐步变成了平底船船底中心线上的一块板。
在这个独木舟加板搭接时候,事物就由量的变化引起了质的飞跃:一条完全不同于独木舟的新船——木板船出现了。从独木舟加装第一块木板开始,就逐步出现了前所未见的“大”船,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是连接,连接不好,船要解体;二是缝,艌缝不密,就会漏水。那时主要靠榫接和楔接,也有用藤蔓、皮条等缝合或扎结。艌缝的材料,可用草秆、麻丝、竹茹之类。在刚加装木板的时候,漏水恐怕是肯定的,甚至船体松散解体的事也在所难免。就是在木板船出现以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这类事也不可能完全杜绝。奴隶们不怕失败;不断摸索改进,使木板船由不强固到强固,板缝由漏水到不漏水,木板船终于站稳了脚跟。
在小型木板船诞生的基础上,才开始了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最简单的木板船莫过于“三板船”了。在我国广西有些河窄滩多、河道弯曲的地方,至今还可以看到它的踪影:两头翘起,底小面大,中部宽,两端稍窄,全船由三块板构成:两块侧板,底板两端经火烘弯后向上翘。制作时船边两块板合入船底板,用铁钉连接。板缝用创出的竹纤维塞住,涂以油漆。船的中部和船的两头各用一条横撑撑住,把两块侧板撑得更牢固些。这种三板船似乎保留了木板船原始状态的某些特点,也是现在的“舢板”船的祖先。
在帆出现以后,木板船进而成为木帆船,航行在我国北方海区的主要木帆船船型如平底的沙船等,是由平底、方头、方尾的独木舟演变而成的。航行在南方海区的主要木帆船船型,如尖底的广船、福船等,则是由圆底、首部削尖的独木舟演变来的。据《越绝书》及《正字通》等古书记载,早在先秦时期,浙闽等地就早有“首尾尖高、当中平阔”的“了鸟船”。这一切都生动地证明了我国船舶从独木舟到木板船发展的历史过程,否定了西方某些学者提出的:“中国固有的木船都是平底、方头方尾”,“由竹筏演变来的”,“中国的尖头船是受到外来的影响后才有的”等等说法。
我国是一个地广人众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因地制宜地创造了各种优良的船型,都为发展祖国的造船事业作出了贡献。我国的木船除了由独木舟演变而来外,有些是由筏演变而来。“变乘桴以造舟楫”,说的就是由筏变舟的道理。
四、结语:
木板船出现之后,显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独木舟和筏的局限性,归结到一点,就是离不开木材原始形状和体积的束缚,而木板船把这个桎梏彻底打破了。
原来一棵大树充其量只能造一只同样大小的独木舟,现在锯削成板以后可以造出大得多的木板船。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弘舸巨舰,舳舻千里,风帆高张,远涉重洋,木板船的大型化带来了多少壮观的场面!独木舟通过变化线型来改善船体性能的潜力非常有限,筏更不必说了。发展到木板船后真是多种多样,各有千秋,能满足货运、客运、作战、生产等多种用途。木板造船还为船体线型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途,为改进船舶性能,如抗沉性、稳性、快速性等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逐步走向船舶设计制造的合理化。
主要参考资料: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
前秦·王嘉《拾遗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