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甲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1972年,工作人员在废纸堆中捡到一请假
TUhjnbcbe - 2023/3/25 13:43:00
哈市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newslist_7_1.html

“得书知问,吾夜来腹痛,不堪见卿”——《上虞贴》

中华历史悠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特别是书画方面的艺术成就,西方人远不可与我们相提并论。因为汉朝时期的强大,后世中国人大多被称作“汉人”,而我们所使用的文字,则自然而然的被称作汉字。谈到汉字的起源,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叫做“仓颉”的史官,他身处于*帝时期,传说此人有四只眼睛,善于观察细微之物,《万姓统谱》记载他“观鸟迹虫文”后创造了汉字,由此取代了上古部落人民常用的“结绳”之法。

现在人们发现最早的汉字当属商朝时期的“甲骨文”,这些文字因为被刻在龟甲之上,故以其为名。现存的甲骨文字数约有个,经过文字专家们上百年的潜心研究,已经破解过半,但依然有左右的甲骨文有待后世学者去破解。甲骨文之后,中国的文字得到了不断地改进,大体是朝着简单实用的方向来变化。比如商周时期的“金文”,西周末年的“籀文”,秦之“小篆”、“隶书”,汉之“草书”以及后世的“楷书”和“行书”。直到今天,“楷书”和“行书”依旧是人们练习书法时首选的两类字体。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汉字也从一个原本以实用角度出发而被人创造出来的工具,转变为了极富审美情趣的书法艺术形式。特别是魏晋之后,书法发展渐成体系,而这一切,离不开一位叫做王羲之的大书法家。年,工作人员在废纸堆里捡到一请假条,后成镇馆之宝。

他于公元年出生于古琅琊临沂,身为名门之后,从小就接受到良好的教育。王羲之此人,富有文学天才,同时带有魏晋学士的洒脱之态,最感兴趣的就是书法,在广泛吸收前人的书法经验上,结合自身特点,开创出了独特的“王体”。有关王羲之书法造诣在魏晋时期的地位,《论书》甚至直言魏晋之时“画为晋明帝师,书为右*法”,这句话当中的“右*”,指的就是王羲之本人。

到如今,随便一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都是难以用金钱估量的文物。《上虞帖》就是当中的代表,它只有短短不到五十个字,却被上海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视为镇馆之宝。《上虞帖》的内容翻译过来其实很简单,就是王羲之推脱朋友宴请而作的“请假条”,他在帖子中写自己夜来腹痛,不方便前往。

这则帖子被工作人员发现并保存到博物馆的时候,还历经了一番曲折。年,上海博物馆一位名叫万育仁传拓专家,在家中的废纸当中发现了《上虞帖》,再看完里面的内容之后,起初并未引起他的注意,因为他并不认为这是王羲之的真迹,而是后人的摹本。尽管如此,身为一个专门研究字画的学者,万育仁有着远超一般人的敏锐嗅觉。他认为,就算该字画是后人仿造的,但年代也已经十分久远了,存在一定的历史价值,于是将它带到了上海博物馆里的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放置。

三年之后,也就是年,万育仁又想起了《上虞帖》,一股有种说不清想法的涌上心头,于是再度将此贴拿了出来仔细察看,并与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对《上虞帖》再次进行一个鉴定。当时,馆里的专家们大多认为这则《上虞帖》是仿造的,与万育仁最初的想法一样,可他在广泛查阅相关资料后,越看眼前这古帖,越觉得不对劲。

很快,文博泰斗沈之瑜再度出山,主持上海的文物工作,在他的领导之下,不少文物得到了重新鉴定。万育仁不甘心,于是将那则《上虞帖》拿给沈之瑜看,后者经过研究之后,最终认定,该贴并非伪造,而是王羲之的真迹,顿时在上海文物界引发一阵轰动。沈之瑜对《上虞帖》的鉴定并非空穴来风,他从该贴的纸张、字迹、朱印、墨印等方面入手,并采用了现代软X光进行透派,这才给出了此物为王羲之一千多年前留下所留真迹的结论。

如今的《上虞帖》,已经被文物工作者修复后藏于上海博物馆之中,从外表上看去,他不过是一张普通的纸,上面写有的字数并不多,但他的珍贵之处在于,这是大书法家王羲之所写,所代表的是中国书法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意义非凡。

参考资料:

《万姓统谱》《论书》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查看完整版本: 1972年,工作人员在废纸堆中捡到一请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