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作者到过澳洲?中国古代鸭嘴兽哪来的?鸭嘴兽仅存澳洲
鸭嘴兽,被人们认为只分布在澳洲南部及塔斯马尼亚岛,现存最原始的哺乳动物。按照现有记载,它是一七九七年由一位欧洲殖民者最先发现的。在这之前,除了澳洲土著居民外,人们似乎都不知道世上有这种奇异动物。然而在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的《千古宝玉—杜心藏玉集》中,却有一件杜心先生秘藏的南北朝玉雕,造型与鸭嘴兽完全一致。该玉雕为一蹲坐着的鸭嘴兽,姿态为古代中国人席地的跪姿,双手及膝,不过手换成了鸭嘴兽带蹼的爪。各部位造型比例完全致,该物是公元五世纪的产物,这岂不是说,早在一千多年前或更早的时代,已为中眼人所知,而且不是一种极罕见的动物,否则玉石艺匠们也不会以它为“模特儿”制造出这件传世珍品。
这一来,又给我们提出一个疑问:中国古代的鸭嘴兽是从何处而来呢?如果肯定来自澳洲(因为中国本土考古地层中没有发现过野生/原生的鸭嘴兽),那就说明,在一七七O年英国人库克发现澳洲大陆之前,中国人就已经到过这里,才会有这个动物的记忆。或者我们可以说,这个玉雕动物的造型完全出于古人天真丰富的想象,但是有能巧合到和真实动物完全一模一样的吗?更何况我们已经可以确定,古代的中国先民有能力远航到美洲大陆,难道他们就不能到达更容易去的澳洲地区吗?
看来我们还得从古老的《山海经》中寻求答案。在《海外东经》中,记载着这样一群人:“劳民国在其北其为人黑,或曰教民。一日在毛民北,为人面目手足尽黑。
从体质人类学的角度讲,黑色人种学名为“尼格罗人种”,这种人的典型,为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黑种人,其特点为色深黑,卷发,宽鼻,体表少毛发。
此外还有一种非典型的尼格罗人种,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岛、印度南部及澳大利亚和南太平洋诸岛。这种尼格罗人不像非洲那样黑,有的还带有南岛人种或*种人的一些特征但无论如何,《山海经》中的描述,已经说明了上古的先民们到过尼格罗人的生活地域,才会有这样的记载。
《大荒南经》又载:“有小人,名曰菌人。”这说明古人还见过个头十分短小的人种。《海外南经》:“厌火国在其国南兽身黑色。”我们知道澳洲土著居民,有一种戴在头上的动物头饰,往往是成年男子加入部落人会礼之后就有权使用,其作为打猎时用以装扮自己,平时则用以恐吓妇女。他们认为这是男性的秘密,不能让女人知道,而处于月经期的女人尤其不能接触。而且澳洲的尼格罗人平均身高(男性)只有一点六米左右,远比非洲尼格罗人矮小。因此我们确定,《山海经》中描述的这种兽头、黑身、短小的人种,就是澳洲和南亚诸岛上的土著人民。
在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收藏的、距今七千年仰韶时代的拟人化陶人头像,就很像澳大利亚的尼格罗人。其中有的像在思考的老人。《海内南经》中说,在出南海之外有一个“伯虑国”,“伯虑”之名正是对当地中老年男子外形的描述。看来这说明很远古的时代,远东大陆就已经有先民到过这“南海”之外的遥远地方。
从技术上讲,这似乎并不困难。澳洲东部的土著居民用独木筏就能顺洋到达夏威夷群岛,而中国商代的殷墟中用来占卜的龟甲,也都是原产于南亚、印度尼西亚等地的大海龟上古广泛用作货币的子安贝壳,也是一种产于南海诸岛上的独有种类,这种贝币在*河流域与四川三星堆都有发现。我们显然远远低估了古人的远航能力。
既然到过澳洲,见到了当地居民,那么见到并描绘当地动物就不足为奇了。在湖南彭头山文化群的石家河文化遗址中,就出土了距今五千多年的泥塑动物,其中有很多就是澳洲袋鼠的形象,栩栩如生。如此一来,我们透过《山海经》的启示,终于明白为何南北朝的玉石工匠们,会用鸭嘴兽作造型“模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