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求嘉靖皇帝释放海瑞,裕王决定以小万历的名义将一只龟甲上刻有“后元初年戊寅”的神龟,进献给嘉靖皇帝。已经病入膏肓的嘉靖皇帝,已经顾不上“二王不想见”的忌讳,为了这次会面而专门让李时珍为自己开了几剂单药,旨意很明确,吃了以后要让自己能够坐两个时辰。
就用这些时间,嘉靖皇帝决定来一次“三皇会审”,带领自己的子、孙共同面对海瑞,“乾上”和“乾下”的对决,就在今日。
裕王和小万历在精舍外等待,嘉靖皇帝突然想到了什么,对*锦吩咐道:
“扶朕起来,给朕梳梳头。”
*锦关切的回应:
“主子。见自己的儿子孙子,也不是外人,就在床上躺着吧。”
话虽关切,但这语气却并非奴婢该有,嘉靖面前,唯有*锦能有如此烟火味的关切,也只有*锦才敢。镜头一转,来到了精舍外的裕王父子,小万历稚声问道:
“父王,咱们还要等多久啊?”
裕王答话:
“快了,不着急啊!”
大明江山主,皇权更迭事,都在小万历稚嫩的问话中;裕王一句“快了”,更是暗示嘉靖皇帝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大明王朝马上就要迎来新的君父——隆庆帝。当然,裕王对小万历说“快了”也确实说到做到了,仅仅六年以后,万历登基。
镜头再回到嘉靖皇帝身上,*锦不知道,嘉靖皇帝之所以这样郑重,并非只是为了维护帝王形象、尊严和威仪;并非只是为了面对海瑞而故意“脱下道袍穿龙袍”;更不仅仅想用真正的帝王身份给自己的子、孙最后上一堂“帝王权谋课”。他心中还有着另外的担忧,也就是眼前的*锦。
我们来看嘉靖皇帝的回应:
“他们就是你们将来的主子,朕得给他们一个好的模样。去找找,帮朕把那件龙袍找出来。”
皇权更迭,江山易主,*锦这位真正走进嘉靖皇帝内心的“御前近侍”怎么办?
嘉靖皇帝要给裕王、小万历一个“好的模样”,就是告诉两位大明未来之主:*锦照顾得我很好,请善待之。
*锦听懂了这份难得的疼惜,哽咽了!
好了,我们越过小万历进献神龟的过程,直接来到海瑞登场的场面。
关于三代帝王的坐姿,原著小说中有过明确说明——“嘉靖高坐在正中,裕王和世子低坐在两边,他们祖孙三人才是大明朝的笔架”,而这就是针对海瑞而刻意进行的安排。
海瑞入殿叩头,嘉靖皇帝说话了:
“这个人有个外号你们听说过吗?”
位置都做好了,嘉靖皇帝当然要先把海瑞拉到自己设定好的圈套中,今日一搏,毕竟是相当于盖棺定论的对决,绝不能轻视。
裕王当然清楚,只是不能明言,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任何可能激怒嘉靖皇帝的言论都不能轻易给出,再等一会,只需要再等一会,嘉靖驾崩,海瑞就能活下来。
想到这里,裕王回答道:
“儿臣等未曾听说,请父皇赐教。”
嘉靖皇帝给出了答案:
“他的外号叫‘海笔架’。”
这次,轮到小万历开口问问题了,当然,他是确实不清楚海瑞的外号。
“臣请问皇爷爷,为什么叫‘海笔架’?”
嘉靖皇帝给出解释:
“他在福建南平当教谕,上司来了,另外两个官都在他两边跪下了,他却站着,不愿下跪,中间高两边低就像一个笔架,由此博得了这个美名,可见此人从来就爱犯上。”
注意,关于海瑞外号的解释,最终的落脚点在于“此人从来就爱犯上”,这就等于直接给海瑞的上疏举动扣上了帽子——犯上,这也相当于“三皇会审海瑞”的终极之战,正式拉开。
来看海瑞的回答:
“回陛下,臣要真能做一个笔架,也为让大明朝书写丹青,不为犯上。”
只为大明书丹青,不为上疏博直名!“海笔架”从不犯上,只为大明的江山社稷,只为大明的天下苍生。其实,此时的嘉靖皇帝是懂海瑞的,他只是不服气,只是想向海瑞证明一个道理:《治安疏》中所言,不能用来统治天下。
所以,对于海瑞的回答,嘉靖皇帝直接怼了回去:
“你不是笔架,也做不了笔架。你现在抬头看看,坐在你前面的三个人像什么?”
一句话,你不配为大明书写丹青,更不配在朕面前指点江山。谁才有这个资格?朕已经给出你暗示了——你仔细看看,认真想想,你面前的三个人像什么?
海瑞抬头看向嘉靖三人,这才明白三人的座次安排原来有此深意,一时沉默了。
注意,在整场“三皇会审”的过程中,海瑞一直都是这个状态,沉稳冷静、不急不躁,隐藏了往日的锋芒,没有了平时的锐利。他只是想骂醒嘉靖,并不想骂死嘉靖;他知道嘉靖皇帝“天资英断,睿识绝人”,重振大明只在一瞬而已,这场会审是决战,主角已经不再是海瑞,而是嘉靖皇帝,海瑞只是来验收上疏成果,查看嘉靖醒悟程度的。
更重要的是,《治安疏》中明确提及“二王不相见,人以为薄于父子”,今日三皇汇聚,能让修仙悟道的嘉靖皇帝忽略忌讳,就只有一种可能——嘉靖皇帝,命不久矣!所以,海瑞更清楚自己并非今日主角,嘉靖教,裕王和小万历学,才是今日重点。
见到海瑞沉默了,嘉靖皇帝心中些许高兴,毕竟不是谁都能驳倒海瑞的,于是,他继续追问:
“看不出吗?世子,你说朕祖孙三人坐在这里像什么,告诉他。”
世子天生聪颖,何况话已说到这个份上当然明白,当即答道:
“回皇爷爷话,我们祖孙三人坐在这里才像个笔架。”
嘉靖皇帝再次面向海瑞,语气明显带有了讽刺:
“听见了吗?你觉得世子说的,然否?”
就连小小年纪的万历都知道谁才有资格决定统治天下的办法,你海瑞不懂?还弄个《治安疏》恶心我?现在,服气了吗?
来看海瑞的回应:
“回陛下,臣眼里看见的不是笔架,而是我大明江山的‘山’字。”
在嘉靖皇帝眼里,自己就是大明江山,海瑞将“江山”分开,明显会触及嘉靖皇帝的底线。心中暗急的裕王,为了不让海瑞彻底激怒嘉靖皇帝,赶紧出言阻止:
“海瑞!到这个时候你还如此自以为是!既说大明的江山,又说皇上与我们只是一个‘山’字,那‘江’是谁?江山也是可以分开来说的吗?读书不通,仅凭一个直字管什么用!”
裕王的好意,海瑞心中清楚,只是,他并不想低头认错,再让嘉靖皇帝读懂《治安疏》,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了。
“回王爷,臣所说的就是直言,皇上、王爷、世子就是大明江山的山,群臣和百姓才是大明江山的江。”
海瑞的意思非常明确:君主需以百姓之心为心,与民休养生息,方能达到“天下之治”、“民物之安”,方为真正的江山。没有百姓,你吃啥喝啥统治谁,吃不上喝不上无人构筑基础,你的江山又在哪里!
民如水,君如山,山水相依才有真正实现大明王朝的如日中天!
一次访谈中,张黎导演和刘和平大神曾经就这段剧情有过明确说明,嘉靖皇帝的“江山论”、“长江*河论”都只是在诡辩而已,绝非什么对“帝王心术”、“权谋手段”的吹捧。只是因为宝国大叔的气场强大,而且演技超神,把这段剧情演绎得底气十足、理直气壮,才会让人产生了误会。
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必须对嘉靖皇帝的言论予以批判性解读!
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再来看嘉靖皇帝对海瑞所言“江”、“山”的反驳:
“刘禹锡有诗云:‘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是郎意,水流无限是侬愁。’你嘴上说朕和裕王世子是大明朝的山,群臣百姓是大明朝的江,江水滔滔拍山而去,江和山又有什么关系?”
借用刘禹锡的这首诗,嘉靖皇帝想要告诉海瑞:山有情,水无意,将群臣百姓视为“江”,江山相依,只是你海瑞的个人看法而已。
经历过“大礼议”,经历过宫女勒杀,嘉靖皇帝早已和百官百姓之间形成深深的隔阂,山水相依怎么可能理想般实现!
海瑞怔住了,想了想只好答道:
“是。臣的比方是不甚恰当。”
还是那句话,今天不是海瑞的出场,更不是海瑞的主角,他只想听,不想再说。
海瑞示弱,嘉靖皇帝继续进攻:
“‘天下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就凭你,读了一些高头讲章,学了你家乡人丘浚一些理学讲义,就来妄谈天下大事,指点江山社稷!你岂止这个比方不恰当,在奏疏里妄谈尧舜禹汤,妄谈汉文帝、汉宣帝、汉光武,还妄谈唐太宗、唐宪宗、宋仁宗、元世祖。朕问你,既然为君的是山,你说的这些圣君贤主,哪一座山还在?”
海瑞:“回陛下,都在。”
嘉靖:“在哪里?”
海瑞:“在史册里,在人心里。”
海瑞并没有妄谈天下大事,指点江山社稷,只是想让嘉靖皇帝心中装着百姓,如此这般,或许会损害嘉靖皇帝的自身利益,或许会动摇皇权统治的根基,但却会留下千古美名,千秋万代铭记于民心。
对*靖皇帝这样处于云端的巅峰人物,恐怕也只有“名声”才能对其形成致命伤,海瑞《治安疏》中的“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就是最能刺痛嘉靖皇帝的所在。
嘉靖皇帝和海瑞之间的这段对话,翻译过来更容易理解:
嘉靖:圣君贤主皆不再,你拿他们劝我有啥用?
海瑞:圣君贤主虽不再,但青史已然留名,我只是不想让你留骂名于千秋万代后。
海瑞给出了回应,嘉靖皇帝并没有动怒,他转向裕王和小万历:
“朱载垕、朱翊钧,这句话你们记住了。”
好了,嘉靖皇帝开始为未来的大明君主,上课了;著名的“长江*河论”开始:
“所谓江山,是名江山,而非实指江山。这就是朕叫你们记住这句话的道理。”
所谓江山,只在咱爷们嘴上、手中和治下,别听海瑞们瞎忽悠,咱爷们就是江山,说啥是啥!
在嘉靖皇帝眼里,他才是大明之主,才是大明臣民心中的神仙,他的统治手段才是最理想、最完美的所在。只是,嘉靖皇帝治理出了一个“天子脚下,尤饿殍遍地”的江山,可见嘉靖皇帝确实是在诡辩。
“君既不是山,臣民便不是江。古人称长江为江,*河为河,长江水清,*河水浊,长江在流,*河也在流。古谚云‘圣人出,*河清’。可*河什么时候清过?”
“长江”,暗喻清流;“*河”,暗喻贪官、奸臣;“圣人出,*河清”,可圣君贤主出了那么多,历朝历代的贪官奸臣又何曾少过。此为历史必然,无人能够更改。
“长江之水灌溉数省两岸之田地,*河之水也灌溉两岸数省之田地,只能不因水清而偏用,也只能不因水浊而偏废,自古皆然。”
因为*河也能灌溉,所以就必须要用*河?只是,嘉靖皇帝刻意忽略了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河水,为什么会浊?
水出三江源头的时候,*河的水可是清的,只是因为水土流失、没有治理,水才会变浊。
严嵩从一开始就是贪官奸臣吗?别忘了,严嵩也是有过辉煌战绩,曾经向着一代贤臣的方向努力,可嘉靖皇帝不需要这样的贤臣,他需要严嵩黑化,需要严嵩为自己敛财背锅,满足自己的私欲。也就是说,这股*河水,嘉靖皇帝非但没有治理,反而刻意让其变得浑浊。这可不是自古皆然,而是嘉靖皇帝刻意为之。
面对如此大明江山,海瑞为何直接给嘉靖皇帝上疏,而不是弹劾严嵩等贪官奸臣,因为他知道,弹劾严嵩没用,根源在嘉靖皇帝那里。
“这个海瑞不懂这个道理,在奏疏里要朕只用长江而废*河,朕其可乎?反之,*河一旦泛滥,便需治理,这就是朕为什么罢黜严嵩杀严世蕃等人的道理。再反之,长江一旦泛滥,朕也要治理,这就是朕为什么罢黜杨廷和夏言杀杨继盛沈炼等人的道理。”
谈到平衡之术,嘉靖皇帝向来信心满满。诚然,对于一个二十余年不上朝的君主而言,能牢牢控制最高权力,将一届又一届早已经修炼成精的内阁大佬完美掌控,确非一般帝王之才所能办到。
嘉靖皇帝的意思非常明确,清官和贪官相互制衡,才是真正的为天下苍生好!只是,嘉靖皇帝又刻意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如果没有贪官,天下苍生,岂不更好?
当然更好,只是嘉靖皇帝不愿意如此而已。
都是一帮为国为民的清官能臣,嘉靖皇帝又该如何随心所欲?都是一帮耿直铮臣,一心为民,嘉靖皇帝岂不立马变成了宋朝皇帝,下了朝就立马被围攻,掀桌子成了平常,叫骂成了惯例,嘉靖皇帝的皇权专制又该如何实现!
清官贪官相互制衡,嘉靖皇帝才能充当裁判者,才能采用一边打一边拉的方式,实现权力集中。也只有如此,嘉靖皇帝才能高高在上,才能成仙成神。隆庆帝在位,放权于内阁,以至于朝臣需要经常创造机会让其树立权威;万历初年,张居正掌权,一道奏疏就能让李太后差点废掉万历帝;这些就是嘉靖皇帝的担忧,就是嘉靖皇帝让贪官、清官始终并存的原因所在。
海瑞一心为民,所以他希望“弃*河而用长江”;嘉靖一心为权,所以他就“并用长江*河”。一句话,“君臣共治”和“皇权集中”形成了对立,海瑞没有错,嘉靖亦无错,只是站位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不同而已。
只是,“君臣共治”的结果如何,我们并不知道,因为大明并没有实现;但“皇权集中”的后果却非常明显,内忧外患、饿殍遍地、风气不正、贪官横行,这才是《大明王朝》真正的主线——皇权集中,不可行!
“比方这个海瑞。自以为清流,将君父比喻为山,水却淹没了山头,这便是泛滥!朕知道,你一心想朕杀了你,然后你把自己的名字留在史册里,留在人心里,却置朕一个杀清流的罪名。这样的清流便不得不杀。”
长江水淹过了山头,嘉靖皇帝出手治理;可*河水淹过平原之地,淹没一省九县数百万黎民的时候,嘉靖皇帝为何就不治理?
原因很简单,无论清官、贪官,只要威胁到了皇权,嘉靖皇帝才会出手,百姓的死活并不在嘉靖皇帝的考虑范围内。
当然,长江淹过山头的时候,也早已淹过了平原,所以,剧中的所谓“清流”并非真正的清流,就连贤者润莲也有“得过且过识时务”的苟且,清流只有一人,唯海瑞而已。
再说嘉靖皇帝对海瑞“一心博取清史名”的评价:海瑞获赦,有过自我评价——“遗骂名于君父,博直名于己身”;嘉靖皇帝驾崩,史书亦有明确记载——海瑞闻讯大恸,尽呕出所饮食,陨绝于地。海瑞到底是不是为了博直名,嘉靖皇帝早在狱中对决的时候,就已经了然,此时的嘉靖皇帝只是为了驳倒海瑞而刻意为其安排的罪名而已。
言尽于此,海瑞到底该如何处理?我们来看嘉靖皇帝接下来的一句话:
“本朝以孝治天下,朕不杀你,朕的儿子将来继位也必然杀你。不杀便是不孝。为了不使朕的儿子为难,朕让你活过今年。”
初看《治安疏》,裕王就曾给出过“此人竟敢如此狂悖辱骂父皇,作为儿子我必杀此人”的态度,为子当孝,为皇子更要孝字打头,嘉靖皇帝的这句话并没有错。
只是,嘉靖皇帝明知大限已至,为何还一边强调会杀了海瑞,还一边让海瑞活到明年?
答案就在嘉靖皇帝和小万历的对话中。
闻听嘉靖依然要杀海瑞,小万历哭出了声,嘉靖皇帝问道:
“朱翊钧,你是不是想说皇爷爷说话不算数?”
世子连忙抹了泪:
“臣不敢。”
嘉靖皇帝接着说道:
“知道不敢就好。朕告诉你,任何人答应你的事都不算数,只有你自己能做主的事才算数。明白吗?”
注意,这句话是说给裕王听的,我驾崩,你上位,你就成了能做主的那一个,杀不杀海瑞,只有你说了才算。
诛杀直臣的骂名,嘉靖皇帝已经背下;赦免直臣的圣名,隆庆皇帝就能轻松获得。
这一刻开始,“大明神剑”就要为裕王保驾护航了;这一刻开始,嘉靖皇帝才能放心地离开。
现在,你明白闻听嘉靖驾崩的消息,海瑞为何“陨绝于地”了吧?因为,最懂海瑞的人,不在了!
尽管已经晚了,可海瑞到底骂醒了嘉靖皇帝!
(本文仅基于《大明王朝》具体演绎情节和人设解析,并不以历史史实为依据,个人观点,欢迎提出批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