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武王克商后第一个册封的诸侯国,吕氏齐国在周朝拥有独特的地位,是周朝统治东部的重要支点,在其后数百年的时间内,齐国创造了璀璨的齐文化。
那么,在先秦史上举足轻重的齐国,其国号“齐”到底从何而来?《史记·齐太公世家》中只是说周武王“封师尚父于齐营丘”,似乎营丘属于商朝直属地,商朝灭亡后属于无主之地,但事实并非如此,甲骨文揭开了一段被尘封年的历史。
甲骨文中的齐字
甲骨文中的齐字,一般被认为是三根麦穗上端的形象,略有高下错落,因此本义被认为是谷穗整齐,后来被引申为整治、整理等。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记载:“齐,禾、麦吐穗上平也。象形。”也就是说,许慎认为齐字是根据麦穗形象而来。
将齐字来源与麦穗相联系,还有一个重要的证据,即来字。
甲骨文中的来字,实际上本义是小麦,相反麦字的本义是到来,两个字本义用反了,至于古人为何弄反了,这就不得而知了。
郭沫若认为,以“莱”作地名的,即为“来”。也就是说,胶东半岛上的莱族人,原本应该叫“来国”,他们首先大规模种植了小麦。而以“莱”命名的地名,距离齐国都城临淄(淄博)不远。
因此可以想象,当地早已种植小麦,于是古人根据麦穗整齐划一的形象,由此创造出了齐字,此地也就被称为“齐地”。
不过,还有一种解读与麦穗无关,而是源于济水。原因很简单,甲骨文中的齐字,较早的字形是圆形,后来线条才演变为直线,演变为菱形,这其中可能与龟甲刻字的时候,圆形不容易刻写有关。许慎可能没有见到甲骨文,而见到的是周朝相关字形,于是误以为是麦穗。
关于济水,《禹贡》这样记载:“导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东出于陶丘北,又东至于菏;又东北,会于汶;又北,东入于海。”古人认为济水多源,始于河南王屋山的沇水,在此过程中隐于地下、穿过*河、再浮出地面、汇合北济南济,三隐三现,神秘莫测,百折不挠汇入大海。
因此,甲骨文中的齐字字形,三个圆形上都有上下延伸线:首先表达的可能是济水多源共出,所谓列出了三个圆形,即三为多之意;同时由于济水三隐之后三现,每次出现时犹如泉水汩汩而出,形如圆形,且泉水有源头有去向,所以由上下延伸线来表达。
总之,就甲骨文与文献资料来看,齐字或源于麦穗,或源于济水,之后形成了“齐地”。
甲骨文中的齐国
先秦时期,国号一般是由地名演化而来,周朝之周源于周原,鲁国之鲁源于鲁地(起初位于河南鲁山县一带)等,商代时期齐地也出现了一个“齐国”。
南宋《路史·国名记一》记载:“齐侯爵,伯陵氏之故国,以天齐渊名。吕尚复封,都营丘,今青(青州)之临淄也。”也就是说,商代已有齐国,武王伐纣时将之灭亡,之后周武王将姜子牙封在齐地。
然而,《路史》是最早提出“商代齐国”、以及“吕尚复封”说法的文献,之前这段历史不见于《左传》、《史记》等史书,因此商代是否真的存在齐国,其实争议很大,毕竟南宋距离商代已有年。甲骨文出土之后,人们发现至少纣王时期时的确已有出现了“商代齐国”,至于是不是“伯陵氏之故国”就不好说了。
甲骨文卜辞记载:“癸巳卜,贞王旬亡祸。在二月,在齐师。惟王来征人方。巳王卜,贞旬亡祸。王……夕在齐师。惟王十(五)……。”
所谓“人方”,即为“夷方”,东夷族群中的一个强大方国,大概位于山东临沂一带,大约在纣王继位十年时造反,之后一直到商朝灭亡,双方战争还没有彻底结束。当时,为了攻打东夷,纣王多次派兵与齐国部队汇合,然后合兵征讨东夷。
对于甲骨文中的“齐”,郭沫若解读认为:“齐当即齐国之前身,盖殷时旧国,周人灭之,别立新国,而仍其旧称也。殷代之齐,当指齐之首都营丘附近,今山东临淄也。”
通过甲骨文卜辞还可以看到,商代齐国经常配合殷商攻打东夷,应该是殷商的铁杆诸侯,在王朝的地位非比寻常。武王伐纣之后,第一个就册封姜子牙,显示了周武王对齐地的重视,就是借用姜子牙的能力镇压当地强大的反叛势力。因此,吕氏齐国建立的背后,或许隐藏着一段商代齐国被血腥镇压的历史。
可见,齐地历史悠久,地名或源于麦穗或源于济水,至少在商代晚期已有“齐国”。吕氏齐国国号之所以叫“齐”,原因在于承袭之前的国名,犹如后来“田氏代齐”一样。
参考资料:《史记》、《齐名之源考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