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带大家看的,是中国古代的夏商周文明。”昨天15时许,上海博物馆一楼展厅门口,金发碧眼的白俄罗斯姑娘夏澜(valeryiasazanava)对着同学江承超的镜头侃侃而谈——作为z世代青年讲好中国故事主题征集活动的获奖者,他们昨天与同样获奖的6所高校中外学生、“老外讲故事”俱乐部成员和智库专家学者、中外媒体记者一起参观了正在上海博物馆举行的“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这也成为这些参观者新的创作素材。
这场特展,让数千年前的夏商周时代在当代中外观众眼中“活”了起来。作为上海博物馆“何以中国”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的首展,“宅兹中国”让昨天的参观者们惊叹于中华古代文明的璀璨,纷纷表示要以此为契机,面向国际讲好精彩的中国故事。
在上海看中国古代文明“很激动”
“从考古上可以证明,夏朝时人们已经可以组织规模宏大的人群一起劳作。”走进展览“夏”的部分,束腰爵、素面斝等二里头遗址出土的文物旁,有二里头遗址宫殿沙盘模型和遗迹分布地图。上海博物馆青铜部副主任王樾指着这些文物和模型介绍,“二里头遗址发掘时出现夯土层,说明当时已有很多人生活劳作在一起。”陈列在同一展台的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青铜牌饰引起不少参观者的注意,这块牌饰以青铜勾勒兽面,严丝合缝地镶嵌着绿松石,历经余年无一松动,“二里头遗址有铸铜、绿松石器等作坊,这件文物可以看出作坊间合作密切。”
王樾向中外参观者介绍文物背后的历史
在妇好鸮尊前,来自尼泊尔的阿思势(maskay)举着手机,绕着文物拍了一圈,他兴奋地向记者展示自己手机里的短视频作品,“太有趣了,从前面看,侧面看,后面看,都能看到不同的猫头鹰形象。现在的人做出这么精致的图案都让人惊奇,要想想这是三千年前,而且这么多年以后,人们还能看到它的展示!”
来自孟加拉国的阳光(poddarmitu)用“很激动”来表达看到这些中国文物的心情。她告诉记者,她来中国已经3年,特别是在上海生活学习的两年,让她对中国近代历史和如今的发展有深入了解和直观感受,但对中国古代历史所知不多,“这次展览是关于中国古代夏商周三代文物,我很激动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
亚长方斝有“无用之用”
王樾带领参观者在高达66.6厘米的商代亚长方斝前驻足,指着这件青铜器正中和边缘做出的一道挺括棱线说,这一细节装饰让整件青铜器更立体,也体现了当时青铜铸造的技术水平和工业体系。“中国不是最早使用铜金属的古代文明,和其他文明一直使用铜制造工具武器不同,中国古代在做‘无用’之物。但商代将这样精美的‘无用’之物用以祭祀,能形成一种团结的精神力量。”
一件件古代文物,记录着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王樾介绍此次展览的命名来源——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馆所藏的何尊上铭刻的“宅兹中国”,是目前所见最早“中国”的出处。“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中国’跟如今的中国不是同一个意思,而是‘国之中央’的意思。这反映出中国一直以来的围绕一个中心形成‘同心圆’的社会模式。”
参观者们纷纷表示,在国际化大都市上海能看到来自中原腹地河南的古代历史文物,“是一个奇妙的组合”“看到了‘何以中国’的发展脉络”。
用当代语言讲好中国文化故事
步入周代展区,镶嵌绿松石云纹青铜方豆上身方正浑厚、下身细长的造型吸引了不少参观者的目光。而一旁的王子午鼎,繁复的花纹和顺鼎而下的6条高浮雕夔龙,让人啧啧称奇。
“周代的青铜器为何器型和纹样都更复杂更漂亮?除了技术进步,商代的祭祀文化到周代已经弱化。”王樾随后的一句话把大家逗笑了:“甲方要求少了,乙方自由发挥的空间就大了。”
参观之时,诸如“玉质带钩功能就是今天的皮带扣”一类的连珠妙语,让年轻的参观者一笑开怀,也让外国观众有种“恍然大悟”之感。在这一批“很会讲故事”的观众看来,中国传统文化故事需要用当代语言向世界讲述。
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生江承超扛着制作短视频的设备“有备而来”。“如今受年轻人欢迎的短视频都与生活相关,比如美食、旅游、电影、宠物等。”在观展之前做过功课的他,并不打算推出一次“历史课”视频,而是和白俄罗斯籍同学夏澜搭档,“记录下外国留学生面对中国古代文物会有怎样的好奇”。
江承超和夏澜搭档拍摄短视频
15时45分,江承超和夏澜已经拍摄了10条视频素材。站在镶嵌绿松石菱形纹方鉴前,夏澜被这件青铜器上蜷曲伏卧的立体龙形雕刻吸引了:“这是恐龙吗?在我家乡从来没有看过这种动物的形象。”
会说5国语言的夏澜来中国的原因,正是中国的传统故事:“小时候我看过一本有‘牛郎织女’等中国神话的书,跟我家乡流传的故事完全不同,让我对中国产生了好奇。”在家人“完全不了解中国”的情况下,她来中国学习生活5年多,还在小红书上开了账号,“让中国人了解我的家乡,把中国的故事拍给外国人看”。
同样在为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拍摄视频的还有华东师范大学的泰国留学生廖承祖。站在文物前,他拿出架好手机的手持云台,对焦后陡然向后退去,“手工”制造特效。“我在视频媒体上记录我的学习生活,短视频就是我的日记。”廖承祖坦言,如果是拍摄关于中国文物的短视频,也许只能吸引对中国有兴趣的海外网友,“但我想展现的是中国古代人的生活,那个时代的人会做什么,怎么吃喝,做出什么工具。”
每个人都能从传统文化中有所收获
“中国的历史是年还是年?”头戴澳大利亚牛仔帽的白马克已经在上海生活15年,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也在同济大学学习过中国历史,但进了“宅兹中国”展厅,还是化身为“十万个为什么”。看到商代龟甲上的卜辞,他惊讶,“中国人在纸发明之前是这样写字吗?”看到真实的青铜鼎后他确信,“我还不太会写的鼎字果然和实文长得一样,中国的文字很奇妙。”
听到记者称赞他为“中国通”,白马克谦虚地说,“一直在学习,学无止境”。今年3月,白马克从澳大利亚回到上海时正遇上疫情,他坚持告诉外国亲友上海的真实情况,“疫情让我见识到中国人的凝聚力。”这是他疫情以来第一次参观博物馆展览,“希望未来能多举办一些这样的活动。”
白马克经过刻有甲骨文的龟甲
展厅里,身高1.77米的俄罗斯姑娘奥克萨娜惹人注目,曾是艺术体操运动员的她如今在上海开舞蹈和艺术体操学校。在一件青铜面具前,她感觉形象“和欧洲相通”,打算“回去继续研究”。最引发她思考的则是跽坐人形玉佩,她围绕这件不足拳头大的玉器反复观看。“这让我感到内心的平和,是中国人的处世智慧。”她说,这件玉器人物的平和表情,配上编钟笃定的声音,“就像中国人以平和的心态应对一切”。
21时许,昨天最后一场夜间导览结束。“看展览也是探寻过去历史的过程,何以中国系列展览,就是让公众全面了解古代中国形成、发展及其与当代中国的联系,博物馆提供这样一个平台,通过展现中国丰富考古成果,讲好中国故事。”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杰表示,希望大家可以通过观赏文物,了解背后的历史和人。“这比我们在文献中看到的历史更加鲜活,也让我们可以更多和古人之间产生情感上的联系。”
栏目主编:施晨露
本文作者:钟菡简工博
题图来源:摄影:简工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