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一谈到《周易》,就有人以为是看风水、看相算命、卜卦问神的工具,甚至被人利用于歪门邪道。这些东西固然与《易》有联系,但《周易》绝不只是这类雕虫小技,而是一部在现代社会中值得人们认真学习的人生宝典,其中既有道,又有术;既有理,又有用。
其实,只要是一个有一定文化基础、生活阅历和理解能力、追求幸福人生的人,都可以从《周易》中获益。因为《周易》告诉人们,年轻时如何立志励志,受用终身;中年时如何趋利避害,成就事业;老年时如何修身养性,颐养天年。
《周易》既讲易理,又有占卜的功能。朱熹说:“《周易》本卜筮(shì)之书。”古代用龟甲占卜叫卜,用蓍(shī)草占卜叫筮,合称卜筮。
卜筮就是通过占卜推断未来。《周易》由于是用于占卜的书,才幸免于秦始皇焚书坑儒时烧掉,得以流传至今。
我国古代上自朝廷、下至百姓,每遇大事都要占卜,以此“知未来、卜吉凶、决犹疑”。负责卜筮的官员对《周易》以及卜筮的方法有专门研究。
春秋时代的晋惠公死后,秦穆公支持逃亡在外的晋公子重耳返回晋国做国君,重耳不知道能否成功,于是占了一卦,得到的是泰卦,卜筮官断定重耳能顺利当上国君,结果正是如此。
孔子不仅喜爱和推崇《周易》,而且精通占卜。他的传人商瞿年四十无子,其母愁无后,孔子占筮商瞿以后有三子,其母十分高兴。商瞿后来果然得三子。
既然如此,孔子为什么说“不占而已矣”?因为用《周易》的道理可以断“天下之疑”,懂了《周易》就用不着占卜。
究竟哪些当占哪些不当占,应把握三点。第一,“善为《易》者不占”。懂得《周易》的人,知道哪些事该做还是不该做,就没有占卜的必要。
第二,已经决定的事不占。你对某件事通过调查、分析、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成功的可能性心中有数,已经做了决定,如果占卜的结果不一致,就会动摇你的决心。
第三,邪恶之事不占。心术不正,打歪主意的人,行坑人害人之事不可以占卜。
那么什么样的事可以占卜呢?朱熹说唯有正事在方法上有分歧,犹豫不决时,才可以占卜。由于占卜有其偶然性,同一个人不同时间占的卦会不一样;人的心情不一样,占卜的结果也会不一样,因此只能供决策时参考。
现实社会中,所谓的“大师”、“半仙”利用人们求官、求财、求子、求福的心理,打着《周易》的旗号,搞迷信的那一套,是对《周易》的扭曲和亵渎。
诚然,《周易》充满了神奇和奥秘,但又实实在在地存在于大众日常生活中。易理不仅告诉人们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法则,还教导人们如何做人,如何生活,正如孔夫子所言:“百姓日用而不知”。
倘现代民众通过学《周易》,做到用而知之,会生活得更幸福。可是,这一宝典却被蒙上神秘的面纱,搞得玄而又玄,人们只好敬而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