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甲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太阳的空间运动与古人相对的时间概念
TUhjnbcbe - 2022/12/4 16:05:00

古代没有系统精确的计时工具,古人是如何来记录时间的呢?大家者知道太阳东升西落,古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古人从所看到的太阳与自然事物的位置而创造了表示相对时间的文字。作为后来的我们通过学习古人的文学去理解古人的相对的时间体系。

“日”字

“日”字的古文字形是一个圆圈里加一横或者是一点,表示太阳发光的部位,现代的我们称之为“光源”。圆圈像太阳的形状,所以古人就用刀在龟甲上刻一个圆代表太阳,在其中增加一点或者一横表示太阳的光源。

“旦”字

从平面二维空间结构来看,“旦”字是一个上下型结构的汉字。“旦”字的上面是一个“日”字,“日”字是一个很古老的象形文字,其本义为:太阳。下面一横“一”表示地面。“旦”字是一个会意字。“旦”字的本义为:天亮。“旦”字的意思就是太阳出现在地平线上。

从东汉许慎在其著作《说文》一书的记载来看:“旦”字,明也。从“日”见“一”也。“一”者,“地”也。

《木兰辞》:旦辞爷娘去,暮宿*河边。这个句子中“旦”与“暮”对举,“旦”为早晨,“暮”为晚上。

“枕戈待旦”的意思就是“头枕着兵器等到天亮”时刻准备着战斗,防止敌人的突然进攻。根据现代物理知识,我们可以知道敌人的战马快速前进,马蹄的踏步声可以通过地面引起振动。固体可以传声,还没有进入睡眠状态的士兵听到金戈所传导的声音,立刻警觉,马上就准备进入战斗。

《周易-晋卦》:明出地上,晋也。晋者,进也。太阳从地面上刚升起来,不断地向上升。晋卦,火在地上。即辟类取象,离为火,为日。“日”就是太阳。太阳在地面之上,夜已尽,太阳初升。即天刚破晓之时。

“东”字

大家应该看成过电视剧《东方不败》里面有一句有名江湖的口号:日出东方,唯我不败。风清月朗,笑傲江湖。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啊,一个人的武功特别高强,独立于武林之中,没有人可以打败他。这是江湖武林之往事。下一句不江湖不再争斗,天下太平之愿景。

古人认为东方在五行之中属木,它的颜色属于“青”。南方在五行当中属于火,它的颜色属于“赤”。西方在五行之中属于金,它的颜色属于“白”。北方在五行当中属于水,它的颜色属于“玄”。中央在五行当中属于土,它的颜色属于*。

根据东汉许慎的著作《说文》一书记载:东(東),从“日”、从“木”,动也。木在树中也。东方曰:震。

东(東),从日、木,动也。这个是从东(東)文字的构形上来说的,东(東)字是由一个“日”字和“木”字组成的会意字。“日”表示太阳,“木”表示树木。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日”在树中也。太阳从地平线升起,不断地上升移动,到了中午太阳上升最高,然后太阳不断地西移,最后又回落地平线之下。有一个词语叫做:日出东隅,落之桑榆。

“日”在树中,就是说太阳刚刚升起,太阳升起的高度还没有没过地平线之上树木的高度。所以古代的人就以为“日”在“木”之中。这是一个相对的时间概念,古代没有现在这么科学与发达,没有系统的计时工具。古人就根据大自然的各种现象来判断时间之早晚。

“东方曰:震”就是东方所对应八卦的宫位。南方对应的就是离卦,西方对应的就是兑卦。北方对应的主是坎卦。震者,动也。太阳从东方升起,它的位置因此而改变。

《说文》记载:东(東)者,动也。阳气动于时为春。根据历法我们可以知道,农历以建寅为正月,那么寅、卯、辰三月为春。立春之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方,这便是春季的开始。这个时候阳气开始生发,万物开始生长繁衍。农民开始耕作庄稼,希望有一个好的收成。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古代的先民依时而进行的季节性劳作,其中也透露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杲”字

从“杲”字的平面二维空间结构来看,“杲”字是一个上下型结构的汉字。“杲”字的上面是一个“日”字,“杲”字的下面是一个“木”字。从别的角度来看,“木”上有“日”,或者说“日”下有“木”都是可以的。二者合起来会意。

根据东汉许慎《说文》记载:杲,明也。从日在木上。这是一条很重要的信息,由此我们来分析,杲字造字的依据以及背后的科学精神。

杲,从日在木上,明也。这个是从杲的文字构形上来说的,杲字是由日和木字组成的会意字。日表示太阳,木表示树木。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日”在“木”上也。大家都知道:太阳东升西落,对吧?从科学的角度讲,太阳从东方升起,不断地移动。太阳的高度超过地平线上植被的高度。日中则昃,月盈则亏。等到太阳落山之时,夜幕降临,天下一片漆黑。是故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日在木上,就是说太阳从东方升起来,太阳的高度达到树的顶端,这是一个相对的时间概念。旦字,是说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至于升多高更是没有详细的记载。古时候也没有像现在的手表可以精确计时。日在木上之杲要比日在地上之旦要晚一些。太阳位置不断地移动,没过了树梢,大概今天的10-11点左右。

明者,亮也。太阳东升西落。当太阳从东方升上来,天空犹如灯照,漫长的黑夜变成白天,人们可以看到事物。

根据文献记载《诗经-卫风-伯兮》:其雨其雨,杲杲出日。天空是下着雨,一边太阳又从云层里出来了。其雨其雨,就是下雨了,下雨了。天空明亮,太阳又出来了。这是一个让人觉得反常的自然现象。

日登于扶桑。日表示太阳。登者,升也。扶桑代指日出的地方,这是一个想象中的相对性的概念,不是具体实指。

“昃”字

古代没有系统的计时工具,所以选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

从“昃”字的平面二维空间结构来看,它是一个上下型结构的汉字。上面是一个“日”字,表示“昃”字的字义与“日”即“太阳”有关。“日”字在这里充当“昃”字的形旁。“日”字提示:“昃”字的字义与太阳的活动有关。

“昃”字的下面是一个“仄”字,“仄”字在这里充当“昃”字的声旁。“仄”字在这里提示“昃”字的读音与“仄”字的读音相同或者相近。“仄”字是一个一表示会意的象形字,象一个人侧身在山崖洞穴里的样子。“仄”字的本意是:倾斜。

从“昃”字的整体字形来看,“日”字在其上,“仄”字在其下。二者结合起来表意,太阳倾斜。但是太阳向某一个方向倾斜没有具体说明,可能是向东,也有可能是向西。

《易》曰:日中则昃。太阳升到天空中的正中央,就开始倾斜。太阳从东方升起,再从西方落下。可以知道,这里的倾斜是向西方。

根据东汉许慎在其著作《说文》一书中的记载:昃,日在西方也。从日、仄声。按照《说文》体例:某字,从某、某声,形声也。可以知道“昃”字是一个形声字。综上来看,“昃”字的本义为“太阳西斜”,这里的“西”是方位名词用作状语,意为“向西方倾斜”。

所以古人就根据“日中则昃”这一太阳运行到中天开始向西倾斜的自然现象来判断时间,并且太阳在正午之时,太阳在日晷上的投影最短,以此来确定时间。

“杳”字

“杳”字,从平面二维空间结构来看,它是一个上下型结构的汉字。上面是一个“木”字,下面是一个“日”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字信息,二者结合起来会意。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分析。

根据东汉许慎《说文》记载:杳,冥也。从日在木下。杳,从日、木,冥也。这是从杳文字的构型上来说的。杳字是一个由“木”字和“日”字组成的会意字。“木”表示树木,“日”表示太阳。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日在木下也。大家都知道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去。根据太阳的运行轨迹产生了很多的成语,比如: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我们也知道太阳下山不是突然一下子就落下去的,中间经历一个缓慢的变化过程。

杳,从日在木下。就像太阳落在树木之下。天马上要变黑了。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呢?我们知道树木的低端是树根。古代用“本”这个指事字来描述树木的根部。那么树木又是生在在地球表面的植被。太阳在树木之下,说明,太阳又从地平线上落下去,夜幕马上降临。

从太阳从地平线上落下去到太阳从地平线上再升起来之时,属于黑夜的时间。白天天空中有太阳照耀,天空显得特别明亮。夜晚,天上有星星,还是那么黑,于是古人用火把照亮。于是创造了“炤”字。大家觉得古代的人是不是特别的智慧?

日杳杳而西匿。日落西山,隐藏而不见。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从字面意思来理解,东隅就是东边的角落,是一个相对应的概念,与日出东方一样道理。这个时候太阳初升,所以又有开始、起初之意。桑榆是指桑树和榆树,与东隅是相对的概念。泛指西边的树木,此时太阳落山,为*昏。

“昏”字

“昏”字,从平面二维空间结构来看,是一个上下结构的汉字。上面是一个由“氐”字省略而来的“氏”字,那“氐”字的意思是什么呢?下也。在什么之下呢?树木之下。树木之下就是树的树根,古人称之为“本”它是一个指事字,表示树的根部。树是生长在地球表面的植被,没过树木之下,那就是地平线以下了。

从前面的学习可以知道,太阳在树木这下称之为“杳”这是一个静止的状态,在此之后的状态呢?古人称之为“昏”。日落以后至天还没有完全黑透的时间,这个时候太阳将要落到地平线以下,天空中只有太阳的余光,昏*一片,又称之为*昏。下面是一个“日”字。

从二者的空间结构来看,“氏”字在上,“日”字在下。太阳落山,然后消失在地平线以下。古代的士人都是在*昏时娶妻。阳往而阴来的意思就是白天太阳属于阳已经过去,晚上没有太阳属于阴。日入月来,昼夜交替,阴阳之相交也。是以婚者,其时昏也。

根据东汉许慎《说文》记载:昏,日冥也,从日、氐省。氐者,下也。由此可以知道,昏是一个会意字,表示太阳在地平线之下,夜幕即将来临还没有来之时。冥的意思是:黑暗无光。

“昼”字

从“昼”字的平面二维空间来看,它是一个上下型结构的汉字。“昼”字的上部是一个“尺”字,“尺子”的主要作用是测量长短。“昼”字的下部是一个“旦”字。从前面学习过的内容可以知道:“旦”者,“日”在“一”上也。这里的“日”表示太阳,“一”指“地平线”。“旦”字的意思表示太阳刚从地平线上升起。

根据东汉许慎在其著作《说文》一书中的记载:“昼”(晝)从“日”、从畫(画)省。日之出入,与夜为界。依据《说文》体例:某字,从某、从某某,会意也;某字,从某,某声,形声也。可以知道:“昼”字是一个会意字。可以理解为用尺子测量太阳在地平线上的影子。根据测量太阳投射影子的长短来确定时间的早晚。

从太阳从东方升起到太阳从西方落下的时间为白天,天空之中有太阳的光照,可以看到天下的事物,古人称之为“昼”。从太阳多西方落下至太阳从东方再次升起为黑夜,入夜没有太阳的光,看不到事物,古人称之为“夜”。“昼”与“夜”是有界限的,“昼”是“日”之出也。“夜”是“日”之入也。二者相互对举,加以参照。

“日”在“木”中为“东”,这个时候太阳正从东方升起。“日”在“一”上为“旦”,这个时候太阳已升至地平线以上。“日”在“木”上为“杲”,这个时候太阳已快临近中午。“日”在天空正中为“午”,此时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日”向西倾斜为“昃”,这个时候太阳已过正午,向西移动。“日”在“木”下为“杳”。这个时候太阳落山,*昏初现,夜幕降临,太阳落入地平线以下。

古代没有系统的计时工具,古人就用“圭”测量太阳的影子。根据太阳所投射影子的长短来判断时间的早晚。太阳在正午,影子最短,类似于现在的参照系统。古代有“日晷”作为白天计时工具,晚上则用“滴漏”计时。并把太阳从“日入”至再次“日升”分为“五更”。每一更就报时一次,古代有更夫。一更就是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

“夜”字

古人把一天的时间分成两部分:从太阳升起到太阳落山,这个属于有太阳光亮的部分叫做白天。从太阳落山到太阳再从东方升起来,这个没有太阳光亮的部分叫做黑夜。由此古人创造一对表于同一个意思的异体字“照”和“炤”。白天有太阳照耀能够看到事物用“照”,到了晚上没有太阳看不到事物,怎么办?那就点燃火把来照亮,这个时候就用“炤”。这个也有可能是战国时期,诸侯国地域分界不相往来,文字地域分化的结果。

有白天就会有黑夜,天下间的事物都是相互发展变化的,白天过去是黑夜,黑夜过去是白天。所以古人了说:“昼往则月来,夜尽则日升”。

根据东汉许慎在其著作《说文》一书中的记载:夜者,舍也。天下休舍也。从“夕”、“亦”省声。从“夜”的古文字字形来看,它是一个形声字。“夕”字是“夜”字的形旁,“夕”字提示“夜”字的意义与表示时间的“夕”字有关。“夕”字的字形是由“月”

字的字形变化而来的。“夕”字的本意为“太阳落山”,夜幕降临,月始生。而“夕”字就像“月”字象形的一半。

“亦”字本是一个指事字,其本义为:人的腋窝。后来被假借为副词,一借而不还。于是古人在“亦”字的形体基础上进行改造,在“亦”的右半部分添加了个“夕”字用来表示时间。但是“亦”字表示人体腋窝的意义消失了。古人为了记录“腋窝”这一意义,就在表示时间概念的“夜”字的左边增加一个“月肉”的“月”字。表示“腋窝”的“腋”字与人体的肉有关。

《诗经-国风-召南》:岂不夙夜,谓行多露。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我哪里是不敢早行呢?是道路上的露水太多,沾濡衣服。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当太阳降落地来线以后就停止劳作,开始休息。

在这里复习之前学过的与太阳有关系的字。“旦”者,“日”见于“一”上也。东者,日在木中也。“杲”者,“日”在“木”上也。“杳”者,“日”

在“木”下也。“莫”者,“日”在“草茻”之中也。“昏”者,从“日”、“氐”省,“氐”者,“下”也。日入也。“夕”者,“月半见”也。夜者,舍也。天下休舍也。

1
查看完整版本: 太阳的空间运动与古人相对的时间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