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元前年到公元前年这段时期内,古希腊的学者们出版了许多文学巨著。有《荷马史诗》、《希波战争史》、《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还有亚里士多的科学巨著等。
这些文学作品之所以称为巨著,因为每部都在几十万字以上。同时期的中国春秋战国史籍与之相比较,真是小巫见大巫。在此小编给大家整理一下,看有什么问题值得商榷。
一、同时期春秋战国与古希腊:史籍篇幅比较
古希腊巨著篇幅:《荷马史诗》24卷多万字,《希波战争史》9卷多万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8卷70万字,亚里士多德系列巨著共多万字。
同时期中国代表作:《论语》字,《诗经》多字,《道德经》0多字,《春秋》字,《易经》0字。这些作品与古希腊巨著相比字数太单薄。
二、同时期春秋战国与古希腊:写作文体与手法
古希腊巨著都是白话文写作,跟现代人的写作语言差不多,创作以传说神话为主,所以每部作品的篇幅都比较长,让人读起来比较浅显易懂。
同时期的中国作品,基本上是文言文为主,有时候一句话两三个字就代表了,可以说是惜字如金。读起来比较生涩难懂,让太费脑子。
三、同时期春秋战国与古希腊:用来创作的载体
在造纸术没有发明之前,古希腊人是用羊皮纸写作。羊皮纸易于保存,但是制作、取材和书写都困难。毕竟羊对于古人来讲是珍贵的,谁也不会随便就杀了取皮造纸。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文人多以竹简和木牍来写作。竹简木渎取材方便,制作也简易,书写也方便。但是不易于保存,一本书下来还非常笨重。
春秋战国的史籍与古希腊巨著各方面对比,大家会不会提出一个疑问:古希腊先贤动辄几百万字的巨著,得需要杀多少只羊,收集多少羊皮纸才可以完成?
相对于古希腊昂贵的羊皮纸,中国的竹简和木牍成本低廉多了。即便是这样,我们的孔子、老子等创作的时候也是惜墨如金,不敢写长篇巨著。
更何况荷马还是个瞎子,他在整理《荷马史诗》的时候,中国人还在用龟甲写字。年后中国的文人才开始用竹简整理《论语》、《老子》等作品。
古希腊的巨著,即便是用现代的羊皮来书写,成本也是大的惊人。古代人为了填饱肚子树皮都吃,相信也提供不了多少羊皮。就此一点,古希腊巨著创作存疑。
羊皮纸成品后要比竹简和木牍更易于保存,但是古希腊这些巨著没有一篇保留下来,凭空全部消失。直到1年后突然全部被发现整理出来,而且完整无缺、一字不少。
春秋战国整理的史籍,大部分的原本都有出土发现。出土的竹简和木牍很多都腐烂,上边的字迹大多模糊不清,以至于我们很多的古书都是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