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纸张没有发明出来之前,人们是用什么写字的?这个问题其实大部分人都知道,那就是竹简,虽然在竹简之前古人还用过龟甲和兽骨,但是竹简是纸张广泛传播之前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载体,虽然有些重要的文件也会使用布帛,但是这样的造价太过昂贵,并且保存不容易,而竹简因其廉价易得和长久保存成为了古人青睐的最佳写作载体,直到现代我们还能在古代遗迹中发现竹简的存在,可见其保存的能力甚至要超过纸张。但是因为不利于书写和制作复杂的弊端,逐渐被纸张代替了。那么竹简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竹简开始于战国时代,一直到魏晋时期依然在使用,我们应该听过刘禹锡的《陋室铭》,他在诗中写道: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里边的“牍”其实说的就是竹简,竹简就是在每一条削好竹片或是木片上写下一行字,然后按照先后顺序串联起来,就形成竹简,也称作“简牍”,这种竹片就被称作“竹牍”,相对的木片制作的称作“木牍”。后来因为制作的材质多是竹子,所以这种“简牍”也被人叫作竹简。这就是竹简名称的来历,那么竹简要怎么制作呢?
现代为了美观或者艺术传承的原因也有竹简的制作,相对于古代制作就比较简单了,可以批量生产,但是在古代制作竹简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首先就是要选择制作竹简所需要的材料,竹子,这样的竹子并不是随便选择的,因为古代的竹简都是有尺寸的。例如:书写诏书律令的竹简长度要求是三尺,用作抄写经书典籍的竹简长二尺四寸,民间写书信的竹简也有要求,长一尺,这也是为什么古时候人们将书信称作“尺牍”。因此在选择竹简的材质时,要确保所选用的竹子,每节的长度可以用来制作所需种类的竹简。
选择好材料之后将材料削成符合竹简规定的小竹片,这样的竹片薄厚就根据自己的工艺控制,因为还需要钻孔链接,这样做好的竹片还不能够书写使用,因为新鲜的竹木之中含有很多的水分和糖类,这样的竹简很容易发霉或者虫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古代人发明了一种工艺“杀青”,就是去掉青竹之中的糖类的水分。
将削制好的竹片用火长时间的烘烤,去除竹子中的水分和糖类,这样的竹片就会由青色转变为淡*色,因为竹子在烘烤过程中水分被逼出来,样子像流汗,所以人们也称其为“汗青”。这也是为什么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就是说自己的忠贞的名声会留在史书上。现在我们说的青史留名也是这个缘故。
经过“杀青”之后的“竹牍”还需要用线穿起来,这个工艺相对来说就非常的简单了,只不过根据日后的用途穿订的种类不同,对于需要经常使用或者长期保存的内容就穿三条线进行连接,其他短期或者不重要的就穿两条。节省一道工序减少成本。当然有的竹简是在书写完成之后再进行穿订,因为不确定会需要多少“竹牍”,所以这样的方法能更好的增加竹简的利用率,在竹简的开头一般会空出两片,用来做一些标记,方便日后阅读时进行检索。
竹简制作完成后就是书写文字了,在毛笔没有发明之前,人们都是用刻刀在竹片上刻字的,这种方法一直持续到毛笔的出现,刻字既费力又浪费是时间,开始逐渐被毛笔书写做取代。竹简是古代劳动人们的伟大的智慧创作,保留下很多千年前的文献资料,相对于纸张,竹简的保存时间更加的长,中国对文化的巨大贡献足以让华夏子孙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