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新闻,浙江大学药学院药物信息学研究所教授王毅,指导学生做出了“孔圣枕中丹”。制作此物的学生说,自古以来,这枚“丹药”就是给读书人吃的:主治读书善忘,久服令人聪明。
真有这么神吗?
神不神不知道,反正,我们可以找到它的配方。
枕中丹(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在唐朝药王孙思邈的《备急千金方》里,有这样的记载——
枕中方,常服令人大聪。龟甲、龙骨、菖蒲、远志,上四味等分治,下筛,酒服方寸匕,日三。
看来,学生们没说错,药王确实是这样记载的。
我查了查,对里面的一些概念,稍作解释。
龙骨: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骨胳的化石。
下筛:中药制法,指将一种或几种药材进行焙干、碾细等,再通筛细得到细面的一种方法。
方寸匕:这是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约等于2.74毫升,盛金石药末约为2克,草木药末为1克左右”。
日三,当然就是每天服三次了。
这就是药王的枕中方,乃是粉剂。不过浙大学生们,将之加入蜂蜜,变成了丸剂。
然则,从龙骨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出,这味药的原料,放在现在,是十分难以得到的。若挖出了古代化石,擅自使用,也是不行的。
龙骨(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行文及此,我倒想起了苏轼。
我们知道,作为豪放派大词人,写诗填词自然是看家本领。实际上,他还有更广泛的爱好。
比如,酿酒。他酿的酒啊,嘿嘿,有时真是没法喝。两个儿子就是他的试验品,喝完,都是急急就往厕所跑。
他还有个爱好,炼丹。
他在《东坡志林》里,记载了一些炼丹的方法。
比如,有阴丹。
取首生男子之乳,父母皆无疾恙者,并养其子,善饮食之,日取其乳一升,少只半升已来亦可。
这里意思,大家大概看得明白,我就不细细讲了。
有了原料之后,怎么办呢?
以朱砂银作鼎与匙,如无朱砂银,山泽银亦得。慢火熬炼,不住手搅如淡金色,可丸即丸,如桐子大,空心酒吞下,亦不限丸数。
炼丹的工具,是有要求的;炼制过程,也是比较漫长的。
当然,这都难不住炼丹家苏轼啦。
除了炼阴丹,苏轼还炼阳丹。只不过阳丹的原料,写出来辣眼睛。大家若有兴趣,可自行找《东坡志林》查阅。
苏轼剧照(图片来源网络,感谢原作者,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不过,相对来说,这两种丹的原料,比起龙骨来,还是比较容易得到的。
至于这两种丹有什么用呢?苏轼并没有说,但他有记,“此阳丹阴炼、阴丹阳炼,盖道士灵智妙用,沈机捷法,非其人不可轻泄,慎之!慎之!”
想来,也不脱益寿延年、强身健体等功效,却搞得很神秘,天机不可泄露一般。
那么,枕中丹和阴阳丹有何区别呢?
很简单,前者是药,能治病;后者是保健品,只有安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