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甲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脑出血急性期的中医分证治疗
TUhjnbcbe - 2022/8/18 18:21:00

一、中经络

1.风痰入络证

证候:平素及发病前,常有眩晕,头痛,突然手足不遂,拘急疼痛,身重,肌肤不仁,口角流涎,或仅见口舌歪斜。舌苔薄白腻,脉弦滑或弦数。

治法:平肝熄风,化痰通络。

例方:真方白丸子、牵正散加减。两方均能祛风化痰通络,但前方适用于“中经”,有理气豁痰之功;后方适用于“中络”,见口舌歪斜或口角抽动等症,有止痉缓急之效。

常用药:天麻、豨莶草、钩藤、制白附子、天南星、半夏、僵蚕、全蝎、地龙、陈皮、枳壳。

加减:风痰阻于心脾之络,语言不清者,加石菖蒲、远志祛痰宣窍;痰瘀交阻,舌紫有瘀斑,脉涩者加桃仁、红花、赤芍活血化瘀;血虚络空,风邪入中者,加秦艽、羌活、防风祛风;当归、鸡血藤养血和络。

2.风阳上扰证

证候:突然半身不遂,肢体强痉,或手足重滞不利,口眼歪斜,舌强语謇,眩晕,头胀痛,面红目赤,烦躁不安,口苦咽干,尿*,便干。舌质红苔*,脉弦数。

治法:镇肝熄风,育阴潜阳。

例方:镇肝熄风汤加减,本方具有镇肝熄风、育阴潜阳之效。用于风阳上亢,肝肾阴虚证。

常用药:龙骨、牡蛎、石决明、珍珠母、龟甲、白芍、玄参、生地*、天麻、钩藤、菊花、夏枯草、牛膝。

加减:风阳夹痰入络者加僵蚕、地龙、炙全蝎、豨莶草平肝熄风,化痰通络;痰火内盛者加天竺*,陈胆星、竹沥、大*、瓜蒌、知母、*芩、栀子、牡丹皮清热化痰。

3.痰热腑实证

证候: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偏身麻木,腹胀便秘,眩晕痰多。脉弦滑,舌质暗红,苔*腻。

治法:通腑泻热,熄风化痰。

例方:导痰汤、大承气汤加减。前方燥湿祛痰,行气开郁。主治头目眩晕、痰多、胸胁胀满等。后方泻下热结,通腑导滞,主治大便不通、脘腹痞满等。

常用药:大*、枳实、僵蚕、龙胆草、胆南星、芒硝、厚朴。

加减:热象明显,加*芩、栀子清热泻火;年老体弱去芒硝、厚朴,加生地*、玄参、麦冬滋阴生津。

二、中腑

1.腑热上冲证

证候:神昧,身热,气粗,腹部胀满,按之皱眉有痛感,大便秘结,面赤,肢体强痉,口噤,口秽,舌僵。舌苔*腻,质红而干,脉弦滑数。

治法:通腑泻热法。

例方:大承气汤、三*泻心汤加减,前方有峻下通腑之功效,用于腑实热结证;后方泻火解*,通腑泻热,用于热盛腑实证。两方配伍,加强通腑清热作用。

常用药:生大*、芒硝、枳实、*连、*芩。

加减:肢体强痉者加钩藤、地龙、僵蚕、生石决明祛风化痰通络;因外风诱发,肢体酸痛,身热者,配羌活祛风;热盛伤津者,加天花粉、知母、麦冬、玄参滋阴清热;神昏、烦躁者加牡丹皮、郁金凉血化痰开窍,昏昧明显者,另服安宫牛*丸,通下与开窍并进。

2.风痰火亢证

证候:神糊,喉中痰鸣有声,口多痰涎,大便多秘,气粗,躁扰不安,面赤,肢体拘急,抽搐,偏瘫,失语。舌苔*浊腻,舌暗,舌体偏歪,脉弦滑。

治法:清火化痰法。

例方:*连温胆汤,滚痰丸加减。前方清火化痰,用于痰热交结证;后方降火逐痰,用于痰火内盛证。

常用药:*连、*芩、大*、枳实、芒硝、礞石、半夏、胆南星、瓜蒌、知母、天竺*、竹沥、郁金、石菖蒲。

加减:风痰入络,肢痉抽搐者加僵蚕、地龙祛风化痰;风阳偏亢者加石决明、牡蛎、钩藤、菊花、夏枯草平肝潜阳;痰热伤津者加沙参、麦冬、天花粉滋阴化痰;若痰阻气道,喉中痰声漉漉,痰涌气闭者,另服猴枣散,每次0.3~0.6g,以豁痰镇惊。

3.瘀热阻窍证

证候:神识昏蒙,恍惚欠清,躁扰不宁,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身热,便秘,腹满,或见吐血、黑便,面色深紫。舌苔*燥,舌质红绛或暗紫,脉弦数或结。治法:凉血通瘀,通腑泻热法。

例方:犀角地*汤,桃仁承气汤加减。前方清热解*,凉血化瘀,用于络热血瘀,络破血溢之证;后方清热祛瘀,通腑下结,用于瘀热蓄血,阳明实热之证。

常用药:水牛角片、牡丹皮、赤芍、丹参、栀子、大*、芒硝、桃仁、生地*、石斛、三七、泽兰、地龙、郁金、石菖蒲。

加减:抽搐、肢痉者加生石决明、白薇、钩藤清热平肝;口干、舌红、尿少者加玄参、知母、白茅根滋阴清热。

三、中脏

1.阳闭证(痰火瘀闭证)

证候:猝然昏倒,躁动不安,痰涎壅盛,呼吸气粗,口噤不开,双目上视,口眼歪斜,两手握固,身热,面赤,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肢体强痉。舌苔*腻,质红,脉弦滑数。

治法:辛凉开闭法(熄风清火,豁痰开窍法)。

例方:羚角钩藤汤、当归龙荟丸加减。前方凉肝熄风,清热化痰,用于肝阳上亢之证;后方清肝泻火,用于火热炽盛证。

常用药:羚羊角(山羊角)、石决明、牡蛎、珍珠母、天麻、钩藤、白蒺藜、桑叶、菊花、贝母、胆南星、天竺*、竹沥、半夏、*连、龙胆草、*芩、栀子、郁金、远志、石菖蒲。

加减:身热烦躁者加石膏、知母清热滋阴;便秘、腹胀满、苔垢者加大*、芒硝、枳实、瓜蒌通腑泻热;肢体不遂、口歪、抽搐者加僵蚕、地龙、全蝎祛风止痉;面红目赤、烦躁者加牡丹皮、赤芍、栀子、白薇、怀牛膝凉血消瘀;痰热伤阴,舌红而干、苔糙、唇红者加生地*、天花粉、玄参、石斛滋阴清热。若神昏身热明显,应同时服安宫牛*丸。神昏肢痉者可用紫雪丹,亦可用醒脑静或清开灵静脉滴注。2.阴闭证(痰浊瘀闭证)

证候:神志昏沉,静而不烦,迷闷少动,喉中痰壅如鼾,牙关咬紧,口闭目开,身不热,或四肢逆冷,肢体不用,面白唇暗。舌苔白滑腻,舌质淡紫,脉沉滑或弦缓。

治法:辛温开闭法(豁痰熄风,宣郁开窍法)。

例方:涤痰汤合三生饮加减。前方化痰开窍,用于痰蒙神窍证;后方祛风化痰,用于痰气上壅,昏不知人之证。

常用药:半夏、天南星、茯苓、陈皮、枳实、石菖蒲、远志、郁金、天麻、钩藤、僵蚕、白附子。

加减:寒痰内闭者配附子、川乌温阳通络;呼吸憋气者加沉香、青皮、苏子宽胸理气化痰;舌暗有瘀斑、脉涩者加丹参、赤芍、川芎活血化瘀;寒痰伤阳,面苍肢冷、脉沉者加人参、附子益气回阳。同时鼻饲苏合香丸,辛香理气,宣郁化浊,温能开窍。

3.脱证(阴竭阳脱证)

证候:神志昏愦,口开,目合,手撒,肢体瘫软,遗尿,气促息微,大便失禁,汗多如珠,质黏如油,或清冷如冰,瞳神散大,或面颧潮红,身温,舌痿,舌干,质红绛,脉细数。或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舌体卷缩,舌质淡紫,脉沉细欲绝,或浮大无根。

治法:救阴回阳,益气固脱法。例方:生脉散、参附汤加减。生脉散益气养阴固脱,用于津气耗竭,症状以亡阴为主者。参附汤补气回阳救逆,用于阳气衰微,症状以亡阳为主者。脱证多由阴竭而至阳亡,故两方常多合用。

常用药:人参、附子、麦冬、五味子、山茱萸。

加减:气阴两伤者加玉竹、*精益气滋阴;阴不恋阳,汗多、气促者加龙骨、牡蛎镇肝潜阳;神识昏昧者加郁金、石菖蒲化痰开窍。并可用生脉注射液或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若内闭外脱,则应开闭固脱并施,因痰火内闭而致亡阴者,参照凉开法;痰浊内闭而致亡阳者,参照温开法,如用三生饮则应配与全方等量的人参。

1
查看完整版本: 脑出血急性期的中医分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