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书法的用笔
书法用笔的标准是由对书法审美的艺术标准决定的,甲骨文书法的用笔标准自然应由甲骨文书法艺术标准来决定。
甲骨文书法的用笔特点应该从了解甲骨文字的线条契刻特点入手。甲骨文字是以刀法契刻而成的。在学习中应注意上述书体演变过程先后关系的影响以及金属工具与软毫毛笔书写效果的差异。从软笔书法的用笔与契刻成痕的刀法相较而言,两者同样既有区别性又有同一性。其同一性应是契刻时因承受物是骨质,其表面光滑,而刻写工具是金属材料,硬质对硬质,金属工具因着力划破甲骨表层基质,留痕成点线笔画,其受力的倾侧程度是由刀锋的角度决定的,刀刻与骨片锐度夹角不同,所契刻线条的效果和表现亦不同,锐则光滑,线条富有弹性,相对流畅;顿则厚重、粗犷,呈朴拙之气。契刻过程中,为防止契刻打滑,同时要做到使力精准,落刀成形,故先人在刻写中要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刀锋须锋利,执刀应以竖刀、立刀、直刀为基本的执刀方法,以确保刀锋不因过侧过偏而滑脱或跑锋失准,立刀与毛笔的用笔中锋是一致的。刀锋直刃入骨契刻的文字线条,瘦劲刚挺,健韧有力,深而凝,神相聚。立刀呈现在骨质上的契刻线条两边相对光滑、齐整、有力、与毛笔中锋书写的线条形态近乎一致。从现在所见到的甲骨文骨片原物的字迹刻痕的点线形态看,更近乎一致,先人为求得契刻字形线条的挺健光滑甚至用双刀契刻以确保刻痕效果。可见,先人在契刻甲骨文字时的立刀是主要刀法。当今的毛笔书写,中锋用笔亦应是主要笔法,这对今人研习甲骨文书法艺术及其书写用笔特点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甲骨文与大篆书体的线条又有着许多相融共同之处,甲骨文习作时可以在表现金石契刻神韵的同时,加上一些必要的篆书笔意,作为更丰富的艺术表达。当然,甲骨文字的中锋线条形态,对当今甲骨文字的书法作者应是重要的提示。立刀与侧刀,中锋与侧锋是相对而言的,都是在当时环境和现今条件下,因时、因地、因人、因字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刀法与笔法,这即是人与物自然结合的必然性。
由古文字的契刻成型延伸到书法艺术的用笔,所讲到的先人契刻甲骨文立刀为主,强调的也不绝对是工具与骨板夹角的90度,而是过程中的用刀使锋。由此也不难理解,书法中“锥划沙”的道理。延伸而论,凡是由线成形和人们惯性的审美标准,多是求中不求偏,求对称不求偏薄,求凝重简约不求浮华造作。在实际的甲骨文书法用笔过程中,用笔还应在主次轻重上注意把握好中与侧的交互使用关系。一般多数情况下应以中为主,再侧为辅,不搞绝对排斥,应相得益彰,以简约本真为美。其中还有起、收、行笔速度急缓、着力轻重诸多因素。甲骨文书法的主要用笔方法,笔锋通常应遵循甲骨文当时契刻的用刀与使锋的状态和生成规律,其内在的性质和成因决定了其表现形式的必然性,这种必然性植入当今甲骨文书法艺术的书写与表现过程时,笔锋的中锋用笔,使转与起承,断接与连带,锋转线移的弧形线状、曲形线变、焊接感的内敛与开合,尤是用笔和造型的上等之法,可取之法,出神焕彩之法。当然在甲骨文书法书写用笔过程中我们不能苛求笔笔皆中锋,但如果侧锋过之,笔笔侧取,字字侧法,也不尽可取。否则,书写时如果字形小,笔画短促还偶有景观,如果字形略大、线条略长,则片叶状过繁、媚状密布,且欠中厚之书道气韵,则主干与躯体何在?
甲骨文书写过程中,执笔取直以便较好地中锋用笔,行笔应顺势使转,笔锋着纸后用笔可时有前倾逆行之态,涩行杀纸为止。由于甲骨文的骨板刻写,其起笔处是着力顺势落刀劲行。而毛笔书写时,起笔多为逆锋,回毫健行,当然,逆锋起笔逆入折回的点划效果也不尽相同,应视需要采用不同的技法折笔铺毫取势。同时,起笔的端处形状亦可方可圆,应视字体结构及笔划要求而择,此类入锋起笔的方法应在具体书写过程中注意研习,得当把握。
甲骨文书法的临写学习
当今甲骨文书法的学习爱好者颇多,同时也产生了许多对甲骨文古文字的学习方法和甲骨文书法的学习门派。甲骨文书法的用笔和其表现形式多样,笔者认为学习和了解掌握科学、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十分重要的。甲骨文书法的学习方法和其他书体同样应坚持以临写为主。特别是初学者,更应着力在临习上下功夫。笔者认为,如有条件应尽量通过对甲骨文原版或原版照片上契刻印痕的甲骨文字原型进行直接临学;或通过实物照片进行临学,还有条件者,则以甲骨文拓片为学习模版,对甲骨文拓片进行临习研究,从中汲取真谛与精髓,方可避免误途。
甲骨文书法的临写,采用原物兽骨卜辞文字或骨版拓片,容易使初习者直接了解和把握甲骨文的字形和内在韵意风貌,这应该是首选的学习方法。否则,脱离甲骨文原迹字形,而以今人甲骨文书法作品为临本,多会导致对甲骨文的误识、误写、误用,甚至导致临习的误途。实践证明,对甲骨文书法的学习,首先要了解甲骨文,古文字科学严肃、求真求本的学习精神和方法才是正确途径。如果从根本上没有必要的理论学习积累,在技艺上未经严格正确的临摹训练,未能了解和研究第一手甲骨文字的真实材料,而仿写他人作品,这种“他人之后又后于人”的层层仿学脱本离原的学习方法,对甲骨文字和甲骨文书法学习的结果只能是面目全非、效果难言,甚至形成个人随意书写,生造甲骨文字,最终以讹传讹。
甲骨文书法作为古文字书法艺术,现今通常归为篆书书体门类。笔者认为,虽可类归篆书,但却不同于篆书。因为甲骨文与篆书仍有诸多不同,甲骨文介于图画文字与成形文字的早期,多以象形为主,由意赋形,以形表意,其书写和表现形式与字形结构、用笔特点都有本质意义上的区别。甲骨文字的书写工具是金属刻具,其承受物主要是表面光滑、质地坚硬的龟甲兽骨,方法则为契刻成字。而篆书中的大篆通常以钟鼎(金文)文字,其文字表现过程和方法多以制范铸造或少量金属器物上的刻写,其承受物基本为金属青铜,而用途和传播方式更不尽相同。甲骨文字主要是先人占卜,以记录卜示、卜辞的表意符号为主,是古人祭祀活动的载体形式,而青铜器和现今所能看到的大篆字体所依附的实物载体多是当时王者或贵族生活和礼仪所用的礼器,其内容多为族徽训示、圣言警句,铭文的形体严谨内敛,布局章法匀称,字形饱满,笔画含蕴,线条凝练厚重,章法布局形式多见工整,横竖经纬有致,肃穆有加。可见,与甲骨文契刻文字的表现效果、用法用途、内容形式等诸多方面有着极大的不同。所以甲骨文字书法较金文(又叫钟鼎文)的篆书书体特点各异。
甲骨文书法艺术风格各异,创作的路子很宽,追求的艺术风格与理念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相信有生命力的艺术形态都是师古而出古,是吃透规律,把得“真脉”,勤于实践而成就的。艺术需要识得真谛,需要不断地补足营养,以在对立中求统一,并在兼容中谋发展。学识基础和正确的技法对于古文字特别是甲骨文书法的学习效果是至关重要的。从学习资源的层面上来看,能够真正接触到甲骨文契刻原版骨片进行研究的人数仍是极少,所以,习作中应了解和掌握正确的方法,以便通过对甲骨文字的学习和甲骨文书法的实践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基础修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