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甲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鸟类百科白头鹎
TUhjnbcbe - 2022/3/30 13:09:00
ios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963.html
软件开发求职招聘交流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963.html
安卓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963.html

本文来自鸟网,《中国鸟类观察手册》和其它网络。

雀形目鹎科白头鹎

作者:星草摄于河北

综述

白头鹎(英文名:Light-ventedBulbul,学名:Pycnonotussinensis),是雀形目鹎科鹎属的鸟类。俗名白头翁、白头婆,英文名直译为淡臀鹎、中国鹎。是中国南方非常常见的雀鸟,体长18~19厘米(Updated!),头顶黑色,眉和枕羽呈白色,双翼橄榄绿色。老鸟的枕羽更洁白,所以又叫“白头翁”,幼鸟头橄榄色。数量丰富。性活泼、不甚畏人。杂食性,既食动物性食物,也吃植物性食物,以果树的浆果和种子为主食,并时常飞入果园偷吃果实。秋冬季节,白头鹎在进入繁殖期后会聚集在树林上喧叫,常常引起人们的注意。这种群聚的现象,到春季时就消失了。

图片来自《中国鸟类观察手册》

外形特征

图片来自《中国鸟类观察手册》

中等体型(19厘米)的橄榄色鹎。眼后一白色宽纹伸至颈背,黑色的头顶略具羽冠,髭纹黑色,臀白。(注意不要陷入白头鹎名字的误区,白头鹎的白体现在眼后而不是(黑色的)头顶,海南亚种头部白色甚少)

幼鸟头橄榄色,胸具灰色横纹。

白头鹎亚成鸟整体灰色,仅头部橄榄色,且没有成鸟标志性的白头。

虹膜-褐色;

嘴-近黑;

脚-黑色。

叫声:典型的叽叽喳喳颤鸣及简单而无韵律的叫声。

作者:KKz摄于广东

作者:dzq摄于天津

作者:眸亮摄于北京

作者:老兵-老罗摄于浙江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海拔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的灌丛、草地、有零星树木的疏林荒坡、果园、村落、农田地边灌丛、次生林和竹林,也见于山脚和低山地区的阔叶林、混交林和针叶林及其林缘地带。

作者:爱无言摄于山东

作者:好摄蚊子摄于辽宁

生活习性

主要为留鸟,一般不迁徙。白头鹎喜欢将巢筑在相思树或榕树上,在都市中常见以枯草或芒草穗筑碗形巢于阳台花木、树丛盆栽之中,每年春天三月到五月是白头翁的繁殖期,这段期间,如果见到一只白头翁单独站在突出的枝头或是树顶上高声鸣叫,过不了多久,另一只白头翁飞过来,两只鸟一唱一和,那多半就是它们在互唱情歌了。繁殖期每一对白头翁会建立它们的领域,其范围面积小,巢通常筑在离地面不高的杂木林或树丛上,雌、雄鸟共同育雏,通常一季繁殖1到2次,一窝产3到4枚蛋,繁殖季节几乎全以昆虫为食。幼鸟需要经过大约两个星期的孵化才能破壳而出,再经过大约两个星期的喂食,就可以出巢。

作者:傻老头-张根震摄于山西

作者:★杨柳春风★摄于山东

杂食性,既食动物性食物,也吃植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主要有金龟甲、步行虫、金花甲、鼻甲、夜蛾、瓢虫、蝗虫、蛇、蜂、蝇、蚊、蚂蚁、长角萤、蝉等鞘翅目、鳞翅目、直翅目、半翅目等昆虫和幼虫,也吃蜘蛛、壁虱等无脊椎动物。植物生食物主要有野山楂、野蔷薇、寒莓、卫茅、桑椹、石楠、女贞、楝、樱桃、苦楝、葡萄、乌桕、甘蓝、蓝靛、酸枣、樟、梓等植物果实与种子。

作者:氧吧摄于湖北

作者:五更鸡摄于山东

作者:ecoshoot摄于四川

作者:无名小卒摄于北京

常呈3~5只至10多只的小群活动,冬季有时亦集成20~30多只的大群。多在灌木和小树上活动,性活泼,不甚怕人,常在树枝间跳跃,或飞翔于相邻树木间,一般不做长距离飞行。善鸣叫,鸣声婉转多变。

作者:fanyh摄于山西

作者:梦眼视界摄于四川

作者:笑笑姥爷

作者:畅想CHANGXIANG摄于上海

作者:海之龙摄于湖北

作者:老邓摄于北京

作者:翼龙摄于贵州

作者:爱无言摄于山东

作者:一竿风月摄于天津

作者:银城溜溜摄于湖南

生长繁殖

繁殖期4~8月。营巢于灌木或阔叶树上、竹林和针叶树上。巢距地高1.5~7米,呈深杯状或碗状,由枯草茎、草叶、细树、芦苇、茅草、树叶、花序、竹叶等材料构成。巢的大小外径为9~12厘米×11~13厘米,内径6~7厘米×7~8厘米,高5.5~15厘米,深4~9厘米。每窝产卵3~5枚,通常4枚。卵粉红色、被有紫色斑点,也见有呈白色而布以赭色、深灰色斑点或白色而布以赭紫色斑点的。卵的大小为21.5~24毫米×16~16.6毫米,卵重2.6~3.3克。

作者:神隐诗篇摄于广东

作者:国庆拍鸟摄于山东

亚成鸟作者:大民摄于湖北

作者:六和堂

地理分布

分布范围:中国南方、越南北部及琉球群岛。

分布状况:常见的群栖性鸟,栖于林缘、灌丛、红树林及林园。为香港最常见的鸟种之一。亚种hainanus为留鸟于广西南部、广东西南部及海南岛;formosae为留鸟于台湾;指名亚种遍及华中、华东、华南及东南。冬季北方鸟南迁。现于河北(北戴河)及山东有定期的报道。

作者:石头巷摄于江苏

作者:天地合一摄于山西

作者:翼龙摄于贵州

作者:陕西阳光摄于陕西

作者:野芒摄于辽宁

作者:朔方垠摄于北京

作者:幽香清远摄于辽宁

作者:谢良贵摄于江西

种群现状

白头鹎是中国特有鸟类,是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广大地区的常见鸟类。

该物种分布范围非常大,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作者:深山护鸟翁摄于重庆

作者:万里家乡一梦牵摄于浙江

作者:张红亚摄于河南

作者:厦门觉晓摄于福建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

作者:A摄于上海

作者:甜甜溪水摄于台湾

作者:松原笑口常开摄于福建

作者:新疆的雄鹰摄于广东

白头鹎海南亚种作者:摄于海南

白头鹎海南亚种作者:鸟林细语摄于海南

白头鹎海南亚种作者:老汪摄于海南

作者:恒星摄于广西

作者:山山山摄于广东

作者:雀巢摄影摄于云南

本文仅作学习分享使用,请勿做任何其它商业用途。如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鸟类百科白头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