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自网络)
一分钟阅读
Scanning
﹀
﹀
﹀
摘要
信息技术的发展就是学习权力和自由的发展,信息技术的革命就是教学的革命。移动泛在互联网是信息技术的又一次革命,它强大的知识整理汇聚能力和知识推送能力,推动了高校教学从“教”到“学”的“哥白尼革命”,让“以学习者为中心”无限接近现实。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推动高校教学转型改革,其方向就是“大教学”“全时空”和“无障碍”。
观点扫描
●信息技术的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学习自由的发展史,是学习者独立甚至中心地位不断凸显的发展史,表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上,就是教的权威的衰退和学生作为主体的发现、“生长”。
●移动泛在的互联网第一次从根本上把高校教学从诸多条件的限制中解放出来,将学习权利和学习行为从各种束缚中解放出来。
●移动泛在互联网为高校教学从教到学的“哥白尼革命”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条件,第一次让“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高校教学变得可能,从而在根本上形塑了新的高校教学形态。
●在新的教学内涵里,“学”不再依赖于“教”,有“学”未必有“教”,“学”不是“教”同时进行的共时性活动,更不是“教”的自然的另一面。“教”不一定是与学生面对面的知识传授,有“教”未必有“学”。
●重新理解课堂,就是要把学生学习的任何时空都看作课堂。这样的课堂不再是固定的、统一的、约束的,而是开放的、分散的、流动的,树立“全时空”的课堂观,就是要把学生学习的任何时空都看成是课堂。
●走向“无障碍”学习,要求高校从学生自主学习出发,围绕学习需求,建立起“学习者友好型”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文/梅国平、刘小强
作者简介/江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文章出处/《江苏高教》年第1期40-43,98
关键词/高校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大教学;全时空;无障碍
(全文共约字)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加快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1],掀起了各级各类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热潮。“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才2培养模式是什么样的模式?高校如何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模式下的高校教学应该如何改革?这些都是当前亟须回答的问题。本文试图从信息技术发展的角度,结合当前移动泛在的互联网技术,来谈谈高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改革。
一
信息技术的发展就是学习权力和自由的发展
教学从某种意义来说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学的形式和效率产生重要的影响。
信息技术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表达符号、载体种类、复制方式和传播方式[2]。在人类历史上,信息技术在这几个方面发生了几次重大革命,每一次革命都从根本上“形塑”了教学的形态。如从口头语言到书面语言的革命,信息技术的表达符号从声音变成了字母文字,载体种类从人本身变成了物(如龟甲、锦帛、羊皮纸、人造纸等),复制方式从口传/记忆变成了手工抄写,传播方式从面对面的双向交流变成了人与“书”之间的交流。这一革命允许了教育从融合于生活之中走向独立存在,促进了早期学校和教师的出现。又如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展,这一个革命虽然在表达符号上没有变化,但是在载体种类上已经大规模应用了便宜的人造纸,复制方式从手工抄写变成了机器印刷,在传播方式上表现为图书的出版流通和报刊的发行等。信息技术的这一革命让“书”变得廉价、普及,从过去的“惟官有书”变为人人有书,从而为教学规模的扩大提供了条件,为受教育从过去作为统治阶级子女的特权变为全民的“义务”提供了可能。再如以收音机、电视机和摄像机为代表、以电脉冲信号为手段的电子传播技术的出现,使得教学手段和技术实现了“声光电”化,不仅让信息传播更加丰富、逼真,而且还打破了教学双方的空间限制,允许遥远距离的师生“坐在一起”进行教学——这就是远程教育的出现。
(图片来源自网络)
信息技术每一次的发展,在深层次上都是对学习权利和行为的解放:从权利方面看,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在法律上,更在技术上让更多的人享有和实现学习的权利;从行为方面看,信息技术的发展让学习越来越摆脱对于教的依赖,摆脱各种时空和条件的限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师生面对面的教学作为知识传授的方式和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在不断削弱。在书出现之前,甚至即使在便宜、简便的书出现之前的“惟官有书”的时代里,教师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学严重依赖于教,离开了教师,学生就无法学习。但是,随着知识载体(如从龟甲、竹简、丝帛到纸本、声光电)和知识传播方式(从印刷术、电波到网络、移动终端等)的发展,学不断地从对教的依赖中解放出来,越来越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为,学生越来越得到了相对于教师的独立和自由[3]。从这个意义来说,信息技术的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学习自由的发展史,是学习者独立甚至中心地位不断凸显的发展史,表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上,就是教的权威的衰退和学生作为主体的发现、“生长”。
二
移动泛在互联网真正推动了高校教学“从教到学”的“哥白尼”革命
(一)移动泛在互联网是教学信息技术的又一次革命
信息技术革命推动教学革命,这是不争的事实。虽然在电话、无线电、电视、个人电脑等新的传播媒介出现的时候,人们曾经寄希望于它们能给传统的教学形式带来变化,甚至有个别人士喊出“学校消亡”的论调,但是这些新技术所带来的冲击最后都被强大的传统教学“消化”。就高等教育来说,从其产生的手抄文字时代进入印刷时代,高等教育的规模有些许扩大,从印刷时代进入电子传播时代,也出现了一些电视或收音机的教学节目,但是总的来说,“自从约公元800年形成至今,大学就没有发生过根本性的变革。除了增加教科书、电的使用和接纳女学生,大学主要就是一位年长者为一群年轻人讲座”[4]。高校教学的基本形态非常稳定,高校标准化的知识传播方式基本没有发生大的变化[5]。
教学形态在根本上由两个方面决定的:一是“教什么”的问题,即知识的汇聚整合;二是“怎么教”的问题,即如何将知识推送到学习者身上。与上述的电话、无线电、电视等相比,今天的互联网、特别是移动泛在的互联网对高校教学工作影响的机制和后果却显然不同[6]。它在知识整理汇聚能力和推送能力上的巨大优势让高校教学第一次真正站在了教学革命的前沿:
第一,在知识整理汇聚能力上,互联网拥有海量的学习资源,赋予了学习者在知识选择上的最大学习自由。在教育史上,如何让分散的知识汇聚在一起、让学习者接触到尽可能多的知识是一个重大问题。最早依赖的是教师个人的知识储备,后来的书、期刊、学术会议也是部分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图书馆的出现也可以说是这方面的重要发明。电话、无线电、电视、个人电脑都只是传播技术和载体上的变化,对于知识的汇聚和整合了无增益。“互联网出现以前的电子传播实际上是一个封闭的信息传输网络。与手工抄写时代类似,电台和电视台数量稀少,无线传输频道资源稀缺,‘胶片’写作昂贵又复杂,这些障碍因素汇聚在一起的结果是:‘影像书写’的权利属于一群专业工匠。普通大众‘收看’的视频节目通常是由采编播、编导演等专业人员完成的,一旦普通人想要利用电视等载体表达自己的观点,电视表达机会的局限性就会立刻显现出来。因此,电视是*治宣传和商业广告的有效宣传工具,但其‘单向传播’特性制约了它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7]在这一方面,互联网是一个重大的革命,它第一次能将无限海量的知识资源集中在一个平台之上供学习者自由选择使用,让每一位学习者个性的知识需求都有可能得到满足,这就最大限度地赋予了学习者最大的学习自由和选择权利。
第二,在知识的推送能力上,移动、泛在的互联网提供了“学习者友好型”的学习途径,让学习者自由“定义”教学和学习的时空。在移动互联网出现之前,无论是电话、收音机,还是电视,任何信息技术下的教学和学习都需要特定的条件、规定了具体的时间,都是特定时空下的教学和学习。而互联网借助移动、泛在技术第一次实现了在任何时空下向学习者推送知识。学习者借助移动泛在的互联网在学习终端上让知识“信手拈来”,让教学和学习无处、无时不在。“云计算、数字课本、移动网络、高质量流式视频、即时信息收集等,技术方面的可供性已将大量知识和信息推动到‘无固定地点的’网络上。”[8]“技术使个性化的、以热情和兴趣为基础的学习变成现实,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接近教学。”[9]这样,移动泛在的互联网在知识的推动上也保证了学习者最大的自由,让面对面的课堂教学越来越丧失了其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价值。
(图片来源自网络)
显然,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深受时间、空间、授课者等条件的制约和束缚而处于一个呆滞的稳定之中。正是因为在知识整理汇聚和知识推送能力上的缺陷,过去多次的技术革命都未能推动高校教学的改革。移动泛在的互联网第一次从根本上把高校教学从诸多条件的限制中解放出来,将学习权利和学习行为从各种束缚中解放出来。
(二)移动泛在的互联网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高校教学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条件
在教育史上,学生中心论是与教师中心论相并列的一个古老流派,并在进步主义教育家杜威的推动下在中小学教学中有过很多的尝试。但是,在高校教学中,真正的学生中心恐怕从未曾存在过。
年,在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一次主题为“课堂教学如何影响人的行为”的学术研讨会上,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第一次直接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观点,强调了开放式的、以个人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方法[10]。此后,一些高等教育专家从不同方面论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意义,如比格斯(Biggs)认为高校课堂因为学生规模的扩大和学生群体的多元化使得今天的高校教师很难维持传统的标准化教学模式[11]。Barr和Tagg则在分析传统院校教学设计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本科教学范式从“教”到“学”的转换[12]。但是,在真正的技术革命发生之前,当学习行为仍然受制于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时,当学习的时空、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方式不能由学习者自由“定义”时,这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观点还仅仅停留于理论的探讨,学生和学习的中心地位也只能是一种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今天,移动泛在的互联网因为其强大的知识整理汇聚和推送能力,让“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高校教学第一次无限接近了可能,也为高校实现从教到学的“哥白尼革命”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条件。
实际上,真正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需要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学生具有完全自主的学习能力,具有明确清晰的学习方向。显然,相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大学生是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意义上的“成人”,他们学习的主体性和独立性更强,他们是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学习者,更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学习的知识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所以,高校的教学过程不是教师操纵的“生产”过程,“学”是大学生主导的自主行为,“学”不是“教”的自然结果,也不是“有所教必有所学”,更不是“教多少就学多少”。“教”的各种投入,只有为大学生主动接受,才能达到所期望的教学结果。离开了大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就不存在真正的教学,再好的“教”恐怕也不会产生任何效果[13]。二是具有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物质资源和技术条件。以学习者为中心,就是以一个个的学习者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中心,这需要能满足众多不同学习需求的海量学习资源,需要能将这些资源分门别类、准确地、随时随地推送到真正的学习者手中去的便捷通道。很显然,在移动泛在互联网产生之前,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电视、广播无法实现,即使是磁盘储存技术和网络技术出现之后,也因为网络连接需要固定的终端而无法满足任何时空下的学习需求。只有当互联网实现了移动泛在之后,不但海量的学习资源能够集聚在一起,而且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地推送到学习终端之上,可以不受规模限制地让无数学习者实现个性化学习。当学习无处无时不在,当学习真正“随心所欲”,学习者才能真正成为“中心”。
从信息技术的角度看高校“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改革
移动泛在互联网为高校教学从教到学的“哥白尼革命”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条件,第一次让“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高校教学变得可能,从而在根本上形塑了新的高校教学形态。
(一)走向大教学——重新定义教学
当教学的重心在“教”上,教和学被看作是同一过程的两个面,学被看作是教的自然产出,教学工作主要是“教”的工作,根据“教”的逻辑来安排,教学管理主要是对“教”的管理,教学质量主要是“教”的质量(教得准确和教的效率)。在以“教”为中心的高校教学工作中,教学具有明确的时空界限,在规定的时间(课时)和空间(教室或实验室等)内实施,教学工作是有计划的安排,教学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地组织进行,教学目标是明确的、具体的且可以在考试中通过重现、复述得到验证,教学内容就是具体的固定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主要就是将已经明确规定好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大学生。
但是在移动泛在互联网条件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高校教学中,教学的任务不是教,目的不是要教(传授)多少知识,教学的目的是学,教是工具,学是目的,为学而教。所以,教学工作不只是教,更多在于学,教学内涵发生了重要变化。在新的教学内涵里,“学”不再依赖于“教”,有“学”未必有“教”,“学”不是“教”同时进行的共时性活动,更不是“教”的自然的另一面。“教”不一定是与学生面对面的知识传授,有“教”未必有“学”。移动泛在的互联网让学习摆脱了对教的时空依赖,学习无处不在,学习随时随地。教学的形式不只是在固定时空内教师对学生面对面的知识传授活动,而更多的是学生在任何合适情境下所从事的自主分散学习。
(图片来源自网络)
由于教和学在时空上的分离,使得不仅“教”无法保证“学”,甚至连最简单的灌输都不可能做到。在这种情况下,课堂教学不再是高校教学的唯一的工作,甚至也不是主要或中心的教学工作。提高高校教学质量不能仅仅
但是,在移动泛在互联网条件下,知识资源的数字化和知识获得途径的便捷性瞬间“秒杀”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价值。因为相对于教师主导的固定、有限时空的课堂教学来说,借助移动泛在的互联网,学生自主学习不仅摆脱了传统课堂固定时空的束缚,学习更加自由、高效,而且还能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传统课堂教学的目标和功能被全面颠覆,课堂的内涵也在发生根本变化。因为知识传授的工作从教师的“教”位移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甚至可以在不需要“教”的情况下以自己的方式选择学习的内容、方式,知识传授从有限的固定时空的课堂教学演变成了无限、自主分散的自主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坚持课堂教学的知识传授功能,不但课堂教学会受到了学生的排斥和鄙视,而且还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资源。显然,今天我们要将传统课堂教学从知识传授中解放出来,在“翻转课堂”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组织交流碰撞、激发创新思维、激励鼓舞学生、塑造价值、培育人格等方面的独特作用。
(图片来源自网络)
重新理解课堂,就是要把学生学习的任何时空都看作课堂。这样的课堂不再是固定的、统一的、约束的,而是开放的、分散的、流动的,树立“全时空”的课堂观,就是要把学生学习的任何时空都看成是课堂,按照“全时空”的课堂观来理解教学。我国高校目前的教学其实被分割为分属多个不同部门的分散“领地”。教务处的职责虽然明确为教学工作管理,但其职责基本只局限于课堂教学(第一课堂)。其他的很多“领地”如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虽然被称为“第二课堂”,但是作为学生工作处于学生处、团委的“管辖”之中,网络媒体、自学等则分置于宣传部门和图书馆的管理之下。由于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的职能配置给了教务处,所以分属于其他部门的这些教学“领地”基本上处于课堂和教学的视野之外,既无管理,也无服务。这种机构设置和管理体制显然是狭义地理解了课堂,将教学局限于传统课堂教学,将课堂之内的学习和课堂之外的学习隔离起来,不仅传统课堂教学难以取得与所耗教学资源和精力相称的教学效果,而且还“拱手丢失”了大片的其他教学“领地”,使得这些领地中的教学和学习处于一种无目的、无管理、无服务、无效率的无序状态之中。
树立“全时空”的课堂理念,推动“全时空”的教学实践,要求高校构建“全时空”的教学体制,改变当前狭义、分割的教学体制,打通教学工作上横隔在教务处和其他教学“领地”主管部门之间的组织壁垒。
(三)走向“无障碍”——建设“学习者友好型“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高校教学中,教学的重心是学,是学生在“全时空”下的自主分散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教”不是“学”,更不是学的源泉。从高校和教育者的角度来说,教学工作更多的是为学习服务,充分保障学习者“全时空”自主学习的权利,打破阻碍自主学习的一切障碍,创造自主学习所需要的一切条件,保证学习随时随地得以进行,真正实现“无障碍”学习。“无障碍”学习是相对于有障碍学习而言。在传统“以教为中心”的高校教学中,因为“教”是教学的中心,而“学”被认为是“教”的自然结果,所以教学和学习被局限在固定的时空下,局限于教室之内和5天8小时45分钟之内,这一时空之外的学习要么被认为不存在,要么就被排除在教学的范围之外,得不到有效的支持和服务,因而面临诸多的资源和条件障碍而无法进行。
走向“无障碍”学习,要求高校从学生自主学习出发,围绕学习需求,建立起“学习者友好型”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一是要高度重视学习者的学习过程,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专门指导。要建立专门的大学生学习指导机构,设置大学生学习指导课程,全面、全程覆盖大学生学习。二是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网络教学和学习系统。这一系统既能实现便利的教学管理和学习服务,又拥有庞大的网上教学和学习资源库,如课程资源、教案、讲义等,供学习者自主学习时选择使用,同时还要逐步建立虚拟教室、网络课堂,通过网络实现虚拟教学和即时指导。三是要打破各种管理上的障碍和组织上的壁垒,促进课程、信息、师资、仪器设备等各种学习资源跨院系、跨专业、跨年级流通,允许一切学习资源的共享。四是要实现各种资源的充分开放和便利获取。为了保证学习随时随地发生,高校既要保证水、电、网络等各种资源的开放获取,还要逐步实现教室、实验室、图书室和工作室的24小时不间断开放等。
[1]陈宝生.在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工作报告[EB/OL].(-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