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功效是一体多用,源于方中,方药气象与人体生命气象的合象,和气生神。
一、方证功效
中药的功效在于方效,证效。
中医处方方药的结构,与人体生命气象、体质、病机的结构的相互印合。
中药的性能(四气:寒、凉、温、热。五味:酸、苦、甘、辛、咸)、功效归经是在人身体生命气象阴阳结构基础上,中药性能与人体生命气象及结构相互冲合、印合过程中显现出来的作用效果。
所以一张中医处方,方药煎汤,人服用后,存在的效果有以下几个层次及治疗路径:
1、药的功效,这就是为什么中药可以按现代药理学,分子机制,信号通道治疗疾病的原因。多以单味药为主。
比如得诺贝尔奖,治疗疟疾的青蒿素。
年,屠呦呦以中国中医研究院科研组组长的身份加入项目。屠呦呦与同事一起查阅了大量药方,她从医药学古籍《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之,尽服之”得到启迪,原来古人希望青蒿以鲜榨汁饮用,提取中不能加热。于是,她
就尝试把提取液乙醇(沸点为78度)改为低沸
点的乙醚(沸点为34度),结果得到纯度极好且又稳定的半萜内酯过氧化物,并命名为青蒿素,研究证明青蒿提取物可部分有效地杀死疟原虫。
砒霜以*攻*,治白血病。
早在中医经典著作《*帝内经》中就有砷剂治疗疾病的记载,书中介绍了砷丸对疟疾相关周期性发热的治疗。在中国最早的本草著作《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了雄*可以治疗类似痈的皮肤病。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更是有砒石“烂肉,蚀瘀腐瘰疬”的记录。
所以面对大家对青蒿素是中药还是西药化学药的争议时,给出的回应是在中医药思想理论指导下使用的就是中药,中医处方。官方教材的这个对中药概念下的定义,太过笼统含糊,应该明确详细分类地指出中药,方药的思想理论体系。
2、方药的功效
辨证论治,医心出方,以方组药,谓之方药。
现在的医疗质量和疗效问题,西医在临床中开了大量的中成药,只按说明书功效主治用药治疗,循证不辨证,可怕的是连基本的阴阳寒热也不辩。年底国家也出台了相关文件,限制没有学习中医(西学中)的西医开中药处方。西化的结果就是,导致中医开的中药处方完全按药物的功效来,开得像个“三素一汤”。一张没有“方”的处方是没有灵*的,这些药物只是简单线性的离散罗列状态。
3、对症治疗及对证治疗,治标治本。
对症治疗与对证治疗,西医可能分不清这两者差别。症状体征表现与证型不是简单的人体症状表象、表现分类,而是源于人体的生命气象结构及中医理论道体阴阳结构辨证而分,其差别很大。本为病机证型,标为其表现。中医叫做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中医的对证治疗是包括对症治疗的,有些病种以辩症为主,甚至不需要辩证。比如,骨伤科骨折,虫咬及皮肤病。但是中医还是会运用辩证思想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当然,中医也是可以练到不需要辩证论治的境界。
4、非证的作用
就是无效,*性,副作用或其他作用,也可能链接了其他路径或通道,犹如隔山打牛,面对不知不明的疑难杂症盲打试方,具有不确定性。
以本体道体为基础,通过研究自然规律发展出理论——形成阴阳,寒热,五行,八纲等理论技术工具。从技术上升到道术,需要跨越技术理论回到本体。中医有医术技术与医道道术的差别。
中医治病保健和延年益寿治疗思路不同。以调神藏精气为主的方子,人体生命道体结构更加稳固,吃了可以安康长寿。
药物的作用有它的本体功效,一般就一个本体,如*芪的补气升阳即为本体功效。其他的功效都是本体与人体和合效应产生的功效。
同一个人在不同病机阶段,证型阶段,药物发挥的功效不同,甚至有的干脆失效。而且不同的人和合效应附带突显的药物功效不一样,不同体质的那就更加不一样了。而药物的本体功效不变,但药物的剂量会导致功效的阴阳变化。
所以就是一个方子里面它要有一个核心的,要形成一种神。药物要作用到这个神。对这个神的一个把握,那就不是按照药物的功效对症去治,你要根据人体的生命气象结构,再根据药物的本体结构和合生神,在方结构,人体生命气象结构,药物结构三者合一,重新构建受损崩坏的人体生命气象道体结构。道体神的层面就一个,而且所有生命都相同。到了这个层次是不需要辨证论治的,直接从人体生命气象结构入手,治到阴阳道体本体。
二、中药体用——方药神气合象论
*芪:一体三用
*芪,茯苓。水气模型,云水。
*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疮生肌。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泽泻利水渗湿,泄热。
茯苓,茯神,伏神气节令。
澤南注茯苓:
茯苓,生地下,上古《神农本草经》记载,茯菟。茯,属本草,止伏,降伏。
茯苓,伏时令神气。茯神,伏神也,降伏离位心神。
《神农本草经》味甘,平。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养神,不饥,延年。
清·叶天士:茯苓气平,禀天秋降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甘无*,得地中正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气平味和,降中有升,阴也。
龟板,鳖甲,性能,功效气象图。滋阴潜阳。阴阳表里通路。
龟甲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固经止崩。
鳖甲滋阴潜阳,退热除蒸,软坚散结。
五味子,宁心补肾。心肾结构。
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
肉桂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引火归原。
吴茱萸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用于寒疝腹痛。
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淫羊藿、巴戟天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鹿茸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为补督脉,益精血之要药。
杜仲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续断补肝肾,强筋骨,续折伤,止崩漏。
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
熟地*补血滋阴,益精填髓,用于血虚诸证、肝肾阴虚诸证。
天冬养阴润燥,清肺生津。麦冬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山茱萸补益肝肾,收敛固脱
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挽救虚脱15-30g。
以上用红色字体标注的功效为本体结构功效,其他功效为用时功效,作者点按为例,其它读者作题。
仙葫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