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梁海战,是明代中后期万历 结束时最后一场海上大规模的对决战役,参战双方分别为中朝联*与日*。
对于这场战役的重要意义,甚至有评价说此战奠定了其后三百年东亚的整体*治格局,凭此一战,而让日本其后三百年间不敢轻举妄动,直到三百年后的中日甲午海战。
在网上搜索这场露梁海战,也大多以“露梁大捷”来盛赞此战,更有甚者,不禁叹息,为何不趁此战大捷之余威,挥*渡海、一举席卷日本。。。
而在此战之中,朝鲜水*主将李舜臣与明*水师副将邓子龙双双阵亡,更为此战添上了几分壮烈的色彩。
只是,关于这场大扬国威的重大战役,很多人或许并不清楚的是,在日本一方,也同样是以大捷来称呼这场露梁海战的。
是的,你没看错,换句话说,在日本人看来,这场战役的结果竟是恰恰相反的——是以日*获得胜利、取得大捷的结论来看待此战的。
为何对于同一场战役,中日双方会有完全不同、而且逻辑上似乎根本相反的结论?!
仅以此文,让我们翻开尘封的历史,重新审视一下当年的这场中日海上大对决,究竟真相如何。。。
在论述之前,有必要先介绍一下本文的立意根本:对于战争的发起方,如这次万历朝鲜之战的发起方——日本,以及发起者——丰臣秀吉,无论过去、今日、还是未来,其侵略战争的罪行都应当接受历史的谴责。而关于本场战役结果的分析,将暂时脱离敌我立场,摆脱某些根本经不起推敲的浮夸YY,一切都将以事实和合理的推论为依据,来进行公正客观的分析,力图还原最真实的史实。
如有希望看到YY过程及结论、选择忽视事实的朋友,看到这里,就可以请绕行了。
好的,下面正文开始。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这次露梁海战爆发前的总体战局背景。
关于此战所属的万历 ,相信很多看过《明朝那些事儿》的朋友,应该大体上都不太陌生。对明史或者中日战争史稍有了解的朋友也必定有所了解。这里也就不再对之前几年的战争过程加以赘述了。而是将目光集中在露梁海战爆发前,也就是万历 的末期。
在这场战争的最后阶段,驻朝鲜的日*已经全部被迫龟缩于其在朝鲜东南沿海构筑的数座倭城之中。配合其独特构造的坚城与威力不俗的铁炮(火绳枪),坚守不出,赖着不走。而明朝联*的几路大*在经过分别大规模强攻接连受挫之后,虽然一时也无力用强攻的方式攻破倭*的这些坚城,但倭*却依然也不敢轻举妄动地出城野战,所以,战事在这一阶段,陷入胶着。
而战局的转折,主要来自于一个重要人物的死亡。这位死者,正是战争的发起者——丰臣秀吉。
在一意孤行的丰臣秀吉死后,本就见战事不利、倾向于撤*的日本高层,于是先秘不发丧,同时立即拟定并下达了驻朝日*各部全面撤退的命令。
随着各座倭城里的日*陆续从海上撤退回国,战争眼看已走向了终点。但是,却还有一座倭城在此列之外——那就是日*第一*团主将小西行长所部驻守的顺天城。
因为此时朝鲜东南大部分倭城外围的制海权却仍掌握在日*手中,其他倭城,如泗川、蔚山等地,虽然陆地上也有相持的明朝联*,但背后通向日本的海路却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实质性的严重威胁,所以其他各处的大部分日*的撤退过程中并未遇到多少困难。但是,顺天城却是个例外,陆地上不仅有刘綎所率的明朝联*西路*的对峙,更重要的是,海面上还有明朝联*水师的围堵,所以,想走可就没那么容易了。顺便提一句,明*水师的主要指挥是主将陈璘和副将邓子龙,朝鲜水*的主将乃是李舜臣。
在发觉丰臣秀吉已死、日*即将撤退的迹象后,明朝联*水师立刻从海面上封锁了顺天城外围海面,断绝了顺天城内小西行长所部的归路。
见小西行长所部被困、难以脱身,原本在泗川已经做好撤退回国准备的岛津义弘所部于是率麾下日*,以岛津家为主的第五*团所部,乘船前来解救被困的小西行长。
而后,围困顺天的明朝联*便和来援的岛津*所部在露梁海域爆发激战,史称露梁海战。
这,就是露梁海战开战前的大致基本背景。
关于此战之中双方投入的作战兵力,多方记载均有一定程度的出入,但岛津义弘所率的来援日*应该是最多不会超过1万人。明朝联*水师合在一起的兵力则应当在差不多2万人左右。
虽然兵力记载略有出入,但从以上的叙述中,我们至少可以得知以下四点:
·无论露梁海战是否是明朝联*原本计划中的主观作战意图,明朝联*原本对顺天城的围困战此刻已转变成为了“围点打援”(围困顺天城内的小西行长所部,击败甚至歼灭来援的岛津*)
·来援日*的主要作战目的是救出被困的小西行长所部。
·来援的日*并非其倾国之兵,甚至也不是全部驻朝日*,而是以岛津*为主的第五*团。
·考虑到好像并没有太多证据表明岛津义弘和小西行长两人的关系多么交好,不得不说,从即刻便率*来援这点上来说,岛津*主将——岛津义弘,还是挺仗义的。而且,似乎也没有太把明朝联*水师放在眼里。。。
那么,经过露梁海域的一番激战之后,因为各方的记载有不少的出入和差别,也存在着不少的疑点,我们不妨略过各表一边的过程,直接看一下,战役的最终结果究竟如何——
既然双方都宣称胜利,自然是各有各的战绩与说辞来佐证自己的胜利。鉴于整场战争中双方的记载中都有不少刻意吹嘘战绩的夸大其词,动辄歼灭敌*的数目就是敌*总共出动人数的两倍,其实都不是特别可信。陆地上的战损和斩获都是这样的情况,根本找不到尸首的海战之中,这些数字更是很难排除随意胡扯、虚报功劳的嫌疑。所以,双方的斩获数目基本都不是很可信。因此,我们不妨先抛开胜负之论与各自所记载的所谓斩获数目,而是从双方都承认、或者说无法否认的事实上来看一看,战役的最后,都有哪些是无可争议的结果。
总结来说,至少有三点,是双方都无法否认的事实:
·激战的两方水*,是日*率先撤退。
·明朝联*方面的二、三把手:李舜臣和邓子龙在作战过程中双双阵亡。
·小西行长所部成功从海路退回日本。
关于以上这三点,尤其是后面两条,恐怕即便是对此战再无脑YY的朋友,也是无法否认的。
从这几条来看,我想,大家应该至少可以明白,为何这场战役在日本一方看来,是由日*取得了胜利。
原因很简单:岛津援*的战役目的成功达到了。
如以上所说,岛津所部来的目的就是救出小西行长,那么,小西行长被救出来了吗?
很遗憾,救出来了。
而且,估计连岛津义弘也没想到的是,因为各种看起来不可思议的机缘巧合,居然顺带还干掉了明*的二把手邓子龙,和令日*困扰多年、恨得咬牙切齿的朝鲜水*传奇性人物——李舜臣,无论邓子龙是不是被友*误伤、李舜臣是不是真的被流弹击中,对于来援的日*而言,此战竟干掉了这么两个做梦也想不到的重要人物,不得不说,没有理由不说这是一场战果丰硕的大胜。
当然,日*毕竟是率先撤退的。不过,在确认小西行长已经安全撤退之后,岛津*救援作战的意义也不存在了,从某种意义上说,撤退也是无可厚非。
所以,从以上无可否认的这几条看起来,客观上来讲,胜利的天平似乎更偏向于日*一方。。。
那么,就是日*的完胜吗——?
这倒也不是。
日*救援解围的战役目的虽然达到了,但是从日*主动撤退的动作上看,至少在战况和局面上,尽管干掉了李舜臣和邓子龙,日*却依然不占绝对优势。讲道理,如果此战中岛津*真像个别说法中所吹嘘得那么神勇,大可以继续进攻下去、将救援战改为歼灭战,连主将陈璘也干脆一锅端掉。但是,岛津义弘所部却选择了撤退,显然,当时的局势对日*而言很可能并不占优,所以在成功达成战役目的后,便选择了及时突围撤退。(当然,因为诸如李舜臣中弹后曾遗命隐瞒死讯、以防士气动摇等原因,撤退时的岛津*当时有可能也还不知道李舜臣和邓子龙已经阵亡的情况)
不过,就算这样,和救出了小西行长所部的岛津*相比,明朝联*的所谓“大捷”,却显得有些尴尬。且不说围点打援的过程中竟然让被围困的小西行长所部跑了,“围点”可谓是失败了,“打援”把自己方的二、三把手给弄得阵亡了,英勇归英勇,但这战绩嘛。。。
要说是明朝联*赢了,虽然最后未落下风地逼退了岛津*,但毕竟很有可能是岛津*在达到战役目的后的主动后撤,所以这大捷之说,似乎怎么看都略有点儿牵强。。。
那么,又为何会将这场海战称为大捷呢?
既然叫做“大捷”,自然也要有些根据才行。而且,此战之后,根据某些记载,陈璘的战功还被评为了第二次入朝之役的第一,排在了指挥陆上作战的麻贵和刘綎等将领之前。相信其所凭借的,很大程度上就是这次被定为大捷的露梁海战。
那么,陈璘奏报大捷的依据是什么呢?
我们再来看看陈璘在战后所奏报的战绩,结合各方面的记载。主要无外乎有以下三点:
·俘虏两位倭*统帅:平秀*(也有记载为“平正成”的说法)与平正成。
·干掉了被称作“石曼子”的日*名将:岛津义弘,也就是此战中率*前来的日*主将。(明史原话为“击杀之”)。
·重创敌*、歼敌无数。
先简单说说以上第三点,整场战争中双方的记载中动不动就相互“敌*大骇、歼敌无数”,甚至歼敌数字都超过了对方的出兵数目,吹来吹去,除了几场比较明确的战役外,大多数战役打完以后却依然基本都是焦灼状态,所以暂且不论。
仅就前面两点而言,笔者个人表示很尴尬。。。
因为,岛津义弘在此战后不仅活得好好的,还总拿此战炫耀自己的战绩,而平秀*与平正成这两个所谓足以担当倭*统帅的“大人物”,对日本战国历史也算是较为熟悉的笔者,更是听也没有听说过。。。
换句话说,非常遗憾的是,虽然明朝联*搭进去了邓子龙和李舜臣两位重要将领,但是斩获却仅有杂兵而已,而缺少任何货真价实叫得出名号的日*重要人物来。。。
联想到明朝通常把丰臣秀吉称作“平秀吉”,给这两个倒霉的倭*都起了“平”这个姓,笔者大胆猜测一下,估计也是想表示其和当时的日本掌权人丰臣秀吉之间的密切血缘关系,并增加其身份的真实性吧。
尽管,不少网上流传的各种说法里,都明确写出了这两条,但是很显然,这些文章的编辑大多都没有经过任何最起码的考证。而陈璘在奏报、或者史书在记载时,或是条件有限、无法查证,或者是心知肚明、却因为*治需要而并未戳破。
当然,也可能是笔者“孤陋寡闻”,所以本文也特别发到了日本战国的话题下,如有确实查证到平秀*与平正成这两人身世背景、证明不仅确有其人而且的确与此战之中被俘的切实证据(并非网上所流传的各种吹嘘大捷的片面记载),也请务必提出。
但更有可能的真相是,其实压根儿就没有平秀*与平正成这么两个所谓的主帅。
因此,基本可以断言,被押解回北京、而后凌迟处死的这两个倒霉*,其高贵的统帅身份,根本就是假冒的。
恐怕,杜撰出这两个倭帅之人(有可能就是陈璘)也没想到,在明朝人看来着墨并不太多、当时看起来可能也不十分重要的这场战争与最后的露梁海战,在后世看来会有那么重要的意义,更没有想到的是,会有后人去查证其所谓的“战绩”,立刻真相大白。
那么,真实的双方阵亡或被俘将领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根据日方的记载,阵亡于此役的明朝联*将领,除了明*水师副将邓子龙和朝鲜水师主将李舜臣外,其余有名有姓有官职的阵亡将领还包括:
加里浦佥使李英男、乐安郡守方德龙、兴阳县监高得蒋(均是朝鲜水*将领)等人。
而日*的参战将领,有岛津义弘、立花宗茂、宗义智、高桥直次、小早川秀包、筑紫广门、寺沢广高等。可惜,在陈璘的奏报里不仅几乎丝毫没有提及后续这些真正的日*参战将领,而且事实上,这些人也都在此战后活着回到了日本。
很难想像,一场所谓的“大捷”之后,己方阵亡了那么多将领,而对手的以上参战将领一个也战死或被俘。。。
再多补充一点,虽然不好说此战之中的斩获数字究竟是多少,到底是否重创了岛津*,而且日*率先撤退的行为似乎证明了明朝联*至少并未落于下风,但如果从双方查有实据、有名有姓的阵亡将领数目上对比,似乎陈璘的大捷说法又有些站不住脚。
退一步讲,从战役层面来看,即便真的是重创了许多无名无姓的日*杂兵,却不仅赔进去邓子龙和李舜臣、还放跑了被围的小西行长,并且哪怕一个可以真正查有实据、有名有姓的斩获将领也没有,不得不说,露梁海战即便是明朝联*的一场胜利的战役,大概也只能是一场疑点重重的惨胜,而并非网上所吹嘘的所谓“大捷”。
当然,或许此战之中真的是打得岛津*元气大伤。但是从不到两年后的日本国内爆发的大决战——关原之战时,岛津*在所属的西*败局已定的情况下依然有可圈可点的活跃表现来看,几乎找不太到其元气大伤的明显迹象,结合以上阵亡将领的考证与对比,不得不对陈璘奏报大捷的最后一条依据也值得质疑。
讲到这里,我们似乎不得不在面对一个不太愿意接受的残酷事实。。。
如同笔者之前曾写的其他分析文章一样,经过以上分析,不敢断言这就一定是历史的真相,只算做个人的一家之言,罗列出事实证据,请各位读者自行思考。相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各位读者们,自有公论。
不过,对于此战,这里却还要多讲一句。尽管摆出来的事实的确有些令人感到尴尬,但事实上,笔者却依然认为,此战明*不仅必须要打,并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同样取得了战略上的胜利。
为何会这样讲?
简单概括就是一句话:满足了当时大明的*治需要。或者说,对比日*达成的战役目的,明朝联*同样达成了其在*治上的战略目的。
这样的战略意义,不论战役的胜负,即便事前知道注定要输,但此战也必须要打!
往简单上说,首先是一个很明显的道理:这场前后两次首尾耗时七年左右的战争,到了最后时刻,岂能眼睁睁地任侵略者说来就来、说走就走?
若放任不管、任其顺利逃走,不仅当时大明在东亚所构筑的天朝威严将大打折扣、整个天朝体系的内部秩序也很可能因此崩坏、甚至荡然无存。因此,打,是必须要打的。
而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对周边其他国家、以及国内的臣民也要有个关于这场战争的交待和定论。只要打了,哪怕胜负并不十分明显,甚至战役层面的战绩有些牵强人意,但却不仅是尽到了对附属国朝鲜的保护责任,树立了天朝的威信,更可以为这场战争划上一个更圆满的句号。如同万历皇帝后来所颁布的颁布了《平倭诏》中所言,“我国家仁恩浩荡,恭顺者无困不援;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之语句,更是对此的概括体现。振奋国内人心的同时,也足以彰显大明的天威浩荡。
基于这样的*治需要,在宣扬、记载这场所谓的胜利之时,自然也就可以理解,为何会多一些夸张之辞,为何会对平秀*与平正成两人所谓的主帅身份、与击杀岛津义弘的战绩,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默认态度(当然也可能真的是信以为真了)。
其实,说到这场中日双方都宣称胜利的战役,即便放至近现代,这样的情况与道理也依然存在和通用。但凡是未能决出彻底胜负的战争或战役,事后交战双方都宣称胜利的例子也有不少。
稍远一些的有如日德兰海战,近一些的比如建国后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交战双方也都在战后大张旗鼓地宣称自己取得了胜利,至少,交战两国的官方都并未承认战役或战争的失败。
那么,又为何会存在两方都宣称胜利、这样不符合逻辑的情况?
除了国家面子和*府国内威信等因素外,有些情况,其实是因为各自的战略或战役目的都已达到了,所以各自宣称胜利也无可厚非。如日德兰海战的国际公认看法是,德国海*的战术胜利,英国海*的战略胜利。
而露梁海战,基本就属于这种情况。
日*达成了其战役的目的,岛津*成功救出了被困的小西行长,宣称作战取得胜利也有其道理所在。而明*的胜利,正如万历皇帝诏书中所言:“我国家仁恩浩荡,恭顺者无困不援;义武奋扬,跳梁者,虽强必戮。”在笔者个人看来,整场战争,本就并不在一战一城一将的得失,而是属于更高层面上、超出战役意义的战略目的,在附属国朝鲜的*事存在感与影响力。
说到“虽强必戮”这四个字,个人不禁想再多说两句。
从这场迁延许久的战争,以及明*后期在攻坚战方面略显乏力的表现上来看,尽管的确是明朝取得了最后的战争胜利,赶走了日本侵略者,破灭了丰臣秀吉先取朝鲜、后占大明、进而染指印度、统治世界的幻想,这点确实无可厚非,也值得我们永远缅怀那些曾在千里之外奋战过的大明将士先辈们。但万历皇帝或许也已从这个“虽强必戮”的“强”字中,有意无意地表露出,在这场战争中,事实上明*也并未能从*事上占据绝对的优势,或者说,难以像战前最初预料的那样,用武力轻而易举地便可彻底解决掉这个曾一直小看的危险邻居。
至少,这场战争的胜利已比不上当初唐代白江口之战(或称白村江之战)时,唐*以一支偏师就将以倾国之兵而来的日*劈瓜砍菜般轻易摆平的绝对优势。纵观唐代的白江口之战、明代的万历朝鲜之战、以及清代的中日甲午战争,(元代的渡海出征日本主要是受天气因素影响,两*并未大规模正面交战,所以暂未列入),至少,两国之间的差距自唐至清是在不断的缩小中,而且,在清代后期,日本已开始有了反超的趋势。。。
单就明代的这次万历朝鲜之战而言,也可能是明朝已到中后期的原因,*事上已显得略有乏力。而日本由于战国时代几十年的战火锤炼与*事技术的飞速发展,虽然综合国力较东亚传统霸主——中国还有不小的差距,但在火绳枪等小规模火器(大规模火炮另算)的使用上,已不输于当时同样精熟火器的明*。以至于在大多数守城战中,大量使用铁炮火绳枪的日*能做到不落下风,使得明*后期屡次强攻而不克。即便是战争前期被李如松强行攻破平壤城一战中,日*的铁炮火绳枪也给强攻的明*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不得不说,与一千年前相对比,至万历 之时,日本已俨然再也不是唐代时那个差距悬殊、不堪一击、轻易用一支偏师便可轻松搞定的孱弱对手了。而到甲午之战时,情况自然也就更不必多说了。
因此,当偶尔看到某些朋友戏称日本战国不过是村长械斗时,或许是个人的杞人忧天,笔者总有些隐隐的担心。这样的玩笑,偶尔搞笑、夸张一下倒也无伤大雅,但是说到一个正确的历史观的问题上,片面的自我吹嘘、贬低对手却是个人认为不太可取的一种想法与观念。但可惜的是,如今却有着尘嚣直上的蔓延之势。
试问,如果日本战国真的是一群村长的械斗,那么,大明*队和几个东夷“村长”带来的“村民”不仅打了数年还没剿灭干净,最后的露梁海战中,乘着大明宝船的邓子龙和坐着龟甲船的李舜臣还被个“村长”率领的几百条“破船”和“村民”们给顺手搞死了,这样的结果,似乎只能说明,那些无数曾英勇奋战的明*将士,难道比一群“村民”还不如吗?
或许,客观、公允地正视对手,而非一味地意淫与吹嘘,才是对历史、也是对先辈们最好的尊重。
说到这,虽然可能略显罗嗦,还是忍不住想多吐槽一下如今的某些历史剧,正是对时下类似虚浮意淫之风的具体体现。其实,适当的夸张和演义,个人并不反对,在影视、小说等艺术作品里,甚至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对历史适度进行改编的《三国演义》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小说例子。但是,像某些抗日神剧那样,拿着汤姆森冲锋枪横扫*子、甚至手雷炸飞机,笔者实在有些搞不懂,这些打着爱国主义、缅怀先辈大旗的抗日神剧,就是对先辈们英勇奋战的讴歌与赞颂吗?
个人觉得,那并非尊敬,而是亵渎与不敬。
既是对历史的不敬,也是对先辈们的不敬,更是对后代的误导。早已牺牲的先辈们若有在天之灵,相信也必不会苟同这种严重违背事实的做法。
那么,什么才是尊敬呢?
个人认为,与抗日神剧恰恰相反,还原历史真相,不避讳其间的失利与挫折、与敌人客观上的强大,正视艰难的岁月与曾经的困苦,才是对先辈们最大的尊敬与缅怀。
尽管看惯了YY神剧的朋友,对于这番话可能听着并不舒服,但笔者始终搞不太懂的一个逻辑是:如果敌人真的都像某些抗日神剧里面那么不堪一击、动辄被轻松扫死一片,那么打了八年还没能完全把如此饭桶一般的弱智敌人赶出去,到底是敌人没用,还是暗示我们的先辈更加无能呢。。。?
当有朝一日后代理性地再回顾这段历史,又看到我们当代所拍出的各种抗日神剧时,到底是片中动辄死一片的日寇更可笑,还是对能拍出这样作品的时代与身处这个时代的我们感到更加可笑与荒谬?我觉得,时间会给出答案。
回到最初的主题上,对于网上关于露梁海战的各种夸大其词,结合事实的对比与个人的浅析,或许也正是这一风气与心态的另一种体现。
这,难道就是尊重与缅怀吗?
或许,还原历史真相,正式实力不俗的对手,才是对先辈们奋战和成绩的最好证明。甚至即使偶遇小败,但却是在对阵一个强大的对手,也是虽败犹荣。
文
妄语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