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甲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写竹记方雪梅
TUhjnbcbe - 2021/12/6 16:13:00
去桃江竹海前,我在宣纸上,见过各种梅兰竹菊。它们的花叶覆盖了国画史册的大半个江山。虽然被类比为四君子,但在我看来,三花有堂上贵气,不及竹木入俗、近烟火。历来画者,多把梅花画得苍古孤傲,兰花含蓄,抱着小香。菊呢,大朵细朵都阒静,显出隐约的愁来,把好好的高秋,弄得有了悲意。只有竹子,不蕾不花,不撩蜂蝶,无开无谢,立得坚劲。北宋有画家,画竹生风。所画冬笋夏竹,姿态生动,萧萧有声。求其竹画者,踏破门槛。此画家名文同,字与可。他种竹千枝于青砖老屋四周,天天巡顾,察其粗细,观其荣枯,搁万千姿态于心里。待到出笔时,满纸竹风,吹得看画人心旌晃荡,恨不能入竹为虫。文同写竹,写出了一个“胸有成竹”的典故。表亲苏轼追他后尘,宋元人摹他笔意,成就了“湖州竹派”。文同先生有墨竹图传世,纸上枝叶,疑风可动,不笋而成。我没有这个眼福,只能在桃江竹海,在漫天漫地的绿影里,对他的笔墨,作种种遥想。东晋王子猷,爱竹爱得不厌其烦。每到一地,只要停歇三天,就会请人在居所旁植竹数枝,是曰“不可一日无此君”。居无竹,为子猷先生所不容,只不知道先生植梅否?梅寒而秀,竹瘦而寿,都是上好的寓意。郑板桥老先生的墨竹,兼了众妙,也是劲节虚心,独立不惧的。即使生在破岩中,郑氏之竹还是有骨有节,于萧萧风声里,听得出民间疾苦。这样的竹,有情感有良心,多多益善。白居易的《雪夜》之竹,发出的是诗人谪居江州“衾枕冷”的孤寂声。“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这十一个方块字,将晚唐的飞雪与冬夜的寂静,传递了千年。一场大雪,让远去的诗意,在竹林闪回。那些大雪满弓刀的夜晚,却越来越模糊了。此时此刻,桃江的竹,关联着一方人家的生计,相比梅兰的形色,又多了一份担待。这里的竹,多入器物,竹篮、竹席、竹床、竹椅、还有竹雕、竹屏风等。竹家什也好,竹文玩雅器也好,都远及天涯,销达四方。满山的竹笋,冬也入菜,春也上桌,让周边村庄的日子,有了回味。在竹林深处徜徉,我们遇见村民正在荷锄挖冬笋。面对满山遍野的绿竹,他的脸上有满足的神情,“显摆”地介绍:我们这里已在建湖南最大的竹产业基地了,将来日子会更有搞头呢。

环顾四周,这里也是竹的天然博物馆,楠竹、水竹、*竹、龟甲竹、罗汉竹、慈竹……几乎集纳了南方天空下所有的品种。站在观竹楼的高处,满眼竹浪,绿得无法无天,翠绿、黛绿、*绿、嫩绿……从眼睫一直翻滚到丘岗远处,流泻成汪洋。这一刻才知道,海这个词,搁在这里,是7万亩新竹老杆站立在一起作的注释,真乃贴切至极。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方雪梅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沙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湖南省作协全委会委员,湖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资深编辑,武汉大学新闻学院毕业,曾负笈英伦。出版诗集《结糖果的树》《疼痛的风》,散文集《伦敦玫瑰》《寂寞的香水》《谁在苍茫中》,报告文学集《时代微报告》,文艺评论集《闲品录》,作品被收入多种选本。

拓展阅读:

方雪梅老师诗作两首编审

谢小玲排版

卢美安

传播梅山文化讲好追梦故事

展现城市风采共建精神家园

“江水冷”文传矩阵,欢迎您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写竹记方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