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甲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肺结核中医辩证施治第四千八百九十二
TUhjnbcbe - 2021/9/29 21:25:00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肺部感染的传染性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咯血、胸痛,甚者出现气急。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可扩散至全身,并在组织内长期潜伏,常在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发病。其病理形态以结节、浸润、干酪坏死和空洞形成等混合存在为特征。本病属于中医肺痨范畴,中医学对此论述甚详。如《素问·玉机真藏论》说:“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破胭……”生动描述了肺痨的一些主症。

《肘后方·治尸注*注方》指出,本病“累年积月,渐就顿滞,以至于死,死后复传旁人,乃至灭门”。充分认识到本病是一种慢性病,且具有传染性。《三因方·劳瘵》认为本病“内非七情所忤,外非四气所袭”,“多由虫啮”引起。《古今医统》强调,“情怯之人”最易患病。在此基础上,《医学正传》提出了“一则杀其虫以绝其根本,一则补其虚以复其真元”两大治则,迄今仍卓有成效地指导着中医中药的临床实践。


  


  一、诊断依据
  1.初期仅感疲劳乏力,干咳,食欲不振,形体逐渐消瘦。病重者可出现咳(咯)血、潮热、颧红、盗汗、形体明显消瘦等症。常有与肺痨患者有密切接触史。


  2.病灶部位呼吸音减弱,或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及湿罗音。
  3.痰液涂片、浓缩或培养,结核菌多呈阳性;血沉增快;结核菌素皮试呈强阳性;X线肺部摄片可见结核病灶,必要时可作X线断层摄片。


  二、鉴别诊断
  1.虚劳肺痨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虚劳病缘于内伤亏损,是多种慢性疾病虚损证候的总称;肺痨病位在肺,不同于虚劳的五脏并重,以肾为主;肺痨的病机主为阴虚,不同于虚劳的阴阳俱虚,可资鉴别。但肺痨晚期发展到“大骨枯槁,大肉陷下”的虚损重症时,又可归属于虚劳的范围。


  2.肺痿肺痨与肺痿有一定的联系和区别。两者病位均在肺,但肺痿是多种慢性肺部疾患后期的转归,如肺痈、肺痨、咳嗽日久,若导致肺叶痿弱不用,俱可成痿。故肺痨的晚期,如出现干咳,咳吐涎沫等症者,即转属肺痿之候。


  3.肺痈肺痈发病急骤,多有高热、恶寒、咳嗽、胸痛等症状,并咯吐大量腥臭的*绿色脓痰,或痰中带脓血。其病理性质为热*,与肺痨之慢性衰弱性阴虚病变,不难区别。


  4.肺胀肺胀多由久咳、哮喘等病症日久不愈,出现胸中胀满、痰涎壅盛、上气咳喘、动则尤甚、面色晦暗、唇舌发绀、颜面四肢浮肿等症状;肺痨则以阴虚为主,出现咳嗽、咳血、潮热、盗汗、颧红等症状。


  5.肺热喘咳肺热喘咳起病较急,多见高热寒战,胸痛咳嗽,咯吐铁锈色痰,鼻翼煽动,呼吸困难,病程短,系风热邪*为患;肺痨病程长,系阴虚病变为主的慢性虚弱性疾患。必要时结合X线摄片和痰液涂片等检查,鉴别不难。


  


  结核菌属分支杆菌,无活动性、无芽胞或鞭毛,需氧生长,在成长中具多形性。根据其致病性,结核菌可分为人型、牛型、鸟型、鼠型等。前两型尤以人型,标准菌株H37RV为人类结核病的主要病原菌。牛型菌是牛及其他畜类的病原体,但亦能使人致病。鸟型菌对鸟、家禽与猪类致病,极少对人体致病。

人型菌与牛型菌都有对热不稳定的触酶;在温度68℃,经20min即可灭活。结核菌细胞壁厚约20μm,富脂质,约占菌壁干重的60%。细胞壁内有胞质膜,具通透性,胞质内富含蛋白质和核酸、无机偏磷酸盐和脂样体等,还时有噬菌体存在。在结核菌生长期间,菌体表面还被有一层膜性索状因子,使相邻的菌体首尾相连不能分离。

索状因子与细菌的*力和型别有关。结核菌的类脂质使它对环境具顽强的抵抗力外,还导致组织内结核结节的形成;丰富的蛋白质还引起迟发型过敏反应,中性粒细胞和大单核细胞浸润;菌体的碳水化合物虽不产生组织反应,但能产生沉淀素,与体液免疫有关。

结核菌可由染色体或质粒性遗传基因的突变而获得耐药性。由于菌群中具有天然耐药基因者极少,故在一般情况下,耐药菌无法增殖,只有在单一抗菌药物治疗后,敏感菌大量地被杀灭后,耐药菌才有繁殖成为优势菌群的可能。所以结核菌的获得性耐药性,为菌株接触药物、不规则治疗的结果。


  有关肺结核的病因,根据长期的临床实践认识到外因为感染痨虫,内因为正气虚弱,气血不足,阴精耗损所致。1.感染痨虫2.正气虚弱由于先天素质不强,酒色过度,重伤脾肾,耗损精血,大病久病后失于调治或生活贫困,营养不充均能导致气血不足,正气虚弱成为痨虫入侵和发病的条件。上述两种病因可以互为因果。痨虫是发病的因素,正虚是发病的基础,体虚感染痨虫是形成本病的关键。


  肺痨的发病机理为痨虫入侵后首先侵蚀肺体,肺体受损,肺阴耗伤,肺失滋润。发病后积年累月,久病不愈,肺阴更虚,继则阴虚生内热而致阴虚火旺,或因阴伤气耗,阴虚不能化气导致气阴两虚,甚则阴损及阳。肺痨久延,继传变于其它脏腑,特别是肾及脾。重者因精血亏损可以发展到肺、脾、肾三脏交亏。故本病其病理性质以阴虚为主,但阴虚可致火旺,气虚或阴阳两虚。


  


  详细审察肺痨咳嗽、咳血、潮热、盗汗四大主症之特点,检查是否有劳瘵的肺外症状,如颈项之马刀、侠瘿,脘腹之痃癖痞块等,结合放射线等理化检查,以掌握本病的诊断依据。并与其它相关病证作鉴别。


  一,与虚劳的鉴别
  (一)病名:肺痨是一个独立的病名,有其发生发展过程及传变规律,虚劳是多种慢性疾病虚损证候的综合征。


  ①肺痨仅有四大主症特点,全身无显著虚象者,不属虚劳之列.
  ②肺痨后期见虚损重症者,辨证可以归属虚劳之内。


  (二)发病特点。肺痨具有传染性,是一个独立的慢性疾病,虚劳是多种慢性疾病虚损证候的总称。


  (三)病位;肺痨以肺为主,传及脾、肾等脏,虚劳五脏并重,以肾为主。


  (四)病理;肺痨主要表现为肺阴亏损,虚劳分别表现阴阳气血的亏损,且以阴阳俱虚为主。


  二,肺痨与肺瘿的区别
  (一)相同点.病位在肺,都属肺脏慢性虚性疾患。
  (二)不同点。肺痨是一个独立的病名,肺痿是肺脏多种慢性疾患后期转归而成,其中虽然包括肺痨,但有从轻到重的因果关系.
  ①肺痨主症不同于肺痿。
  ②肺痨晚期可转归形成肺痿。


  


  一、辨证要点
  1.详察主症特点咳嗽、咯血、潮热、盗汗、胸痛、消瘦是肺痨的主要症状,其特点分别叙述如下。


  咳嗽阴虚者,干咳痰少,咳声轻微短促;气虚者,咳而气短声低,痰清稀。咯血多为痰中带血,少数为血痰,亦有大量咯血者。血色鲜红,常夹泡沫痰。小咯血往往是大咯血的先兆,应当警惕。


  潮热多为低热,有时但觉手心灼热。发热每在午后开始,暮夜为盛,晨起热退。热势的增减,提示阴津耗损与来复,是病情恶化与好转的征象。


  盗汗本病盗汗乃虚热蒸逼,津液外泄所致,因此观察盗汗的多少、有无,可测病势进退之机。


  胸痛常有胸部不适或隐痛,其胸痛产生之原因,多为肺阴不足,痰瘀阻滞,络脉失和之故,或因久咳伤络所致。


  消瘦其消瘦往往是逐步发展,不似急性热病之迅速,一般为四肢先行瘦削,渐见颈部纤细,两颧高突,肋骨暴露,精神萎靡。


  2.分析病变部位肺痨病位主要在肺,在病变过程中可累及脾、肾、心、肝等脏。表现为咳嗽,痰中带血,口干咽燥,病位在肺;伴有气短乏力,食少便溏,病位在肺脾;伴有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病位在肺肾;伴有性情急躁易怒,胸胁掣痛,梦遗失精,病位在肺肝;伴有面浮肢肿,五更泄泻,心悸气短,则病位在肺脾心肾。


  3.确定病性肺痨病理性质以本虚为主,亦可见标实。本虚为阴虚为主,可兼气虚、阳虚;标实为痰浊、瘀血。干咳,口干咽燥,骨蒸盗汗,手足心热,舌红少苔,病性属阴虚;咳而气短,热不著,恶风自汗,神疲乏力,活动时诸症加剧,舌淡脉虚乏力,属气虚;面色咣白,唇舌色淡,肢冷便溏,五更泄泻,阳痿精冷,属阳虚;咳喘胸闷,咳声不扬,痰色*或白,舌苔白腻或*腻,脉滑,属痰浊;胸痛如针刺,咯血色紫暗,面色黧黑,肌肤甲错,舌质紫暗或见瘀斑,则属瘀血。


  二、治疗原则
  本病总以正气亏损,痨虫入侵,肺阴耗伤所致,故治疗可遵循《医学正传·劳极》提出的“一杀其虫,以绝其根本;一则补其虚,以复其真元”两大原则。杀虫是针对病因的治疗,补其虚以复其真元,以提高抗病能力。但补虚培元还要根据受损脏器的不同及病性的差异而恰当辨证治疗。早期以痨虫肆虐蚀肺,肺损阴亏为主,当执滋阴润肺治痨法。中期若肺损及肾,水亏火旺,当执滋阴降火治痨法;若阴伤气耗,肺脾同病,当执益气养阴治痨法。后期久延病重,阴阳两虚,肺脾肾同损,当执滋阴补阳培本法。


  [肺阴亏损]干咳,痰少粘白,或带血丝,咳声短促,胸部隐痛,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舌质红,苔薄,脉细带数。多因禀赋薄弱,调摄失宜,久病或病后失调,致邪热燥气犯肺,损耗肺阴,痨虫乘虚伤人,使肺阴更伤,肺失滋润,而致干咳,或痰少粘白,咳声短促,胸部隐痛;阴虚内热,故见午后手足心热;久咳或内热损伤肺络,故有时痰中带血;燥热伤肺,津液被灼而口燥咽干;舌红,苔薄,脉细带数,均为肺阴不足之象。


  [治法]滋阴润肺 杀虫止咳
  [方药]月华丸加减 组成:生地*、熟地*、天冬、麦冬、沙参、百部、獭肝、川贝母、三七、白及、茯苓、山药。
  ·方中以生地、熟地、天冬、麦冬、沙参滋阴清热润肺;百部、獭肝、贝母杀虫润肺止咳;三七、白及以止血;茯苓、山药以资脾胃化源,生津保肺。全方标本同治,共奏滋阴润肺、杀虫清热、镇咳、止血之功。


  咳嗽甚者,加杏仁、瓜蒌止咳化痰;胸痛明显者,加郁金行气止痛;咯血者,加仙鹤草、白茅根止血;骨蒸潮热者,加银柴胡、功劳叶、白薇清热除蒸。


  月华丸寓有培土生金作用,且长于止血和络及杀虫。正如唐容川《血证论·痨瘵》所云,其“义取补虚,而去瘀杀虫兼施,其治乃万全之策”。但需要一提的是,用药时须照顾肺清肃润降的生理特点,以凉润轻宣微苦之品为安,轻宣润降,巧拔宣肃之灵机,切不可浪进辛温燥品,以免劫伤气阴。


  [阴虚火旺]咳呛气急,咯血,痰少粘白或*,口干咽燥,午后颧红,潮热,骨蒸,盗汗,舌红或绛,苔薄*或剥,脉弦细数。此多因肺痨日久,肺之阴虚不复,久而及肾,致肺肾同病,或为青壮之年,纵情恣欲,耗精伤血,而成阴虚火旺之证。肺肾阴伤,虚火上炎,灼津为痰,故咳呛气息,痰少粘白或*;虚火灼伤血络,则咯血;水亏火旺,则见午后颧红,口咽干燥,潮热骨蒸;阴虚火旺,迫津外泄而盗汗;舌红或绛,苔薄*或剥,脉弦细数,均为阴虚火旺之象。


  [治法]滋阴降火 补肺益肾
  [方药]百合固金汤加减 组成:生地*、熟地*、麦门冬、百合、玄参、龟甲、鳖甲、知母、胡*连、银柴胡、白及、三七。


  方中以二地为君,重在滋补肾水,亦能润泽肺阴,生地兼能凉血止血,且滋阴以降火;配百合润肺止咳,麦冬滋肺清热,玄参滋补肺肾之阴,又凉血而降虚火,龟甲、鳖甲、知母养阴清热,胡*连、银柴胡清热除蒸,白及、三七活血止血。全方合力,使肺肾得滋,阴血得养,虚火降,咳痰止,而诸症自愈。

 
  咳嗽痰*量多者,加瓜蒌、鱼腥草、*芩;便秘腹胀者,加大*、麻仁润肠通便;盗汗H月显者,加乌梅、龙骨、牡蛎收敛止汗;咯血量多者,加白茅根、仙鹤草、紫珠草止血。


  肺肾阴虚,可因肺虚不能制肝和肾虚不能养肝而使肝火偏旺,同时肺虚心火客乘,肾虚水不济火,而使心火上炎。因此,治疗时在滋阴降火、补肺益肾的同时,佐以潜降安神之品,如生龙骨、牡蛎、白芍等。若以骨蒸潮热盗汗为主症者,宜用秦艽鳖甲散。若虚火刑金伤肺络,咯血不止者,可合用十灰散加强止血作用。
  


  [气阴两虚]咳嗽无力,气短声低,咯痰清稀,偶有咯血,神疲乏力,自汗盗汗,或食少腹胀便溏,舌质红嫩,苔薄,脉弱而数。肺主气,喜润恶燥,若痨虫侵蚀于肺,先伤肺阴,再耗肺气,气阴亏耗,清肃之令不行,则肺气上逆而咳。

肺气虚故咳嗽无力,气短声低,神疲乏力;咳久损伤肺络,故偶有咯血;气虚卫外不固而自汗;阴虚火旺迫津外泄则盗汗;肺虚及脾,子盗母气,则肺脾同病,脾失运化而聚湿生痰,故咯痰清稀;脾气虚,运化无力,则食少腹胀便溏;舌质嫩,苔薄,脉弱而数均为气阴两虚之象。


  [治法]益气养阴 润肺止咳
  [方药]保真汤加减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生甘草、炙*芪、五味子、生地*、熟地*、天门冬、麦门冬、生白芍、地骨皮、莲子心、百部、白及、当归。


  方中人参、白术、茯苓、五味子、生甘草、炙*芪补益肺脾之气;生地、熟地、天冬、麦冬养阴润肺;白芍、当归滋阴养血;莲子心清心除烦;地骨皮退虚热;百部、白及补肺杀虫。


  阴伤明显,潮热骨蒸者,加银柴胡、龟甲、鳖甲滋阴退热;咳嗽剧,痰多色白者,加紫菀、款冬花止咳化痰;气虚明显,汗出较多者,加浮小麦、牡蛎收敛止汗;夹有湿盛症状,配半夏、陈皮燥湿化痰;咯血较著者,加山萸肉、仙鹤草、三七等合补气药以摄血;脾虚,便溏食少,腹胀明显者,加谷芽、鸡内金、橘白等甘淡健脾,忌用地*、阿胶、麦冬等滋腻药。


  保真汤长于补气益阴清热,主治三阴交亏,气阴两伤之形疲体倦、咳而短气、劳热骨蒸等。若气阴两虚,干咳,咽燥咯血,肌肉消瘦,且肺病及脾,子盗母气,肺脾两虚,食少腹胀,便溏,面浮神倦,咳而气短,痰多清稀者,可选参苓白术散健脾益气,培土生金。

对脾阳虚,土不生金的肺痨,治以补脾益气,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对脾阴虚,虚火灼金的肺痨,当滋阴养胃,壮水制火,可选益胃汤、沙参麦冬汤等。对于脾虚生湿者,又当根据寒热之不同,分别予以清热利湿,温化寒湿之品。


  [阴阳两虚]咳逆喘息,痰呈泡沫状或夹血,形寒自汗,声嘶音哑,形体消瘦,或有浮肿、腹泻等症,舌质淡而少津,苔光剥,脉微数或虚数无力。

此型多为肺痨经久不愈,阴损及阳而致,多属本病的后期危证。肺虚气逆,则咳逆喘息,痰呈泡沫状;肺络受损,则痰中带血;脾肾阳虚,则形寒自汗:或有浮肿、腹泻等症;肺肾阴虚,声道失润,故形体消瘦,声音嘶哑;舌质淡而少津,苔光剥,脉微数或虚数无力,均为阴阳两虚之象。


  [治法]滋阴补阳 培元固本
  [方药]补天大造丸加减 组成:人参、*芪、白术、山药、茯苓、当归、白芍药、熟地*、枸杞子、紫河车、龟甲、鹿角、远志、酸枣仁。


  方中人参、*芪、白术、山药、茯苓补脾肺之气;当归、白芍、熟地、枸杞子培育阴精;紫河车、龟甲、鹿角阴阳并补,厚味填精;远志、酸枣仁宁心安神。


  肾虚气逆喘息,配冬虫夏草、诃子、钟乳石摄纳肾气;阴虚偏重者,加麦冬、五味子滋阴补肾;心悸气短者,加紫石英、丹参镇心安神;浮肿者,加猪苓、茯苓、车前子利水渗湿;五更泄泻者,加肉豆蔻、补骨脂温肾暖脾;身体大肉尽脱者,加阿胶、鹿角胶、猪脊髓填精补血。


  本证属肺痨后期,正气耗竭,阴阳并亏,因此处方用药应掌握以下几点:一是本着“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的原则,注意患者的食纳情况,分别采取平补或峻补法。若杳不思食,再用滋补峻剂,不仅无效,反增痞满呕恶,即使胃纳尚好,进补剂时,亦应佐以健运脾胃之品,如砂仁、陈皮、焦谷芽、焦麦芽等。二是补剂既要持平,又要有所侧重。如阴虚为主者,补阳药宜减,以防虚火上浮;阳气偏虚者,滋阴药应减,以免阳气虚陷而洞泄。三是不能忘记祛邪,同时抗痨杀虫。


  [瘀血痹阻]咳嗽咯血不止,血色暗而有块,胸痛如刺,午后或夜间发热,肌肤甲错,面色黧黑,身体消瘦,舌质暗或有瘀斑,脉涩。此证多因忧郁伤肝,肝气郁滞,气滞则血行滞涩,或因伤湿、暴饮、房事不节,劳役过度等原因,导致营卫失和,气机阻滞,经络阻塞,瘀血内停,复感痨虫而发。

瘀阻肺络,可见咳嗽咯血不止,血色暗而有块,胸痛如刺;瘀积化热,耗伤阴津,故见午后或夜间发热;血瘀内阻,新血不生,无以荣于肌肤,故肌肤甲错,面色黧黑,身体赢瘦;舌质暗或有瘀斑,脉涩,皆为瘀血痹阻之象。


  [治法]活血祛瘀生新
  [方药]大*廑虫丸加减 组成:大*、廑虫、桃仁、丹参、生地*、白芍药、生甘草、杏仁、*芩、百部。


  方中大*、廑虫攻下瘀血,以通其血脉,大*并能凉血泄热,共为君药;桃仁、丹参助君药活血祛瘀,通络行血为臣;生地*、白芍药、当归滋阴养血,杏仁开宣肺气,通利气机,*芩配大*、生地清瘀热,百部止咳杀虫共为佐药;甘草和中补虚,使祛瘀而不伤气,并调和药性为使药。


  咯血不止,色暗有块者,加三七、郁金、花蕊石化瘀止血;午后低热,盗汗者,加秦皮、地骨皮、银柴胡退虚热;胸痛明显者,加丝瓜络、郁金、延胡索理气止痛;口燥咽干者,加沙参、麦冬养阴润燥。


  肺痨由瘀血致虚,或虚而兼瘀血之证者亦每有所见,临证时当辨其有无瘀血。若属因瘀血致虚者,当活血祛瘀以生新;若属虚而兼有瘀血者,当先祛其瘀,后补其虚,或用攻补兼施之法。


  


  1.参芩抗痨汤:北沙参、生龙骨、生牡蛎、山药各12克,*芩炭、仙鹤草、炙紫菀、炙百部、生地*、当归、吴茱萸各9克,牡丹皮、阿胶珠各6克,百合10克,橘红、炙甘草各9克。每日一剂,煎两次,药汁混合,分两次空腹服用。适用于早期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


  2.五味抗痨散:白及、百合、薏苡仁、杏仁各克,川贝母30克。共研末,每日10克,分3次口服。一剂为一疗程,连用3个疗程。适用于空洞型肺结核。


  3.柏叶三七汤:鲜侧柏叶、冬虫夏草、黑山栀、海蛤粉、仙鹤草、白及、百部各10克,紫珠草、生地*、沙参各12克,夏枯草、*芪、煅牡蛎各15克。每日一剂,水煎分服。适用于肺结核反复咯血、吐痰为主者。


  4.二麻四仁汤:炙麻*、麻*根各45克,杏仁、白果仁(打碎)、桃仁、郁李仁各9克,土茯苓、连翘、忍冬藤各15克,百部、白术、*参各12克,*芪,沙参各18克。每日一剂,水煎分服,连用5~6个月。适用于长期用抗结核药效果不明显,持续排菌并经常合并感染的重症肺结核。


  5.百部消瘰丸:百部、玄参、夏枯草、连翘、紫花地丁、猫爪草各15克,海藻、泽兰叶各10克,百合、贝母、太子参各12克。共研末,过目筛,加入炼蜜(与中药粉比例为1:1.25~1.3)为丸,每丸重9克。每次一丸,每日3次,30天为一疗程。适用于各型肺结核。


  


  1.贴敷法


  ①肺痨膏:白鸽粪、五灵脂、白芥子、大蒜各30克,白凤仙花连根叶一株,醋化麝香0.6克。先将白鸽粪、五灵脂、白芥子共研细末,再加大蒜、白凤仙药捣碎成泥,将麝香兑入,调匀,密贮备用。取肺俞、膏肓、百劳、脾俞,每穴取蚕豆大小药膏一块,贴于穴位覆盖纱布,胶布固定,每天换贴一次,两周为一疗程,休息3天,继续贴用。适用于浸润型及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②白芥子膏:白芥子适量,炒*,研末,用米醋调成糊状。先将拔*膏温化,取白芥子糊2克,摊于药膏中,贴敷穴位(风门、肺俞、心俞、膏肓)上,每次选一对穴,交替贴敷。一般贴1~3小时,局部有烧灼感时取下。每对穴5天贴敷一次,3个月为一疗程。适用于空洞型肺结核。


  2.灸法


  选肺俞、大椎、关元、脾俞、膏盲、肾俞,每穴灸3~5壮,隔日一次,适用于肺结核各种证型。


  3.雾化吸入法


  大蒜30~50克,捣碎,放入装置器内,通过雾化收入,每次30~60分钟,每周两次,3个月为一疗程。适用于各型肺结核。


  


  一、预防
  历代医家一贯强调。治未病。,防患于未然,认为增强正气是防止传染的重要措施。平素保养元气,可以避免接触传染,要求在接触患者时不可饥饿、劳累,体虚者可服补药,或用雄*擦鼻等。


  既病之后,不但要耐心治疗,更应重视摄生。并可适当进行体疗,如太极拳、气功等。


  《红炉点雪》指出本病的转归,。有治愈者而且寿者,有缠绵数纪而终不可疗者,有一病即治而竟不愈者。”认为其原因主要“亦在入之调摄何如尔”,提出预防的方法是“戒酗酒、戒房劳,戒嗜利、戒暴怒、节饮食、慎起居、忌忧郁”等,并强调“能守戒忌,则功过于药之半矣。”《证治汇补》对肺痨的预防,提出“心神宜怡静而无躁扰,饮食宜适中而无过伤,风寒暑湿之宜避,行立坐卧之有常……。”


  二,护理
  (一)一般护理
  1.咯血。量多者立即卧床休息,进行精神安慰,防止情绪紧张,减少谈话。临时给予三七粉1--3克,白芨粉1—3克,凉开水调服,密切观察病情,警惕气随血脱的危急发生。饮食可喂服,但忌过饱,禁食海膻发物,血止二旬后,方可下床轻度活动。


  2。潮热。发热显著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吃半流质饮食,病室要通风,但病人不可直接受寒冷空气,多吃水果如甘蔗汁、苹果、橘子等。


  3。咳嗽;剧烈者,应注意安静休息,避免活动,注意寒温,慎防感冒。咳甚时服川贝粉2—3克,开水送下,每日吃莱菔、梨子或枇杷叶膏。


  4.盗汗;衣被不宜太暖,室内不宜闷热,注意寒温调节,出汗后用干毛巾擦身,及时换去潮湿衣服,汗多者,用煅龙骨、牡蛎,滑石三药研极细末,装纱布内包扎好,扑身止汗。


  (二)饮食宜忌
  1.加强食疗;宜食甲鱼、团鱼、雌鸡,老鸭、牛羊乳、蜂乳(蜜),或常食猪,羊肺以脏补脏,白木耳、百合、山药、梨、藕、枇杷之类以补肺润燥生津。


  2.忌食一切辛辣刺激动火燥液之品,如胡椒、辣椒,生姜,洋葱、韭菜、烟酒之类。


  


  肺痨相当于西医学的肺结核。近年来,应用中医药治疗肺结核病的报道日渐增多,在治法、方药以及与抗痨西药的结合和实验研究方面,都有不少新进展。


  一、辨证分型研究
  曹剑昆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老年不典型肺结核52例,肺阴虚型用百合固金汤、六味地*汤、沙参麦冬汤等;气阴两虚型用补肺汤、八珍汤、*芪鳖甲汤等;阳虚型用参附汤、术附汤等;虚实夹杂证在此基础上辨证施治。

均每日1剂,水煎服,3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77例。两组均用抗结核化疗方案。结果中西医结合组和对照组分别治愈好转32、34例,有效9、12例,无效6、23例,死亡5、8例,总有效率为78.9%、60%(Po.05)(云南中医学院学报,,32:27~28)


  二、治法方药研究
  1.扶正固本研究表明,肺结核气虚患者免疫功能明显低于正常人。郑氏用*芪治疗活动性肺结核继发免疫功能损害的患者95例,左旋咪唑组例,对照组例。*芪治疗后该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比治疗前显著提高,而且显著高于其它两组(中西医结合杂志,,7:~)。

陶凯用*芪、*参、太子参、当归、赤芍、丹参、生地、木香、猫眼草、炙百部为基本方,服药2个月后恢复。结果痊愈5例,显效4例,有效3例,半年后恢复7例,无1例复发。说明益气为主的方药可显著提高或调整免疫功能,而达到“补虚杀虫”的目的(山东中医杂志,,(6:20~21)。

吴佩珍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63例,用扶正抗痨汤(西洋参、南沙参、紫河车、淡*芩、淮山药、丹参、炙百部),并随症加减,与对照组60例同用联合短程化疗6HRE方案(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治疗1~4个月,两组主症(乏力、盗汗、发热)及空洞均消失,痰菌阳性均在7~42日内转阴。

治疗1--2个月,乏力、盗汗逐月累计好转率,及治疗2~4个月肺部病灶显著吸收好转率,本组均优于对照组(Po.05)(江苏中医,,12:7~8)。


  2.养阴补肺冯国安对肺结核气阴两虚证以补肺抗痨丸(百合、冬虫夏草、炙百部、杏仁、蜈蚣、桃仁、红花)治疗30例,每次1丸,每El3次,用*芪、沙参、麦冬、生地、川I贝母水煎送服。对阴虚火旺证用鳖甲、知母、秦艽、*芪、地骨皮、五味子水煎送服抗痨丸。

结果治愈23例,好转1例(中医函授通讯,,4:44)。邵长荣等对肺结核阴虚证31例患者细胞介导细胞*性(CMC)试验,以分析其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治疗前患者的CMC对结核菌的平均杀伤率明显低于正常组,服玄参、沙参、麦冬、百合、*精、鹿衔草等养阴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CMC明显提高,提示以养阴扶正为主的方药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对结核菌的杀伤力。

临床研究表明,对顽固性、重症肺结核,用此法配合抗痨西药,可减少其*副作用,缩短疗程,提高疗效(辽宁中医杂志,,(1:43~44)。高兴云等以养阴止血汤(生地、熟地、玄参、麦冬、炒白芍、牛膝、川贝母、甘草、当归、栀子、丹皮、仙鹤草、白茅根、藕节、炙百合)随症加减,配合西药抗痨,对症治疗肺结核咯血例。结果显效51例,有效46例,无效11例(山东中医杂志,,11):一--)。

 


  3.活血祛瘀杨畔农用活血软坚散结法配以标准化疗法治疗结核球病44例,经3~6个月治疗,有效率达67.2%,提示化疗和活血化瘀中药的结合,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实用中医杂志,,1:36"-37)。夏炎兴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渗出性胸膜炎52例,经X线胸片复查全部治愈,且无任何后遗症。此外,活血祛瘀药也常用于对抗痨药产生耐药性的患者(湖南中医杂志,,(1:18~20)。

这部分病例的特点是病程长、病灶多呈纤维收缩、干酪坏死,周围淋巴管瘀塞不畅,因而结核难以修复,而活血化瘀药可改善血脉运行,促使结核硬结钙化或空洞的闭合(当代名医证治汇粹,,70)。


  4.清热解*实验提示,不少具有清热解*作用的中药,如*连、*芩、银花、连翘、夏枯草、猫爪草、葎草、苦参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对结核杆菌的抑制、杀灭作用。

用芩部丹(*芩、百部、丹参)治疗曾连续抗痨1年以上、病灶呈纤维空洞、痰菌反复阳性者例,服“芩部丹”片后,症状普遍好转,胸片报告吸收30例,痰菌阴转率达34.5%。其中1/3的长期病休者恢复了工作(辽宁中医杂志,,1:43~49),说明中医药的抗痨作用值得进一步重视。


  三、辨病治疗研究
  1.抗痨散*芪、百部、白及、龟甲(打碎,先煎)、丹参各0g,冬虫夏草g,蜈蚣g,牡蛎0g(打碎、先煎),玄参、百合各0g,川贝母(打碎)、五味子各g。水煎3次合并药液,浓缩,烘干,加紫河车粉g,混匀装胶囊,成人每次2g,每日2次,儿童酌减。

用本品辨证治疗肺结核病例,肺阴虚配养阴清肺汤;阴虚火旺配百合固金汤;肺气虚配补肺汤;气阴两虚配人参养营汤;气血两虚配八珍汤;阴阳两虚配补天大造丸;肺脾两虚配六君子汤;脾肾阳虚配拯阳理劳汤;肺脾两虚配沙参麦冬汤。疗程2个月。结果痊愈例(89.54%),好转例(7.39%),无效42例(3.07%)。本品无*副反应(中国医药学报,,(3):33)。


  2.仙鹤百草散仙鹤草,百草霜49,紫珠草,煅花蕊石,大*lOg,研极细末,治疗肺结核咯血。小量咯血者,每次19,每日2~3次;中等量咯血者,每次2g,每日3~4次;大咯血者,每次3~4g,每日4~6次。于咯血间歇期用山皇后根20g煎汤送服。郑培鉴等用本方治疗46例,服药l~5日血止者例,服药6日血止者2例,平均止血时间2.4日(时珍国药研究,,1:11)。


  3.阴平汤生地、龟甲胶、*连、*芩、川贝母、桑叶、炙甘草、百部,水煎服。治疗原发型肺结核。骨蒸潮热加青蒿、银柴胡、知母、鳖甲;咯血加阿胶、白及、三七。


  4.五味抗痨散白及g,百合g,薏苡仁g,川贝母30g,杏仁15g。以上药研末装瓶备用,每次lOg,每日3次。治疗空洞型肺结核。


  5.狼*煮鸡蛋方生狼*lOOg,鸡蛋20个为1料。以陶器盛装,加水适量煎煮约40分钟,使鸡蛋继续浸泡在药渣中。每日清晨空腹服(也可同药渣加温后服用)1个。按上法连续服用2料。注意事项:煮时切忌将鸡蛋壳碰坏,服用时如发现鸡蛋壳上有破损裂纹则弃之不用,不可直接服药汁。治疗浸润型肺结核。


  6.结核灵取焙干壁虎g,川1贝母50g,百部、白及、百合各lOOg,分别研成极细末,混匀装胶囊。成人每次3~4粒,儿童1~2粒,每日3次,连服3个月。适用于各型肺结核。


  四、外治法研究
  1.回生膏外敷为主治疗肺结核组方:猫眼草、蟾蜍皮、木鳖子、独角莲、守宫、乳香、没药。制法:上药置香油中熬枯去渣,入*丹收膏,待温加入人工麝香等药,摊在布上或纸上备用。用法:将此膏用微火烤软,外敷于结核病灶在前胸或后背体表的相应部位上,以及大椎、肺俞、膻中等穴,隔5日换药1次,两个月为1个疗程。


  2.艾灸治疗肺结核取双侧百劳、肺俞、中府、膏肓、足三里、膻中、关元穴,分两足交替使用。用隔蒜灸法,每穴灸七壮(每壮含甲级纯艾绒mg),每周灸3次,3个月为1个疗程。

姚大鹏,一九六零年生,号诗坛一怪,四川大学成人教肓药学专业毕业,现中医药研究员,高级中医师,高级中药师,高级心理咨询师,高级针灸师,中诗论坛新诗研究版编辑,中国流派网诗歌论坛原创版编辑,全球生态诗刊

1
查看完整版本: 肺结核中医辩证施治第四千八百九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