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甲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字干货背会中药综合常见病辩
TUhjnbcbe - 2021/9/15 18:27:00

常见病的辩证论治是《中药综合》常见考点,以不同病症为出发点,归纳总结常见病症的辩证论治,可有助于各位备考小伙伴进行掌握和记忆,以便于顺利通过执药考试,成功上岸!

1.感冒

1.风寒感冒

[症状]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体酸痛,或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流涕清稀,咽痒,咳嗽,痰吐稀白。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辛温解表,宣肺散寒。

[方药]葱豉汤(葱白、豆豉)或荆防败*散(前胡、柴胡、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茯苓、枳壳、桔梗、甘草)加减。

2.风热感冒

[症状]身热较著,微恶风,头胀痛,或咳嗽少痰,或痰出不爽,咽痛咽红,口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脉浮数。

[治法]清热宣肺解表。

[方药]银翘散(金银花、连翘、竹叶、荆芥、牛蒡子、薄荷、桔梗、淡豆豉、甘草)加减,银翘解*片、颗粒、胶囊、蜜丸、合剂。

2.咳嗽

1.风寒犯肺

[症状]咳嗽声重,痰稀色白,口不渴,恶寒,或有发热,无汗,或兼头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疏散风寒,宣肺解表。

[方药]杏苏散(杏仁、苏叶、茯苓、甘草、前胡、陈皮、半夏、桔梗、生姜、大枣)加减。

2.风热犯肺

[症状]咳嗽气粗,咯痰黏,痰色白或*,咽痛,声音嘶哑,或兼发热,微恶风,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脉浮数。

[治法]辛凉解表,宣肺清热。

[方药]桑菊饮(桑叶、杏仁、芦根、菊花、栀子、连翘、薄荷、桔梗)加减。

3.燥邪伤肺

[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或痰中带血,并见鼻燥咽干。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辛凉清润。

[方药]桑杏汤(桑叶、杏仁、沙参、象贝、香豉、栀子、梨皮)加减。

4.痰热壅肺

[症状]咳嗽气粗,痰多*稠,烦热口干。舌红,苔*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肃肺。

[方药]清金化痰汤(*芩、山栀、桔梗、麦冬、桑白皮、贝母、知母、瓜蒌仁、橘红、茯苓、甘草)加减。

5.肺肾阴虚

[症状]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午后咳甚,或伴五心烦热,颧红。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止咳化痰。

[方药]百合固金汤(百合、生地、玄参、熟地、麦冬、白芍、贝母、百部、桂皮、当归、生甘草、元参、桔梗)加减。

3.喘证

1.风寒闭肺

[症状]喘咳气逆,呼吸急促,胸部胀闷,痰多稀薄而带泡沫,色白质黏,兼头痛鼻塞,无汗,恶寒、发热。舌苔薄白而滑,脉浮紧。

[治法]宣肺散寒。

[方药]麻*汤(麻*、杏仁、桂枝、炙甘草)合华盖散(麻*、杏仁、桑白皮、紫苏子、茯苓、橘红、甘草)加减。

2.痰热郁肺

[症状]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稠黏色*,或夹血痰,伴胸中烦闷,身热,有汗,口渴喜冷饮,咽干,面红,尿赤便秘。苔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痰,宣肺止咳。

[方药]桑白皮汤(桑白皮、半夏、苏子、杏仁、贝母、*芩、*连、山栀子)加减。

3.肾虚作喘

[症状]喘促日久,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喘甚,小便常因咳甚而失禁,或尿后余沥,形瘦神疲,汗出肢冷,面唇青紫,或有跗肿,舌淡苔薄,脉沉弱;或见喘咳,面红烦躁,口咽干燥,足冷,汗出如油,舌红少津,脉细。

[治法]补肾纳气。

[方药]金匮肾气丸(桂枝、附子、熟地、山萸肉、山药、茯苓、丹皮、泽泻)合参蛤散(蛤蚧、人参)加减。

4.不寐

1.心火炽盛

[症状]心烦不寐,烦躁不宁,口干舌燥,小便短赤,口舌生疮。舌尖红,苔薄*,脉细数或脉数有力。

[治法]清心泻火,宁心安神。

[方药]朱砂安神丸(*连、当归、生地、炙甘草、朱砂),或将丸剂改为汤剂加减运用。

2.肝郁化火

[症状]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急躁易怒,伴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口苦,便秘尿赤,不思饮食。舌红苔*,脉弦而数。

[治法]疏肝泻火,镇心安神。

[方药]龙胆泻肝汤(龙胆草、炒*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柴胡)加减。

3.阴虚火旺

[症状]心烦不眠,入睡困难,心悸多梦,头晕耳鸣,健忘,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少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方药]六味地*丸(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丹皮、泽泻)合交泰丸(*连、肉桂)加减。

4.心脾两虚

[症状]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神疲食少,四肢倦怠,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脉细无力。

[治法]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方药]归脾汤(人参、*芪、白术、茯神、炒酸枣仁、龙眼肉、木香、炙甘草、当归、远志、生姜、大枣)加减。

5.胃痛

1.胃寒

[症状]胃痛暴作,喜温恶寒,得温痛减,口和不渴或吐清水。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温中散寒,和胃止痛。

[方药]良附丸(高良姜、香附)或良附汤(高良姜、香附、延胡索、吴茱萸、木香)加减。

2.食滞胃痛

[症状]胃痛,脘腹胀满,嗳腐恶食,或吐不消化食物,吐食或矢气后痛减,或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

[治法]导滞和胃。

[方药]保和丸(神曲、山楂、茯苓、半夏、莱菔子、陈皮、连翘)加减。

3.肝气犯胃

[症状]上腹部胀痛,痛连胁肋,嗳气后胃部胀痛可减轻,生气时胃痛加重,食欲不振,或见嘈杂吞酸。舌红,苔薄白或微*,脉多弦或弦数。

[治法]舒肝理气,和胃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柴胡、香附、枳壳、白芍、陈皮、川芎、炙甘草)加减。

4.肝胃郁热

[症状]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脉弦或数。

[治法]疏肝泄热,和胃止痛。

[方药]化肝煎(青皮、陈皮、芍药、丹皮、栀子、泽泻、贝母)加减。

5.脾胃虚寒

[症状]胃痛隐隐,大便溏薄,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泛吐清水,纳差,神疲乏力,甚则手足不温。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

[治法]温中健脾。

[方药]*芪健中汤(炙*芪、桂枝、生姜、白芍、炙甘草、大枣、饴糖)加减。

6.呕吐

1.外邪犯胃

[症状]突然呕吐,胸脘满闷,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舌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疏邪解表,化浊和中。

[方药]藿香正气散(藿香、厚朴、苏叶、陈皮、大腹皮、白芷、茯苓、白术、半夏曲、桔梗、甘草、生姜、大枣)加减。

2.饮食停滞

[症状]呕吐酸腐,脘腹胀满,嗳气厌食,大便秽臭,或溏薄,或秘结。苔厚腻,脉滑实。

[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方药]保和丸(神曲、山楂、茯苓、半夏、陈皮、连翘、莱菔子)加减。

3.肝气犯胃

[症状]呕吐吞酸,嗳气频繁,胸胁满闷,可因情志不遂而加重。舌质红,苔薄腻,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降逆和胃。

[方药]半夏厚朴汤(苏叶、半夏、厚朴、茯苓、生姜)合左金丸(*连、吴茱萸)加减。

7.泄泻

1.伤食泄泻

[症状]腹痛肠鸣,脘腹胀满,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泻下伴有不消化食物,嗳腐吞酸,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保和丸(神曲、山楂、茯苓、半夏、陈皮、连翘、莱菔子)加减。

2.脾胃虚弱

[症状]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迁延反复,食少,食后脘闷不适,稍进油腻之物,则便次明显增多,面色萎*,肢倦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方药]参苓白术散(人参、茯苓、白术、桔梗、山药、炙甘草、白扁豆、莲子肉、砂仁、薏苡仁)加减。

3.肾阳虚衰

[症状]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腹部喜温,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方药]四神丸(补骨脂、五味子、肉豆蔻、吴茱萸)加减。

8.便秘

1.热结肠胃

[症状]大便于结,小使短赤,面红身热,或兼腹胀腹痛,口干,口臭,口苦。舌红苔*腻或燥裂,或大便干结,脉滑数或弦。

[治法]清热润肠通腑。

[方药]麻子仁丸(麻仁、芍药、枳实、大*、厚朴、杏仁)加减。

2.肝脾气郁

[症状]大便秘结,欲便不得,嗳气频作,胸胁痞满,甚则腹中胀痛,纳食减少。舌苔薄腻,脉弦。

[治法]顺气行滞。

[方药]六磨汤(木香、乌药、沉香、大*、槟榔、枳实)加减。

3.津亏血燥

[症状]大便秘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舌淡,脉细涩。

[治法]养血润燥。

[方药]润肠丸(当归、生地、桃红、麻仁、枳壳)加减。

4.阳虚寒凝

[症状]大便艰涩,排除困难,小便清长,畏寒喜暖,面色自,唇淡口和,或兼腹冷腹痛。舌淡苔白,脉沉迟。

[治法]温通开秘。

[方药]半硫丸(半夏、硫*)或附桂八味丸(附子、肉桂、熟地、山茱萸、山药、丹皮、泽泻、茯苓)加减。

9.头痛

1.风寒头痛

[治法]疏散风寒。

[方药]川芎茶调散(川芎、荆芥、薄荷、羌活、细辛、白芷、炙甘草、防风)加减。

2.风热头痛

[症状]头痛而胀,甚则头胀如裂,发热或恶风,面红目赤。舌尖红,苔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

[方药]芎芷石膏汤(川芎、白芷、石膏、菊花、羌活、藁本)加减。

3.风湿头痛

[症状]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小便不利,大便或溏。苔白腻,脉濡滑。

[治法]祛风胜湿。

[方药]羌活胜湿汤(羌活、独活、川芎、蔓荆子、炙甘草、防风、藁本)加减。

4.肝阳头痛

[症状]头昏胀痛,两侧为重,心烦易怒,夜寐不宁,口苦面红,或兼胁痛。舌红苔*,脉弦数。

[治法]平肝潜阳息风。

[方药]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生石决明、川牛膝、桑寄生、杜仲、山栀子、*芩、益母草、茯神、夜交藤)加减。

5.瘀血头痛

[症状]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或有头部外伤史。舌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或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窍止痛。

[方药]通窍活血汤(赤芍、川芎、桃仁、红花、老葱、生姜、红枣、麝香、*酒)加减。

10.眩晕

1.肝火上扰

[症状]头晕且痛,目赤口苦,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寐少多梦。舌红苔*腻,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清利湿热。

[方药]龙胆泻肝汤(龙胆草、*芩、山栀子、木通、车前子、柴胡、甘草、当归、生地*)加减。

2.气血亏虚

[症状]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面色眺白,神疲乏力,倦怠懒言,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纳少。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气血,调养心脾。

[方药]归脾汤(人参、*芪、白术、茯神、炒酸枣仁、龙眼肉、木香、甘草、当归、远志、生姜、大枣)。

11.淋证

1.热淋

[症状]小便频数短涩,灼热刺痛,溺色*赤,少腹拘急胀痛,或寒热,口苦,呕恶,或腰痛拒按,或大便秘结。苔*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

[方药]八正散(木通、车前子、蔚蓄、瞿麦、滑石、甘草梢、大*、山栀子、灯心草)加减。

2.石淋

[症状]尿中有砂石,排尿涩痛,或排尿时突然中断,尿道窘迫疼痛,少腹拘急,往往突发,一侧腰腹绞痛难忍,甚则牵及外阴,尿中带血,舌红,苔薄*,脉弦或带数。若病久砂石不去,可伴见面色少华,精神萎顿,少气乏力,舌淡边有齿印,脉细而弱;或腰腹隐痛,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带数。

[治法]清热利湿,排石通淋。

[方药]石韦散(石韦、滑石、车前子、冬葵子、瞿麦)加减。

3.劳淋

[症状]小便不甚赤涩,溺痛不甚,但淋沥不已,时作时止,病程缠绵,遇劳即发,腰膝酸软,神疲乏力。舌质淡,脉细弱。

[治法]补脾益肾。

[方药]无比山药丸(赤石脂、茯神、巴戟肉、干地*、山茱萸、牛膝、泽泻、山药、五味子、肉苁蓉、杜仲、菟丝子)加减。

12.阳痿

1.心脾两虚

[症状]阳痿不举,心悸,失眠多梦,神疲乏力,面色萎*,食少纳呆,腹胀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心脾。

[方药]归脾汤(人参、*芪、白术、茯神、炒酸枣仁、龙眼肉、木香、甘草、当归、远志、生姜、大枣)加减。

2.肾阳不振

[症状]阳事不举,成举而不坚,精薄清冷,神疲倦怠,畏寒肢冷,面色眺白,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夜尿清长。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温胃壮阳。

[方药]右归丸(地*、山药、山茱萸、枸杞子、杜仲、菟丝子、附子、肉桂、当归、鹿角胶)加减。

3.肝郁不舒

[症状]阳事不起,或起而不坚,心情抑郁,胸胁胀痛,脘闷不适,食少便溏。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

[方药]逍遥散(柴胡、白术、白芍、当归、茯苓、炙甘草、薄荷、煨姜)加减。

13.郁证

1.肝气郁结

[症状]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不调,月事不行。苔薄腻,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畅中。

[方药]柴胡疏肝散(柴胡、枳壳、白芍、炙甘草、香附、川芎)加减。

2.痰气郁结

[症状]精神抑郁,胸部闷塞,胁肋胀满,咽中如有物梗塞,吞之不下,咯之不出。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行气开郁,化痰散结。

[方药]半夏厚朴汤(半夏、厚朴、茯苓、紫苏、生姜)加减。

3.心脾两虚

[症状]多思善疑,头晕神疲,心悸胆怯,失眠健忘,纳差,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脉细。

[治法]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方药]归脾汤(人参、*芪、白术、茯神、酸枣仁、龙眼肉、木香、炙甘草、当归、远志、生姜、大枣)加减。

14.虚劳

1.肺气虚

[症状]咳嗽无力,短气自汗,面色觥白,声音低怯,时寒时热,乎素容易感冒。舌淡,脉弱。

[治法]补益肺气。

[方药]补肺汤(人参、*芪、熟地、五味子、紫菀、桑白皮)加减。

2.心气虚

[症状]心悸,气短,劳则尤甚,神疲体倦,自汗。舌淡苔薄,脉微。

[治法]益气养心。

[方药]七福饮(人参、熟地、当归、白术、酸枣仁、远志、炙甘草)加减。

3.脾气虚

[症状]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舒,倦怠乏力,大便溏薄,面色萎*。舌淡苔薄,脉弱。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加味四君子汤(人参、茯苓、白术、甘草、*芪、扁豆)加减。

4.肾气虚

[症状]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或白带清稀。舌淡苔薄,脉弱。

[治法]益气补肾。

[方药]大补元煎(人参、炒山药、熟地、杜仲、枸杞子、当归、山茱萸、炙甘草)加减。

5.肺阴虚

[症状]干咳,咽燥,甚或失音,咯血,潮热,盗汗,面色潮红。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养阴润肺。

[方药]沙参麦冬汤(沙参、麦冬、玉竹、桑叶、甘草、天花粉、生扁豆)加减。

6.肾阴虚

[症状]腰酸,遗精,两足痿弱,眩晕,耳鸣,甚则耳聋,口干,咽痛,颧红。舌红,少津,脉沉细。

[治法]滋补肾阴。

[方药]左归丸(熟地、山药、山茱萸、菟丝子、枸杞子、川牛膝、鹿角胶、龟甲胶)加减。

15.痹症

1.行痹

[症状]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屈伸不利,初起可见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缓。

[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方药]防风汤(防风、甘草、当归、赤茯苓、葛根、杏仁、麻*、肉桂、秦艽、*芩、生姜、大枣)加减。

2.痛痹

[症状]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寒痛增,关节不可屈伸,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方药]乌头汤(麻*、白芍、*芪、制川乌、甘草)加减。

3.着痹

[症状]肢体关节酸痛,或有肿胀,痛有定处,重着,活动不便,肌肤麻木不仁。苔白腻,脉濡缓。

[治法]祛湿通络,祛风散寒。

[方药]薏苡仁汤(薏苡仁、川芎、当归、甘草、麻*、桂枝、羌活、独活、防风、川乌、苍术、生姜)加减。

4.尪痹

[症状]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关节肿大、僵硬、变形,甚则肌肉萎缩,筋脉拘紧,肘膝不得伸,或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而成废人。舌质暗红,脉细涩。

[治法]补肾祛寒为主,佐以活血通络之品。

[方药]补肾祛寒治尪汤(川续断、补骨脂、熟地*、淫羊藿、制附子、骨碎补、桂枝、赤芍、白芍、知母、独活、防风、麻*、苍术、威灵仙、伸筋草、牛膝、松节、炙山甲、炙狗骨)加减。

16.中暑

1.阳暑

[症状]头昏头痛,心烦胸闷,口渴多饮,全身疲软,汗多,发热,面红。舌红,苔*,脉浮数。

[治法]清凉解暑,益气生津。

[方药]轻则用绿豆熬汤,或地骨皮熬汤,或服用金银花露、西瓜汁;重则用清暑益气汤(西洋参、石斛、麦冬、*连、竹叶、荷梗、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加减。

2.阴暑

[症状]精神衰惫,肢体困倦,头昏嗜睡,胸闷不畅,多汗肢冷,微有畏寒,恶心呕吐,渴不欲饮。舌淡,苔薄腻,脉濡细。

[治法]发表解暑,除湿和中。

[方药]藿香正气散(藿香、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半夏曲、白术、陈皮、厚朴、苦桔梗、甘草)加减。

17.疮疖

1.热*蕴结

[症状]轻者疖肿只有一二个,多则可散发全身,或簇集一处,或此愈彼起。或发生在面部的严重的颜面痤疮,亦属此类。时伴有发热,口渴,溲赤,便秘。苔*,脉数。

[治法]清热解*。

[方药]五味消*饮(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加减。

2.暑热浸淫

[症状]发于夏秋季节,以儿童及产妇多见,可有发热,口渴,便秘,溲赤。苔薄腻,脉精数。

[治法]消暑化湿解*。

[方药]内服用清暑汤(连翘、花粉、赤芍、银花、甘草、滑石、车前、泽泻)加减。

18.乳癖

1.肝郁痰凝

[症状]多见于青壮年妇女,单侧或双侧乳房出现肿块,或月经前增大,乳房胀痛或溢乳,乳房肿块随喜怒消长,伴有胸闷胁胀,善郁易怒,失眠多梦,心烦口苦。舌苔薄*,脉弦滑。

[治法]疏肝理气,化痰消坚。

[方药]消核片(陈皮、白芍、川芎、枳实、荔枝核、橘核、丹参、全瓜蒌、甘草),小金丹(木鳖子、制草乌、枫香脂、制乳香、制没药、五灵脂、当归、地龙、麝香、香墨)、散结灵(乳香、没药、五灵脂、地龙、木鳖子、当归、石菖蒲、草乌、枫香脂、香墨)等。

2.冲任失调

[症状]乳房肿块,结节感明显,乳房胀痛,经前加重,经后减轻,面色少华,腰膝酸软,精神倦怠,心烦易怒,月经紊乱。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温阳化痰,兼以疏肝解郁。

[方药]二仙汤(仙茅、仙灵脾、当归、巴戟天、*柏、知母)加减。

19.瘾疹

1.风热犯表

[症状]发病急骤,风团色红,灼热,遇热则剧,得冷则减,伴有发热,咽喉肿痛。舌红苔薄*,脉浮数。

[治法]辛凉透表,祛风清热。

[方药]桑菊饮(桑叶、菊花、杏仁、连翘、薄荷、甘草、桔梗、芦根)加减。

2.风寒束表

[症状]风团色淡微红,以露出部位如头面、手足为重,遇风、冷后皮疹加重,得温则缓。冬重夏轻。舌淡胖,苔白,脉浮紧或迟缓。

[治法]祛风散寒,调和营卫。

[方药]荆防败*散(荆芥、防风、柴胡、前胡、羌活、独活、枳壳、桔梗、茯苓、川芎、甘草)加减。

3.血虚风燥

[症状]风疹反复发作,迁延日久不愈,且多于午后或夜间发作,或疲劳时加重。舌红少津或舌质淡,脉沉细。

[治法]滋阴养血,疏散风邪。

[方药]当归饮子(当归、熟地、白芍、川芎、首乌、荆芥、刺蒺藜、*芪、生甘草)加减。

20.痔疮

(一)内痔

1.风伤肠络

[症状]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或有肛门瘙痒。舌红,苔薄白或薄*,脉弦数。

[治法]清热凉血祛风。

[方药]凉血地*汤(细生地、当归尾、地榆、槐角、*连、天花粉、升麻、枳壳、*芩、荆芥、侧柏炭、生甘草)加减。

2.湿热下注

[症状]便血,色鲜红,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缩,肛门灼热。舌红,苔*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除湿,活血化瘀。

[方药]五神汤(茯苓、金银花、牛膝、车前子、地丁)加减。

3.气滞血瘀

[症状]肛内肿物脱出,甚至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至肛缘有血栓,水肿,触痛明显。舌质暗红,苔白或*,脉弦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活血化瘀方(归尾、赤芍、桃仁、红花、延胡索、丹皮)加减。

4.脾虚气陷

[症状]肛门坠胀,肛内肿物外脱,需手法复位。便血色鲜或淡,可出现贫血,面色少华,头昏神疲,少气懒言,纳少便溏。舌淡胖,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弱。

[治法]健脾温中,固脱止血。

[方药]*芪建中汤(*芪、桂枝、白芍、炙甘草、饴糖、大枣、生姜)加减。
  

(二)外痔

1.气滞血瘀

[症状]肛缘肿物突起,排便时可增大,有异物感,可有胀痛或坠痛,局部可触及硬性结节。舌暗红,苔淡*,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便。

[方药]桃仁承气汤(桃仁、大*、当归、赤芍、丹皮、芒硝)加减。

2.湿热下注

[症状]肛缘肿物隆起,灼热疼痛,便干或溏。舌红,苔*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消肿止痛。

[方药]防风秦艽汤(防风、秦艽、当归、川芎、连翘、槟榔、栀子、地榆、枳壳、槐角、白芷、苍术、炙甘草)加减。

21.跌打损伤

1.急性腰扭伤

[症状]腰部剧烈疼痛,活动受限,腰部的俯、仰、转侧均感困难,不能挺直,严重者不能站立。若因挫伤引起,则局部可见肿胀、压痛均较明显。

[治法]初期宜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后期宣舒筋活血,补益调治。

[方药]初期可用顺气活血汤(苏梗、厚朴、枳壳、砂仁、赤芍、当归尾、红花、木香、桃仁、苏木、香附);后期可服疏风养血汤(荆芥、羌活、防风、当归、川芎、白芍、秦艽、薄荷、红花、天花粉)或舒筋活血汤(荆芥、羌活、防风、当归、独活、续断、青皮、牛膝、红花、五加皮、杜仲、枳壳);外用麝香壮骨膏、狗皮膏,也可配合热熨和熏洗。

2.慢性腰扭伤

[症状]多有不同程度的慢性外伤史。多发为隐痛,往往与腰部劳累或天气变化有关。急性发作时疼痛加剧,还可伴有腰肌痉挛,腰部活动受限。

[治法]补益调治,温筋通络。

[方药]独活寄生汤(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当归、川芎、牛膝、杜仲、茯苓、人参、熟地*、白芍、细辛、甘草、肉桂)或补肾壮筋汤(当归、山萸肉、续断、熟地*、牛膝、茯苓、五加皮、杜仲、青皮、芍药);外用麝香壮骨膏、狗皮膏,也可配合热熨和熏洗。

22.月经不调

(一)月经先期
  

月经周期提前1~2周,连续两个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先期”。亦称“经期超前”或“经早”。

1.肾气虚

[症状]月经提前,量多色淡质稀,腰脊酸冷,下肢酸软,手足不温,小便清长,夜尿频频。舌淡黯,苔薄白,脉沉细而弱。

[治法]补肾益气,固冲调经。

[方药]固阴煎(人参、熟地、山药、山茱萸、远志、炙甘草、五味子、菟丝子)加减。

2.肝经郁热

[症状]经期超前,量多少不定,色紫红有块,质稠,头晕目眩,胸胁胀满,少腹胀痛,精神抑郁,心烦易怒,口苦咽干,喜叹息。舌黯红,苔*,脉弦滑数。

[治法]疏肝解郁,清热调经。

[方药]丹栀逍遥散(丹皮、炒山栀、当归、白芍、柴胡、白术、茯苓、煨姜、薄荷、炙甘草)加减。
  

(二)月经后期
  

月经周期每月推后七天以上,甚至四、五十天一潮,连续两个周期以上者称为“月经后期”。又称“月经延后”或“月经缩后”、“错后”、“落后”、“经行后期”、“经水过期”、“经迟”等。

1.肾虚血少

[症状]经期错后,量少色淡,经质清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带下清稀,心悸失眠,面色晦黯或萎*,或面部黯斑。舌淡黯,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补肾益气,养血调经。

[方药]归肾丸(熟地*、枸杞子、山茱萸、菟丝子、茯苓、当归、山药、杜仲)合四物汤(熟地、当归、川芎、白芍)加减。

2.气滞血瘀

[症状]经期延后,经量偏少,经色黯红,或有血块,小腹胀痛,精神抑郁,胸闷不舒。舌苔正常,脉弦。

[治法]理气行滞,活血调经。

[方药]膈下逐瘀汤(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枳壳、延胡索、五灵脂、丹皮、乌药、香附、甘草)加减。
  

(三)月经先后无定期
  

月经周期或前或后1-2周者,称为“月经先后无定期”。又称“经水先后无定期”、“月经愆期”、“经乱”。本病属月经周期的异常,其临床表现无一定规律,可以连续提前2个周期,又见一次延后,也可以连续2个周期推后,忽见一次提前,或见前后错杂更迭不定。

1.肾虚

[症状]月经先后不定,量少质稀,其色淡黯,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补肾益气,养血调经。

[方药]固阴煎(人参、熟地、山药、山茱萸、远志、炙甘草、五味子、菟丝子)加减。

2.肝郁

[症状]经行或先或后,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块,血行不畅,胸胁、乳房、少腹胀痛,情志不舒,心烦易怒,嗳气食少,时欲叹息。舌质淡红,苔薄,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和血调经。

[方药]逍遥散(当归、白芍、柴胡、白术、茯苓、炙甘草、薄荷、生姜)加减。
  

(四)月经过多
  

妇女行经量多,或量多、色紫暗、有血块的病证,为月经过多。

1.脾虚

[症状]暴崩下血量多,或淋漓不净,色淡红,质清稀,面色白或面部虚浮,精神疲倦,气短懒言,四肢不温,不思饮食,大便溏薄。舌淡苔薄,脉沉弱。

[治法]补气摄血,养血调经。

[方药]固本止崩汤(人参、*芪、白术、熟地、当归、炮姜)加减。

2.血瘀

[症状]经来量多,或时崩时漏,淋漓不净。或停闭数月,忽然暴下,继而漏下不断,色紫黑有块,小腹疼痛,拒按,瘀块排出后则疼痛减轻。舌质暗或舌边有瘀点,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调经止血。

[方药]失笑散(蒲*、五灵脂)合四物汤(当归、川芎、熟地、白芍)加减。

23.痛经

1.气滞血瘀

[症状]每于经前一二日或月经期小腹胀痛,拒按,或伴胸胁乳房作胀,或经量少,或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血块排出后痛减,经净疼痛消失。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滑。

[治法]理气化瘀止痛。

[方药]膈下逐瘀汤(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枳壳、延胡索、五灵脂、丹皮、乌药、香附、甘草)加减。

2.阳虚内寒

[症状]经期或经后小腹冷痛,喜按,得热则舒,经量少,经色黯淡,腰腿酸软,小便清长。脉沉,苔白润。

[治法]温经暖宫止痛。

[方药]温经汤(吴茱萸、阿胶、牡丹皮、生姜、当归、川芎、人参、芍药、桂枝、甘草、半夏、麦冬)加减。

24.带下病

湿热

[症状]带下量多,色*如脓,或赤白相杂质黏稠,味臭秽,阴中瘙痒,口苦咽干,或有发热,腹痛,腰酸乏力,小便短赤。舌红,苔*或*腻,脉数或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止带。

[方药]止带方(猪苓、茯苓、车前子、泽泻、茵陈、赤芍、丹皮、*柏、栀子、牛膝)加减。若属肝经湿热下注者,用龙胆泻肝汤(龙胆草、*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柴胡、甘草)加减。

25.积滞

1.食滞

[症状]面*肌瘦,神疲纳呆,腹痛胀满拒按,呕吐食物残渣,夜睡不宁,晚间两腮红赤,大便千结或溏泻秽臭,腹痛欲便,便后痛减,小便混浊。舌质红、苔垢,指纹紫滞,较大儿童可见脉滑数。

[治法]消食导滞,和中健脾。

[方药]一般伤乳用消乳丸(六曲、麦芽、香附、陈皮、砂仁、炙甘草)加减,伤食的用保和丸(山楂、六曲、半夏、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加减。

2.脾虚

[症状]面色*暗无华,形体消瘦,毛发枯焦,发结如穗,困倦神疲,目无光彩,懒进乳食,或消谷善饥,头大颈细,脘腹胀满,青筋暴露,午后潮热,手足心热,易哭易怒,情绪不稳,夜喜俯卧,睡眠不宁,小便如米泔水样混浊,大便不调。舌质淡红,苔腻,脉濡细而滑。

[治法]益气消积理脾。

[方药]消积理脾汤(*参、茯苓、白术、炙甘草、胡*连、六曲、麦芽、山楂、炙蟾皮)加减;病情轻的也可服用肥儿丸。

26.厌食

脾运失健

[症状]纳呆,食无味,或拒食,形体偏瘦,常伴嗳气泛恶,胸闷脘痞,大便不畅,面色少华,而精神状态一般无特殊异常,大小便基本正常。舌苔白腻或微*,脉尚有力。

[治法]和脾助运。

[方药]枳术丸(枳实、苍术、神曲、鸡内金、麦芽、半夏、山楂、白术)加减。

27.鼻渊

1.肺经热盛

[症状]病之初起,邪尚在表,涕*而量多,间歇或持续鼻塞,嗅觉差,鼻黏膜红肿,全身症见头疼,发热,胸闷,咳嗽,痰多。舌苔白或微*,脉浮数。

[治法]芳香宣窍,祛风清热。

[方药]苍耳子汤(苍耳子、辛夷、白芷、薄荷)加减。

2.胆经郁热

[症状]鼻涕*浊黏稠如脓样,有臭味,鼻塞重,嗅觉差,鼻黏膜红赤。伴见头痛较剧,口苦,咽干,目眩,耳鸣,耳聋,寐少梦多,烦躁焦急。舌质红,舌苔*,脉弦数。

[治法]清胆泻热、行气通窍。

[方药]龙胆泻肝汤(龙胆草、山栀、*芩、柴胡、车前子、泽泻、当归、生地、通草)加减。

28.口疮

口疮分为实证(脾胃积热、心经火热)和虚证(心血不足、肾阴亏虚、脾肾阳虚)。
  

(一)实证
  

口疮初起,溃点较多,形圆或椭圆,约如*豆大小,边缘红晕鲜明,中央凹陷*白色,疼痛较甚,饮食时因受刺激,疼痛更甚,或有发热,口渴。舌红,苔*,脉数。
  

脾胃积热

[症状]每于过食煎炒辛辣而发,口疮多发于Vl颊唇部,兼有口臭,或有大便秘结。

[治法]清热利膈。

[方药]凉膈散大*、朴硝、炙甘草、栀子、薄荷、*芩、连翘)加减。
  

(二)虚证
  

口疮反复发作,或此愈彼发,每于劳累、失眠之后而发作或症状加重。一般溃点较少,周围色淡红,中央凹陷灰白色,饮食时疼痛。
  

脾肾阳虚

[症状]口疮日久,虽不甚疼痛,但溃面终难愈合,或此起彼落,口淡不渴,口涎多,饮食无味,大便溏薄,四肢不温。舌淡白,脉迟无力。

[治法]温肾补脾。

[方药]温脾用补中益气汤(人参、*芪、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或理中汤(人参、干姜、白术、炙甘草)加减;温肾用桂附八味丸(熟地、山茱萸、怀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附子、肉桂)加减。

29.咽喉肿痛

1.风热外袭

[症状]咽部疼痛,逐渐加重,吞咽或咳嗽时疼痛加剧,并伴见发热恶寒,头痛,体倦,骨节疼痛,咳嗽,痰涎多。舌质红,苔白或*,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解*利咽。

[方药]疏风清热汤(荆芥、防风、金银花、连翘、*芩、赤芍、玄参、浙贝、天花粉、桑白皮、牛蒡子、桔梗、甘草)加减。

2.火*上攻

[症状]咽喉疼痛红肿,痰涎多,吞咽困难,言语艰涩,咽喉梗塞,悬雍垂肿胀,颌下有臖核、压痛,伴高热、口干喜饮、头痛剧,小便*,大便秘结。舌红苔*,脉数有力。

[治法]泄热解*,利咽消肿。

[方药]清咽利膈汤(连翘、栀子、薄荷、牛蒡子、防风、荆芥、玄参、金银花、桔梗、竹叶、甘草)加减。

3.虚火上炎

[症状]自觉咽中不适,微痛,干痒,灼热感,异物感,时而“吭喀”,并伴咳嗽、恶心、干呕,晨起较轻,午后及入夜加重。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肺或滋阴降火,清利咽喉。

[方药]养阴清肺汤(生地*、麦冬、白芍、丹皮、贝母、玄参、薄荷)或知柏地*丸(知母、*柏、熟地*、山萸肉、怀山药、泽泻、茯苓、丹皮)加减。

以上便是关于常见病症辩证论治汇总,掌握代表性病症的症状、治法及方药,不管是对执药考试,还是日常生活常识的了解都极具学习价值,强烈建议各位小伙伴们收藏备考!重点突出,分类记忆,不容错过!

此外,青医君还会继续为大家推送更多更全面的执药考试备考知识,同学们可以多多

1
查看完整版本: 字干货背会中药综合常见病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