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导读
当你阅读着洁白无瑕的纸张印成的书籍时,你可想过,传播人类文化不可缺少的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如何创造发明的?如何传到国外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关于纸的故事。
开场白
亲爱的小朋友们,现在是莞城中心幼儿园阅慧故事的时间,我是小三班*昱达的妈妈,今天我给大家分享的故事叫《造纸术》。
故事正文
大约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发明了汉字。他们把汉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称为甲骨文。
因为龟甲跟兽骨都比较少,所以在当时汉字并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
后来,人们又把汉字刻到竹片和木片上,称它为简,最后再用绳子把它们串联起来,装订成“册”。
由于每片简上只能写几个字,因此写完一本书,可能需要很多册竹简。
曾经有个思想家很喜欢读书,每次外出游学,他的身后总跟着五辆装满木简的大车,所以人们形容人学识渊博就用“学富五车”。
据说,皇帝每天要批阅的奏章,堆起来就像一座小山。
主管皇帝制造的蔡伦看在眼里,他想:要是有一种轻便的书写材料,能代替笨重的木简就好了。
从那以后,他每天都在思索这件事情。他吃饭在想,走路在想,睡觉也在想......
有一天。他无意中看到工人们把挑剩下的蚕茧全部倒进锅里蒸煮,然后放进水里冲洗打烂做成丝绵。
丝绵从席子上取下后,上面还会粘着一层,等到席子晒干,一张薄薄的丝绵片就揭下来了。蔡伦发现这种材料很适合用来写字。
可是,这种丝绵片价格很贵,不能大量生产。蔡伦希望能够找到一种价格低廉,又随处可见的材料来代替丝绵。
他经常抱着一些树皮、麻头、破布和破渔网回家,人们都纷纷取笑他。
蔡伦继续带着工匠们将寻来的东西剪切成细细的碎末,然后放进水里浸泡起来。
“蔡伦一定是疯了吧!”所有的人都嘲笑他。
蔡伦只当作没听见,每天都来查看浸泡的情况。
浸泡好后,工匠把它们捞进一个大大的石臼里,捣成浓浓的浆汁,然后一层层地摊到席子上,晒干后就变成薄薄的纸了。围观的人们这才恍然大悟。
蔡伦带着工匠们反复试验,终于制作出既轻薄柔韧,又价格低廉的纸。
人们为了纪念蔡伦,把用这种工艺做出来的纸叫做“蔡候纸”。
造纸术很快在中国大地上传播开来,之后又传到了世界上的其他国家。造纸术的发明在世界文化的传递保存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亲子互动
故事讲完了,小朋友们,你知道故事中的蔡伦发明了什么吗?除了造纸术,你还知道中国四大发明中的其他三个分别是什么吗?
故事分享人:小三班*昱达妈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