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订阅“年《语文月刊》”杂志。
每月一期,定价12元,请到附近邮局订阅(包邮),订阅代号46-88
内容:语文高考(含高考动态、备考思路、应试指南、高考练习、作文指等)、语文教学、语文探究、语文博览。其中第8期高考优秀作文点评与升格练习,第9期高考试题分析,第12期高考分类专项训练。
必修1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它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二百四五十年间各国*治、经济、*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
2、执事,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
例:敢以烦执事(怎敢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这是客气说法)
3、吾不能早用子: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越国以鄙远:鄙,边邑。
5、行李之往来:行李,出使的人。行李是一个古老的词语,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已沿用。是外交使者的意思。
6、朝济而夕设版焉:设版,修筑防御工事。版,筑土墙用的夹板。
7、以乱易整,不武:不武,指使用武时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
8、东封郑: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
补充: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晋侯、秦伯围郑”中的“侯”“伯”均是爵位。
《荆轲刺秦王》(《战国策》)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1、卿,古代对人的敬称。
例:“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意义有:1.古代高级官名:三公九卿。卿相。2.古代对人敬称,如称荀子为"荀卿"。3.自中国唐代开始,君主称臣民。4.古代上级称下级、长辈称晚辈。5.古代夫妻互称:卿。卿卿我我(形容男女间非常亲昵)。6.姓。)
2、竖子,对人蔑称。
例: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去了而不能好好回来复命的,那是没用的人)
3、古时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音的变调,声调悲凉。
例:“为变徵之声”(发出变徵的声音);“慷慨羽声”(声调激愤的羽声)
4、箕踞:坐在地上,两脚分开,形状像箕。这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例:箕踞以骂曰(像撮箕一样地张开两腿坐在地上,骂道)
5、以药淬之:在淬火时把*药浸到匕首。淬,把烧红了的铁哭浸入水或其他液体中,急速冷却。
6、高渐离:荆轲的朋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高渐离因为擅长击筑(竹制的乐器),秦始皇叫他在左右侍奉。一天,高渐离得着机会,用筑去打秦始皇,要为燕国报仇,没打中,遇害。
7、厚遗(wèi)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以厚礼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
中庶子:管理国君车马之类的官。
8、易水:在现在河北省西部,发源于易县,在定兴县汇入南拒马河。
9、秦王购之千斤,邑万家:秦王用一千斤(当时以铜为金)和一万户人口的封地做赏格,悬赏他的头。邑,封地。
10、为副:做助手。
11、奉守先王之宗庙:守住祖先的宗庙。宗庙,我国的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人们在阳间为亡灵建立的寄居所即宗庙。帝王的宗庙制是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庶人不准设庙。同时宗庙是供奉历朝历代国王牌位、举行祭祀的地方。
12、既祖,取道:祭过路神,就要上路。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13、至陛下:陛,殿前的台阶。
陛下:对帝王的尊称。译为"您"。"陛下"原来指的是站在台阶下的侍者。臣子向天子进言时,不能直呼天子,必须先呼台下的侍者而告之。后来"陛下"就成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的敬称。
14、诸郎中执兵:郎中,宫廷的侍卫。
《鸿门宴》
项羽,名籍,字羽。起兵反秦后与刘邦争天下,交战五年,终于失败自杀。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书8篇,年表10篇。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鲁迅更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鸿门:地名,在新丰(今陕西临潼东)。沛公:刘邦,起兵于沛(今江苏沛县),号称“沛公”。
1、左司马:官名,将*下面的属官,掌管*事。
2、关中:函谷关(在今河抽灵宝东北)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指崤山以东,也就是函谷关以东地区。
4、左尹:官名。楚国官名。又有右尹。位次于令尹,为楚国之卿。
5、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这里指项羽。
6、再拜:拜两次,古代隆重的礼节。
7、妇女无所幸:幸,封建君主妻妾的宠爱叫“幸”。
8、按剑而跽(jì):握着剑,跪直身子。这是一种警备的姿势。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要起身先得挺直上身。
9、参乘(shèng):亦作“骖乘”,古时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乘,四匹马拉的车。
10、怀王与诸将约:怀王,名心,是战国时楚怀王之孙。项梁起兵,立他为王,也称楚怀王,破秦后,项羽尊他为义帝,后来项羽又令人把他杀了。
11、素善留侯张良:张良,字子房,刘邦的主要谋士。刘邦得天下后,封他为“留侯”。留,地名,在今江苏沛县东南。
12、鲰生:浅陋无知的小人。鲰,浅陋、卑微。
13、奉卮酒为寿:奉上一杯酒,祝(项伯)健康。卮,酒器。
寿:我国各族人民养成了丰富多彩的祝寿习俗,如,六十岁称为初寿,八十岁称为中寿、百岁则称为高寿。又如七十七岁称为喜寿,八十八称为米寿、九十九则称为白寿。福禄寿三星中有老寿星,成语里有寿比南山,日常用语中有健康长寿,传说中,最长寿的人有彭祖,祝寿用品中有寿面、寿糕、寿桃、寿联等。丧葬文化里有寿穴、寿木、寿衣等。
14、环玦:环形、有缺口的佩玉。“玦”与“决”同音,范增用玦暗示项羽要下决心杀刘邦。
15、彘肩:猪的前腿。
16、窃为大王不取也:窃,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17、刀俎:切肉用的刀和板。
18、不胜杯杓:禁不起多喝酒,意思是醉了。杓,酒器。
19、大将*:指范增。
必修1梳理探究
汉字是至今仍“活”着的最古老的一种文字,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文字。汉字的数量有数万之多,如收在《康熙字典》里的汉字就有多个。汉字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书写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承载了华夏文化的悠久历史。
一、汉字的起源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符号。现在一般认为最古老的汉字是出现在公元前13——前11世纪商代的一种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不过,我国考古人员在距今多年的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出土的文物上,也发现了依照实物描绘出来的“象形字”,比甲骨文还要早一千多年。发掘半坡遗址时,发现了约年前半坡人创造的具有文字性质的刻画符号,这可以看做是更加原始的中国文字。“图画字”或“象形字”就是汉字最早的样子。像“日、月、鱼、鸟、马、鹿、花、草”等许多文字都是对原物的描画,字形在一定程度上保留所指事物的形貌特征。
二、汉字的形体
从商代甲骨文到今天的楷书,汉字的形体演变为分两大阶段,就是古汉字阶段和隶书楷书阶段。前一阶段起自商代终于秦代,字体有甲骨文、金文、大篆和小篆;后一阶段起自汉代一直延续到现代,字体有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三、汉字的构成
汉字是方块字,有独体字和合体字之分。
独体字是以图形为基础发展变化而来的“象形字”和“指事字”,合体字是以独体字为基础而构成的,包括“会意字”和“形声字”。
关于汉字的构成,前人有所谓“六书”说,即认为汉字的构成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方法。现代学者认为,“六书”的前四种是构字方法,后两种只不过是用字的方法。
(补充:形声字的六种构成方式:上形下声,下形上声,左形右声,右形左声,内形外声,外形内声)
四、汉字文化
汉字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如汉字与年号、谥号。
汉字和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也是密不可分的。尤其是书法和篆刻。
奇妙的对联
对联,也叫楹联、楹帖、对子等。对联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字数多少无定规,但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
所谓对仗,是指词句对偶的一种形式。对偶是汉语修辞格之一,用字数相等、句法相似的语句表现相反或相关的意思。对仗是移用了古代礼制的专用名词,要求对偶句必须像仪仗队一样严整、对称。对仗的要求是平仄相对、字数相同,结构相当。
平仄,是指平声和仄声。古代汉语分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现代汉语分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可归为平、仄两大类。平在古代汉语中指平声,在现代汉语中指阴平和阳平;仄在古代汉语中指上声、去声、入声,在现代汉语中指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
对联的书写与张贴。书写时,要注意上下联都是竖行书写,从上写到下,中间不加标点符号。书写要讲求美观,必须字字对称、行款整齐。张贴时,要按照传统习惯,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左右以面对欣赏者为分别。
对联的种类繁多,古今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清代梁章钜《楹联丛话》把对联分为应制、庙祀,廨宇、胜迹、格言、挽联、集句等类。一般来说,对联大体可以分为名胜类、喜庆类、哀挽类、谐讽类、文艺类、行业类、集句类等。例如:“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副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初始门桃符板上所题的对联,既是相传最早的对联,也是最早的春联。
春联就是春节时贴在门上的对联,属于喜庆类。
“名著导读”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治、化理、哲学、教育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的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必修2
第二单元
4《诗经》两首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诗》,汉代时被尊为经典,始称《诗经》。共收录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风”有15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颂”分周颂、商颂,是宗庙会祭祀的乐歌。
《氓》
1、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你用龟板占卜,用蓍草占卦,没有不吉利的预兆。
卜,用火烧龟板,根据龟板上的裂纹推断祸福。
筮,用蓍草的茎占卦。
体:卜筮的卦象。
咎:灾祸
2、总角: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粤教版:古代未成年男女将头发扎成丫髻)
3、载笑载言:载,动词词头,无义。
4、无与士耽:士,男子的通称。耽,沉溺。
5、靡有朝矣:朝,一朝(一日)。
6、隰则有泮:隰,低湿的地方。
《采薇》
1、薇:野菜名。
2、薇亦作止:作,指薇菜冒出地面。
3、玁xi?n狁y?n:我国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
4、岁亦阳止:阳,指阴历十月。
5、彼路斯何:路,高大战车,将帅作战时用的车。又叫戎车。周代时战争是车战。
6、四牡业业:驾兵车的四匹雄马高大雄壮。业业,高大雄壮的样子。
7、象弭鱼服:两端用象骨装饰的弓,用鲨鱼皮制作的箭袋。形容装备精良。
8、孔疚:非常痛苦。孔,很。
9、彼尔维何,维常之华:那盛开着的是什么花?是棠棣花。常,棠棣,古书中的一种树木。
5《离骚》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曾任楚国的左徒和三闾大夫。
《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西汉刘向辑。这些作品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后世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共句,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离骚”的含义,有的说是“离愁”,有的说是“遭忧”,还有的说是楚地的古乐曲名。
1、民生:百姓的生活。
2、余虽好修姱以鞿羁:鞿,马缰绳。羁,马笼头。
3、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蕙,香草名,又叫“薰草”,俗名,“佩兰”。纕,佩带。茝,香草名,即白芷。
4、灵修:神仙,这里指怀王。
5、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绳墨,木匠画直线用的工具,俗称墨斗,比喻准绳、准则。
6、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朕,第一人称代词(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7、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芰荷,荷叶。芙蓉,荷花。
6《孔雀东南飞》并序
1、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这里沿用后人常用的题目。这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作者不详。
2、结发,指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例: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泉共为友(幸运有这个妻子,两人结为夫妇,相亲相爱地过活;死后在地下,也相依为伴)
3、秦罗敷:“秦”是古诗中美女常用的姓。“罗敷”是古代美女的通名。例: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
4、床:古代坐具。例: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5、初七及下九:七月七日和每月的十九日。初七,指农历七月七日,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乞巧。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6、不图子自归:归,古代女子出嫁以后,一定要得到婆家的同意后,娘家派人来接,才能回娘家。归为回娘家。
7、丞,郡丞,辅助太守的官。
8、六合:指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干,天干,指甲、乙、丙、丁……;支,地支,指子、丑、寅、卯……;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共六个字,例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都相适合,这叫“六合”。
9、*昏,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
例:奄奄*昏后(天黑了以后)
10、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这里指夜深人静的时候。
11、十五弹箜篌:箜篌,古代的一种弦乐器,23弦或25弦,分卧式、竖式两种。
12、府小吏:太守衙门里的小官吏。
13、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向东南飞,每飞五里,就流连一阵。徘徊,流连往复。
汉代诗歌常以鸿鹄徘徊比喻夫妇离别。用这两句诗起兴以引起下边的故事,民歌中常用这种写法。
14、十六诵诗书:诗书,古代常指《诗经》和《尚书》,这里泛指一般经书。
15、贱妾留空房:妾,旧时妇女谦卑的自称。
16、举言谓新妇:新妇,是年轻妇女对夫家的长辈或平辈的自称。
17、我自不驱卿:卿,这里是丈夫对妻子的爱称。
18、报府:赴府,到庐江太守府里去办事。
19、往昔初阳岁:初阳岁,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20、承籍有宦官:宦官,就是官宦,做官的人。
21、不嫁义郎体:义,这里是对男子的美称。
22、结大义:结为婚姻。
23、耳著明月珰:珰,耳坠。
24、口如含朱丹:朱丹,朱砂。
25、仕宦于台阁:在大官府任官职。台阁,原指尚书台,这里泛指大的官府。
尚书台:官署名。东汉光武帝始置。东汉中枢机关。因位于宫中的中台,故以台名,并有中台、台阁、台省等别称。
7《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
旧乡:故乡。
《短歌行》曹操
1、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这里代酒。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子,对对方的尊称。衿,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识的人。
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说他在吃饭时曾三次把饭从嘴里吐出来,唯恐因接待贤士迟慢而失掉人才。这里借用这个典故,是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4、越陌度阡:陌,东西向田间小路。阡,南北向田间小路。
5、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公说他在吃饭时曾三次把饭从嘴里吐出来,唯恐因接待贤士迟慢而失掉人才。这里借用这个典故,是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他归顺。吐哺,吐出嘴里含着的食物。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1、少无适俗韵:少,指少年时代。
2、一去三十年:陶渊明自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初做江州祭酒,到东晋安帝义熙元年辞去彭泽令归田,一共十三个年头。这里“三十年”是夸大的说法。也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
3、墟里:村落。
4、虚室:空室。
第三单元
《兰亭集序》
1、王羲之,字逸少,善书法,有“书圣”之称。又因为他曾任右*将*,世称“王右*”。东晋穆帝永和九年,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于三月三日在会稽郡山阴的兰亭集会。他们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各抒怀抱,最后由王羲之作序一篇,总述其事,是为《兰亭集序》。
2、暮春之初:阴历三月初。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
3、修禊事也:(为了)做禊事。禊,一种祭礼。古时以三月上旬的“巳”日为修禊日;三国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再用“巳”日。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
4、癸丑:古人常用“天干”(甲乙丙丁等)十个字和“地支”(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5、丝竹管弦之盛:演奏音乐的盛况。丝竹管弦,都是乐器。簘笛用竹制成,是管类。琴瑟的弦用丝制成,是弦类。
6、品类之盛: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
7
《赤壁赋》
苏轼被贬为*州(今湖北*冈)团练副使。年秋、冬,苏轼先后两次游览了*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两篇赋。本文是第一篇,又称“前赤壁赋“。赤壁之战的地点有多种说法,一般认为在今湖北武昌的赤矶山,或湖北赤壁。苏轼所游是*州的赤鼻矶,并非赤壁大战处。
1、羽化:传说成仙的人能飞升,像长了翅膀一样。
2、舳舻:船头和般尾的并称,泛指首尾相接的船只。
3、造物者,原意指“天”,就是现在所说的“自然”。
无尽藏,出于佛家语的“无尽藏海”(像海之能包罗万物)。
4、徘徊于斗牛之间: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5、望美人兮天一方:美人,指他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6、酾酒临江,横槊赋诗:槊,长矛。
7、匏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匏,葫芦。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1、褒禅山,旧名华山,在安徽含山东北。宋仁宗至和元年四月王安石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游览了此山,同年七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2、浮图:梵语音译,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
3、慧空禅院:寺院名。禅院,即佛寺。
4、庐冢:墓旁的小屋。庐,屋舍。冢,坟墓。
5、王某,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
6、临川王某记:王某,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以后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保留“某”的字样。
7、至和元年七月某日:至和,宋仁宗的年号。
必修2梳理探究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
一、姓氏源流
中国上古时代,姓和氏是有分别的。可能是那时人们只知有母而不知有父,只能通过姓来区分不同的部族。
进入阶级社会,夏、商、周三代,姓氏一分为二,贵族男子称氏,妇女称姓。称氏是为了区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称姓是为了区别婚姻,避免同姓通婚。夏商周三代,天子给有功劳的贵族一块封地,受封的贵族一般就以封地的名称当作自己的氏。所以春秋时代,同一个贵族,在古书中有不同的称呼,可能就因为这贵族换了封地,所以也相应地换了“氏”。
此外,还有以国名(如夏、商、周、秦、鲁、宋)、官职(如司马、司徒、太史),居住地(如延陵、东郭、南宫)、职业技艺(如巫、屠、卜、陶)及自己祖先的字为氏的。
后来,随着分封制的覆灭,周天子也丧失了权威性,姓和氏逐渐合二为一。至少在秦汉时代,姓和氏已经成了一回事,所以司马迁称孔子“姓孔氏”。
而一般老百姓,原先只有名,是不配有氏的。有的干脆连正式名都没有,比如汉高祖刘邦排行第三,所以当初大概只叫刘季(季是最小的意思)
二、年节风俗
所有的民族都有自己特定的节日,或者是宗教上的,或者是节令上的。比如欧洲国家的圣诞节,为的是纪念耶稣的诞辰。复活节是为了应祝耶稣复活而产生的。而中国的节日主要来源于时令,比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三、民族探源
据古人类学家研究,中华民族具有显著的土著特点,中华大地是*色蒙古人种的故乡。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是今天中国人的共同祖先。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等一起发展成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
在中国古代史书上,记载了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比如匈奴族、羌族、鲜卑族、突厥族、吐蕃族、*项族、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满族等。这此民族有的西迁,融入了欧洲民族中,匈奴族就是这样。有的部分西迁,比如古代的突厥族。但是大部分都定居在中华民族的疆域中。
本文来自语文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