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甲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古镇神话一门英杰出大家的背后
TUhjnbcbe - 2021/8/14 17:01:00
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910787.html

旧文新读:

古镇神话:一门英杰出大家的背后

(散文)

文/枯泉

(祁仪老地图)

我的书案上,有一幅祁仪地貌简图,地图所绘境内有二条河。东曰丑河,丑河有二个源,一支出自东南湖北省荆川东的*家台,东南属天干地支的已字;一支出自西南兴堂境内孟泉,西南属天干地支的酉字,两河相汇后向东北流去,途经虎山水库作短暂的小息之后,经唐河过汉水最后注入长江,东北属天干地支的丑字,在两河相汇处构成已酉丑河局,故曰已酉丑河,简称丑河。西曰清水河,也有二个源头,皆出镇之南山,东曰祁河,源自马武山北麓,西曰仪河,源出大寺山西侧,二水北流,至镇外汇合,始为清水河,两河交汇之处之出山镇,即为祁仪镇,祁仪人依其方位,称三河为东河、西河、南河、北河,实际仍为其东西二河,清水河西流,亦注入唐河经汉水而汇入长江。

(祁仪镇卫星拍摄的地图)

境内多山,系桐柏山西麓余脉,东曰石柱山、画山、四方山、庙山;南曰大寺山、马武山、晒山、龙山;西曰午山、草山;除山之外,多属丘陵岗地,仅镇北二三里之内为平坦肥沃之地。

(祁仪石柱山)

四邻方位与湖北省毗邻,南邻枣阳,东南交随州,东接桐柏,系二省四县边缘地带,恰在江、淮、河、汉之间,古代已属“天不绝楚州”之地的域界内,历代百姓无旱涝之苦,工商业虽不繁荣,自明末清初已形成出山之大镇,历代县志多有记述。其境内人民,多喜上学读书,积久成习,辗转相学,互为攀比,以致文风昌盛,冠于唐南。诚此谓山不在高而秀,水不在深而雅,山水毓秀,人才辈出,皆缘民风之古朴。

(祁仪街一角)

考其源,清末境内延师办学,设帐授徒蔚然成风。镇内“复盛馆”冯家、“德顺昌”李家,还有赵氏、邵氏,王氏等家族皆延师办学,比较著名的“复盛馆”冯家,

(冯友兰纪念馆)

远从新野重金礼聘一位举人赵一士(字鄂卿)的名士到家执教,授徒中出了一门兄弟之三人冯台异、冯云异、冯汉异一进士二秀才的好业绩,赵一士死后,冯府为他厚葬,把棺材放在御车箱的车梯上,冯家三兄弟披麻戴孝在车前拉车纤一直拉到新野赵一士的祖坟葬地,在当地传为佳话。教师所受到的殊荣,使教师感到光荣,学生对教师崇敬,人民对教师职业羡慕敬仰。也许是“复盛馆”冯家重教之缘故,随后冯府又出了一门三兄妹冯友兰、冯景兰、冯叔兰(沅君)皆成为著名学者、教授、作家的佳话。

(冯友兰、冯景兰中、冯叔兰沅君三兄妹)

“德顺昌”李家,后来也出了著名诗人李季这样的大诗人。

(李季)

解放后,李姓人中又出了个农民作家李文元。

冯家冯台异中举后,县府赠“文魁”扁额,门前树之旗杆,门弟显赫,邵家,李家也皆有功名,门上亦悬立有匾额。李家门上为“岁进士”,邵家门上为“选贡”。赵家,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也出了个农民画家赵保方。皆成祁仪名门世家。镇西十几里地之孔庄(现属昝岗乡)孔氏,亦以人才辈出而享誉盛名。有孔二先生者终生教私塾,曾以十年时间,专教城北半坡村李兰馨,从发蒙直至中秀才、举人、进士,皆为之师。李兰馨中进士后,回乡办二件事,一为上坟祭祖,二为赴孔庄登门谢师,时为盛举,使附近人民感到进学(指中秀才)之光荣,当老师亦光荣。孔氏后人,遂多经过上学读书而成为教师、医生。镇南*贯卿,人称*十先生,读私塾十几年,历经考试未中秀才,愤而在家中盖房办学,设帐授徒,镇东南部之张氏,板仓桂氏,张博士店刘氏、郭氏,先后陆续延师办私塾,一时间,延师办学,送子读书,在祁仪一带蔚然成风,久盛不衰,延续至今。

(私塾学堂)

这就是在版土上仅有.2平方公里的偏僻小山乡的一幅古朴民风求学图,今人羡慕和敬服。世世代代在这块土地上耕读的人民,孜孜不倦地在自己家乡土地的文化梦境中辛勤地耕耘着。

除了地图之外,我的书案上还有一幅古老庭院立体图和它的一幅平面图。该图附有说明,它是清末该镇一个名门望族的第宅。

(冯府老宅一角)

第宅临祁河面东而建,其构建颇有讲究,整个宅院犹如座落在巨龟甲盖之上,府门外系龟的颅颈,整体看是一幅金龟负宅搏水前行图。一可迎河看水,二可掠风采光,此谓阴阳相交相持,有大富大贵大吉之相。庭院建筑为并排三宅四进四合院的中式古典风格。宅第房屋四十余座,大门前竖立二棵高大的旗杆,门额悬挂“文魁”金扁,进大门,房屋的布局依此是:佣人居室、酿酒作坊、马厩、磨房、仓屋、药房、客宅、陪读亲友子弟宿舍,老学屋、新学屋、老三宅第、老二宅第、老大宅第,父母宅第,最后一排是向西面街的商业门面楼。整个院内,很少种有花木,唯合围银杏树和腊梅独树一帜。宅院要求静谧,力避噪闻,不见花木撩眼、轻浮之意,更著正统庄重之气。这处凸现儒雅大气的府第,就是被境内人称之为“一门三十六硕士、博士、七十二学士”的祁仪冯府。

冯府一门,是否真有三十六硕士、博士和七十二学士故且不说。粗略翻一下中国近代的历史,一门三同胞都能成为驰名中外的知名学者的恐怕除了绍兴的周树人(鲁迅)、周建人、周作人之外就数河南省唐县祁仪镇的冯友兰、冯景兰、冯沅君了,况且三冯的父辈冯台异(进士)、冯云异(秀才)、冯汉异(秀才),又是一门三杰。这在中国近代史上更是少见的。一门二代人六位文化才子中,对人类贡献最大,知名度最高的是哲学家冯友兰。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一门众多的文化精英呢?中外许多学者和民间人士不断地采风祁仪,了解祁仪,进行研究、解读和探秘,并出版了众多的论文和著述。

作为祁仪人,我为祁仪有冯府这么多的文化英才而由衷的感到自豪,不论是求学,还是参加工作以后,对冯府一门人的著述及有关资料就格外的注意,并潜意识地搜寻和收集,起初仅是为满足一种玄耀心理,参加工作以后,是为了不在外人谈论起祁仪冯氏时自己不再太尴尬。再后来,与研究冯学的学者接触后,便认识到收集冯氏一门资料的可贵价值。等认识到它的价值的时候,苦苦地寻求已经是太难了。况且,我读书学的是数学专业,对哲学一门一窍不通,只因冯友兰是自己的家乡人,又是中外哲学泰斗而无比敬仰,而冯友兰真正伟大在何处,自己仅处于人云亦云的表面层次,如往深处说,如同白痴。后来,在我读到同乡学者,南阳市冯友兰哲学研究会秘书长刘长城先生所著《家乡学子的怀念——回忆我同冯友兰先生的交往》一文后,我真想见人就说:我们祁仪的冯友兰,不,是中国、是全世界的冯友兰、太伟大了。

一位见过冯老的学术界人士说过这样一番话:你们都见过孔子没有?当然没有,如果你们想见到孔子,那么我劝你们去见一见冯友兰,听一听他的言谈,你们可以同与他的接触中感觉到一种精神的力量,这就是一种“气象”,这就是孔子!

——摘自刘长城《家乡学子的怀念》

学术界,早已把冯友兰视为当代的孔子。

(孔子画像)

孔子已被历史上的文化人尊为师祖,文化的“神”。

冯友兰以及他出生的“夏盛馆”冯府,在家乡人民的心慕中又处于什么地位呢?下面我不妨照搬九0年冬天我与唐汉先生一次通宵谈话随想记录的几个片断:

其一:马齿苋·绿豆·二代哲学家的寓言

相传冯台异(——年,字树候,号夏斋,清光绪二十四年即年戊戌科三甲进士,光绪三十三年出任湖北崇阳县知县),初到湖北崇阳上任知县之时,他对当时崇阳的风俗还不甚了解,县内同僚宴请冯知县时,把当地招待最高规格贵宾时才上的菜马齿苋烹调造型成“卧龙升天”彩盘端上宴席,以示尊敬,可冯台异忠诚厚道,没有识破其中隐喻的禅机,实话实说道:“咱们崇阳人的廉朴风气很好,这种菜在我们老家都糟蹋喂猪了。”

(马齿苋)

俗话说,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虽然冯台异说的是大实话,真心话,可同僚们误认为冯知县看不起他们崇阳人,好心当成了驴肝肺,兜着圈子骂人。同宴中人心中很气,想发作,但又怕冯知县此言若真是实情不好收场,只好暂且忍着,暗中派人到冯台异的老家祁仪暗访。

马齿苋喂猪,也不象冯台异说的那么玄,家家都是,也只有少数富裕人家才拿马齿苋喂猪,穷户人家还是从地里割回家当菜吃的。可那一年,真的被冯台异言中了,一入夏,阴雨连绵,地里的马齿苋长得比庄稼和草都特旺,又肥又大,老百姓割马齿苋当菜、拌面做馍改变花样都吃不完,到后来,都是割回家喂猪了。崇阳暗探来到祁仪之时,正是马齿苋最多的时候,大多数人家的喂猪槽里都有马齿苋。崇阳暗回去一讲,崇阳人不得不服冯知县说的是大实话,对冯知县的误解也就消除了。后来,冯知县明公断案,造福一方,被崇阳人称为青天冯老爷。

事隔六十多年后,也就是中国大地上七亿人民高举双拳,一拳打倒美帝,一拳打倒苏修的火热年代,冯台异的儿子冯友兰在接受红卫兵批斗时,有学生质问冯友兰说:“你家是大地主,旧社会贫下中农吃糠咽菜,你家天天花天酒地,是不是?”冯友兰说:“那是你们年轻人的想象,在我的记忆中,我们家能吃上豆面条就不错了。也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改善一下生活”。这时,又有学生站出来质问“你是博士,什么都知道,那你对大家说,你们老家旧社会穷人一日三餐吃什么?现在革命群众一日三餐吃什么?”冯友兰泰然地回答说:“解放前我们祁仪人早上喝绿豆汤,中午吃绿豆糊,晚上吃绿豆面条。现在早上还是喝绿豆汤、中午吃绿豆糊或豆干饭,晚上也吃绿豆面条。不同的是,现在的饭比旧社会的饭稠了些”。

(清华大学)

刚才那位学生本想一句话难倒冯友兰,想不到冯友兰对答如流,自己反而下不了台阶。就在这时,又一学生跳上台道:“别听他一派胡言,我到唐河去过,这几年种绿豆的就不多,那有那么多绿豆吃,这是企图欺骗革命红卫生兵”。

这一说,学生起哄起来,“打倒反动学术权威,不许欺骗红卫兵。”

一阵口号声过后,冯友兰平静地说:“同学们,我欺骗你们做啥。你们可以到我的家乡唐河县祁仪走走看看,做些社会调查,对你们没有坏处。”

事后,真有清华园的学生到祁仪做社会调查,那时正是秋天,绿豆收获的季节。

(祁仪街清河大桥)

当时,群众生活别说富裕,还没走上温饱,基本是收什么吃什么,学生们见到的情况也基本是群众早上吃绿豆汤,中午绿豆糊,晚上绿豆面条,清华园的学生回到北京后,逢人便说:“还是冯博士说得好,金口玉言,字字是金”。

这二个传说,不知是传播者的有意杜撰还是一种偶然的巧合,有其异曲同工之妙,若要从哲学的观点去参照解释,还是听听唐汉先生的见解吧。

冯友兰的伟大成就,在他的家乡已成了人们崇拜的偶像,这二个传说,前者是一种自然现象的演泽,后者是由冯友兰一生爱吃绿豆面条演泽而来,它充分说明了冯友兰父子在家乡人民心慕中的地位和崇拜程度。这二个传说在民间口头创作和流传的过程中,虽然遵循历史规律,但已超越了现实的范畴。尽管如此,它作为一种地域文化现象,是不难被理解的,类似的例子,您能否再举几个?

其二:十二匹布·观天象·塑造的神话

据传清嘉庆年间,冯氏三世长子冯汝南因抽大烟,家境败落;次子冯耀南忠厚善良,以卖馍为业,支撑一家生活。一日,从陕西老家来了一个商人,拉了十二匹布寻到冯家说,老家有急事等着回去办理,十二匹布一时卖不出去,暂放这里等回去办完事再来取。

(纯棉布匹)

可是商人走了一年也没回来,冯跃南怕布霉了对不起人家,夏天就把布拿到院子里晒,等了五年,也没有见商人回来,第六年,冯跃南怕年年光晒布的表面,不知里边的布会会不发霉,就把整匹布全部抖开,第一匹布全部抖开后,里边的布不但没霉,还从布中间滚出一个大元宝来,

冯跃南拿起元宝一看,上面刻有字:康熙元年季月欠冯氏祖上银钱三千两,奉祖训将款息一并奉还冯氏后人。十二匹布,有十二个元宝,都是还帐的。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冯家开始从祁仪发迹,逐渐成为望族。

关于十二匹布的传说,还有一个异文,说是冯氏始祖为人忠厚,爱施舍,济百姓,终于感动上苍。在一个下雨天,有一个商人拉十二匹布到冯家避雨,夜宿冯家,第二天雨过天晴,早晨起来后,十二匹布在,却不见了商人。由于昨天下雨,十二匹布外面都被雨淋湿了,冯氏始祖便把十二匹布搬到院子里,替商人先把布晒一晒,可是将布一抖开,从布里抖出一个银人来,十二匹布,里面卷了十二个银人,银人上边还刻有字曰:“银人送善家,神助把家发,救济穷苦人,后世有奇芭”。冯氏一家施爱与济贫的美德,就是从那时传下来的。

故乡人,不仅把冯府熔于神话故事里,而且把冯友兰推到了近乎于神的位置。还有一个传说,说的是年1月,冯友兰奔丧殡母期间,一日在自家东小角门外观天象,第二天就告诉家人及乡亲:“宁吃一串钱一斤的鸡蛋,不置一串钱一亩的地。”乡亲们问冯友兰为啥,冯友兰说:“我昨晚观天象,太极星离座,不出二年,南阳必被围,不出三年,必共产分地。”真的,47年南阳被围,祁仪在47年率先解放,打土豪分田地,不是被冯友兰言中了吗?

这个传说虽不可信,纯粹是民间的杜撰,但冯友兰根据当时国内国际的大气候对全国解放的预见是可信的。

这二个传说,已经把冯府和冯友兰的故事揉进了神话故事,按照地域文化的发生展和演变规律,应该还有更神话的神话故事,也就是说还有更准神话的神话故事。唐汉说。

其三:救仙子·报恩·准神话

相传康熙五十七年,冯氏始祖冯泰来祁仪经商已二年有余,这年夏天阴雨霏霏,冯家租赁的生意铺面冷冷清清,且说一日傍晚电闪雷鸣,晚饭后冯泰安排儿子冯廷屿照看临街租赁的铺面,自己坐在临河而建的茅屋里算几日来的生意进出帐目。往日里精力充沛的冯泰这一日却瞌睡异常,坐在帐桌前双眼打颤,眼一闭,面前总有一个白胡子老头向他求救:“救救我吧。”睁开眼,一切又恢复平静。后来,冯泰干脆闭眼问道:“我不知你是谁,怎样救呢?”

老人答道:“我本不是凡人,就住在你家院里的老槐树上,今晚我有大难,只有你才能救我。”

冯泰想了想道:“我如何才能救你呢?”

“你把门打开,会有一只喜鹊飞进你的房里,然后你把门窗关严,用墨纸把门、窗缝隙糊实,你再坐下来继续算你的帐,这时会有一个喜鹊飞进你的袖筒里,你把袖口扎紧,自管算你的帐,不管外面发生什么事,你千万不能开门,更不能出去。即使天塌下来也别管,等到天明的时候,闪不扯了,雷不响了,雨也停了。这时你再把喜鹊放出来,我就得救了。但有一条你必须切记,再瞌睡也不能睡着了,你一睡着,我就没命了。”白胡子老人说完,就不见了。

冯泰心中本来半信半疑,为了证实似醒似梦中发生的事,他离开帐桌打开房门,真的就有一只喜鹊飞进了屋里,后面紧跟着就是电闪雷鸣,大雨倾盆,炸雷就似炸响在自己的门口,他赶紧关紧房门,再找飞进屋里的喜鹊时,连个影子也没有。为了证实梦中托言真假,他就按梦中老人的交待从屋里找出来墨纸,和了面糊,把门窗所有的缝隙都糊得严严实实,随后又揭了床上的被子将门捂严。做完这些活,却见喜鹊在自己的帐桌上站着,也不知它刚才藏到哪儿去了,现在又是哪儿出来的,喜鹊见冯泰干完活回过头来,扑楞椤飞到冯泰的肩上,叼去残落在冯泰头上、肩上的纸宵、浆糊。冯泰依言坐在帐桌前,喜鹊真地飞进了他的袖筒里。

一夜电闪雷鸣,风雨交加,似要把冯泰租赘的茅房震塌,冯泰依言不去管他,冯泰瞌睡得要死,但他一直坚持着,天亮的时候,风停雷止,雨住天晴,冯泰解开袖筒,喜鹊在茅屋内左右盘旋不肯离去,最后落在冯泰的肩上,冯泰把喜鹊从肩上拿下来,托在手心说:“我已经救了你,你快回去吧。”

喜鹊对着冯泰深深地点了三下头,飞出屋门,在房前房后盘旋了三圈,

飞向院里的老槐树。一阵喜鹊乱叫,成群的喜鹊落在老槐树上,冯泰已分不清那一个是他昨晚救过的喜鹊了。

等到了第三天晚上,前天晚上出现的情景又出现了,不同的是,白胡子老人也不再是焦急不安,换上了一幅慈祥的面孔,他对冯泰真诚地说:“冯泰,前天晚上你救了我,此恩来日一定相报。我已算出你前天晚上为救我而触犯天条,三年后的此时此刻,你要大祸临头,在那个时候来到之前,你必须回你的老家山西高平避难,只可留下你的儿子守护生意铺面。那时天神一时找不到你,就会把罪过转移到你儿子头上,但经过转移的罪过要比罚你的罪过轻得多,你尽管放心地回家,别担心,你儿子的事,我会尽力保护他的,到时你只须交得廷屿如此、如此……”停了一下,老人又道:“此事你可听清了?”冯泰点点头,老人又道:“等此大难过后,我保你冯家从第五世开始代代有秀才,一门多进士,共计三十六进士、举人,七十二秀才。”说完,白胡子老人不见了。

三年后,冯泰的儿子冯廷屿依父之言在老槐树下搭了一间简易房屋,这天晚上,早早地关了房门,用黑纸把门窗糊严,坐在桌前读诗书,本来白天是响晴天,傍晚过后,突然间电闪雷鸣,瓢波大雨倾盆而下,雷电一直绕着冯家大院闪动,最后绕着老槐树响了一夜,冯廷屿在小屋内读了一夜的诗书。

第二天早上,雨住天晴,冯廷屿打开房门,被眼前的情景震憾了,老槐树一周,绕着他昨晚读书的小屋,躺在地上的喜鹊铺天盖地,从地面堆起有数尺之高,而此时正在慢慢醒来的喜鹊正在陆陆续续疲惫地飞去……

廷屿不知昨天夜里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昨天夜里,是喜鹊仙子召来了成千上万的喜鹊在老槐树一周和树顶围成了一道厚厚的喜鹊墙,才保住了冯泰的儿子冯廷屿大难不死,日后光耀冯府门庭。

后来真应了喜鹊仙子的话。实际上是从冯氏第四世祖冯殿吉开始,冯殿吉、冯玉文、冯云异、冯台异、冯汉异、冯友兰……代代有文武秀才、进士、博士、硕士、学士……

这已经是一个准神话了。唐汉说。按照中国文化历史的发展走向,只有上古时代,人们对风雨雷电、天地万物的不理解而产生一种神秘的崇拜感,从而才幻想出无数的优秀神话故事。由于冯府一门在祁仪的深远影响,富于想象力的祁仪人才能塑造出祁仪冯府的神话,仔细分析一下,祁仪冯府神话亦有历史神话的烙印,也可以说是从经典神话移植而来的。下面我给你讲一段冯友兰及其父母的轶事和他们亲身经历的一些故事。

其四:观象·忌医·西欧之行

光绪二十八年(年),冯友兰的父亲冯台异去武昌赴任,当时*鹤楼下有一个驰名官司场的江湖术士,与冯台异不期而遇,且为他相面,言称其官升某级,妻贤子孝。冯台异的身前身后事,真也被此术士言中,吴清芝听后就说:“观象之人,皆奉称之言,观其仪表,岂敢说妻不贤子不孝耶?”观象自然是唯心论述,且见风使舵,因地而异因人而适之。吴清芝不信术士,可谓唯物史观之见。吴清芝那个时期的思想观念和对社会、伦理、道德的判断,是否对后来冯友兰的哲学观点有其影响?能否用冯友兰的理学原理加以阐述呢?

还有一个实例是,吴清芝不信医,有病不服药。它似乎不符医学原理。但吴清芝自有一套理论:“精神愈用愈出,若能抚刷精神,则病不能侵”。“忧最伤人,心常怡悦,则身自平安。”极合医理。由生不服药,推至病不能侵身的医学逆推理论,不知是否与其子冯友兰的理学原理之精髓有其互为参照的佐证。

唯心论与唯物论,本身就是一对孪生姐妹,同出叔本华哲学体系的一个母体。冯友兰三十年代从唯心史观为切入点研究出版了新纪元的哲学专著《中国哲学史》两卷本,被国内外誉为划时代的哲学史著作,40年代末,冯友兰接受了“共相寓于殊相之中”的观点。转变到“唯物论是比较容易的”,开始从“共相潜在”的新实在论转向辩证唯物论从事哲学研究,这也是中国现代哲学史和世界哲学史上的一件大事。但冯友兰这种哲学思想的演变,也不是天方夜谈,一夜之间转变过来的,也是他自身社会实践体验的必然。

三十年代初期,冯友兰写成了《中国哲学史》两卷书,确定了他作为中国哲学史学科的主要奠基人地位。这其间,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共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从*阀混战到北伐战争,从蒋介石叛变革命到中国共产*领导人民群众开展武装斗争,继而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阶级矛盾和人民矛盾交织在一起。到底什么样的社会是人类的理想社会,冯友兰渴望得到一个的正确答案。年暑假,他到英国讲学,趁机到法国、意大利、德国、瑞士、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苏联等国,深入考察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的生活情况,对照三种社会制度,总结出:“封建社会贵人,资本主义尊贵,社会主义尚贤”。年回国后,结合西欧之行的感受,第一次用历史唯物史观的观点讲述了《秦汉的历史哲学》。从此,冯友兰的哲学史观开始了从唯心史观向唯物史观的转变。

“冯友兰从唯心史观向唯物史观观点的真正转变,确切的说,应该是五十年代开始撰写《中国哲学史新编》的时候开始的,同时,也是他哲学研究历程中的倒退。”我插言说。

是的。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冯友兰的选择是对的。他的理学观念与唯物史观在那个时期的结合,才是那个特殊历史时期能够从事研究的真正的理学,也是冯友兰人生哲学中的最完美的冯学。

天亮了,我们二人的谈话暂告一个段落。

上面是我与唐汉先生通宵谈话随想记录的几个片断,仅代表我们二人对冯府的一知半解和社会上对祁仪冯府某些方面的评判和共识,要想真正了解冯府,还得从冯府发家的艰苦历程,以历史的观点作以综合的剖析和阐述。

公元年,即康熙五十五年的夏天,一对经过长途跋涉的父子投宿到唐河东南祁仪镇东街的山陕会馆,二人言说自山西省高平县老家做小本生意路过此地,要在这里住一段时间。按照明清二代的时俗,山西、陕西二省出关做生意的人特多,内地一般的大镇店,都有山西、陕西二省人开的驿站或旅馆,从山西、陕西老家来的人无论做生意或出行,一般都住老乡开的旅馆,旅馆方面,不管老家来的人有钱无钱,只要礼节做到说明实情,都会管吃管住,住多长时间都行,那时的山西、陕西,特别是山西经济非常发达,山西的钱庄,遍布全国各地,管几个老乡吃住是绝对没问题的,当时山西经济发达的胜况,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在他的著名散文《怀抱山西》里面,已经说得非常透彻和精僻。那对投宿的父子,父亲叫冯泰,儿子叫冯廷屿,父子二人在祁仪住下并经商数载后,父亲冯泰回了山西高平原籍,儿子冯廷屿在祁仪落户定居下来。冯廷屿娶妻白氏、段氏,有二子,长子汝南,不务正业,家境日渐败落,其后代分迁祁仪街西庄,天台号及南阳高庙;次子耀南,继承了父辈经商之才,以卖馍为生使家境逐步兴旺起来,购置田产在地方逐步成了地主阶级。冯耀南生二子,长子殿甲,此支后迁翟桥、徐冲二地;次子殿吉,行四,号石泉,字荡人,道光年间中武秀才,善交游,爱施舍,性情豪放,家中开设武馆,替民抱打不平,田产典当很多,且又不事生产,家道中落。

冯友兰《三松堂自序》第81页说道:“我家里上辈,有一代是习武的。”指的就是其曾祖父冯殿吉。冯殿吉成年后娶妻涂氏、茹氏,生独生子玉文,字圣徵,号梅村。冯玉文八岁时(年)冯殿吉死,靠其母涂氏,庶母菇氏抚孤成人。又依菇夫人之力使家道中兴,逐步收回父辈典当出去的田产,冯玉文年幼时,常受镇上恶霸欺压,如祁仪西街有个李汉非,也许是冯玉文的父辈冯殿吉爱打不平与李家有过节,李汉非时常手持大刀站在复盛馆大门口要这要那,都得满足他,有一次郝庄佃户往镇上送粮送柴,李汉非反锁了北门不让进来,冯家只好从东墙外用绳索把柴粮吊上来。本来,冯家是外来户受本地人的欺压,他家的复盛馆就建在街东北临清水河边上的乱坟地里,不管李汉非一伙如何欺负,冯玉文都忍了,照常做自己的生意,对此,李汉非一伙心中非常嫉恨,有一天,他们竟扎了一根送葬的幡杆,夜里靠在冯家夏盛馆生意铺的板门外,诅咒冯家家破人亡。第二天冯家生意铺的伙计开门一见,吓了一跳,知道是李汉非一伙人使坏,心里气恼不过,忙去告诉冯玉文,冯玉文也知是李汉非一伙恶霸所为,若为此事吵闹起来,说不定正好中了坏人的奸计,他心灵一动,忙向伙计们说:“快把神杆请进来,这是财神爷来了。快放炮敬到堂屋里去。”他又磕头,又烧香,认真庆贺一番后,照常做自家的复盛馆生意。由于恶霸地痞欺负的事时常发生,且冯玉文能忍,自己又排行老四,因之,有人戏称他为冯四眼子,也有人善意地称他为冯四善人。

(冯友兰一家人)

生活在这种恶劣的环境里,各种因素促使他不但自己下决心力攻仕途,而且要教育好自己的子弟。冯玉文曾去考过秀才,据说那时入仕,需要有三代以上的宗谱,不知冯家当时有没有。冯玉文那次考秀才,据冯友兰《三松堂自序》记载:“本来是可以录取的,不知道怎么跟当时的县官闹了个别扭,有人劝祖父去疏通,祖父不肯,就没有录取。”(《三松堂自序》第1页)面对当时地方官府的黑暗与腐败,他“遂发愤弃举业,专肆力古文辞”,不再作应付科举的试贴诗,从而形成了自己的一种谈闲适雅之趣的文辞儒风,曾著有《梅村诗稿》传世,新野名士赵一士做诗评介该诗集道:

身处人世间,

心怀太古春。

风流伊上叟,

击壤作尧民。

因为冯玉文抛弃了仕途之想,才造就了他真实的文学作品。

冯玉文成年后,娶妻伟氏、刘氏,生养三男四女,长子云异,字鹤亭,二子台异,字树侯,三子汉异,字爽亭。在清末帝制时期,要想使自己的家庭真正出人头地,唯一的出路只有仕途一条,冯玉文虽然抛弃了仕途之路,但他对子孙后代的成长却注入了自己毕生的心血。他曾多方聘请名师,决心教育好自己的子弟,他不仅对教师非常尊敬,而且重视和尊重教师的意见,每天早上起床后,总是先穿好长卦,先到教师床前施礼,恭请教师起床,一日三餐必陪老师吃饭,尊老师坐上首。有一次吃绿豆面条,老师说黑豆比绿豆对身体更有益,他就叫家中以后改用黑豆作面条,时隔一百多年的今天,现已知道有名有姓在复盛馆教过书的名师就有清末举人赵一士、杨贤堂,还有开封女中老校长马戢伍的父辈均在祁仪复盛馆坐过堂。

冯玉文中年后,已置田产一千五百亩左右,家里经常有二三十口人吃饭,按当时的情况,也算是个封建大家庭了。按照这个大家庭的规矩,男孩子从七岁开始上学,家里请一个教书先生,教这些孩子读书,女孩子从七岁以后,也同男孩子一起上学,这与封建社会里的“女子无才便是德”格格不入,这也就是清末时期说的冯府倡导男女平等之风气。冯府的学校与其它私塾不同,家里还聘请有拳师,早上教学生学拳术习武功,也就是现在的体育课,重在健身强心,其它时间学习文化课,学生先读《三字经》,再读《论语》、《孟子》,最后是《大学》和《中庸》,一本书读完,必须包本,也就是从头背到尾才算读完。冯府的私塾,不仅叫学生读《幼学琼林》《龙文鞭影》之类背诵典故词藻以备作八股文、试贴诗之用的书,同时,还读一些新学,如《地球韵言》之类的地理普及读物。光绪三十四年(年),冯玉文的二子冯台异在戊戌科举宫折桂,中第三甲进士,其长子冯云异、三子冯汉异也皆为秀才,从此,祁仪复盛馆冯家才真正在祁仪出人头地,从书香之家进入“耕读传家”的行列,成为唐河望族。由于冯玉文的教育有方,不仅他自己有诗著传世,其子女后代皆有文学艺术才华,长子冯云异有《知非斋诗集》传世,二子冯台异在日理万机之隙,著有《复斋诗集》传世,三子冯汉异民国初曾任河南省参议员,擅长书法,曾参与编写《唐河县志》。因冯府推崇男女平等,就连六女冯士均,虽然十八岁英年早逝,亦有《梅窗诗草》传世。

年12月4日(农历乙末年十月十六)一个幼小的生命降生在祁仪复盛馆冯玉文的家里,他的这个孙子,就是日后享誉海内外成为中西合壁的哲学泰斗冯友兰,字芝生。

冯友兰6岁开始入家庭私塾,从师于表叔刘自立读书,当时他家的私塾里共有学生8人,都是友兰的堂兄弟及表兄弟,友兰从读《三字经》开始,接着读《论语》、《孟子》,最后读《大学》和《中庸》,三年后全部“包本”。《四书》读完后开始读经书,友兰读完《诗经》后,就随母亲去了武昌了,这期间,友兰还在家里读了一本讲解地理普及读物的新书,叫《地理韵言》他对这本书非常感兴趣,多年后还能记着这本书的名字和它的内容。冯友兰在家读私塾期间,冯家还没有钟表,他的母亲吴清芝以立杆划线于地,以志日影,影子至某线休息,至某线读书、写字,皆有定规,天天如此,循规蹈矩。

光绪二十八年(年),冯友兰的父亲冯台异以进士身份受二湖总督张之洞的差遣出任武昌方言学堂(外语学校)会计庶务委员。职务上相当于后来的总务长,由于学校的监督(相当于后来的校长)是名士梁鼎芬担任,梁鼎芬是当时的武昌知府,方言学堂监督只是兼任,也不常到学校办公,实际上冯台异除了教务以外管了学校的一切事务。

(晚清名臣张之洞)

冯台异有了份固定的收入,首先想到的就是子女的学习,于是向家里写信同母亲商量,叫妻子吴清芝带三个孩子友兰、景兰、叔兰(沅君)到武昌安家。冯友兰兄妹随母亲到武昌后,一家人住在洪山附近一个叫*土坡的地方。那时,冯台异很重视外文,方言学堂的学生待遇也很优厚,除管吃管住外,每月还发几两银子作为零用,毕业后出路也好,可以在外交界大小混个事,可是冯友兰兄妹年龄不够,没有办法。附近也有小学,多为纨绔子弟,冯台异夫妻怕学校风气不好,将来孩子染纨绔陋习,决定不去。冯台异相信,在学新知识以前,必须把中文底子打好。可当时家庭收入少,无力为孩子请师教读,夫妻俩就商量由吴清芝在家监督孩子们的读书,有不认识或念不出来的字,就由冯台异晚上回来再教,用这种办法,二年多的时间里,冯友兰兄妹分别读完了《诗经》、《易经》,并开始读《左传》。每尽一册,吴清芝为其煮鸡蛋两枚,或以铜元四枚五香牛肉一块,予以奖励。按照读书计划,冯台异还经常给孩子们出题写文章,有一次冯台异出的题目是《游洪山记》,并要求孩子们游完洪山再写文章,为了指导友兰兄妹写好文章,冯台异自己还亲自写了一篇《游洪山记》的范文,进行指导。友兰兄妹在家庭学习期间,不仅学中文,写文章,同时亦学西学,冯台异曾亲自为子女编撰地理、历史讲议,如编撰的地理讲义《山泉斋与地学讲义》,就分外国、本国两部分。地理讲义至今尚存,历史讲义可惜在抗日战争中丢失了。

(祁仪山村农家老宅一角)

友兰兄妹受的虽然是家庭教育,但也不是与武昌学校教育隔绝,因冯台异就在教育界,一般学校要做的事,他们兄妹也要作,武昌学校的学生都要求穿制服,冯台异夫妻也给他们做了制服,学校唱校歌,他们在家也唱校歌,冯台异教他们的《学堂歌》是:

“天地泰,日月光,听我唱歌赞学堂,

天子圣,图自强,除却兴学无别方

……

论分贤,屈原尚,忠言力谏楚怀王

……”

后来,冯台异兼差任奥汉铁路勘测“弹压委员”,几个月不在家,仍由母亲吴清芝督导他们兄妹读《易经》……

年春夏之交,冯台异遇缺任湖北省崇阳知县,举家离武昌迁至崇阳任所。初到崇阳之时,由于衙门还没有腾出来,另外为新知县安排了公馆,暂时寓居茶座局内,吴清芝即教子女读书,屋宇通仄,书声闻于外。

一月后冯台异一家迁入县署,同僚中皆知冯台异有三个子女需要读书,随向他推荐了一位据说从日本留学归来的留学生,且是枣阳人,恰与唐河是邻县,祁仪又与枣阳交界,觉得合适,就聘为友兰三兄妹的教读师爷。

自从教读师爷到了衙门以后,冯友兰三兄妹的读书就走上了正轨道路,当时功课有四门:古文、算术、写字、作文,经书不再读,只读吴汝纶所选编的《桐城吴氏古文读本》,一开头就是贾谊的《过秦论》,读古文,当时别说比友兰还小的景兰、叔兰,就连友兰也不能全懂,但比起经书已经好得多了,并且读起来有声调,有气势,觉的比经书有意思了。算术是从加减乘除学起。写大字是每星期作文一次,功课不紧,往往一个上午就上完了。此外,冯台异还注重子女的课外学习,特别是对西学文化的修养,他的签押房里,不仅有好多新旧书籍,当时还有一种新学刊物,叫《外交报》,公开让自己的子女翻看,这对冯友兰兄妹日后的深造起到了很大的影响,由于冯台异对子女的教育属开放式教育,对子女的思想拓展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年元旦的晚上,衙门的人在三堂举行一个晚会,其中有一项活动是猜灯谜,那时冯台异的兄长冯云异也从唐河祁仪来到崇阳,他出了一个谜:

“慈禧太后的生日”,打一字。

据说这个谜很难猜,赏格也最高,当时友兰想,慈禧太后的生日是十月十日,是个“朝”字吧,他跑到父亲冯台异跟前说是个“朝”字,父亲高兴地点点头,友兰就跑去把谜揭了。

揭谜事小,但对子女中文底子的培养和子女思路的开拓,却非一日之功。

年夏,冯台异因脑溢血死于任上,崇阳县很多百姓极为悲哀,开吊之日,收到的挽联挽幛很多,有一个秀才送来一幅挽联:

是上国栋梁,大任能胜,可惜天端遭摧折

真天下父母,诚求务中,谁教哭泣失瞻依!

诚挚之词,悲痛之情,代表了一方百姓心愿。冯友兰兄妹失去可爱的父亲,失去县衙读书的优越条件,于当年11月随母吴清芝和三叔冯汉异由水路扶柩北归唐河祁仪故里

吴清芝领着儿女扶柩回到祁仪,诸事安排停当后,第一件事就是与兄长冯云异、弟冯汉异商量儿女上学事宜,她与友兰兄妹的伯、叔说:台异主张,孩子们将来无论学什么学问都要先把中文底子打好。并建议先请个先生到家里教育子女及侄男侄女们。吴清芝的建议,得到了冯云异和冯汉异的赞许,二年多的时间里,冯府换了二任教师,最后一位,是省里高等学堂里的学生。友兰、景兰、叔兰与堂兄崧兰,还有几个表兄弟跟着这位年轻的先生学了一些比较新的东西,同时还读了*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年春天,冯府这位年轻的教书先生又去开封上学去了。此时冯友兰的母亲吴清芝与友兰的伯父与冯云异、叔父冯汉异商量,再想请到合适的先生恐怕不容易,再则,光叫孩子们在家里上学没有一个资格,将来恐怕对孩子们的前途有妨碍。吴清芝不会忘记,丈夫冯台异曾经说过,不希望子孙代代出翰林,只希望子孙代代有个秀才。对此,吴清芝及其冯府一家深有感触,在子孙中代代中有个秀才,这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这表示一家的书香门第接下去了,可以称为“耕读传家”了。

冯台异做过县令,吴清芝深知,一个人成了秀才,虽不是登入仕途,也算是进入仕林,成为斯文中人,在社会中就有一种特殊的地位。一般老百姓见了县官要称“大老爷”,自称“小的”。秀才见了县官则称“老父台”,自称“生员”。如果打官司输了,一般老百姓,县官可以打屁股;对于生员,如果要罚了也只能打手心,象先生罚学生那样。封建社会的这种等级礼遇,冯府深知其重要,为了使自己的子弟进入仕林,对弟子们的学习要求很严,且非常重视,当时冯汉异为了使冯家子弟学业有成,曾作《训子侄四章》以教诲:

诗书万卷道无穷,扼要一言执厥中。

真学浮华新习气,谨遵纯朴旧家风。

但能遏欲斯有理,若不徇私即大公。

空语儿孙须记取,自来本色是英雄。

燕山丹桂五枝芳,训子谆谆守义方。

物朴偏能延岁月,花娇多不耐风霜。

倚罗华丽寒难御,黍杰是粗味却长。

空语儿孙须记取,此中甘苦我亲尝。

性情优劣在遗传,最易迁移是少年。

自古有为先有守,此心无欲即无偏。

辛勤稼穑食恒足,孝友家庭子自贤。

寄语儿孙须记取,读书且莫弃耕田。

无论守旧与维新,到底男儿贵立身。

有势利心难免俗,知诗书味不骄人。

天源沟冷流终涸,不文金银富与贫。

寄语儿孙须记取,欲知后果看前因。

按当时清朝所定的学校制度,县城里设小学,省城里设高等学堂,北京设京师大学堂。学校分为三级,科举功名也分为三级,这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县一级的功名是秀才,省一级的功名是举人,中央一级的功名就是进士。成了进士,就是登入仕途,可以做官了。很多人都这么推测,冯府的人可能也是这么推测的。这年夏天,恰好县学招生,冯云异就同吴清芝商量,让自己的儿子菘兰和二个侄子友兰、景兰去县学报考,三个人都考上了,友兰的文章还得了县官的夸奖,至此,冯府一家兰字辈在县学读书的加上老四湘兰和又考上的老五菘兰、老六友兰、老七景兰共四人,还有老大培兰在开封读优级师范,老二瀛兰在开封中州公学法*专科,除老三新兰未成年亡故外,一门已有六位子弟分别在县学和省学读书,其它年幼的,留在家里继续读私塾。

年初,16岁的冯友兰随同堂兄大哥培兰、二哥瀛兰、四哥湘兰前往开封报考中州公学,友兰以初试第二名,复试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开封中州公学中学班,走上了青年求学的道路。三年后,冯友兰曾转学武昌中华学校,年从省城开封考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预科班,那里开设的一门逻辑学课程引起了他浓厚的兴趣。

这期间,即宣统元年(年)唐河县城在老君庙路西的姚宅开办官立瑞本女子小学堂,当时,因时风未开,家长多不肯让媳妇女儿走出闺阁读书,次年,县教育局长,吴清芝的娘家族弟吴简斋请吴清芝出任监学,聘女教师一人,一班学生约30来人,除家住城关者外,学生自由结合,立伙自炊,或就近在亲友家吃饭。年3月正式开学,设修身、习字,国文、算术、体育课,吴清芝带叔兰食宿校内,她每天晚上提着一只座钟,准时进入教室,监督学生自习,从不间断,她的办学经验是:“吾办学校无他长,惟使师生间和而已”。由于她对唐河教育的贡献,特别是在女生教育方面的特殊贡献,被誉为唐河县第一位女教育家,年9月载入《唐河县志》。

年,冯友兰在上海中国公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从此,哲学,特别是中国哲学,就成了他终生研究的事业。在北大读书期间,他常去听名教授*侃的讲课,特别是《文选》、《文心雕龙》这些书,他从前连名字都不知道,*侃的课他觉得很好听,有一次,他替一个不会作诗的学生作了几首拟古诗十九首的诗,抄好后送给*侃,*也居然加圈加点,还写了赞赏的批语。友兰从北大放假回老家祁仪,就照着*侃的路数教妹妹叔兰(沅君),叔兰她聪明绝顶,短短的一个暑假的时间,她就把这些学问学会了,不但会讲、会念,而且会写,还写出了象六朝小赋那样的小品文章。等到第二个暑假友兰再回家,沅君的学问就更大了。这时北京传来消息,北京女子师范学校要招国文专修科。这个学校当时是北京女学的最高学府。兄妹几个都主张叫沅君去报考。沅君也坚决要去。冯台异在世时,已把沅君许婚于唐河一个人家,沅君要去读书,开明的母亲吴清芝是同意的,但一个女孩子要去北京读书,是一件动人听闻的大事,有人提醒吴清芝说:是否和男家商量商量。吴清芝说:既然已经决定去,就不同他们商量了。如果商量了他们不同意,事情就不好办了。又有人提醒说:即使不商量也得去打个招呼。吴清芝说:既然不商量,也不必打招呼。由于吴清芝果断处事,不顾别人的议论,在友兰暑假快结束的时候,她就让友兰带上景兰、沅君一同进京。沅君到北京报考,果然考上了。从此,沅君走上了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的道路。

(求学中的冯友兰)

年,冯友兰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年11月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系统地学习了西方哲学,年以《人生思想之比较研究》一文通过答辩,获博士学位,同年回国,年完成《三松堂全集》(第1——14册)一生中西文学术论著余万字,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系主任、秘书长、文学院长、校委委员会主席,第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二、三、四届全国*协委员,第六、七届全国*协常务委员,第二、三届民盟中央委员,美宾夕法尼亚大学及夏威夷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常务委员等职。年11月26日逝世于北京,享年95岁。

冯景兰于年进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矿产学、岩石学、地貌学等,获硕士学位,于年毕业回国,历任中山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研究生院讲师、教授、系主任、研究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等职,为中国的矿业堪探及地貌地形研究作出了突出贡献。

(冯景兰)

冯沅君年夏在女高师毕业,进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做研究生,年开始以淦女士的笔名发表小说,并得到鲁迅的肯定,年以“沅君”的笔名成为北京《语丝》的经常撰稿人,发表小说、论文及考证性文章。年夏在北大研究所毕业,历任南京金陵大学、北京中法大学、上海暨南大学、中国公学大学、北京大学国文系任教师。年考入巴黎第七大学文学博士研究生院,年毕业时,通过论文答辩获文学博士学位。归国后历任天津河北女子师范、中山大学、武汉大学、东北大学、山东大学等学校讲师、教授等职,年任山东大学副校长,是杰出的女作家,女教育家,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山东省*府委员,山东省妇联副主席、山东省文联副主席等职。

(冯沅君)

至此,祁仪冯府完成了六世冯台异、冯云异、冯汉异一门三杰,七世冯友兰、冯景兰、冯沅君一门三杰,二代人均为一胞三杰的辉煌文化历史。这在中国历史上,特别是在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中,虽不能说是后无来者,但前者实属少见。

社会传言,祁仪冯府有“三十六博士、硕士、七十二学士”,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但翻开祁仪冯府的学者人名录,粗略查看一下,确实令人赞叹。

四世冯殿吉武秀才不说,仅五世冯玉文一支下的六世中,冯台异进士、冯云异、冯汉异皆为秀才,可谓一门三杰,还有冯士均是多才多艺的女诗人,可惜只活18岁英年早逝,七世冯友兰博士、高级教授,国际知名学者,冯景兰硕士、一级教授,冯沅君博士,知名教授,女教育家,女作家,冯培兰、冯赢兰、冯湘兰、冯崧兰等均是大专毕业,其中冯培兰终生从事教育事业,并任县*协副主席,八世中冯钟越是我国著名的航空航天专家,冯钟镤(宗镤)著名女作家,大陆还有钟辽、钟琏、钟芸、钟广、钟燕、钟粒、钟隽,在台湾的有钟凰(舫溪)(女)、钟鲁、钟豫;在海外的有钟睿、钟彦等十余位均为知名专家、作家或有高级技术或高级教师职称或专区级干部等。九世冯岱、冯云棣、冯涵棣也在美国获博士学位……

粗略查看一下祁仪冯府的人才榜便知,社会上关于冯府有“三十六博士、硕士、七十二学士”的传言,也并非妄言,照这样的“耕读传家”之法传下去,也许要不了多少年,到冯氏家族的十世、十一世或者十二世或者更长一些时间,“三十六博士、硕士、七十二学士”的传言就会成为现实。

孔子不是神。冯友兰也不是孔子。冯友兰以他等身的著述,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祁仪冯府众多学者的出现,也非神助,而是冯府世代尊教的结果。

(祁仪街清水河一角)

冯府成为唐河望族,也非自初就是唐河望族,它处在祁仪这块特殊的土壤里,在特殊的环境条件下,造就了冯府世代重教的家风。没有祁仪这块丰厚的文化土壤,就没有走向世界的祁仪冯府。

也许,这是我的姑妄之谈。

注:本文部分章节主要参考和引用了冯友兰著《三松堂自序》(河南人民出版社),余克珍主编《冯友兰与故乡》(河南人民出版社)等书的内容。

(图片来自网络)

kuquan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镇神话一门英杰出大家的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