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甲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年7月广东省历史合格性考试真题
TUhjnbcbe - 2021/8/1 15:21:00

相关阅读

年广东省合格性考试语数英三科样题汇总

广东省春季高考语数英四年真题汇总

年1月广东历史合格性考试真题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二、三知识总结(可下载打印)

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合格性考试历史试卷年7月广东物理合格性考试高清真题及详细解析年7月广东省地理合格性考试真题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科本试卷共4页,22小题,满分分,考试用时6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春秋时代,出现了“诸侯僭越自己的身份,用天子之礼;卿大夫僭用诸侯之礼、天子之礼”的现象。这说明()A.世袭制崩溃B.分封制瓦解C.宗法制巩固D.礼乐制破坏2.“子生三年,然后免予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意思是说:孩子出生后,前三年离不开父母的怀抱。因此,儿子为父母守丧,也应有三年,以感父母之恩。主张这一思想的是()A.道家B.法家C.墨家D.儒家3.立春,是春天之始,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历代将立春作为重要节日加以庆祝。如隋代,毎年立春前五日,在各州府大门外的东侧,造青牛两头及耕夫犁具。这说明统治者()A.鼓励商业发展B.加强中央集权C.重视农业生产D.强化思想控制4.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座城市:“朱雀门大街纵贯南北,把全城分为东西两半。东西两部各有周遭六百步的大商市,称东市和西市。全城的居住区共建一百零六坊,各坊间形成东西大街十四条,南北大街十一条。”这座城市是()A.唐都城长安B.北宋都城开封C.元都城大都D.明都城北京5.有学者论述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思想家,说,“他重视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他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这位思想家是()A.董仲舒B.韩愈C.朱熹D王阳明6.“广州一口通商禁令解除,上海港久被压抑的潜能得以释放。最集中的体现,是取代广州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首要港口。”打破广州一口通商格局的是()A.《南京条约》的签订B.《北京条约》的签订C.《马关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7.年5月10日,《北京大学日刊》刊登蔡元培辞职声明:“我欲小休矣!北京大学校长之职,已正式辞去;其他向有关系之各学校、各集会,自五月九日起,一切脱离关系。”与蔡元培辞职相关的事件是()A.辛亥革命B.护国运动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8.“(民国)十五年六月,国民*入湖南,克长沙,吴佩孚来援,败绩,国民*遂下武汉,入江西,败孙传芳之兵,分*为左右,夹江东下。”这段材料描述的是()A.*花岗起义B.北伐战争C.辛亥革命D.南昌起义10.-年,我国重工业年均增长速度是25.4%,轻工业年均增长速度是12.9%,农业年均增长速度4.5%。经济增长呈现这一特点的原因是()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B.“大跃进”运动的开展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行11.“当零点的钟声敲响时,大厅肃穆,飘扬了多年的葡萄牙国旗降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徐徐升起,高高飘扬在大厅中,同时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看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听着庄严的国歌,我非常激动,心潮澎湃。”这一材料记录的是()A.抗日战争胜利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C.香港回归D.澳门回归12.自公元年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取得合法地位后,历代统治者不断通过立法加强对基督教的扶植和保护。到公元6世纪编纂的《民法大全》,更明确规定所有非基督教徒不具有继承权、不能在法庭作证反驳基督教徒。这反映了罗马法()A.适应国家统治需要B.反对奴隶制度C.体现人人平等精神D.重视法律程序公正13.十四五世纪的欧洲,“薄雾开始消散……人类已经成为精神上的个体,并且如其所是地认识自身”。材料反映的是()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科学革命D.启蒙运动14.从年开始,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伴随着天花、麻疹等从来没有到达过西半球的疾病的流行,墨西哥的人口就减少了90%之多,由万锐减到万。其直接原因是()A.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B.美国独立战争的发生C.工业革命的推进D.新航路的开辟15.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有序言和本文7条,全文不过字,其重要特点之一是只列基本原则。两百多年来,除增加一些修正案外,至今仍然使用。这部宪法是()A.英国《权利法案》B.美国年宪法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D.《德意志帝国宪法》16.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折: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其主要理由是,十月革命()A.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B.加速了“一战”结束C.使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D.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17.列宁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照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这番话描述的对象是()A.战时共产主义*策B.新经济*策C.农业集体化*策D.自由贸易*策18.年6月17日,美国国会通过了《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案》。该法案提高了种商品的进口税率,平均将进口税提高到占征税商品值的60%。当时美国釆取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缓解西方国家之间的矛盾B.推行罗斯福新*C.应对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D.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19.19世纪的某项科技发明打破了人类社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律。该发明是()A.电话B.电灯C.飞机D.互联网20.狄更斯这样描写19世纪中期英国城市贫民街区的夜晚:“当成群的没有工作的劳动力在街道游荡……有些人要求面包,有些人借酒浇愁。”这一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现状的文学作品风格是()A.古典主义B.现实主义C.浪漫主义D.现代主义公元8世纪到16世纪,尽管中国经历了唐宋元明几个王朝的更迭,但在辽阔的中国区域内、汉字像一根看不见的魔线把语言不同、风俗习惯不同,甚至血统不同的人民心灵缝合在一起、成为自觉的中国人。——摘编自《汉字五千年》材料三年,英国马嘎尔尼率领人使团来华,这一干人等只有一人略通中文,当时整个西方世界能使用汉字的不超过一百人。进入21世纪的门口,学习汉语的外国人已超过0万,国家超过一百多个。——摘编自冯天瑜《中国文化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字的书写载体。(6分)并概括汉字发展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归纳汉字的作用。(4分)(3)材料三中,与18世纪末相比,21世纪汉语言文字的影响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22.世界格局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又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材料一英国的优越地位在18世纪归功于它的*治制度……在19世纪初期则几乎完全归功于机械技术。在年,“效法英国”一词已经成为人们的口头禅,而到年,英国已成为“欧洲工业的老师”。——据C.W.克劳利《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材料二到战争结束时,英国已经从战前的债权国变成了负债累累的债务国……英国只能以小伙伴的身份追随美国身后,以保住其欧洲大国的形象。——据王斯德、钱洪《世界当代史—》材料三年春德国投降的时候,苏联和美国之间的联盟正在瓦解。随着和平的来临,昔日的伙伴为了他们各自的利益逐渐放弃了合作。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在意识形态方面的竞争成为战后两个超级大国的目标。两个对手之间的敌意导致世界成为一个分裂的世界。——据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下)》(1)材料一中英国当时的*治制度指的是什么?(2分)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英国能够成为“欧洲工业的老师”的主要原因。(2分)(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英国国际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二战后美国为遏制苏联、争取世界霸权地位所采取的措施。(6分)(3)材料三中“两个超级大国”主导下的世界格局是什么?(2分)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一格局形成的原因。(4分)(4)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影响世界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分)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礼乐制度规定不同等级的贵族行不同的礼仪,不能僭越。据材料“诸侯僭越……用天子之礼;卿大夫僭用诸侯之礼……”,可知与礼乐制度相违背,D项符合要求。故选D。2.D材料强调孩子要感恩父母,对父母要孝敬,这是儒学观点,D项正确。故选D。3.C二十四节气的划分,本是上古时代指导农业生产的需要,历代对立春的庆祝,体现了古代统治者对农业生产的重视。而隋朝在立春前五日,“造青牛两头及耕夫犁具”,牛、耕夫和犁具象征铁器牛耕,也显示对农业生产的重视。故选C。4.A据材料“东西两部各有周遭六百步的大商市,称东市和西市”,“全城的居住区共建一百零六坊”,可知该城市实行的是坊市制度,并且坊市分开。宋及以后朝代坊市制度被打破,BCD错误。故选A。5.C理学兴起于北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著有《四书章句集注》,董仲舒是西汉人,韩愈是唐朝人,时间不吻合,排除AB两项,王阳明是心学的代表人物,D项错误。故选C。6.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开放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和广州,上海等地的对外贸易因此发展起来。故选A。7.C据题干及材料信息“年五月十日”,“各学校、各集会”,可知材料涉及到五四运动,而当时蔡元培是北京大学的校长,故蔡元培辞职应该和五四运动有关。故选C。8.B“(民国)十五年”是公元年,又据材料信息“入湖南,克长沙,吴佩孚……”“入江西,败孙传芳之兵”,可知该事件应为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故选B。9.B建国后,由于工业化的发展和妇女地位的提高,妇女走出家门,外出工作的越来越多,使夫妻双方都有工作的家庭比例越来越高。—年,我国出现三年经济困难,A错。建国初,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C错。—年集体才是农业生产的主体,D错。故选B。10.A根据材料,—年是新中国实施“一五计划”时期,又据材料,重工业年均增长速度是最高的,符合“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特点,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在年,“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都发生在年,时间均不符合,排除BCD。故选A。11.D据所学知识,年,葡萄牙通过欺骗的手段占领了澳门,到年澳门回归,历经多年沧桑。结合材料信息“多年”,“葡萄牙国旗降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徐徐升起”,可知材料所指是澳门回归。故选D。12.A题干强调罗马帝国不断加强基督教的地位,这是为了统一思想,本质上是为了巩固帝国统治的需要。故选A。13.A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于14世纪的意大利,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结合材料信息“十四五世纪的欧洲”,“人类已经成为精神上的全体”,宗教改革发生在十六世纪,启蒙运动发生在十七、十八世纪,时间不符,BD错误。科学革命与材料述及的主体“人类”不符,C项错误。故选A。14.D—年,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世界各地区联系加强,也导致了疾病在世界范围之内流行。据材料信息“年”,“西半球”,”墨西哥”,故选D。15.B根据题干信息“第一部成文宪法”,“只列基本原则”,”修正案”可知,与美国年宪法的特点吻合。故选B。16.C题干强调了十月革命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途径。故选C。17.A据材料信息“列宁说”“无产阶级的办法”“共产主义原则”可知,与战时共产主义*策的特点吻合。故选A。18.C据材料信息“年”“将进口关税提高”可知,这是美国应对—年经济危机的措施,此举会激化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故A项错误,罗斯福新*开始于年,美苏争霸发生于二战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BD项。故选C。19.B据材料“19世纪”,“打破了人类社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节律”可知是电灯发明的影响。故选B。20.B据题干信息“19世纪中期”,“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现状”可知,与19世纪30年代之后兴起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吻合。故选B。二、非选择题21.(1)书写载体:龟甲兽骨;金属器具;竹木简;丝帛;陶器瓷器等。(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种载体即可得6分)特点:由繁到简;趋向统一。(4分,每点2分,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酌情给分)(2)起到了增进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凝聚中华民族的重大作用;有利于中华文明的记载、传承、传播。(4分,每点2分,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同等给分)(3)变化:汉字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2分,回答出“汉字使用的世界范围不断扩大”给1分)主要原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提高;中外*治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4分,每点2分,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酌情给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信息“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得出“书写载体有竹简、丝帛、金属、石头、陶瓷器等”;第二小问,依据表格可知汉字呈现由繁到简的发展趋势。第(2)问,根据材料二信息“把语言不通,风俗习惯不同……的人民心灵缝合在一起,成为自觉的中国人”得出“汉字具有增进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凝聚力”,结合所学可知汉字有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承。第(3)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只有一人略通中文……整个西方世界能使用汉字的不超过一百人”“进入21世纪;学习汉语的外国人超00万,国家超过一百多个”得出“汉字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扩大”;第二小问,抓住“21世纪",结合所学可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影响力提高,中外交流加强等因素都推动汉字在世界上的使用和影响。22.(1)*治制度:君主立宪制。(2分)主要原因: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2分)(2)变化:英国丧失了欧洲霸主和世界霸权地位。(2分)措施:出台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发动 和越南战争。(6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6分)(3)世界格局:美苏两极格局。(2分)原因:美苏国力增强,西欧、日本衰落;美苏国家利益的冲突和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对立。(4分,每点2分)(4)主要国家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2分)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的时间信息“18世纪”可知,当时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信息“19世纪初”“年”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故为“欧洲工业的老师”。第(2)问的第一小问,从材料一的“欧洲工业的老师”到材料二的“英国只能以小伙伴追随美国身后”可知,英国丧失了欧洲乃至世界霸主地位;第二小问,结合所学可知,美国遏制苏联的措施有出台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成立北约,发动 和越南战争等,第(3)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所学可知,年后的国际格局是美苏两极格局;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信息“为了各自的利益放弃合作”“意识形态的竞争”得出美苏对峙的原因有“国际利益的冲突”“意识形态的对立”,结合所学可知,美国国家实力的增强、传统欧洲国家和日本实力的衰落也是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第(4)问,结合前面问题和材料可知,主要国家力量的对比的变化是国际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年7月广东省历史合格性考试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