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甲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语文备考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黄
TUhjnbcbe - 2021/7/25 15:46:00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咨询 htt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方法指导

一、《考试大纲》的能力要求:

1.理解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①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②的含意

2.分析综合③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理解能力:

①重要概念:指对文章思想、观点、情感等起重要作用的概念。(这些概念一般都有较丰富的内涵,有的还有特定含义。)

②重要句子:指对文章思想、观点、情感、结构等起重要作用的句子。(注意其在文中所处的位置。)

分析综合能力:主要考查考生筛选信息、词句理解和综合推断等方面的能力。

二、解题方法:

1.通读全文,勾画要点。

(1)原文中的主干句、关键词。

(2)题干(提示)中的关键词句:

①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

②重要问题及概念前后的修饰语、限制语以及有指代意义的词语;

③关联词。

2.审读题干,筛选信息。

联系阅读材料,依据题干要求进行比较、过滤、选择,从中选出所需要的词语或句子。

筛选的关键是找准与选项对应的原文。

3.比照文题。

在原文中找到与选项对应的相关内容后,要仔细、严谨,逐字逐句的比照,看哪个词被换了或删了,句子的意思是否发生了变化,与题干的意思是否符合。

4.分析文章中心,题干选项即设题陷阱。

三、设题陷阱的种类:

(1)范围失当(以偏概全)

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例如:“一些”“有些”“几乎”“除……之外”“到……为止”“绝大多数”“全都”“全部”“有时”“凡”“全”“都”“所有”“一切”“各种”等。(读原文时,可以用笔把这些词勾画出来。)

(2)然否不当

注意:命题者故意忽视原文中“可能”“大概”“也许”“差不多”“将会”等修饰限制语,把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或将“或然”与“必然”不分,或将“已然”与“未然”混淆,以假当真。

(3)主次不分

注意:不要混淆主次关系,把主要的问题说成次要问题,或反之。

(4)因果倒置

注意:命题者故意把原材料中的“因”变成了果,或把“果”变成“因”等。还有一种情况是强加因果关系,即把本无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硬说成有因果关系。

(5)张冠李戴

注意:分清选项句的主语与宾语,不要将表述的对象弄混。

(6)歪曲事实(曲解原文)

注意:选项不尊重原文材料中的事物的客观性,故意夸大事物实有的地位、能力、功能和效用等。

(7)无中生有

注意:选项的内容在原文中根本找不到依据,纯属命题者凭空捏造。

(8)选择与兼备

注意:兼备,指同时具有几个方面,选项会将表选择的关系说成兼备关系,或相反。

(9)表述过于绝对

当然,命题者在设题时还有其他陷阱,如答非所问、偷换概念、自相矛盾、过于绝对、理解不当(注意指代词的具体指代内容及一些解释性句子的陈述对象)等,在做题时要认真辨别。

四、高考真题详解放送:

(·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1.A)。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1.B)。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1.C)。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1.D)。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2.B),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生作用。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3.D)。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较大的冲击。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吉凶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一个商王朝,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

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代开始进行。

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

D

 小题解析 

本题难度中等,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D项,“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有误,由原文第2段倒数第2句“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可知,选项说法过于绝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

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批判。

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学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献的记载,也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古文字,这使它在解释字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B

 小题解析 

本题难度大,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B项,以偏概全,原文第4段第2句说“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选项对“旧史学”缺少限定。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尚书·盘庚》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由此看来,尽管其中保留了许多商人语言,但是仅凭此篇仍不足以证实商王朝的存在。

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依靠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第二次殷墟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除了甲骨之外,遗址的其他遗存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

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D

 小题解析 

本题难度中等,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D项,“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有误,原文最后一段第2句说“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可见“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不是始于“殷墟甲骨文被发现”时,商周古文字也曾经是探究先民造字之法的凭依,该选项的错误类型为强加因果。

免责声明:本文所有图文、音视频均来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除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

小试牛刀

(旧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3题。

咏史诗是融文学与史学特质于一体的重要诗歌体类,其创作的素材乃立足于史事。《史记》作为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又是史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自然成为咏史创作取材的渊薮之一。咏史诗人的创作结合时代特征和审美趋向,选取《史记》中的人和事,通过批判或褒扬,以寄寓抱负或针砭时弊。

在现存的文学史料中,最早的咏史诗的素材出自《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该诗在咏史创作史乃至文学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班固依据此传叙写的“缇萦救父”史实,创作传体《咏史》诗,将二百字的故事,缩写为八十字的五言诗,传承了《史记》“寓论断于序事”的叙事方式和“实录”的著史精神。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记》的传播形式和流传途径更为广泛,更便于咏史诗人从《史记》中选取适合个人创作的题材。左思《咏史》八首开创了“名为咏史,实为咏怀”的咏史变体即论体咏史,通过吟咏冯唐、主父偃、司马相如等人,将叙事、议论和抒情有机结合起来,抒发个人处于门阀森严时代而才华不能得到施展的痛苦和愤懑。

唐代诗人对《史记》的接受为咏史诗增加了新的审美情趣,唐初咏史创作仍沿袭班固的《咏史》体式,叙多于咏,事大于赞。当盛世不再,咏史诗人试图在历史往事中寻找社会成败治乱的根由,其创作有着深刻的历史反思性和强烈的现实指向性。因此,诗人多借对《史记》中人、事的评价,来表达其与前人不同的史识和史观,一时翻案成风。唐代晚期,还出现了以七绝为主要创作形式的咏史诗人,他们一写就是百十首,如汪遵、罗隐等。他们创作了许多短短的四句二十八字史论,并借此再现了一幅幅生动的《史记》画面,其论史的角度、观点都有新意。

宋代诗歌好议论说理,贯彻到以《史记》人物为原型的咏史诗创作中,就是翻案之风更甚于唐,且比唐人翻得更有深度。王安石的《商鞅》《贾生》等诗,就以古鉴今,用古喻今,巧妙而有针对性地创作咏史诗为当时*治服务。南宋朝廷偏安一隅,腐朽无能,诗人们怀古伤今,在咏史创作中也有着深深的爱国烙印,代表诗人有陆游、刘克庄、文天祥等,歌咏对象多为英雄豪杰和忠臣义士,如项羽、韩信、侯嬴、信陵君、伍子胥、张良等。

元明两代取材于《史记》的咏史创作,在某些方面也不乏特出之处。如元胡衹遹从理学的角度重新审视《史记》中的人物,对刘邦、张良、陈平等人的解读颇具新见。元明两代人对《史记》的接受,还体现在对历史小说的创作上。除了取材《史记》进行创作,他们还在历史小说中插引前人咏《史记》人物的诗歌,这既可视为他们对前代涉及《史记》的诗歌的接受,亦可看作是他们对《史记》的再接受和再创作。这些咏史作品在小说中所起的艺术作用是多方面的:敷衍故事,增饰细节,评说人物,烘托形象,转换叙事视角,传接情节脉络等。

清代涉及《史记》的咏史创作在集前代之大成的同时,亦有所拓展创新,出现了专门吟咏《史记》的咏史之作,这些作品或为专集单行,或在别集中独自成卷。

接受《史记》而创作的咏史诗,实质上是《史记》研究成果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中包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和文学创作经验。与此同时,诗人接受《史记》的创作成果,也成为《史记》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史记》也因此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并使之成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经典。

(摘编自赵望秦《史记与咏史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咏史诗兼具文学特质与史学特质,诗人借助咏史诗可以寄寓抱负或针砭时弊。B.纪传体通史《史记》是首部史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也是后世咏史创作取材的渊薮。C.取材于《史记》的咏史诗带给文学界的创作经验,可以归作对《史记》的一种研究成果。D.《史记》成就了诸多咏史诗,这些咏史诗也赋予了《史记》新的内涵,使其更加经典。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述结构,以时间为主线展开论述,让读者了解了咏史诗与《史记》的不解之缘。B.首段介绍了咏史诗的体例特点及《史记》对后世咏史诗创作产生的重要影响,为后文的论述奠定了基础。C.作者在论述中注重列举一些实例,既避免了缺乏实例的泛泛而谈,又体现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值得称道。D.作者在按朝代顺序进行逐一论述时,都能将笔墨倾注在咏史诗与《史记》的关联性上,绝不旁逸斜出。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现存史料中最早的咏史诗之所以在文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是因为其取材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B.《史记》的传播形式和流传途径对后世咏史诗的创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二者往往呈现出正向关联的关系。C.宋代以《史记》人物为原型的咏史诗创作开创了翻案之风,这与宋代好议论说理的诗风不无关联。D.离开了以《史记》为创作源泉的众多咏史诗,《史记》也就称不上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真正有内涵的经典著作了。

1.B;2.D;3.B解析:

1.“首部史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经典”于文无据。根据原文第1段可知,《史记》是“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但不是第一部“史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此外,“后世咏史创作取材的渊薮”曲解文意,是“之一”不是“唯一”。2.“绝不旁逸斜出”说法过于绝对。文章在介绍元、明两代的咏史创作时,提到了历史小说的创作。3.A.强加因果。最早的咏史诗“在咏史创作史乃至文学史上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与其取材于《史记》并无因果关系。C.张冠李戴。由原文4、5段可知,唐代已有“翻案之风”。D.说法过于绝对。根据原文第8段可知“以《史记》为创作源泉的众多咏史诗”可以算作《史记》研究成果的一种特殊形式,能赋予《史记》“新的内涵”,但即使不将这一部分作为评价的参考,也并不会影响《史记》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所具有的价值。

(新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题。

材料一:

审美教育简称美育,它以各种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为手段,不断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帮助人们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以造就全面发展的人。审美教育历史悠久,只是在不同时代、地域有不同的形态和方式。在古代中国,美育传统蕴含在礼乐相济的审美化教育途径中。在西方,美育思想可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近代随着德国古典美学的发展达到高峰。18世纪,德国哲学家席勒在康德的启发下正式提出美育思想。康德认为,人具有理性和感性两大思维能力,但这两种能力往往难以调和,因此他试图通过“审美判断力”这一特殊的心理能力加以弥合。基于这一思想,席勒在《审美教育书简》中提出,人的“游戏冲动”作为纯自由的活动,其主要对象是美,美是一种活的形象,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因此“游戏冲动”可以成为沟通诸多对立因素的桥梁,从而保持人所应有的完整性。受席勒美育思想影响,中国近代一些思想家,如王国维、蔡元培、鲁迅等均认识到美育的重要性。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指出,“独美之为物,使人忘一己之利害而入高尚纯洁之域,此最纯粹之快乐也”。蔡元培曾谈道,“提倡美育,便是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刻、图画、文学里又找到他们遗失了的情感”,并提出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五育并举”的教育宗旨。从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到诸公对美育的积极倡导。

一个社会对美育的重视程度,往往与其经济状况相关。高度发达的经济社会,是美育生长的沃土。“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中已含此意。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实力大幅提高,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这使社会、学校和家庭大规模、高质量实施美育成为可能。同时,*和国家高度重视美育工作并制定相关*策,为全面实施美育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在这一背景下,全社会对美育的重视度空前提高。然而,如何抓住历史机遇,有效实施美育,是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艺术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

实施美育的前提是建立审美标准,即回答“什么是美”。若说美在客观,为什么有的人认为美的事物,另一些人却不以为然?若说美在主观,为什么会存在普遍被认为美的事物?苏轼的《琴诗》恰能反映这种困窘。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指与琴的巧妙接触,方生出美妙音乐。其实审美也是主客观有机交融的结果,少了任何一方都会出现“放在匣中何不鸣”或“何不于君指上听”的疑惑。

把握个体审美差异与主流审美观的关系是实施美育的关键。就个体而言,生活、经验、教育等方面的差异会带来审美差异。我们应理解个体审美差异,也要承认社会存在主流审美观。对个人或群体特点鲜明、取向正确的审美观应予以尊重并积极引导,以此丰富主流审美观的内涵和面貌,保持其活力和动态性。同时,在教育中应通过美育,帮助学生认知美的形式法则,如多样统一、对比均衡、节奏韵律等,引导学生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精神的主流审美观,以保持个体与社会精神的健康向上。

实施美育的途径是多样的,但既符合美育特征又较有成效的是“体验”。所谓“体验”,需要进入情境,调动各种感官,与对象互动,唤起深度情感,形成共情,从而获得审美享受。这一过程依赖于提升感官敏锐度,正如美学家乔治·桑塔亚纳所说,“美感教育就在于训练我们去观赏最大限度的美”。如何有效训练感官?答案是欣赏艺术,但欣赏的艺术对象必须具有丰富的审美品质,思想内容健康。欣赏艺术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具有“开始”和“结束”的特征,因此我们还需要一些无意识、任何情况下都可发生的审美行为。能够产生这种审美行为的是优美的环境,包括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在有意识与无意识共同作用下的审美体验中,才能达到以美育塑造人的美好心灵之目的。

(摘编自尹少淳《有效实施美育》)

材料二:

一段时间以来,北京、天津、河北三地13所学校发起成立京津冀美育联盟;上海师生创作的表演节目、艺术作品在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大放异彩,秀出上海美育工作的喜人成果;苏州率先推进美育进中考,实现全市学校艺术课程开课率、艺术活动参与率全覆盖……全国各地学校美育工作正在加快推进,使更多孩子有了感受美、认识美的机会,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可以说,学校是美育的摇篮,能够不断在实践中开拓美育新天地。

据统计,近87%的学生在中小学接受了艺术教育,65%的学生参与了艺术社团或兴趣小组,学习掌握了艺术技能;到年,美育教师人数达到71.7万。美育成果显著,也推动着美育理念发生转变。人们逐渐认识到,美育不只是让学生掌握一种艺术技能、获得一张荣誉证书,更能塑造人的美好心灵、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美育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乐行而志清”是体悟艺术之美,“清晖能娱人”是关照自然之美,“有无相生”体现着思辨学理之美。因而,美育课程不应局限于单纯的艺术欣赏或艺术实践,而应鼓励学生从更广阔的生活、自然中汲取营养,以期充分调动想象力和创造力,体悟大千世界、深邃哲思之美,产生内心的愉悦与欢喜,形成独特的品位与格调。

推广美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家庭和社会的义务。家里装饰的一幅艺术作品,地铁站里的一段旋律,公园中的一棵古柏,都可能带来美的享受,使美的种子生根发芽,正如吴冠中从白墙黑瓦、参差错落的江南民居中发现了几何图形构成的形式美一样。从这个角度而言,重视家庭引导,营造城市、乡村文化氛围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年起,浙江省启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一些试点地区邀请专业设计团队参与工程,使村民不仅浸润着乡土文化,也领略到艺术智慧。当前,大量博物馆、美术馆等公共文化机构,正以其开放性、多元性、互动性逐步成为社会美育大课堂。依托博物馆线上展览、

1
查看完整版本: 语文备考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