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
钱穆讲授叶龙记录整理
注:红色字体是读书过程中的感悟或者批注,黑色字体是原文。
已经很久没有在读完一本书之后写读后感了,之前一段时间是有理由搪塞自己的,比如考研时间紧张、等成绩心浮气躁之类的。但是最近闲了下来读书继续像前面一样只看不想也不表达,确实说不通,学而不思则罔!多年的网上冲浪和学习摸鱼经历逐渐让人无法沉下心来去思考自己读到的、看到的东西。昨天也跟唐工聊到这个话题,我说最近要开始写周记,写点什么会逼自己开始多一点思考,唐工回“然后你很快会发现自己的匮乏”,随后又说“再倒逼自己观察思考和学习”。
最近看四叔、木鱼和阿弥的视频,他们一个讲书,另外两个讲影视作品,都能解说出我们完全看不到的点,这些东西也是自己在看书或电影的时候完全不会思考的角度。每每惊叹于他们绝妙的解说时就会反思自己会什么既懒惰又笨拙。比如阿弥讲《千与千寻》中的隐喻与指代,只有他讲的时候我才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否则之前对这部电影一直是难以理解。这种欠缺思考在其他方面也有体现,比如看球或踢球的时候,大部分人看到的可能只是某个精彩的进球或者过人,而跑哥这样的人就能从各个细节中看出球队运转的脉络,这就是所谓的球商。这些都与平时有无思考习惯有关。
考完试之后仔细思考了自己这几个月的假期应当如何利用,在各种设想中读书都应该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某天晚上临睡前打开手机备忘录,给自己制定了22本书的暑期阅读计划(尽管按照往年我的阅读量以及最近的读书状态,这个flag大概率是完不成的)。书单里大概有历史、文学、社会学以及新闻传播专业教科书等几类。首先开始读这本《中国通史》的主要原因还是它字数少,不到十万字,想着这么短小的书籍应该很好读完,那么我的任务很快就能完成1/22,能够迎来一个好的开始,对自己后面的阅读是一个鼓励,但是没想到这么薄一本小册子也读了二十多天,从去武汉之前读到今天,我真是低估了自己的拖延能力。当然,我也能找到搪塞的理由,毕竟这本书里边半文半白的句子,读起来真的不通畅,甚至引诱得我在写批注的时候也频频忍不住之乎者也,这算得上是环境对人的涵化。
这部中国通史是之前在B站上看到一位历史博主推荐的,由于篇幅短,又是史学大家所作,所以想着拿来读一下,补充一下历史知识。钱穆先生这本《中国通史》是由其讲课稿整理而成,所以是一部非常主观的简史,相当于对几千年的历史做一个串联,并在其中加入其个人的评述。
在篇幅方面,每个朝代都只介绍它如何来、如何兴、如何亡,但极少讲述具体的历史故事。虽然如此,对于简单了解中国历史的主要脉络也是很有帮助的,特别是那些朝代更替之间的状况,这本书显然比历史教科书详细,比如战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钱穆先生被誉为一代通儒,所以他不仅懂文史,对于*治、古代经济以及地理等都很了解,很多地名都是古代地名与近代地名相对应,读起来方位感比较好拿捏,实在不知道搜一下也能知道。
由于是讲课稿,主观评价是难以避免的,钱先生很提倡儒学以及传统价值,比如他谴责曹操与司马家篡位,批评魏晋士人重门第、逃避社会而无担当。他直言不讳地表达对范仲淹和王安石变法的支持,称元、清为异族,反对将中国古代社会成为封建社会和专制社会的说法,认为古代中国自秦以来便奉行的是王室和*府分离的*治体制,但并没有展开论述,可见是一位十足的民族主义学者。
他指出中国办大学的历史比西方国家更久远(批驳胡适),早在汉代中国便有太学,后来的朝代也有国立大学、私人书院等,作为教育者他对历朝历代的教育状况提及的次数犹为多,多次强调中国办大学的悠久历史。另外还梳理了夏商周以来中国历史的正统传承。作为一名儒生,他的许多观念算得上是传统,但是从时代的角度来看,他已经是接受了许多开放的观念了,并没有对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变革进行谴责,而更像是对新文化运动中否定历史文化价值的一种叹息的提醒。
历史不是古装剧种的侠义江湖或者恩怨情仇,也不是我们以为的愚昧黑暗,在长达几千年的过程中,每个时代的人都在用人类才有的智慧改造世界努力生存,比如书中提及的*治制度、民*制度、教育制度、水利治理等。只不过就像学弟前几天感叹的那样“人性是最经不起考验的”,所以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才有那么多战乱和天灾。而正因为如此,对于制度的探索才一直是备受争议的讨论焦点。
如何设计制度来引导人性和约束权力,是读这本书的时候想得最多的问题。经常会代入式地想,如果穿越回古代做一个君王,会如何改革,引导国家更快进入一个更加昌明的时代,但是越往后读下去,越没有答案,而这本身就是没有答案的。
读完之后,可能这些代入式的问题都会失去意义,但是我想,这本书之于我的意义之一可能就是让我有过这些思考,然后在以后谈及这些问题的时候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以及历史的浩瀚。当然即使我绞尽脑汁去思考,读一本书最大的意义可能仍然是我读了它,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