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甲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TUhjnbcbe - 2021/6/21 15:29:00

第一章 中药与药品质量标准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作出了巨大贡献,对世界文明进步产生了积极影响。*和*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特别是*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医药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对于坚持中西医并重、打造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推动我国生命科学实现创新突破,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中药和中药临床应用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防治疾病、强身健体的智慧结晶与经验总结,几千年来,我国人民对中医药学的不断研究、应用和发展,使其更加完善系统,生机勃勃。中医防治疾病的医疗手段主要有五种,即中药、针刺、灸、推拿、祝由,而中药尤为重要。所谓中药,即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于防治、诊断疾病的药物。详而言之,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按照中医独特的传统炮制方法进行加工的,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的天然药物及其少数加工品。其品种繁多,仅古籍记载就有种以上,发展至今已达余种。中药源于天然的植物、动物、矿物,从这些物品的天然状态到我们服用的药品,须经历种植(养殖)、产地采集加工、精细炮制加工、制成既定剂型等阶段。在这后三个阶段制成的物品,又被分别称为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中药材,简称药材或生药。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取自植物、动物、矿物等未经精细加工炮制的天然药物。中药饮片,简称饮片。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药材经过加工炮制处理后的制成品,可以直接供给调剂配方、煎制汤剂或制剂原料。中成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合格的中药饮片或药材为主要原料,遵循方剂的组方原则配伍,按照一定的制备工艺生产,用于治疗、预防或诊断疾病的中药制品。目前,许多中医药著作特别是《临床中药学》所称的中药,即指中药材与饮片,而中成药则仍用原称,或简称成药。中医临床处方与中药调剂所说的中药,绝大多数是指中药饮片与中成药,极少指中药材。

一、历代本草代表作

在浩如烟海的本草典籍和医药文献中,记录着我国人民发明和发展中医药学的宝贵经验和卓越贡献。它既是我国人民的智慧结晶,又是研究和发展中药学的基础。现将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于下。

(一)《神农本草经》

简称《本经》,为汉代本草代表作。该书虽假托传说中的神农而作,但并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而是经历了较长时间的补充和完善。其成书年代虽尚有争议,但不会晚于公元2世纪(东汉末年)。原书已佚,现存各种版本均系后人考订、整理、辑复而成。其序例部分简要地总结了药物的四气五味、有*无*、配伍法度、服药方法、剂型选择等基本原则,初步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各论载药种,分上、中、下三品分类。所记功用大多朴实有验。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为本草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本草经集注》

 为魏晋南北朝本草代表作。作者陶弘景,书成于公元年左右(南北朝梁代)。在序例部分除对《本经》条文逐一注释、发挥外,又补充了大量采收、鉴别、炮制、制剂、合药取量、诸病通用药及服药食忌等内容,大大丰富了药学理论。在各论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将所载种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未用7类。该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整理、补充了《本经》,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本草学成就,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三)《新修本草》


  又称《唐本草》,为唐隋时期唐代的本草代表作。该书是在普查全国药材基础上,由长孙无忌、李勣、苏敬等21人共同编撰而成。书成于公元年(唐显庆四年),共54卷,载药种。书中除本草正文外,还增加了药物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开创了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的先例。本书的完成依靠了国家的行*力量和充足的人力物力,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并被今人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比公元年问世的欧洲纽伦堡药典《科德药方书》早年。该书无论在内容和编写形式上都有新的突破,全面总结了唐以前的药物学成就,并很快流传于海内外,对后世医药学的发展影响极大。

(四)《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简称《证类本草》,为宋金元时期宋代本草代表作。作者唐慎微,以掌禹锡的《嘉祐本草》和苏颂的《图经本草》为基础,并收集转录了大量宋以前各代名医对本草的真知灼见、经史传记和佛书道藏中有关本草的论述,以及民间防治疾病的经验和单方,撰成此书。书稿初成于公元年(宋元丰五年),定稿于公元年(宋大观二年)以前。全书共30卷,载药种,附方余首。该书图文对照,方药并收,医药结合,资料翔实,集宋以前本草之大成,使大量古代文献得以保存,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

(五)《本草纲目》

简称《纲目》,为明代本草代表作。该书的作者为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他采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以毕生精力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深入地研究整理。前后历时27年,参考文献余种,并进行长期的实地考察和亲身实践,终于在公元年(明万历六年)完成这一巨著。全书共52卷,约万字,载药种,绘药图余幅,附方0余首。其序例部分对本草史及药性理论等,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总结和发挥;各论按自然属性分为16部共60类,每药按正名、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诸项逐一介绍,纲举目张,成为当时最完备的分类系统。该书不仅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将本草学的发展提高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而且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等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对世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六)《本草纲目拾遗》


  简称《纲目拾遗》,为清代本草代表作。作者赵学敏在广泛收集民间用药和注意研究外来药的基础上撰成此书。初稿成于公元年(清乾隆三十年),定稿于公元年(清嘉庆八年)。全书共10卷,载药种,其中新增种,创古本草增收新药之冠,极大地丰富了本草学。同时,对《本草纲目》略而不详的加以补充,错误加以订正,不但总结了16~18世纪本草学发展的新成就,而且还保存了大量今已散佚的方药书藉的部分内容,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文献价值。

(七)《中华本草》

为当代本草代表作。该书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持,南京中医药大学总编审,全国60多个单位余名专家历时10年共同编纂的划时代巨著。全书共34卷。前30卷为中药,已于公元年9月出版,包括总论1卷,药物26卷,附编1卷,索引2卷。共收载药物味,备考药物种,插图幅,引用古今文献1万余种,计约2万字。

后4卷为民族药专卷,包括藏药、蒙药、维药、傣药各1卷。藏药卷已于2年出版,收载常用藏药种,插图幅,计约万字;蒙药卷已于4年出版,收载常用蒙药种,插图幅,计约万字;维药卷已于5年出版,收载常用维药种,插图幅,计约万字;傣药卷已于5年出版,收载常用傣药种,插图幅,计约万字。

书成之后,又于5年编写出版了苗药卷,收载苗药种,插图余幅;6年编写出版了与苗药卷相对应的彩色图谱,收彩图0余幅,是对《中华本草》的补充。

该书全面总结了中华民族0余年来传统药学成就,集中反映了20世纪中药学科、藏药学科、蒙药学科、维药学科、傣药学科及苗药学科的发展水平,不仅对中医药、藏医药、蒙医药、维医药、傣医药及苗医药的教学、科研、临床治疗、资源开发、新药研制等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而且对我国传统医药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二、中药的性能与功效

所谓中药的性能,即中药效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又称药性。研究中药性能的理论,叫药物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无*等。中药的功效与主治病证,既是组方遣药的依据和防治疾病的基础,又是临床中药学的核心内容和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中药功效与主治病证的含义、认定、表述方法及存在的问题等,有助于学习、研究临床中药学。

(一)药性理论与中药防治疾病的机理

中医认为,药物防治疾病的基本功效,不外是扶正祛邪,消除病因,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的偏盛偏衰,使之在最大程度上恢复到正常状态。药物之所以能够针对病情,发挥上述基本作用,是因其各具若干特性和效用,前人也称之为偏性。意思是说,以药物的偏性,调理脏腑功能,纠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以达扶正祛邪、防治疾病之目的。

中药对人体的效用有两面性,即治疗效用和*害作用。治疗效用即正效应,又称功效或功能。*害作用即负效应,又称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和*性反应等。充分而合理地利用中药的治疗作用,尽量避免*害作用的发生,既是高效安全用药的重要保证,又是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

从上可知,中药的性能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依据用药后的机体反应归纳升华而得,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它是古今本草研究者解释药物作用原理的主要工具,是临床用药的理论指导。

另有中药的性状,即药物所有特征的总和,包括形状,大小,色泽,气味,滋味,质地(轻重、疏密、坚软、燥润)等。是以药物(药材)为观察对象。古今本草研究者常将中药的性状与性能相联系,用主以性能,兼以性状的方法,解释药物的作用原理,然而,二者的含义不同,不能混为一谈。

(二)四气


  四气,又称四性,即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药物影响人体阴阳盛衰和寒热变化的作用特点,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

四气之外,还有平性,是指药物寒热偏性不明显者。但这只是相对而言,实际上仍有偏温偏凉之别,仍未超出四气的范围。

1.确定依据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而来,与所疗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反。也就是说,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以病证寒热为基准。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石膏、板蓝根对发热口渴、咽喉肿痛等热证,有清热泻火、利咽、解*作用,即表明其具寒凉之性;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如附子、干姜对脘腹冷痛、四肢厥逆等寒证,有温中散寒、回阳救逆作用,即表明其具温热之性。

2.所示作用

四气,从本质而言只有寒热二性。凡寒凉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热*等作用;凡温热性药物,即表示其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四气对人体的作用也有两面性,倘若应用不当,即可对人体产生不良作用。此时,寒凉性有伤阳助寒之弊,而温热性则有伤阴助火之害。

3.具体表述

寒、热、温、凉、平,是对药物四气的概括性表述。在具体表述时,除上述五种外,又常按四气程度的不同进一步区分,标以大寒、大热、微温、微寒、平而偏凉、平而偏温等。

4.阴阳属性

四气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同的性质,温热属阳,寒凉属阴。在共同性质中又有程度上的差异:温次于热,凉次于寒。

5.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学习掌握四气是为了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体有:

(1)据病证的寒热选择相应药物,治热病投寒药,治寒病投热药。如治气分高热,投性寒的石膏、知母;治亡阳欲脱,投性热的附子、干姜等。

(2)据病证寒热程度的差别选择相应药物。如治亡阳欲脱,选大热之附子,而治一般中寒腹痛,投温性之煨姜;反之,则于治疗不利,甚则损伤人体。

(3)寒热错杂者,则寒热并用,至于孰多孰少,据情而定。

(4)对于真寒假热或真热假寒者,则又当分别治以热药或寒药,必要时加用药性相反的反佐药。

(三)五味


  五味,即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其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

1.确定依据

五味学说是中医归纳解释药物效能的说理工具。五味,最初是由健康人口尝药物的真实滋味而得知,如*连味苦、蜂蜜味甘、生姜味辛、乌梅味酸、芒硝味咸等。继而人们发现药物的滋味与药效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和对应性,如功能发表行散的药多辛味、能补虚缓急的药多甘味、能敛肺涩肠的药多酸味、能降泄燥湿的药多苦味、能软坚散结的药多咸味。于是,在遇到用口尝滋味不能解释药物的效用时,便依据上述规律反推其味,所推出的味与口尝味无关系。如葛根,临床证明其既能生津止渴,又能发表透疹,用口尝所得甘味,只能解释归纳其生津止渴作用,而发表透疹则难以归纳解释,故又据发表透散多味辛的原则,再赋予其辛味。如此,葛根的药味不只是甘,而且有辛。经过无数次推理比较,医药学家逐步认识到这种以药效确定药味的方法要比口尝法更科学、更接近于临床实际,故今之药味确定,主以药效,参以口尝。药味可以与滋味相同,也可以与滋味相异。药味既是药物的滋味,又超出药物的滋味,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

2.所示效用及临床应用

五味是药物对人体不同效用的概括,效用中又包括治疗作用和不良作用。各具体味对人体的效用分述如下:

(1)辛


  能散、能行,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


  如治表证的荆芥、薄荷,治气滞的香附、治血瘀的川芎等,都具有辛味。


  辛味药大多能耗气伤阴,气虚阴亏者慎用。

(2)甘

能补、能缓、能和,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

如治虚证的*芪、熟地、核桃仁、枸杞子,治挛急作痛、调和药性的饴糖、甘草等,均具甘味。某些甘味药还能解药、食*,如甘草、蜂蜜等。此外,甘味药多质润而善于滋燥。

甘味药大多能腻膈碍胃,令人中满,凡湿阻、食积、中满气滞者慎用。

(3)酸

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

如治自汗盗汗、遗精滑精的五味子,治久泻久痢的五倍子,治久咳的乌梅,治大汗虚脱、崩漏经多的山茱萸等,均具酸味。


  另外,酸能生津、安蛔,如木瓜、乌梅等。


  酸味药大多能收敛邪气,凡邪未尽之证均当慎用。

(4)苦


  能泄、能燥、能坚。其中,能泄的含义有三:一指苦能通泄,如大*苦寒,功能泻热通便,治热结便秘每用。二指苦能降泄,如苦杏仁味苦降泄肺气,治咳喘气逆必投;赭石味苦而善降逆,治呃逆呕喘常选。三指苦能清泄,如*连、栀子味苦,能清热泻火,治火热内蕴或上攻诸证宜择。能燥即指苦能燥湿,如治寒湿的苍术、厚朴,治湿热的*柏、苦参等,均为苦味。能坚的含义有二:一指苦能坚阴,意即泻火存阴,如*柏、知母即是;二指坚厚肠胃,如投用少量苦味的*连,有厚肠止泻的作用等。


  苦味药大多能伤津、伐胃,津液大伤及脾胃虚弱者不宜大量用。

(5)咸

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作用,如治瘰疬、痰核的昆布、海藻,治癥瘕的鳖甲,治热结便秘的芒硝等,均具咸味。

《素问-五脏生成篇》云:“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故食盐类咸味药不宜多食,高血压动脉硬化者尤当如此。有的咸味药如芒硝,能泻下通肠,脾虚便溏者慎用。

(6)涩


  能收、能敛,同酸味一样有收敛固涩作用,如治滑脱诸证的龙骨,治久痢脱肛的赤石脂,治崩漏带下的海螵蛸等,均具涩味。习惯将涩附于酸。


  涩味药大多能敛邪,邪气未尽者慎用。

(7)淡


  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如治水肿、小便不利的猪苓、茯苓,均具淡味。


  常将淡附于甘。


  淡味药过用,亦能伤津液,阴虚津亏者慎用。


  此外,还有芳香味,其能散、能行、能开,有化湿、辟秽、开窍、醒脾等作用,如功能化湿的藿香、辟秽的苏合香、开窍的麝香、醒脾的佩兰等,均具芳香味。习惯将芳香归为五臭之列,有的也标上辛味,称为辛香之气。

芳香味与辛味一样,亦能耗气伤津,气虚津亏者慎用。

3.阴阳属性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4.气味配合

(1)意义

气与味分别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的作用,其中气偏于定性,味偏于定能,只有将二者合参才能较全面地认识药物的性能。如紫苏与薄荷虽均味辛而能发散表邪,但紫苏性温而发散风寒,薄荷性凉而发散风热;*芪与石斛虽均味甘而能补虚,但*芪性温而善补气升阳,石斛性微寒则善清热养阴。

(2)原则:

气与味配合的原则有二:

一为任何气与任何味均可组配;

二为一药中气只能有一个,而味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两个或更多。味越多,说明其作用越广泛。

(3)规律

气味配合规律有二:一为气味均一;二为一气二味或多味。

(4)气味配合与疗效的关系

概之有二:

一为气味相同,功能相近。辛温的药多能发散风寒,如麻*、紫苏等;辛凉的药多能发散风热,如薄荷、菊花等;苦寒的药多能清热解*或清热燥湿,如*芩、*连等;甘温的药多能补气或助阳,如*芪、锁阳等;苦甘(或甘苦)寒的药多能清热滋阴,如知母、玄参、北沙参、石斛等。有时气味也有主次之别,如*芪与锁阳虽均为甘温,但*芪以甘为主则补气,锁阳以温为主则助阳。

二为气味相异,功能不同。其中有味异气同者,如麻*辛温能散寒发表、杏仁苦温能降气止咳、乌梅酸温能敛肺涩肠、大枣甘温补脾益气、肉苁蓉咸温能补肾助阳;有味同气异者,如桂枝辛温发表散寒、薄荷辛凉能发表散热、附子辛热能补火助阳、石膏辛寒能清热泻火等。

(四)升降沉浮


  升降浮沉,即指药物在人体的作用趋向。这种趋向与所治疗疾患的病势趋向相反,与所治疗疾患的病位相同,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

1.确定依据

(1)药物的质地轻重

凡花、叶类质轻的药多主升浮;如菊花、桑叶等;种子、果实及矿物、贝壳类质重的药多主沉降,如苏子、枳实、磁石、石决明等。

(2)药物的气味厚薄

一般认为,味薄(辛、甘、微苦等)者升、气薄(寒、凉、微寒、平等)者降,气厚(热、温)者浮,味厚(酸、苦、咸等)者沉。气厚味薄者浮而升,味厚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厚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如苏叶味辛性温,属气厚味薄,故升浮;*连、*柏味苦性寒,属味厚气薄,故沉降;浮萍味辛性寒,属气味俱薄,故可升(发汗)可降(利水)等等。

(3)药物的性味


  从四气讲,温升、凉降、热浮、寒沉。从五味讲,辛甘淡主升浮,酸苦咸主沉降。凡性温热、味辛甘的药多主升浮,如紫苏、荆芥等;性寒凉、味酸苦咸的药多主沉降,如天花粉、芒硝等。

(4)药物的效用

药物的临床疗效是确定其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据。病势趋向常表现为向上、向下、向外、向内,病位常表现为在上、在下、在外、在里;能够针对病情,改善或消除这些病证的药物,相应也具有向上、向下、向里、向外的不同作用趋向。如白前能祛痰降气,善治肺实咳喘、痰多气逆,故性属沉降;桔梗能开提肺气、宣肺利咽。善治咳嗽痰多、咽痛音哑,故性属升浮。又,有不少药表现为升浮与沉降皆具的二向性,如胖大海,既能清宣肺气、利咽而具升浮之性,又能清热解*,通便而具沉降之性;前胡,既能降气祛痰而显沉降性,又能宣散风热而显升浮性;等等。

上述四点依据,在具体运用时应相互合参。特别是前三点,绝不能一途而取,必须合参并结合临床疗效,才能准确判定其性属升浮还是沉降,抑或既升浮又沉降。

2.所示效用

升和浮,沉和降,都是相对的。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表示发散向外,沉表示收敛固藏和泻利等。一般说,升浮类药能上行向外,分别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沉降类药能下行向内,分别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积导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作用。

如果不认识或不能合理地运用药物的升降浮沉之性,亦可造成不良反应。若将升浮之性明显的药误投或过用于病势上逆病的治疗,或将沉降之性明显的药误投或过用于病势下陷病的治疗,均可加重病情。

3.临床应用

人体的疾病是复杂多变的,疾病的病位有在上、在下、在表、在里、或兼而有之之别,疾病的发展趋势有外发、内陷、上逆、下陷,或兼而有之之异。掌据药物的升降浮沉之性,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以纠正机体功能的失调,使之恢复正常;或因势利导,有助于祛邪外出。具体如下:

(1)顺其病位选择用药

一般说,病位在上在表类病证,宜选用或配用具有升浮之性的药。如治疗病位在上之风热目赤肿痛,常选用药性升浮的薄荷、蝉蜕、蔓荆子等;治疗病位在表的风寒表证,常选药性升浮的荆芥、紫苏、防风等。病位在下在里类病证,宜用沉降之性的药。又如治疗病位在下的脚气肿痛,常选用药性沉降的*柏、苍术(以沉降为主)、牛膝等;治疗病位在里的热结便秘,常选用药性沉降的大*、芒硝、枳实等。

若见表里同病或上下同病,又当浮沉并用或升降并用,以达双向调节之目的。或选既升浮又沉降,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的药,如治疗内有痰热咳嗽,外有风热感冒,常选既具升浮之性而宣散风热,又具沉降之性而降气祛痰的前胡;治疗上有肺热咽痛声哑,下有燥热便秘,常选上述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的胖大海等。

或将升浮类药与沉降类药同时配用,如治疗外有风寒感冒,内有肺热咳喘,常选主升浮而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麻*,配伍主沉降而清泄肺热的生石膏同用,以外散风寒而发汗解表,内清肺热而平喘;治疗上有风火头痛,下有热结便秘,常选性升浮而能散风止痛的白芷、荆芥,与性沉降而能清热能通便的生石膏、生大*配伍同用,以上散风火而止痛,下清里热而通便。

(2)逆其病势选择用药

一般说,病势下陷类病证,宜选用或配用具有升浮之性的药。如治疗病势下陷之久泻脱肛,常在补中益气的基础上再配用药性升浮而能升举阳气的升麻、柴胡等;治疗病势上逆之肝阳上亢,常选用药性沉降的夏枯草、磁石、熟地*等。又如治疗病势外泄之虚汗不止,常在选用补虚药的基础上再配性沉降而能收敛止汗的麻*根、煅龙骨等。治疗麻*闭肺,常在选用清热解*药的基础上再配性升浮而能宣肺开闭透疹的麻*、浮萍等。

若见病热上逆之证与病热下陷之证同时互见于一体,亦当浮、沉并用、或升、降并用,以达双向调节之目的。如治疗既有病势下陷之久泻脱肛,又有病势上逆之火炎口疮,常在补中益气的基础上,再选配性升浮而能升举清阳的柴胡、炙升麻,并酌加少量性沉降而能清热泻火的胡*连、炒*柏等配伍同用,以益气升阳而举陷,清泻虚火而疗疮。

(3)据气机运行特点选择用药

有时也根据人体气机升降出入周而复始之特点,在组方遣药时,常将升浮性药与沉降性药同用。至于以何为主,以何为辅,当据情酌定。如《伤寒六书》*龙汤为泻热通便、益气养血之方,即主以性沉降之大*、芒硝、枳实等,佐以少量性升浮之桔梗,使降中有升,以增强疗效。

此外,在特殊情况下,有时也采用顺其病势选择用药法,以因势利导祛除病邪。如治疗暴饮暴食之胃胀呕恶者,可选择性升浮而能涌吐之瓜蒂,以祛除食积,促进脾胃功能早日复常;治疗泻痢初起腹胀痛而按之痛重者,常选配性沉降的大*、槟榔,以祛除湿热积滞,促进胃肠功能早日复常。

4.阴阳属性

升浮属阳,沉降属阴。

5.影响因素

每一味药物的升降浮沉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影响其转化的条件主要有两个方面:

(1)炮制:某些药物的升降浮沉之性可因炮制而改变,如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等。

(2)配伍:在复方配伍中,少量性属升浮的药,在同较多的沉降药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制约;反之,少量性属沉降的药,在同较多的升浮药配伍时,其沉降之性可受一定制约。

(五)归经

归,即归属,指药物作用的归属;经,即人体的脏腑经络。归经,即药物作用的定位。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人体的脏腑经络密切联系起来,以说明药物作用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从而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依据。

1.理论基础

(1)藏象学说

所谓藏象学说,即论述人体脏腑各自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既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又是中药归经的理论基础。如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出现异常,常导致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癫狂、痴呆、健忘、昏迷等症,分别选用酸枣仁(养心安神)、远志(宁心安神)、朱砂(镇惊安神)、麝香(开窍醒神)等即可减轻或消除上述各症,就云其归心经。

(2)经络学说

所谓经络学说,即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它补充了藏象学说的不足,是中药归经的又一理论基础。该学说认为人体除了脏腑外,还有许多经络,其中主要有十二经络及奇经八脉。每一经络又各与内在脏腑相联属,人体通过这些经络把内外各部组织器官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整体。体表之邪可以循经络内传脏腑,脏腑病变亦可循经络反映到体表,不同经络的病变可引发不同的症状。当某经络发生病变出现病证,选用某药能减轻或消除这些病证,即云该药归此经。如足太阳膀胱经主表,为一身之藩篱,风寒湿邪外客此经后,可引发头项痛、身痛、肢体关节酸等症,投用羌活(散风寒湿止痛)能清除或减轻这些症状,即云羌活归膀胱经等。

2.确定依据

(1)药物特性

每种药物都具有不同的形、色、气、味等特性,有些医家(特别是古人)有时也以此作为归经的依据,其中尤以五味多用,如辛入肺,陈皮、半夏、荆芥均味辛,故归肺经;甘入脾,饴糖、甘草、*参均味甘,故归脾经等。然按此确定药物的归经往往带有片面性,即便是将诸特性合参时也欠准确。

(2)药物疗效

前人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逐步认识到每种药物治病都有一定的范围,以此确定药物归经十分准确。如苏子、白前能治疗咳喘,而咳喘为肺脏功能失调所致,故归肺经;茯神、柏子仁能治疗心悸、失眠、而心悸、失眠为心脏功能失调所致,故归心经等。

3.表述方法

一般采用十二脏腑经络法表述,常直接书为归心、肝、脾、肺、肾、胃、大肠、小肠、膀胱、胆、心包、三焦经等;或不提脏腑之名而用经络的阴阳属性表述,如入少阴、入太阴、入厥阴、入少阳、入太阳、入阳明等;有时也将上述二法合并表述,如入少阴心经、入厥阴肝经等。

4.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使临床用药更加合理。

首先,指导医生根据疾病表现的病变所属脏腑经络而选择用药。如热证有肺热、肝热等不同,治肺热咳喘,即选归肺经而善清肺热的*芩、桑白皮等;治肝热或肝火证,即选归肝经而善清肝火的龙胆草、夏枯草等。

其次,指导医生根据脏腑经络病变的传变规律选择用药。由于脏腑经络的病变可以互相影响,临床治疗各种病证并不是某经病单纯使用某经药,还要根据脏腑经络之间的生理关系和疾病传变规律,选择归他经的药与之相配进行治疗。如咳嗽痰喘,治疗时就不能只选用归肺经的药,若为肝火犯肺所致,常以归肺经能清肺化痰的海蛤粉与归肝经能清热凉肝的青黛同用,使肝肺两清,咳喘早愈;若兼脾虚者,又当归肺经的止咳化痰药与归脾经的健脾药同用,使痰消,咳喘早愈。

(六)有*与无*

有*与无*,从狭义上讲,是指药物用于人体后能否造成伤害而言。从广义上讲,除指药物的作用能否对人体造成伤害外,还应包括药物对人体治疗作用的强弱,也就是说,药物的有*与无*反映了其偏性对人体的两面性。一般说,药物的有*与无*和“*”的大小,与其对人体伤害程度的轻重及治疗作用的强弱成正比。

1.“*”的特性

“*”,在中药学中有狭义与广义之别。物之能害人即为*,这是狭义的*,似指今之药物不良反应。广义的“*”含义有二:一为药物的总称,也就是说药即是“*”,“*”即是药;二为药物的偏性,也就是说药物之所以能治病,就在于其有某种偏性,这种偏性就是“*”,其对人体具有两面性,即既能治疗疾病,又能*害人体,关键在如何应用。广义的“*”虽在表述上有药物的总称与药物的偏性之分,而实际上却很难分割。因为从理论上说,凡药必有偏性,有偏性才可称其为药。故也有人据此将药物的总称与药物的偏性概括为药物偏性的总称。也就是说,广义的“*”是指药物偏性的总称。

现代药理学中所说的*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副作用是指药物在使用常用剂量时,出现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性反应对人危害较大,多因过用、久用而致。副作用对人体危害轻微,停药后能消失。此种说法有时也被中药学所采用。

2.确定依据

如何确定药物的有*无*,一直是中医药学家探讨的问题。总括各家论述主要有三点:

(1)是否含有*害成分

一般有*药主含偏性非常突出的*害成分,如砒石含三氧化二砷、马钱子含番木鳖碱等;而无*药则不含或虽含而量却甚微。

(2)整体是否有*

中药大多为天然药,一药中常含许多成分,这些成分相互制约,*害成分也不例处,致使有些含*害成分的中药在整体上不显示*性。

(3)用量是否适当

使用剂量是否适当,是确定药物有*无*的关键,未超出人体最大耐受量即为无*,超过则为有*。如苦杏仁等。

一般说凡标明有*的中药,特别是有大*的,治疗量与中*量比较接近或相当,安全度小,易对人体造成危害。无*中药虽治疗剂量幅度大,安全度高,但也并非绝对不会伤害人体。其中一部分中药如人参、大*等,常量或稍大于常量应用不会出现不良反应,若大量应用,即有*害人体的可能;而另一部分药如山药、浮小麦等,超大量应用或食用,也不会*害人体,此即实际上的无*药。

在上述三个依据中,“用量是否适当”尤为重要,它是确定药物有*无*的关键。

3.影响有*无*的因素

药物的有*与无*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有品种、来源、入药部位、产地、采集时间、贮存、加工炮制、剂型、制剂工艺、配伍、给药途径、用量、用药次数与时间长短、皮肤与黏膜的状况、施用面积的大小、病人的体质、年龄、性别、种属、证候性质,以及环境污染等。

4.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品种混乱

有些人不辨真伪,误将混淆品种作正品使用,引发中*。如有的地区将有*的香加皮作五加皮入药,导致中*。

(2)误服*药

有些人迷信传说和文献错载,误服有*中药,致使中*。如有人误信马钱子能避孕,取七粒捣碎服,遂致中*死亡。

(3)用量过大

有些人误认为中药均无*或*性甚小,不必严格控制剂量,在求愈心切的心理支配下,盲目加大用量,导致中*。如有人过量服用人参或大面积涂敷斑蝥而致中*死亡。

(4)炮制失度

有些有*药生用*大,炮制后*减。若炮制失度,*性不减,即可引发中*。如有人服用含有炮制失度的草乌制剂而致中*。

(5)剂型失宜

有些药物在服用时对剂型有一定要求,违则中*。如砒石不能作酒剂,违之则毙命。

(6)疗程过长

有些人误认为中药均无*或*性甚小,长期使用有*的中药或含有有*成分的中成药,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7)配伍不当

中成药组方不合理、中药汤剂配伍不合理、中西药联用不合理等,也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8)管理不善

有些单位对剧*药管理不善,造成药物混杂,或错发*药,遂致中*。如有人在调剂时,误将砒石当花蕊石等发给病人,造成中*身亡。

(9)辨证不准

临床因辩证失准,寒热错投,攻补倒置,导致不良反应案例时有发生。如明为脾虚泄泻,反用大剂*连,致使溏泄加重;虽为血虚,但兼便溏,仍投大剂当归,致使溏泄不已。

(10)个体差异

由于个体差异,各个体对某些药物的耐受性相异,乃至高度敏感,也常引起不良反应。如白芍、熟地、牡蛎,本为无*之品,常人服之一般不会发生不良反应,但有个别病人服后引起过敏,临床时有报道。

(11)离经悖法

无论是应用单味中药,还是复方中药及中成药,都应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进行,否则就会引发或轻或重的不良反应。如近年有人将张仲景《伤寒论》小柴胡汤按原方原量制成颗料剂,用于临床治疗肝炎和肺炎,由于用药时不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而是依据西医药理论为指导、以药理研究结果为基础,结果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等。

5.使用有*药的注意事项

(1)用量要适当,采用小量渐增法投药,切忌初用即给足量,以免中*。

(2)采制要严格,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严格把住采制药各个环节,杜绝伪劣品。

(3)用药要合理,杜绝乱用滥投,孕妇、老幼及体弱者忌用或慎用*烈之品。

(4)识别过敏者,及早予以防治。

(七)中药功效的分类与主治病症

1.中药功效的分类

功效是指中药防治、诊断疾病及强身健体的作用。又称功能、功用、效能、效用。其有高级与初级之别。

所谓高级功效,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应用分析、归纳、推理、概括等手段,对中药防治、诊断疾病及强身健体作用的高度概括。其表述用语,成熟精炼,简明扼要。

所谓初级功效,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应用直接观察等手段,对药物防治、诊断疾病及改善机体某种状况的客观记载。其表述用语,原始直白,虽也简明,但不精炼。


  (1)认定

中医对中药功效的认识、概括和确定,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机体的用药反应,即用药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通过审证求因、辨证论治及归纳分析的方法反推而得。中药功效的认定和系统形成,与中医药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于初级功效的认定,相对容易简单。而对于高级功效的认定,则相对困难复杂。

对每味药物功效的认定,都经历了由初级渐进到高级的漫长过程。最初,人们只能认识到某药能防治某种疾病或调理机体的某种作用,这就是常说的单验方。这种单验方所表示的药物的主治病证,就是人们对药物治疗作用的最早认识。后来,人们用文字把这些单验方的主治病证或对人体某一机能的调理作用,作为它的治疗作用记载于本草,便成为它的初级功效。

继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中医药理论的不断发展,通过临床反复实践与验证,人们对其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的了解越来越多,认识也愈加深刻。最后,再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通过分析、归纳、推理、概括等手段,将其初级功效,上升为高级功效,并不断补充完善。

今天,对某药功效的确定,一般要经过两个大的阶段。即首先要广泛收集资料,了解古今中外中医药著作,特别是本草专著,对其性能特点(性、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无*)、功效及主治病证等的有关论述;其次要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认真分析所得资料,并参考当代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应用文献考证、系统归纳、逻辑推理等手法,通过去伪存真、反复推敲,最后提炼出能准确反映其治疗作用的功效。

这种理性的概括与升华,既是对用药经验的总结,又是对药性理论的发展,使人们对药物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了理性,出现了质的飞跃。从而,将中药的治疗作用概括得简明精炼,既紧密结合中医药理论,又有利于学习记忆,还为临床医生灵活掌握应用中药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2)表述

中药功效的用语大多采用动宾短语结构构成的词组。其中,对初级功效的表述,常常与病证或症状等相对应,所用语句多为动词加疾病名称构成的词组,如“已心痛”,“已疥”,“截疟”,“治瘘”,“治皮胀”,“主寒热”,“延年”等。

对高级功效的表述,常常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相对应,所用语句多为动词加病邪(如风、寒、暑、湿、燥、火等)、脏器(如心、肺、脾、肾、肝、胃、小肠、胆等)、生理功能或分泌排泄物(如阴、阳、气、血、津、液、精、尿、便)及病理产物或反应(如痰浊、瘀血、疼痛、结石)等名称构成的词组。如清热、燥湿、散风寒、祛风湿、平肝、补肝、补肾、清肺、补气、生津、行气、活血、通便、利尿、化痰、祛痰、泻火、化瘀、排石等。

记述功效的用语大多比较简略,常凝练为短短的几个字,并形成较为固定的功效术语表述模式。一般使用由二字、三字、四字构成的词组,个别时也有超出者。其中,二字词组多表述单一型功效,如祛风、清热、泻下,截疟等。三字词组或表述复合型功效,如散风寒、清湿热等;或表述单一型功效,如清肺热、补脾气、疏肝气、治痢疾等。四字词组大多表述复合型功效,如发汗解表、发表理气等;少数表述单一型功效,如补益肺气、疏理肝气、发散表邪等。而五字以上者则大多表述复合型功效,如祛风寒湿邪、滋补肝肾之阴、清泻肺胃之火等;个别表述单一功效,如清泻大肠之火、清泻三焦之火等。

(3)分类

由于中药的功效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通过临床实践推导而得,故其表述用语也基本上与中医的治疗学或辨证学等相呼应。据此,其分类主要如下。

1.按中医辨证学分类

中药的功效是与中医的辨证方法相应而生,每一种中医的辨证方法都有与其相对应的中药功效群。

1)针对八纲辨证的功效:

是指中药的某些功效分别与八纲辨证的各纲辨证相对应。如对应表里辨证的有解表、发表、温里、攻里等;对应寒热辨证的有散表热、清里热、散表寒、散里寒等;对应虚实辨证的有补虚、泻实等;对应阴阳辨证的有补阴、滋阴、敛阴、补阳、助阳、温阳、回阳等。

2)针对病因辨证的功效:

是指中药的某些功效分别与病因辨证的六淫与疫疬、七情、饮食劳伤、外伤等辨证相对应。如对应六淫与疫疬的有散风、祛寒、清暑、渗湿、燥湿、化湿、润燥、清热、泻火、解*等;对应七情的有镇惊、定惊、解郁、安神、醒神等;对应饮食劳伤的有消食、消积、补虚、强身等;对应外伤的有生肌、敛疮、续筋接骨、解蛇虫*等。

3)针对气血津液辨证的功效:

是指中药的某些功效与气血津液辨证的气、血、津液病证辨证相对应。如对应气病辨证的有补气、行气、降气、敛气等;对应血病辨证的有养血、活血、止血、和血、摄血等;对应津液辨证的有生津、保津、化痰、涤痰、化饮、逐饮、利水、逐水等。

4)针对脏腑辨证的功效:

是指中药的某些功效分别与脏腑辨证的各脏腑病证辨证相对应。如对应心脏的有养心、清心、泻心火、补心血、通心脉等;对应肺脏的有宣肺、温肺、清肺、润肺、敛肺、降肺气等;对应大肠的有通肠(便)、润肠、滑肠、涩肠等;对应脾脏的有补脾、健脾、温脾、运脾、清脾热、补脾气、升脾阳等;对应胃腑的有温胃、健胃、养胃、开胃、泻胃火、降逆止呕等;对应肝脏的有疏肝、清肝、养肝、暖肝、泻肝火、平肝、潜阳、养肝阴(血)、息肝风等;对应胆腑的有利胆、清胆、温胆、利胆排石等;对应肾脏的有温肾、补肾、益肾、固肾、滋肾阴、补心气、助肾阳、暖肾气、补肾纳气、益肾填精等;对应膀胱腑的有清利膀胱湿热、散膀胱冷气等;对应三焦、脑腑、女子胞的有通利三焦、健脑、醒脑、暖宫等。

以上均为对应一脏或一腑者,还有对应两脏或一脏一腑及其以上者,如补肺脾、补心脾、补肝肾、补肺肾、补脾肾之阳、补脾胃之气、补肺脾肾之阴等等。

5)针对经络辨证与六经辨证的功效:

是指中药的某些功效与经络辨证或六经辨证的各经病证辨证相对应。如和解少阳、散太阳经风寒、散少阴经风寒、降厥阴经上逆之寒气等。

6)针对卫气营血辨证的功效:

是指中药的某些功效与卫气营血辨证的卫分、气分、营分、血分病辨证相对应。如疏散风热、清气分热、清营分热、透营转气、清营凉血、凉血解*、散血解*等。

7)针对三焦辨证的功效:

是指中药的某些功效与三焦辨证相对应。如宣化上焦湿浊、芳化中焦湿浊、清中焦湿热、清利下焦湿热、补中气、温中散寒等。

这种分类法,突显了中药学与中医辨证学的紧密关系,有助于深入学习掌握与研究提高中药的功效。

2.按中医治疗学分类

1)对因功效:

是指某些中药能针对病因起治疗作用。具体包含祛邪、扶正、调理脏腑功效、消除病理产物等。其中,属于祛邪功效的有祛风、散寒、除湿、清热、泻下、涌吐、解*、杀虫等;属于扶正功效的有补气、助阳、滋阴、养血等;属于调理脏腑或气血功效的有疏肝、柔肝、宣肺、和中、理气、活血、安神、开窍、潜阳、息风等;属于消除病理产物功效的有消食、利水、祛痰、化瘀、排石、排脓等。

然而,因祛邪、扶正、调理脏腑功效、消除病理产物等往往相互关联,故上述划分又是相对的。如泻下,既有祛除病邪的作用,又有消除病理产物及调理脏腑功效的作用。活血化瘀,既指改善血行不畅、血脉瘀滞的病理状态,又指消除瘀血的病理产物。再则,活血与化瘀的涵义也有区别,前者重在调理脏腑功效,后者重在消除病理产物等等。

2)对症功效:

是指某些中药能缓解或消除疾病过程中出现的某些或某种症状,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防止病情恶化,如止痛、止血、止呕、止咳、平喘、止汗、涩肠止泻、涩精止遗等。

3)对病证功效:

是指某些中药对疟疾、赘疣、痹证、鼻渊、*疸、肺痈,绦虫证等病证,具有明显优于它药的疗效,如截疟、蚀疣、祛风湿、通鼻窍、利胆退*、消痈排脓、驱杀绦虫等。


  4)对现代病症功效:

是指某些中药对现代医学所描述的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肿瘤等病症有明显的疗效,而使用传统功效术语又难于表达清楚,故借现代药理学术语来表达,如夏枯草降血压,决明子降血脂,天花粉降血糖,半枝莲抗肿瘤等。

此外,还有根据中药作用于机体后的反应而确定的功效,如毛茛外用能引赤发泡等。

另,还必须明确,一味中药往往具有多种功效。不少药物既具有对因功效,又具有对症或病证的功效。临床选择药物时,应尽量利用该药多种功效的综合作用,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2.中药的主治病证

所谓主治病证,是指药物在临床的主要适应病证,也称主要适应范围,简称主治。

1)认定

中药主治病证的认定,主要是通过生活实践与临床实践而得。其与中药功效的认定一样,也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2)表述

一般说,中药主治病证的表述用语可分为三类,即:

1.病名类主治病证

是指以疾病的名称表述中药的主治病证,如疟疾、肺痈、肠痈、水火烫伤、*蛇咬伤等。

2.证名类主治病证

是指以疾病的证名表述中药的主治病证,如热淋、血淋、热咳、冷哮、湿热*疸、风热表证、风寒表证、风寒挟湿表证等。

3.症状名类主治病证

是指以病或证的某一症状名称表述中药的主治病证,如惊悸、耳鸣、耳聋、口臭等。

在上述三类表述用语中,当代使用最多是证名,其次是病名,而症状名最少。

此外,有时在使用中医学病证名难于表述个别药物的主治病证时,也借用现代医学的病症名,如胃下垂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

3.相互关系

(1)初级功效与高级功效

初级功效是高级功效的基础,而高级功效是初级功效的升华与提高。明末清初之前,二者常相混杂表述,且多用初级功效,少用高级功效。明末清初之后,二者逐步分述,且高级功效的使用频率显著增加。直至当代,随着功效理论的日渐成熟,表述用语绝大多数使用高级功效,而极少使用初级功效。

(2)功效与主治病证

中药的功效与主治病证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主治病证是确定中药功效的依据,功效又提示了中药的主治病证。此点,对于初级功效来说极易理解。若在其前加上前置动词即为功效,而去掉前置动词则成了主治病证。如“治热痢”是*连的初级功效,提示*连的适用范围为“热痢”;而去掉“治”字后,“热痢”就是它的主治病证,成了它“治热痢”功效的依据。

对于高级功效,其与主治病证的关系也不例外。此时,主治病证虽然也是其确定依据,但不是简单的对应与加减前置动词的关系。而是运用中医药理论,通过对主治病证进行辨证分析、归纳推理、高度概括而得。如鱼腥草能治疗肺痈咳吐脓血、肺热咳嗽痰稠及热*疮疡等病证,因而具有清热解*、排脓的功效;又能治疗热淋小便涩痛之证,故又有清热利尿通淋的功能。同时,高级功效也提示了药物的主治病证,如上所说,由于鱼腥草有清热解*、排脓、利尿之功,那就提示其主治病证为肺热、热*、湿热引起的相关病证。

(3)性能特点、功效主治、配伍应用的内在联系

在论述中药时,往往从性能特点、功效主治、配伍应用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其中,性能特点是论述其在性(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无*等方面所显现的特点,也可称为作用机制或偏性所在;功效主治是论述其在临床治疗中所显现的效用与适应范围;配伍应用是依据其性能特点与功效主治论述其在临床的具体应用。三者之间,既有各自的独特性,又有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药物的性能特点统领并高度概括其功效主治,而功效主治又是其性能特点在防治疾病时的具体展现;药物的性能特点与功效主治是指导其配伍应用的基本依据,而配伍应用又是其性能特点与功效主治在防治疾病与强健身体时的具体运用。

每一味中药都具有独特的性能特点、功效主治及配伍应用,三者环环相扣,互为印证,缺一不可。在学习应用单味药时,首先要弄清其性能特点,并以此为纲,理解记忆其功效主治,领悟掌握其配伍应用。只有这样,才能为学好中药、用好中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中药炮制

炮制是制备中药饮片的一门传统制药技术。炮制历史上又称“炮炙”、“修治”、“修事”。中药炮制是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药材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所采取的一项独特的制药技术。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中药炮制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物色之一,是保证饮片质量的主要技术,具有实践性强、知识面广的特点,是一门既传统而又新兴的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饮片系指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药品,是供中医临床调剂及中成药生产的配方原料。药材经净制、切制或炮炙等处理后,称为“饮片”,药材需净制后方可进行切制或炮炙等处理。

药材必须经过炮制成饮片之后才能入药,这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一个特点,也是中医药学的特色。

(一)炮制的目的

炮制是中医用药的一大特色。中药的性能和作用无有不偏,偏则利害相随,不能完全适应临床治疗的要求,这就需要通过炮制来调整药性,引导药性直达病所,使其升降有序,补泻调畅,解*纠偏,发挥药物的综合疗效,对提高其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中医临床所用处方中的药物都是炮制后的中药饮片。

中药来源于植物、动物、矿物,有野生,也有家种(养殖)。这些原药材在采收时,虽经过产地加工而成为药材,但可能个体粗大、质地坚硬,或含泥沙、杂质及非药用部位,或具有较大的副作用,一般不可直接用于临床,需经加工炮制为饮片后方能应用。中药成分复杂,疗效多用,因此中药炮制的目的也是多方面的。往往由于炮制方法不同,药物的作用也不同,这些作用有主次之分,彼此之间又有密切联系。一般认为,中药炮制的目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性或副作用

炮制可以降低中药的*性或副作用。*性药是中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药物虽有较好的疗效,但因*性或副作用较大需经炮制方能用于临床。历代医家对有*中药的炮制都很重视,品种也比较集中,如川乌、草乌、附子、半夏、天南星、甘遂、大戟、马钱子、斑蝥等。对这些中药的炮制,历代都有许多方法,或浸渍,或漂洗,或清蒸,或单煮,或加入辅料共同浸渍、蒸、煮、炒用于解*。现代研究表明,乌头中的乌头类生物碱及其水解产物具有强心、解热、镇痛、镇静等作用,炮制后即可保证其临床疗效,又可明显降低*性。又如苍耳子、相思子等一类含有*性蛋白质的中药,经过加热炮制后,所含*性蛋白质因受热变性而达到降低*性的目的。

炮制也可除去或降低药物的副作用。汉代张仲景在《金匮玉函经》中指出:麻*“生则令人烦,汗出不可止”。说明麻*生用有“烦”和“出汗不止”的副作用,用时“皆先煮数沸”,便可除去其副作用。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干漆要炒熟,不尔损人伤胃”,以示干漆要通过炒或煅等制法减少副作用。鹅不食草生用对胃有刺激性,若炒制或蜜制,则可减小其副作用。又如临床上遇到失眠、心神不安而又大便稀溏的患者,需用柏子仁宁心安神。但生柏子仁有润肠通便的副作用,服后患者可发生腹泻,若将柏子仁压去油脂制成柏子仁霜应用,即可免除腹泻的发生。

2.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

中药以“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和“归经”等表示其性能。性味偏盛的药物,临床应用时往往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副作用。如太寒伤阳,太热伤阴,过辛耗气,过甘生湿,过酸损齿,过苦伤胃,过咸生痰。药物经过炮制,可以改变或缓和药物偏盛的性味,达到改变药物作用的目的。如生甘草,性味甘凉,具有清热解*、清肺化痰的功效,常用于咽喉肿痛,痰热咳嗽,疮痈肿*。如《金匮要略》中的“桔梗汤”所用为生甘草,即取其泻火解*之功。炙甘草性味甘温,善于补脾益气,缓急止痛,常入温补剂中使用。如“四君子汤”、“炙甘草汤”中的甘草就使用炙甘草,取其甘温益气之功,以达补脾益气之功效。由此可见,甘草经炮制后,其药性由凉转温,功能由清泄转温补,改变了原有的药性。又如生地*,性寒,具清热、凉血、生津之功,常用于血热妄行引起的吐衄、斑疹、热病口喝等症。经蒸制成熟地*后其药性变温,能补血滋阴、养肝益肾,凡血虚阴亏,肝肾不足所致的眩晕,均可应用。唐代孙思邈在对孕妇使用桂枝时,为了防止“胎动”,特要求用“熬”法炮制后入药。明代罗周彦也曾提及枳壳“消食去积滞用麸炒,不尔气刚,恐伤元气”。又如麻*生用辛散解表作用较强,经蜜炙后,其所含具辛散解表作用的挥发油含量减少,辛散作用缓和,且熟蜜可润燥,能与麻*起协同作用,故而止咳平喘作用增强。后人常用蜜炙、炒制等炮制方法来缓和性味,并总结出“甘能缓”,“炒以缓其性”的规律。

炮制辅料对药物作用趋向和归经的影响至关重要。《本草纲目》记载:“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酒能升能散,宜行药势,是炮制中最常用的液体辅料之一,古人对其作用概括为“酒制升提”。大*苦寒,为纯阴之品。其性沉而不浮,其用走而不守。经酒制后能引药上行,先升后降。金元时期的李杲认为,大*治下焦疾病,“若邪气在上,非酒不至,若用生品,则遗至高之邪热,病愈后,或目赤,喉痹,头肿,膈上热痰”。*柏禀性至阴,气薄味厚,主降,生品多用于下焦湿热。酒制可略减其苦寒之性,并借助酒的引导作用,以清上焦之热,如上清丸中的*柏用酒制,转降为升。*柏盐炙可引药下行入肾经,缓和苦燥之性,增强滋肾阴、泻相火、退虚热的作用。

3.增强药物疗效

炮制可以通过多方面的影响增强药物疗效。药物药效成分能否较好地从饮片组织细胞内溶解释放出来,将直接关系到药效成分的吸收,从而影响疗效。许多中药经炮制以后,其药效成分溶出率往往高于原药材,这与药材在切制过程所产生的变化有关,如细胞破损、比表面积增大等。此外,经过炮制中的蒸、煮、炒、煅等热处理后,药材质地或组织结构发生改变,亦可增加某些药效成分的溶出率。如*连经炮制后,其所含小檗碱在水中的溶出率明显提高。

药材在炮制条件下的热处理后,其细胞组织及所含成分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变化,可使某些难溶于水的成分水溶性增加。古人认为,“决明子、莱菔子、芥子、苏子、韭子、青葙子,凡药用子者俱要炒过,入药方得味出”。这是因为多数种子类药材外有坚硬的种皮,疏水性强,在煎煮过程中影响溶剂的浸润和渗透,造成药效成分不易被煎出,经加热炮制后种皮爆裂,质地变疏松,增加了与溶剂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成分的解吸与溶解,从而便于成分煎出。这是后人“逢子必炒”的依据和用意。

药物在炮制过程中可能产生新成分或增加有效成分的含量,从而增强疗效。如炉甘石煅制后,碳酸锌转化为氧化锌,增强了解*、明目退翳、收湿敛疮等作用。

炮制过程中加入辅料与药物起协同作用,从而增强疗效。如款冬花、紫菀等化痰止咳药经蜜炙后,增强了润肺止咳的作用,这是因为熟蜜有甘缓益脾、润肺止咳之功,作为辅料被应用后与药物起协同作用,从而增强了疗效。现代实验证明,胆汁制天南星能增强天南星的镇惊作用,甘草制*连可使*连的抑菌效力提高数倍。可见药物经炮制后,可以从不同方面增强其疗效。

4.便于调剂和制剂

调剂过程需要按处方分剂量,制剂过程一般先进行前处理,因此植物类中药材来源于植物的根、茎、藤、木、花、果、叶等,经水制软化,切制成一定规格的片、丝、段、块后,可便于调剂时分剂量、配药方。药材在采收时常混有泥沙杂质,并有残留的非药用部位,另外在仓储、运输过程中也可能混入杂质和产生霉败,因此必须经过严格的分离和清洗,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卫生和剂量准确。例如某些根类药物的芦头(根上部之根茎部分)、皮类药材的粗皮(栓皮)、昆虫类药物的头足翅等均为非药用部位,常应除净。有的虽是同一种植物,但由于部位不同,其药效作用亦不同。如麻*,其茎能发汗,其根能止汗,故需分开。

矿物类、甲壳类及动物化石类药材一般质地坚硬,不易粉碎和煎出其药效成分,不利于制剂和调剂,通过加热等处理,使其质地酥脆而便于粉碎。如砂烫醋淬穿山甲、龟甲、鳖甲,蛤粉烫阿胶,火煅赭石、寒水石,火煅醋淬自然铜等。在药材从质坚变为酥脆的同时,也可达到增加其药效成分的溶出,有利于药物在体内的吸收等目的。如阿胶生品质硬脆,受热易粘连,阿胶经蛤粉炒制后质地酥脆,易于粉碎与制剂。又如龟甲经砂烫醋淬后,其热水溶出率增加约6倍。药材经过不同方法的炮制,制成饮片后出现的上述变化,对于调剂和制剂极为有利。

5.提高中药净度,确保用药质量和剂量

中药材来源于自然界,在采收、仓储、运输过程中混有泥沙杂质及残留的非药用部位和霉败品。经过净制如挑选、筛选、清洗、分离等炮制工艺,使其达到所规定的洁净度。如皮类药材的粗皮(栓皮)有效成分含量少,占药物的分量却很大,如不除去,很难保证投药剂量的准确。另外,动物、昆虫类药物的头足翅也需除净,以保证配方剂量的准确和药物的洁净。

(二)炮制常用辅料及作用

中药炮制辅料是指中药炮制过程中,除主药以外所加入的具有辅助作用的附加物料。它对主药可起协调作用,或增强疗效,或降低*性,或减少副作用,或影响主药的理化性质。中药炮制应用辅料的历史非常久远,大约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辅料在药物炮制中的广泛使用,增加了中药临床应用的灵活性。药物与辅料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由于辅料品种及其性能和作用不同,在炮制药材时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中药炮制可根据中医临床辨证施治的用药要求和药物的性质,选择适宜的辅料炮制,使之充分的发挥药效的用药安全,达到辨证施治的用药目的。

中药炮制中常用的辅料种类较多,一般可分为液体辅料和固体辅料。

1.液体辅料及其作用

(1)酒及其作用:

酒的传统名称有酿、盎、醇、醨、酎、醴、醅、醑、醍、清酒、美酒、粳酒、有灰酒、无灰酒等。当前,用以制药的有*酒、白酒两大类,主要成分为乙醇,同时含有酯类、有机酸类等物质。

古代用于中药炮制的酒为*酒,*酒为米、麦、黍等用曲酿制而成,含乙醇15%~20%,尚含糖类、酯类、氨基酸、矿物质等。相对密度约为0.98,一般为棕*色透明液体,气味醇香特异。

白酒至元代始有应用。据《本草纲目》记载:“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并强调制药用的酒应为无灰酒,即制造时不加石灰的酒。白酒为米、麦、黍、薯类、高梁等用曲酿制并经蒸馏而成,含乙醇(50%~60%)和水,尚含有机酸类、糖类、酯类、氨基酸、醛类等成分。相对密度约为0.82~0.92,一般为无色澄明液体,气味醇香特异,且有较强的刺激性。因原料、酿造、加工、贮藏等条件不同,其名称、气味等可存在差异。

酒应透明,无沉淀或杂质,具有酒特有的芳香气味,不应有发酵、酸败或异味出现。凡出现发酵、酸败及不符合质量标准规定的,不得供中药炮制用。

酒性大热,味甘、辛。能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矫味矫臭。如生物碱及盐类、苷类、鞣质、有机酸、挥发油、树脂、糖类及部分色素(叶绿素、叶*素)等皆易溶于酒。此外,还能提高某些无机成分的溶解度,如酒可以和植物体内的一些无机成分(MgCl2、CaCl2等)形成结晶状的分子化合物,称结晶醇,结晶醇易溶于水,故可提高其溶解度。药物经酒制后,有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而增加疗效。动物的腥膻气味为三甲胺类等成分,酒制时此类成分可随酒挥发而除去。酒中含有酯类等醇香物质,可以矫味矫臭。浸药多用白酒,炙药用*酒。

酒多用作炙、蒸、煮等辅料,常用酒制的药物有*芩、*连、大*、白芍、续断、当归、丹参、川芎、金钱白花蛇、乌梢蛇等。

(2)醋及其作用:醋古称酢、醯、苦酒,习称米醋。古代传统的酒多数甜酒、浊酒,由于含醇浓度低,易酸败成醋,具有苦味,故醋又称苦酒。醋有米醋、麦醋、曲醋、化学醋等多种。《本草纲目》指出,制药用醋“惟米醋二三年者入药”。炮制用醋为食用醋(米醋或其他发酵醋),化学合成品(醋精)不应使用。醋长时间存放者,称为“陈醋”,陈醋用于药物炮制佳。

醋是以米、麦、高梁以及酒糟等酿制而成。主要成分为醋酸(占4%~6%)、水、尚有维生素类、高级醇类、有机酸类、醛类、还原糖类、浸膏质、灰分等。

醋应澄明,不浑浊,无悬浮物及沉淀物,无霉花浮膜,无“醋鳗”、“醋虱”,具醋特异气味,无其他不良气味与异味。总酸量不得低于3.5%。不得检出游离酸,严禁用硫酸、硝酸、盐酸等矿酸来配制“食醋”。

醋味酸、苦,性温。具有引药入肝、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散瘀止痛、矫味矫臭等作用。同时,酸具酸性,能与药物中所含的游离生物碱等成分结合成盐,从而增加其溶解度而易煎出有效成分,提高疗效。醋能使大戟、芫花等药物*性降低而有解*作用。醋能和具腥膻气味的三甲胺类成分结合成盐而无臭气,故可除去药物的腥臭气味。此外醋还具有杀菌防腐作用。

醋多用作炙、蒸、煮等辅料,常用醋制的药物有延胡索、甘遂、商陆、大戟、芫花、三棱、莪术、香附、柴胡、郁金等

(3)盐水及其作用:炮制所用盐水为食盐水。食盐水为食盐加适量水溶化,经过滤而得。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和水,尚含少量的氯化镁、硫酸镁、硫酸钙、硫酸钠、氯化钾、碘化钠及其他不溶物质等成分。

食盐味咸,性寒。能强筋骨,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解*,防腐,并能矫味。药物经食盐水制后,能引药下行,缓和药物的性能,增强药物的疗效,并能矫味、防腐等。

常以盐水炮制的药物有知母、*柏、杜仲、巴戟天、小茴香、橘核、车前子、砂仁、菟丝子、补骨脂、益智仁、泽泻、沙苑子等。

(4)姜汁及其作用:姜汁为姜科植物鲜姜的根茎,经捣碎取的汁;或用干姜,加适量水共煎去渣而得的*白色液体。姜汁有香气,其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姜辣素(姜烯酮、姜酮、姜萜酮混合物),另外,尚含有多种氨基酸、淀粉及树脂状物。

生姜味辛,性温。升腾发散而走表,能发表,散寒,温中,止呕,开痰,解*。药物经姜汁制后能抑制其寒性,增强疗效,降低*性。

常以姜汁制的药物有厚朴、竹茹、草果、半夏、*连、天麻、栀子等。

(5)蜂蜜及其作用:

蜂蜜为蜜蜂科中华蜜蜂等采集花粉酿制而成,品种比较复杂,以枣花蜜、山白蜜、荔枝蜜等质量为佳,荞麦蜜色深有异臭,质差。蜂蜜因蜂种、蜜源、环境等不同,其化学组成差异较大。主要成分为果糖、葡萄糖(两者约占蜂蜜的70%)等。

蜂蜜的色泽、香气差异取决于生蜜的花粉来源。蜂蜜的品种根据地区、季节、采集的花粉来源分为山白蜜、枣花蜜、刺槐蜜、菜花蜜、荞麦蜜、荆花蜜、桉树蜜等,多为混合蜜。但应注意,采自石南科植物或杜鹃花、乌头花、夹竹桃花、光柄山月桂花、山海棠花、雷公藤花等有*植物花粉的蜜是有*的,服后有昏睡、恶心和腹痛等症状,也有中*死亡的报道。中*多数来自有*植物的花粉、肉*孢子体。据报道,1-萘基-甲基甲氨酸酯也是蜂蜜中的*性成分。在使用中注意蜜源花粉蜂蜜的*性,防止中*事故的发生。

蜂蜜生则性凉,故能清热;熟则性温,故能补中;以其甘而平和,故能解*;柔而濡泽,故能润燥;缓可去急,故能止痛;气味香甜,故能矫味矫臭;不冷不燥,得中和之气,故十二脏腑之病,无不宜之。因而认为蜂蜜有调和药性的作用。

中药炮制常用的是炼蜜,即将生蜜加适量水煮沸,滤过,去沫及杂质,稍浓缩而成。用蜂蜜炮制药物,能与药物起协同作用,增强药物疗效或起解*、缓和药物性能、矫味矫臭等作用。

常用蜂蜜炮制的药物有甘草、麻*、紫菀、百部、马兜铃、白前、枇杷叶、款冬花、百合、桂枝等。

(6)油及其作用:油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干燥成熟种子,经冷压或热压法制得的植物油。主要成分为油酸约50%,亚油酸约38%,软脂酸约8%,硬脂酸约5%及芝麻素、芝麻酚等。

麻油味甘,性微寒。具润燥通便,解*生肌的作用。中药炮制常用于某些具腥臭气味的动物类或质地坚硬或有*的药物。与药物共制后使其质地酥脆,利于粉碎和成分的溶出,并可降低药物的*性和矫味矫臭。中药炮制用油应符合食用和药用要求,凡混入杂质或酸败变质者不可用。

常用麻油炮制的药物有蛤蚧、马钱子、三七及动物骨类等。

中药炮制中还有用到其他液体辅料的,主要有吴茱萸汁、白萝卜汁、羊脂油、鳖血、山羊血、石灰水、甘草汁、黑豆汁及其他药汁等。可根据中医临床的用药要求而选用。

2.固体辅料及其作用

(1)麦麸:为禾本科植物小麦经磨粉过筛后的种皮,呈淡*色或褐*色的皮状颗粒。质较轻,具特殊麦香气。主要成分为淀粉、蛋白质、脂肪、糖类、粗纤维及维生素、酶类、谷甾醇等。

麦麸味甘、淡,性平。能和中益脾。与药物共制能缓和药物的燥性,增强疗效,除去药物不良气味,使药物色泽均匀一致。麦麸还能吸附油质,亦可作为煨制的辅料。麦麸经用蜂蜜或红糖制过者称蜜麸或糖麸。

常用麦麸制的药物有枳壳、枳实、僵蚕、苍术、白术等。

(2)河砂:中药炮制用河砂,应筛选粒度均匀适中的河砂,经去净泥土、杂质后,晒干备用。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一般多用“油砂”,即取干净、粒度均匀的河砂,加热至烫后,再加入1%~2%的植物油,翻炒至油烟散尽,河砂呈油亮光泽时,取出备用。应用河砂作为中药炮制的辅料,主要是作中间传热体,利用其温度高、传热性的特点,使质地坚韧的药物质地酥脆,或使药物膨大鼓起,便于粉碎和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此外,还可利用河砂温度高,破坏部分*副作用成分而降低药物的*副作用,去除非药用部位及矫味矫臭等。

常用砂烫炒的药物有穿山甲、骨碎补、狗脊、龟甲、鳖甲、马钱子、鸡内金等。

(3)稻米:为禾本科植物稻的种仁。主要成分为淀粉、蛋白质、脂肪,尚含维生素、有机酸、矿物质及糖类。

稻米味甘,性平。能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止渴,止泻痢。与药物共制,可增强药物疗效,降低刺激性和*性。中药炮制多选用大米或糯米。

常用米制的药物有*参、斑蝥、红娘子等。

(4)土:中药炮制常用的是灶心土(伏龙肝),也可用*土、赤石脂等。灶心土呈焦土状,黑褐色,有烟熏气味。主含硅酸盐,钙盐及多种碱性氧化物。

灶心土味辛,性温。能温中和胃,止血,止呕,涩肠止泻等。与药物共制后可降低药物的刺激性,增强药物疗效。

常用土制的药物有白术、当归、山药等。

(5)滑石粉:为单斜晶系鳞片状或斜方柱状的硅酸盐类矿物滑石经精选净化、粉碎、干燥而制得的细粉。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微细、无砂性的粉末,手摸有滑腻感。

滑石粉味甘,性寒,能利尿,清热,解暑。中药炮制常用滑石粉作中间传热体拌炒药物,可使药物受热均匀。

常用滑石粉烫炒的药物有刺猬皮、鱼鳔胶等。

(6)蛤粉:为帘蛤科动物文蛤、青蛤等贝壳,经煅制粉碎后的灰白色粉末。主要成分为氧化钙等。

蛤粉味咸,性寒。能清热,利湿,化痰,软坚。与药物共制可除去药物的腥味,增强疗效。

主要用于烫制阿胶。

(三)炮制对药物成分的影响

中药的有效成分是其发挥疗效的物质基础。中药成分组成相当复杂,对其中有效成分的状况尚有诸多不甚明了之处。可以认为中药的作用是综合性的,其所含各类成分之间有协同作用,也有对抗作用。中药炮制涉及水处理、热处理以及酒、醋、药汁等辅料处理,无疑可使中药的化学成分发生一系列变化。因此,研究中药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对探讨中药炮制作用和原理具有重要意义。炮制对化学成分的影响,主要包括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苷类、挥发油类药物成分几个方面的影响。

1.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药物成分的影响

生物碱是一类源于自然界的含氮有机化合物。大多数生物碱均有较复杂的环状结构,氮元素多包含在环内,而且具有明显的生理活性。游离生物碱一般不溶或难溶于水,而易溶于乙醇、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亦可溶于酸水(形成盐)。大多数生物碱盐类则可溶于水,难溶或不溶于有机溶剂。生物碱在自然界中分布非常广泛,不但植物来源的中药含有生物碱,动物来源的中药有的也含有生物碱。在植物体内,具有碱性的生物碱多以有机盐形式存在,如柠檬酸盐、草酸盐、酒石酸盐、琥珀酸盐等。少数碱性极弱的以游离态存在,如酰胺类生物碱。少数以无机酸盐的形式存在,如盐酸小檗碱、硫酸吗啡等。另外其他存在形式尚有N-氧化物、生物碱苷等。

各种生物碱对热的稳定性不同。高温情况下有些生物碱不稳定,可产生水解、分解等变化。如通过*柏炮制前后化学成分的对比,确定*柏在炮制后其化学成分发生了质的变化。其主要的有效成分盐酸小檗碱的含量降低,并转化成了小檗红碱,进而对其药性产生影响。对于生物碱为*性成分的中药,常用煮、蒸、炒、烫、煅、炙等方法,以改变生物碱的结构,达到制*、增效的目的。如川乌、草乌、附子等所含的乌头碱在高温条件下可水解成*性较小的乌头次碱或乌头原碱。马钱子所含的士的宁等生物碱在加热条件下可转变为异士的宁或其氮氧化物等,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如钩藤所含有效成分为钩藤碱、异钩藤碱等,加热易被破坏,故一般宜生用,入汤剂亦不可久煎,宜后下。石斛、山豆根、防己、石榴皮、龙胆草等药物古代本草中就注明“勿近火”,现代研究表明这些药物中所含生物碱受热后含量降低,影响药效。因此,这些药物在干燥、炮制过程中应注意炮制的温度和时间。

炮制辅料对生物碱类成分可产生多种影响。酒含有乙醇,是具有稀醇性质的液体辅料。游离生物碱或其盐类可溶于酒。某些药物经过酒炙后可以提高生物碱的溶出率,提高药效的疗效。如*连酒炙后小檗碱及总生物碱的溶出率高于生品。

醋是弱酸,所含醋酸能与游离的生物碱结合成盐。生物碱的醋酸盐易被水溶出,从而增加水溶液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提高疗效。如延胡索止痛和镇静作用的主要成分是延胡索乙素、延胡索甲素等生物碱,常以游离形式存在于药材中,难溶于水,但醋炙后生成醋酸盐,在水中溶解度增加,从而增强其止痛效果。

生物碱在植物体内,往往与植物中的有机酸、无机盐生成复盐,如鞣酸盐、草酸盐等。它们是不溶于水的复盐,若加入醋酸后,可以取代上述复盐中的酸类而形成可溶于水的醋酸盐复盐,增加在水中的溶解度。如柠檬酸盐、草酸盐、酒石酸盐、琥珀酸盐等。

大多数游离生物碱不溶于水,但有些生物碱如亲水性生物碱可溶于水。如小檗碱等季铵型生物碱和麻*碱、苦参碱、槟榔碱等小分子生物碱,含该类生物碱的药材在炮制过程中用水洗、水浸等操作时,应尽量减少与水接触的时间。即使含有难溶于水的生物碱类药材,也应采取少泡多润的原则,尽量减少在水处理过程中生物碱的损失,以免影响疗效。

不同药用部位所含生物碱类成分及其生物活性可有不同,如麻*茎含有麻*碱和伪麻*碱等,具有升高血压作用。而麻*根含麻*根素、麻*根碱等,具有降低血压作用,在净选加工时应严格区分不同药用部位,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2.炮制对含苷类药物成分的影响

苷类是糖或糖的衍生物与另一非糖物质(苷元)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的一类化合物,又称配糖体。苷类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广泛地存在于高等植物体中,尤其在果实、树皮和根部最多。苷元的结构类型差别很大,形成的苷类在性质和生物活性上差异大。

苷的溶解性能常无明显的规律,一般易溶于水或乙醇中,有些苷也易溶于三氯甲烷和乙酸乙酯,但难溶于乙醚和苯。其溶解度还受糖分子数目和苷元所含极性基团的影响,若糖分子数目多则极性和亲水性就变大,苷元极性基团多则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反之,在水中的溶解度就小。

不同的炮制方法和辅料对苷类的影响也是多种多样的。当苷类成分为中药的有效成分时,应尽可能不被破坏,并增加其溶解度。酒作为炮制常用辅料,可提高含苷药物的溶解度,而增强疗效。大部分苷类成分易溶于水,中药在炮制过程中用水处理时应尽量少泡多润,以免苷类成分溶于水而流失,或发生水解而减少。常见者如*芪、甘草、大*、秦皮等,均含可溶于水的不同类型的苷类,用水处理时要特别注意。苷类成分在酸性条件下容易水解,在大部分情况下,这种水解不但降低了苷的含量,也增加了成分的复杂性。因此,苷类为药物的有效成分时,除医疗上有专门要求外,一般少用或不用醋处理。许多含苷的中药本身还含有机酸,在生产过程中,有机酸会被水或醇溶出,使提取液呈酸性,促使苷的水解,亦应加注意。

但有时苷类成分具有一定的*性或不良反应,炮制使苷类成分水解,缓和药性,如大*含蒽醌类衍生物,其结合型苷类成分具有泻下作用,经过炮制成熟大*,其结合型蒽醌类衍生物因水解显著减少,故临床上生大*用于泻下,攻积导滞、泻火凉血,熟大*泻下作用缓和,主要用于活血祛瘀。此外芫花、狼*等炮制品药性的缓和或*性的降低,均与炮制对苷的影响有关。

苷类成分常与酶共存于植物体中,植物细胞中往往含有相应的分解酶,在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苷可被相应的酶分解,从而使含量减少而降低或失去疗效。如苦杏仁、*芩、白芥子等含苷类成分的中药,采收后若长期放置,或炮制方法不当,与苷类成分共存的酶使可分解苦杏仁苷、*芩苷、白芥子苷,使其疗效降低。花类中药中的花色苷也可因酶的分解作用而变色脱瓣,所以含苷类药物常用炒、蒸、烘或曝晒的方法破坏或抑制酶的活性,以免有效成分酶解,保证饮片质量和药效。

3.炮制对含挥发油类药物成分的影响

挥发油是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类具有挥发性,可随水蒸气蒸馏与水不相混溶的油状液体,通常也是一种具有治疗作用的有效成分,挥发油一般具有芳香性,在常温下可自行挥发,多数比水轻,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及脂肪油中,在70%以上的乙醇中可全溶,在水中的溶解度极小。

挥发油在中药中分布非常广泛,其组成成分复杂,多数以游离状态存在,有的则以结合状态存在。游离状态的挥发油在自然状态下易于挥发损失,所以对含游离挥发油的薄荷、荆芥等宜在采收后或喷润后迅速加工切制,不宜带水堆积久放,以免挥发油损失,影响质量。有些药材所含挥发油是以结合状态存在于植物体内,则宜经堆积发酵后香气方可逸出,如厚朴必须经过埋藏发酵后,才能加工炮制出优质饮片。

古人很早就发现在许多植物中含有挥发性的香气物质,并指出炮制过程要尽量少加热或不加热。如《雷公炮炙论》中就对茵陈等注明“勿令犯火”。《本草纲目》在木香条下云:“凡入理气药,不见火。若实大肠,宜面煨熟用。”所以凡含挥发油的药材应及时加工处理,干燥宜阴干,加水处理宜“抢水洗”,以免挥发油损失,对加热处理尤需注意温度的控制。

但也有些药物需要通过炮制以减少或除去挥发油,以达到医疗的需要。如蜜炙麻*,通过蜜炙加热处理,麻*中具有发汗作用的挥发油可减少1/2以上,而具有平喘作用的麻*碱含量则基本未受影响,再加上蜂蜜的辅助作用,可使炙麻*更适用于喘咳的治疗。又如苍术含挥发油较多,具有刺激性,即中医所指的“燥性”。苍术通过炮制后,挥发油含量明显降低,达到了去油、缓和燥性的目的。

药物经炮制后,不仅使挥发油的含量发生变化,也使其发生质的变化,如颜色加深,折光率增大,或产生新的成分,有的还可改变药理作用。如荆芥炒炭后,从其所含挥发油中检出9种生荆芥油所没有的成分,并且具有止血作用。肉豆蔻经煨制后,可增强其所含挥发油对家兔离体肠管收缩的抑制,从而产生涩肠止泻作用。有些药物所含挥发油具有明显的*性和强烈的刺激性,通过加热炮制可以促使挥发油的挥发,减少挥发油的含量,从而降低其*性反应。如乳香、没药挥发油对胃有较强的刺激性而致呕,生品多作外用,经炮制除去大部分挥发油后,*性和刺激性降低,可供内服。又如川楝子、肉豆蔻、小茴香等中药炮制后所含*樟醚、肉豆蔻内酯等有*挥发油成分均有所减少。

4.炮制对含鞣质类药物的影响

鞣质是一类结构比较复杂的多元酚类化合物,又称单宁或鞣酸。约70%以上的中草药中含有鞣质类化合物。某些虫瘿中含量特别多,如五倍子所含鞣质的量可高达70%以上。鞣质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如抗脂质氧化、清除自由基、抑菌、抗肿瘤、抗病*、抗过敏、收敛、止血、止泻等,还可用作生物碱及某些重金属中*时的解*剂。

鞣质含有多元酚羟基和羧基,极性较强,可溶于水,尤其易溶于热水。因此,以鞣质为主要药效成分的药物,如地榆、大*、虎杖、石榴皮等,水处理软化切制时应注意少泡多润,减少损失。鞣质因结构中含有多元酚羟基,具强还原性,如暴露于日光和空气中则易被氧化,致颜色加深。如槟榔、白芍等切片时长时间露置空气中表面色泽会泛红,是因所含的鞣质被氧化所致。特别应注意鞣质在碱性溶液中变色更快。

鞣质遇铁能反应生成墨绿色的鞣酸铁盐沉淀,因而在炮制含鞣质类成分的药物时,不宜用铁器。有用竹刀切,钢刀切、木盆中洗的要求,如何首乌炮制传统“忌铁器”,要求用竹刀净制去皮及切制饮片。鞣质不耐热,经加热处理后,会导致鞣质含量降低,如狗脊的砂烫品、单蒸品、酒炙品、盐炙品中鞣质含量都较生狗脊降低。因此若鞣质为有效成分时,应注意加热对鞣质的影响。

而炒炭增强止血、止泻等作用与鞣质类成分相对含量增加有关,炒炭炮制加热过程中,鞣质相对含量增加或分解生成没食子酸等成分,如石榴皮经炒炭后没食子酸和鞣花酸含量较生品增加,增强止血、止泻作用。5.炮制对含有机酸类药物的影响。

有机酸是具羧基的化合物,包括脂肪族、芳香族和萜类有机酸。低分子有机酸大多能溶于水、乙醇和甲醇,难溶于有机溶剂,有机酸对人体营养及生理活动都有重要作用。炮制过程中用水处理时宜采用少泡多润的方法,以防止有机酸的流失。中药中的有机酸除少数以游离状态存在外,一般都与钾、钠、钙等结合成盐,或与生物碱类结合成盐;脂肪酸多与甘油结合成酯或与高级醇结合成蜡;一些有机酸是挥发油与树脂的组成成分。醋制可使有机酸游离溶出发挥疗效。如乌梅经醋蒸后,可使其所含的枸橼酸钾中的枸橼酸游离出来。有机酸含量较高时对口腔、胃黏膜刺激性较大,加热炮制可降低含量,减缓*副作用。如山楂采用炒*、炒焦法炮制后,部分有机酸被破坏,酸性降低,减少了对胃肠道的刺激。

有机酸对金属有一定的腐蚀性,易使金属器具生锈,药材变色变味,炮制含有机酸的中药时应尽量避免和金属容器直接接触,应选择惰性材料。6.炮制对含油脂类药物的影响

油脂是脂肪油和脂肪的总称,其主要成分为长链脂肪酸的甘油酯,大多存在于植物的种子中。油脂含量较高的药物通常具有润肠通便或滑肠致泻等作用,采用去油制霜的方法可除去部分油脂类成分,以缓和或降低滑肠致泻的*副作用。如巴豆油既是有效成分,又是有*成分,去油制霜后可缓和峻泻作用并降低*性。制霜前进行加热处理,易于将油脂压榨出来,同时可破坏*蛋白。油脂类成分在空气中久放或处于湿热条件下易发生氧化,产生过氧化物等,称为“酸败”,并可从饮片的表面溢出,称为“走油”。酸败后的油脂不能再供药用。因此,含油脂类成分的饮片宜低温冷藏,以防走油酸败,如苦杏仁、桃仁等,应特别注意贮藏保管的条件。

7.炮制对含糖类药物的影响

构成植物体的有机物约80%-90%是糖类成分,又称碳水化合物,是植物细胞和组织的重要营养和支持物质。糖类成分可分为单糖、寡糖和多糖。单糖及小分子寡糖易溶于水,在热水中溶解度更大;作为动植物贮存养料的多糖可溶于热水成胶体溶液,能经酶催化水解释放出单糖。作为动植物支持组织的植物纤维素、动物甲壳素等多糖不溶于水。因此,在软化切制时,一般应尽量少用水处理或少泡多润,尤其要避免与水共热的处理。中药中的糖类成分含量分布不均匀,根及根茎类药材地上部分、皮类药材的木质心部分一般含糖类成分较低,净制去除残茎、抽去木心可提高饮片糖类成分的含量,如牛膝、巴戟天等。辅料炮制对中药多糖含量有一定影响,如*芪蜜炙后水溶性多糖含量升高,从而增强了补益作用。经长时间加热炮制后,一些多糖类、多聚糖类以及一些含糖苷类药物可水解成为单糖、寡糖及苷元类成分。如*精、生地炮制成酒*精、熟地后味变甘,与还原糖类成分的增加有关。8.炮制对含蛋白质、氨基酸类药物的影响

蛋白质是一类由氨基酸通过肽键结合而成的大分子化合物,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蛋白质水解可产生多种氨基酸。氨基酸是一种带有氨基的羧酸,可分为组成蛋白的氨基酸和非组成蛋白的氨基酸。蛋白质是一类大分子的胶体物质,多数可溶于水,生成胶体溶液,一般煮沸后由于蛋白质凝固,不再溶于水。氨基酸大多是无色的结晶体,易溶于水。蛋白质加热可生成氨基酸,利于人体的吸收而发挥生理活性。如阿胶用蛤粉烫炒时,肽键断裂,从而使氨基酸含量提高。但温度过高对氨基酸也有一定破坏作用。一些含有*性蛋白质的药物可通过加热处理,使*性蛋白变性而降低或消除*性,如苍耳子、巴豆、白扁豆等含有*蛋白,通过加热炮制后可达到降低*性的目的。某些含苷类有效成分的药物,如*芩、苦杏仁经沸水制后,可破坏或降低酶的活性,避免苷类成分被分解而影响疗效。加热可使蛋白质凝固变性,且大多数氨基酸遇热不稳定。因此某些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类成分的药材以生用为宜,如天花粉、雷丸等。蛋白质经高温炮制后,可产生新的物质,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如鸡蛋*、黑豆等经过干馏炮制,能得到含氮的吡啶类、咔啉类衍生物而具有抑菌、解*、抗过敏、镇痉、止痒等作用。氨基酸在加热炮制的过程中能在少量水分存在的条件下与单糖产生化学反应,生成具有特异香味的环状化合物。如缬氨酸和糖能生成味香可口的褐色类黑素;亮氨酸和糖类能产生强烈的面包香味。所以麦芽、稻芽等发芽炒制后变香而具健脾消食作用。

(四)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

中药经过炮制,或制其形,或制其性,或制其味,或制其质,可以调整或改变药性,或降其*性,或纠其偏性,或增其功效,或作用专一等,取其所需以满足临床。1.炮制对四气的影响

采用与被炮制药物药性相似的辅料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药效。如用胆汁制*连,即取其“以寒制寒”。胆汁性味苦寒,*连性味亦苦寒,两者皆属寒性,均能清热解*,炮制后起协同作用,胆*连清泻肝胆实火的作用更强。用咸寒的食盐炮制苦寒的知母、*柏,可增强滋阴降火的作用。以辛热的酒,炮制辛热的阳起石,可增强其温肾助阳的作用。采用与被炮制药物药性相反的辅料来炮制可抑制药物偏性,或改变其性能。如以寒凉的胆汁炮制辛温燥烈大的天南星制成胆南星,可除法天南星的操烈之性及*性,性味变为苦凉,更宜于痰热惊风抽搐等证。如吴茱萸制*连,吴茱萸性味温辛苦,具温中、止痛、理气、燥湿等功效;*连为清热泻火的要药,但有苦寒伤中之弊、虚人不宜,经辛温之吴萸汁制后。缓和*连的苦寒之性,使其寒而不滞,并引*连入气分,清气分湿热,散肝胆郁火,可用于湿热瘀滞肝胆,嘈杂吞酸,胸脘痞闷、泄泻或下痢等,扩大了*连的使用范围。

2.炮制对五味的影响

每种药物都有一定的味与气以及其他方面性能。炮制可增强或减弱药物的五味。

可用药味相同的药物或辅料互制,使其药力增强。如以酸制酸的醋制五味子可增其酸涩收敛之性,多用于久咳遗精、泄泻等症;以甘制甘的蜜制百合可增其润肺止咳之效,蜜制*芪可增其补中益气之功效;以辛制辛的酒制当归可增强活血散瘀之功效等。药味过偏亦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需要通过炮制制约其过偏药性。如以甘制辛的蜜炙麻*,蜜炙后可缓和辛散之力;以咸制辛的盐灸砂仁,可缓其辛散之性,并引药入肾;姜制厚朴可缓其辛辣棘咽之性;山楂酸性较强,恐损齿伤筋,炒*、炒焦可缓其酸性等。多种炮制方法均可制其大过,避免对人体造成不利的影响。3.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

炮制可增强药物的作用趋向。如*芩既能清肺热,又能清大肠之热,酒炙后专于清肺热、头目之热。知母生品苦寒滑利,泻火之力较强,能清肺凉胃、泻火通便,盐炙可导药下行,专于入肾,能增强滋阴降相火的功效,多用于肾虚火旺等证。

炮制可改变药物作用趋向。药物经炮制后,由于性味的变化,作用趋向也发生改变。如大*生品苦寒,气味重浊,直达下焦,泻下作用强而伤胃气,酒制后性缓,借酒上行,可清上焦实热。正如李东垣所述:“大*苦峻下走,用之于下必生用,若邪气在上,非酒不至,必用酒浸,引上至高之分,驱热而下”。又如砂仁生用,行气调中力强,经盐制后,引药性入下焦,增强入肾的作用,以降气、安胎、温肾为主。

4.炮制对归经的影响

药物炮制前后归经有所改变。同一药物经不同方法炮制,归经亦发生改变,所谓生熟异用。如生姜主归肺、胃经,以发散风寒,和中止呕为主;干姜主归脾、肾经,则以暖脾胃,回阳救逆为主,煨姜主入胃经,以和中止呕为主;姜炭主入血分,以温经止血为主。

采用不同性味的辅料炮制药物,可起到引药归经的作用。如川芎、乌梢蛇等,多用酒制,增强入血分达活血止痛、活血通络、祛风除湿的作用;香附、柴胡等,多用醋制以增强入肝经的作用,发挥疏肝理气、行气止痛之效;*连、草果等,多用姜制,以增强归脾、胃经的作用,发挥止咳化痰、温胃止呕之效;巴戟天、知母等,多用盐制以增强入肾经的作用,发挥固精壮阳、滋阴泻相火之效;枇杷叶、*芪等多用蜜制以增强归脾、肺经的作用,发挥润肺止咳平喘、补中益气之效。5.炮制对药物*性的影响

很多中药有*,必须经过炮制,以降低*性,才能保证中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炮制*性药物时应注意炮制火候,做到去*与存效并重。

通过炮制除去*性部位或减少*性成分的含量。一些药物的*性成分存在于药材的某一部位,去除该部位,即可降低药物的*性。如蕲蛇去除头部,可消除其*性。某些有*中药经过一定的方法炮制,可使其*性成分含量减少而减*。如巴豆为峻泻药,*性很大,加热去油制霜后,可除去大部分油脂,使*性降低,缓和泻下作用,同时巴豆中含有巴豆*素,但在制霜过程中遇热失活而减*。某些*性成分不稳定,在炮制时加热煮或蒸,使其*性成分水解,改变其结构,使*性降低。如川乌、草乌含有双酯型生物碱,*性极强,加水加热煮制可使其水解成*性较小的单酯型或胺醇型生物碱,从而降低*性,并且水解产物同样具有止痛作用。马钱子有大*,*性成分为马钱子碱,经砂烫炮制后士的宁和马钱子碱的含量显著减少,马钱子碱转化成异型结构和氮氧化合物,*性下降。辅料和药物共同炮制,可使*性降低。生半夏辛温有*,用明矾、生姜等辅料炮制后可降低*性。

四、中药的配伍和方剂

(一)中药的配伍及应有原则

所谓中药配伍,即根据病情、治法和药物的性能,选择两种以上单味药物同用的用药方法。从广义说,中药配伍除上述单味中药的相互配伍外,还应包括中成药的相互配伍,甚或涉及中西药联用。

1.配伍的目的

中药的配伍应用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其目的是增强治疗效能,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减少不良反应。

2.单味药配伍


  1)七情配伍

所谓“七情配伍”,又称配伍七情、药物七情。即指单味中药配伍同用的七种情形。除“单行”外,皆从双元配伍用药角度,论述单味中药通过简单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它高度概括了中药临床应用的七种基本规律,是中医遣药组方的基础。


  (1)单行:即应用单味药就能发挥预期治疗效果,不需其他药辅助。如独参汤,单用人参一味补气固脱等。


  (2)相须:即性能相类似的药物合用,可增强原有疗效。如石膏配知母可增强清热泻火效果。


  (3)相使:即性能功效有某种共性的两药同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增强主药的疗效。如以补气利水的*芪为主,配以利水健脾的茯苓为辅,茯苓能增强*芪的补气利水效果等。


  (4)相畏:即一种药物的*烈之性,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的*性能被生姜减轻或消除。故云半夏畏生姜。


  (5)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烈之性。如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性。故云生姜杀半夏。

可见相畏和相杀没有质的区别,是从自身的*副作用受到对方的抑制和自身能消除对方*副作用的不同角度提出的配伍方法,也就是同一配伍关系的两种不同提法。


  (6)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因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


  (7)相反:即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害反应。如乌头反半夏、甘草反甘遂等。

在药物七情中,单行既不增效或减*,也不增*或减效,临床可据情酌选;相须、相使表示增效,临床用药要充分利用;相畏、相杀表示减*,应用*烈药时需考虑选用;相恶表示减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相反表示增*,原则上应绝对禁止。

此外,若按协同与拮抗论,相须、相使表示协同,相畏、相杀、相恶却表示拮抗。

2)君臣佐使(即处方原则)

所谓“君臣佐使”,是指从多元用药的角度,论述各药在方中的地位及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它是七情配伍的进一步发展,高度概括了中医遣药组方的原则,也就是方剂学中所说的组方的原则。

3.中成药配伍

所谓中成药配伍,是指根据临床治疗需要,将两个或两个以上中成药同用的用药方法。

中医在临床用药时,为了提高疗效常将药物配伍同用,对于单味药是如此,对中成药来说也是如此。尽管大多数中成药都是由两个及两个以上单味中药所制成,对机体具有多层次多环节的效应,但在遇到复杂病情或病情较重时,单单依靠某一种中成药仍然难达到预期的效果,故有不少医生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常常采用将两种或多种中成药配伍同用,以适应复杂病情,提高治疗效果。临床实践也表明,通过合理的联合用药,的确能增强疗效,有时甚至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当前,临床医生在应用中成药时,常用的中成药配伍主要有功似成药配伍(简称功似配伍)与功异成药配伍(简称功异配伍)。

(1)功似配伍

即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功效相似的中成药同用,以增强药效的用药方法。病证有轻有重,用药当有区别。临床实践表明,有许多患者虽病证单一,但症状却较重,此时若单用某种中成药往往疗效缓慢或甚微,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有的医生习惯将功效相似的两种或多种中成药配伍同用,以增强疗效。临床各科均可见到许多此类配伍用药的案例,应用模式可以同为内服或同为外用,也可以内服与外用并施。

同为内服的如治中风后遗症,证属气虚血滞、脉络痹阻者,在选用能益气活血的补阳还五颗粒的同时,常配服能活血通脉的愈风宁心片或银杏叶片等,以增强活血通脉之功。又如治高血压,久治效不佳,证属肝阳上亢者,在选用能平肝息风、清热安神的天麻钩藤颗粒的同时,常配服能平肝潜阳、醒脑安神的脑立清丸或能平肝、清肝、息风的羚羊角胶囊等,以增强平肝潜阳之功。

同为外用的如治混合痔,症见肛门肿痛瘙痒者,可先以能祛风燥湿、消肿止痛、止痒的复方荆芥熏洗剂,或能祛*止痒、消肿止痛的痔疮外洗药熏洗患处30分钟;然后再将能清热解*、消肿止痛、止血生肌的马应龙麝香痔疮栓塞入肛门内,或再将能清热解*、活血化瘀、去腐生肌的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外涂肛门痔疮处。

内服与外用并施的如治不孕,证属宫冷者,可嘱患者内服能理气补血、暖宫调经的艾附暖宫丸;外贴能暖宫散寒、温中止痛的十香暖脐膏或能温经散寒、暖宫止痛的妇科万应膏,以共奏理气补血、暖宫调经之效。治瘰疬痰核,证属痰火内结者,可嘱患者内服能清热解*、散结消肿的西*丸和夏枯草膏;外贴能解*消肿、化痰散结的化核膏,以共奏化痰散结、解*消肿之效。治痔疮肿痛,证属血热*盛者,可嘱患者内服能清肠疏风、凉血止血、解*消肿的槐角丸;局部外敷能消肿止痛、生肌止血的九华软膏,以共奏清肠泻火、凉血消痔之效。治筋骨折伤,证属瘀血内停者,可嘱患者内服能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的跌打丸;外敷能化瘀消肿、止痛止血的七厘散或能活血祛瘀、舒筋活络的正骨水,以共奏活血消肿、止痛接骨之效。治咽喉肿痛,证属火*上攻者,可嘱患者内服能清热解*、消肿止痛的六神丸或喉症丸;外用能清热解*、消肿止痛的冰硼散吹喉,以共奏清热解*、消肿利咽之效。

(2)功异配伍

即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功效相异的中成药同用,以适应复杂病情的用药方法。从中医角度说,一个患者在某个时期可以同患两种或两种以上病证,对这种病情复杂的患者,若单靠某一种中成药治疗,就很难做到对证用药,取得预期效果。若依据所患的病证,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相适应的中成药配伍同用,那就能做到对证用药,取得预期的效果。临床各科均可见到许多此类配伍用药的案例,应用模式可同为内服,或同为外用,或内服与外用并施。

同为内服的如某男,年过不惑,既溏泻、脱肛,又阳痿、肢冷,证属中气下陷兼肾阳虚,可将补中益气丸与金匮肾气丸同用,以收补气升阳与温助肾阳之效。又如某女,年过天命,既面色萎*、乏力多汗,又带下*臭,证属气血双亏兼湿热下注,可将八珍益母颗粒与白带丸同用,以收补气养血、清热燥湿止带之效。再如某男,四十有五,平素便秘,近日又因交通事故致左小腿骨折、瘀肿疼痛,且口干、口渴、尿*、大便两日未行,脉弦滑有力,舌红苔*,证属跌打伤损、瘀肿骨折,兼肠热便秘,可选用跌打丸与三*片或麻仁润肠丸同用,以收活血散瘀止痛、清热通便之效。

同为外用的如某女,年过不惑,既患外痔肿痛瘙痒,又患冻疮,可嘱患者每日用能祛*止痒、消肿止痛的痔疮外洗药熏洗肛门30分钟,再取能消肿止痒的治冻灵软膏,按其使用说明涂抹冻疮。又如某女,年过而立,脚气红肿疼痛数日,当日又不慎被开水烫伤手背,可嘱患者每日外用能清热解*、消肿止痛的獾油,按其使用说明涂抹手背的烫伤外;再取能杀虫止痒的复方土槿皮酊,按其使用说明涂搽脚气。

内服与外用并施的如治脚气肿痛,证属湿热下注者,可嘱患者内服能清热燥湿的二妙丸或三妙丸,或能清热利湿的四妙丸;选配外用药时,患处未溃烂者可外涂能杀虫止痒的复方土槿皮酊,已溃烂者可外涂能祛风燥湿、杀虫止痒的脚气散。治妇女带下*臭,证属湿热下注者,可嘱患者内服能清湿热、止带下的白带丸;外用能清热解*、燥湿收敛的治糜灵栓或治糜灵泡腾片,或能清热解*、燥湿杀虫、去腐生肌、化瘀止痛的妇宁栓。

(二)方剂与组方原则

方剂,是由使用单味药治病进而用多味药治病的基础上开始形成,又经历了从辨病施治到辨证论治相结合的过程,不断发展成熟。

药物的功用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只有通过合理的配伍,调其偏胜,制其*性,增强或改变其原来的功用,消除或缓解其对人体的不利因素,发挥其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综合作用,使各具特性的群药联结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才能符合辨证论治的要求,更充分地发挥药物的作用,是应对比较复杂的病证的治疗需要,方剂是运用药物治病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历代医家在长时期医疗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出一套遣药组方的基本理论,主要包括:

1.组方原则

每一首方剂的组成,固然必须根据病情,在辩证立法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药物,但在配伍组成方面,还需要遵循严格的原则。方剂组成的原则如下。

(1)君药

即对处方的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它体现了处方的主攻方向,其药力居方中之首,是方剂组成中不可缺少的药物。其用量也较臣、佐药大。

(2)臣药

意义有二:

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和主证的药物;

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

它的药力小于君药。

(3)佐药

意义有三:

一为佐助药,即协助君、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

二为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性或烈性的药物;

三为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使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佐药的药力小于臣药,一般用量较轻。

(4)使药

意义有二:

一是引经药,即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

二是调和药,即调和诸药的作用,使其合力祛邪。

使药的药力小于臣药,用量亦轻。

综上可知,除君药外,臣、佐、使药都各具两种以上意义。在遣药组方时并没有一定的程式,既不是每一种意义的臣、佐、使药都具备,也不是每药只任一职。若病情比较单纯,可仿“君一臣二”之制。若方中君臣药无*或在作用并不峻烈时,便不须用消除、减弱*性或制其峻烈之性的佐制药;或君药兼有引药至病所的作用,便不须用引经的使药。所以,每一方剂的具体药味多少,以及君、臣、佐、使是否齐备,全视病症大小与治疗要求的不同,以及所选药物的功用来决定。但是,每一方中必有君药。君药的药味较少,用量要比臣、佐、使药大。这是一般情况下组方的原则。至于有些药味繁多的“复(重)方”,但按其方药作用归类,分清主次便可。

如出自《伤寒论太阳病篇》的麻*汤,主治外感风寒的表实证,症见恶寒发热,发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象浮紧等。因此时的病机为风寒在外,毛窍闭而不通,表实无汗,肺气不得宣发,卫气不得外达,故治当辛温发汗,汗出表解,诸症自除。方中君药为麻*,其辛温,功能发汗解表以散风寒,宣发肺气以平喘逆。臣药为桂枝,其辛甘温,功能发汗解肌,温经散寒,助麻*发汗解表。佐药为杏仁,其苦微温而润降,略兼宣肺,功能降肺气以助麻*平喘,散风寒以助麻、桂解表。使药为炙甘草,其甘温,功能调和诸药。此外,炙甘草还能制约麻、桂发汗之功,又兼佐药之义。麻*、杏仁均归肺经,还有引经之效,又兼使药之义。

从中药配伍角度讲,方剂的“君臣佐使”从多元用药的角度,论述了各药在方中的地位及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是七情配伍的进一步发展,对学习研究中药成方、中成药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2.组成变化

方剂的组成既有严格的原则性,又有极大的灵活。“方从法出”,以及君臣佐使的配伍组成,是遣药组方必须遵循的原则。而具体药物的选择,配伍关系的安排,药量大小的确定,以及剂型、服法的要求等,都与病证的变化,体质的强弱,年龄的大小,四时气候的不同,地土方宜的各异密切相关。因此,遣药组方又要求有充分的灵活变化。只有掌握了这两个方面,并在具体运用中统一起来,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尤其在选用成方时,更要注意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务必做到方药与病证的完全吻合。方剂的组成变化主要有三种。

(1)药味加减变化

“方以药成”。方剂是由药物配伍组成的,药物是决定方剂功效的主要因素。因此,当方剂中药味增加或减少时,必然使方剂组成的配伍关系发生变化,并由此导致方剂功效的变化。这种变化方法主要用于临床选用成方,其目的是使之更加切合新的病情。药味的增减变化概之有二。

一是佐使药的加减,因为佐使药在方中的药力较小,不至于引起其功能的根本改变,所以这种加减是在主证不变的前提下,对某些药进行增减,以适应治疗某些次要兼证之需要。

二是臣药的加减,这种加减改变了原方的配伍关系,会使方剂的功能发生根本变化。如三拗汤,即麻*汤去桂枝。此方虽仍以麻*为君,但无桂枝的配合,故发汗力弱;且配以苦杏仁为臣,故其就由原来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而主治外感风寒表实剂,转化为能宣肺散寒、止咳平喘而主治风寒犯肺之咳喘的基础方了。又如麻*加术汤,即麻*汤原方加入白术四两(12g)而成。此方白术亦为臣药,形成一君二臣的格局。方中麻*为君,以发散风寒;白术、桂枝共为臣,除助麻*发散风寒外,又祛湿、温通经脉;苦杏仁、炙甘草共为佐使,既宣化肺经湿浊,以助君臣药发表除湿之力,又调和诸药。如此,该方就成为能发汗解表、散寒祛湿而主治痹证初起之方剂。由此可知,三拗汤与麻*加术汤,虽均以麻*汤为基础,但由于臣药的增减,其主要的配伍关系就发生了变化,其功能与主治也就截然不同了。

此外,还必须指出的是,在对成方加减时,不可减去君药。否则就不能说是某方加减,而是另行组方了。

(2)药量加减变化

此种变化是指方剂的药物组成不变,而各药的用量有了改变,导致其功能和主治病证也随之发生了改变。药量是标识药力的,此时方剂的药物组成虽然相同,但因方中各药的用量不同,其药力就有大小之分,配伍关系就有君臣佐使之变化,其功能与主治病证也就随之有差异了。如四逆汤与通脉四逆汤,二方都由附子、干姜、炙甘草三味组成,但前方姜、附用量比较小,主治阴盛阳微而致四肢厥逆、恶寒蜷卧、下利、脉微细或沉迟细弱之证候,有回阳救逆之功。后方姜、附用量比较大,主治阴盛格阳于外而致四肢厥逆、身反不恶寒、下利清谷、脉微欲绝之证候,有回阳逐阴、通脉救逆之功。

又如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虽由大*、枳实、厚朴三味组成,但小承气汤以大*四两为君,兼为引经的使药,枳实三枚为臣,厚朴二两为佐,其功能为攻下热结,主治阳明腑实证之潮热、谵语、大便秘结、胸腹痞满、舌苔老*、脉沉数;而厚朴三物汤则以厚朴八两为君,枳实五枚为臣,大*四两为佐使,其功能为行气消满,主治气滞腹满、大便不通。前者行气以助攻下,病机是因热结而浊气不通;后者是泻下以助行气,病机是因气郁而大便不下。又,二方相比,厚朴用量相差为1:4,大*用量虽同,但小承气汤煎分二次服,厚朴三物汤煎分三次服,每次实际服量也有差别。

由上可知,四逆汤与通脉四逆汤的主治证和病机虽基本相同,但是病情轻重明显不同,所以只是药量大小有异,配伍关系不变。小承气汤与厚朴三物汤的主治证和病机都有不同,所以方药组成的配伍关系上有改变,药量也随之而异。

此外,还需指出,药量的增加或减少,可以是单纯的改变,也可以随着组成的配伍关系的改变而改变。

(3)剂型更换变化

中药制剂种类较多,各有特点。同一方剂,由于配制的剂型不同,其作用也就不同。但这种差异只是药力大小与峻缓的区别,在主治病情上有轻重缓急之分而已。如抵挡汤与抵挡丸,方药相同,前者是汤剂,主治下焦蓄血之重症,其人发狂或如狂,少腹鞭满,小便自利;后者用丸剂,主治下焦蓄血之轻症,只见身热,少腹满,小便自利。

又如理中丸与人参汤,两方组成与用量(干姜、白术、人参、甘草各三两)完全相同,前者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子*大,治中焦虚寒,脘腹疼痛,自利不渴,或病后喜睡等。后者为汤剂,主治中上二焦虚寒之胸痹,症见心胸痞闷,气从胁下上逆抢心、四肢不温,少气懒言等。前者虚寒较轻,病热较缓,取丸以缓治;后者虚寒较重,病势较急,取汤以速治。类此用法很多,此不一一列举。

总之,从三种变化可以看出,方剂的药味加减、药量增减、剂型更换都会对其功能产生不同的影响,特别是主要药的更易与药量的增减,会改变其君臣的配伍关系,从而改变了作用的部位和药物的性能,因而其功能与主治也就迥然有别了。

上述三种变化方法,既可以分用,也可以合用,尤其前两种常合并使用,例如麻*汤改变成为麻*杏仁甘草石膏汤,不仅是桂枝与石膏的改变,同时在药量与组成配伍关系方面也都完全不同。正因为遣药组方有如此严格的原则性和极大的灵活性,所以制裁随心,用利除弊,可以应无穷之变,从而使辨证论治达到预期之目的。

获取更多内容

请扫描或长按下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