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1/6/13 2:08:00
王可风在长期从事民国档案工作的实践中,不仅“深入探索整理民国档案过程中带有规律的问题”,在“收集、整理、保管和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而且还在档案史料学、中国档案史等专题教研的过程中,比较深入地论述了自己对于中国“最古之文字”——甲骨文的独特思考。甲骨文是我国“至今所知最早最多的契刻文字的档案”王可风在其论著中明确地指出,档案这个名词尽管在清朝时才被确立下来,一直沿用至今,但在我国历史上却有着种种不同的名称。“至今所知最早最多的契刻文字的档案”就是我国近代在河南省安阳县(今安阳市)小屯村发现的甲骨文。其惊天现世的过程大致是这样的:年前后,河南省安阳县西北五里的小屯村村民在洹河河畔耕种的时候,无意之中“在*土层下掘发了无数龟甲兽骨的破片,骨上多刻着原始的文字”。而当地的村民并不认识这些文字,更不会想到这些被当做“龙骨”药材出售的龟甲兽骨上,竟然镌刻着我国“最可宝贵之史料,最古之文字”。是时,担任清*府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惊奇地发现这些刻在“龙骨”上的文字“行列整齐,非篆非籀”,随后“细为考订”,“始知为商代卜骨”。故此,王懿荣成为了发现和研究甲骨文的第一人,亦有人称其为“甲骨文之父”。随着甲骨文的不断现世,它的巨大的学术研究价值,逐渐“为东西洋学者所倾服”,渐渐引起了海内外学者的“无限兴趣”。王懿荣去世后,他收藏的大部分甲骨被《老残游记》作者刘鹗所收购,再加上其自身搜集的甲骨,总数“约过五千片”,于年刊印了甲骨文著录行世的第一本专著《铁云藏龟》。年,考古学家罗振玉经过多年探查,终于确定甲骨文的发现地是河南省安阳县小屯村,并在甲骨文中发现殷商“帝王名谥十余”,于是恍然大悟:此甲骨卜辞,“实为殷室王朝之遗物”。他痛感“骨甲古脆,文字易灭”,遂令亲友广为搜集,前后购得甲骨超过两万片,先后编成传世著作《殷墟书契菁华》等4部。国学大师王国维在甲骨文历史学方面的研究,堪称“贡献最大”。文字学家孙诒让在甲骨文刻字结构和意义方面的专著《契文举例》,则是“开创性的著作”。此外,欧美传教士方法敛、库寿龄、明义士等也在中国广泛搜集甲骨,后来陆续出版《殷墟卜辞》《甲骨卜辞七集》等著作。嗣后,“一片甲骨惊天下”,研究甲骨文的学问渐渐成为“一种专门学问”——甲骨学。而殷墟甲骨文则与敦煌遗书、居延汉简、清内阁大库档案,并称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史料四大发现。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献史料”王可风在其论著中恳切地指出,我国是世界文化发达的最早的国家之一,远在多年前的殷代,即有了文字可靠的历史一一甲骨文的纪录。甲骨文不仅是“我国最早的文献史料”,而且还是“中国最早的文书档案和史料”。在当时,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史料工作和文书档案是合在一起进行的,是文史不分的。同时,史料工作还和宗教的膜拜混在一起。从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来看,甲骨文作为文献史料的形式而存在,是“阶级统治的产物”。它伴随着奴隶社会中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出现而出现,当时由*府设官管理。由此可知,奴隶主阶级已经开始利用甲骨文从事现实的*治斗争。到殷代以后,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逐渐形成和发展,史料工作就开始脱离宗教的膜拜而独立发展了。据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档案记载,这些长期埋藏于殷墟地下的“我国最早的文献史料”,在被中外学者深入研究的同时,也无可避免地遭到觊觎者肆意劫掠的破坏。殷墟位于洹河河岸,“冲塌甚多”,本地“无知之人”,“日夜打扰”,以求得利,每年“不知凡几”,古董商人“真伪相杂,售之国外”。据学者统计,从年至年间,规模较大的猖狂私掘达到9次之多,从而造成了巨量甲骨的损毁和流失。年10月至年6月,国民*府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对殷墟进行了15次考古发掘,结束了国家“既无妥为保护或彻底发掘之举”的不利局面,迎来了久违的科学考古的盛举。通过科学发掘,考古人员发现了为数众多的甲骨、青铜器、石器和陶器,以及王陵墓葬和宫室建筑遗迹等,基本上探明了殷墟的建筑布局和城市结构,同时亦发现了包含有1.7万余片甲骨的“地下档案库”。这些考古成果,不仅为重建殷商时代的信史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实物证据,还将中国的历史向前推移了数百年。美国学者罗杰斯称赞说,殷墟考古“堪与……对特洛伊遗址的发掘相媲美,二者都把传说变成了现实。”甲骨文是“研究殷商时代社会历史的最好记录”王可风在其论著中简要地指出,我国有档案的存在,已经有悠久的历史了。远起于殷商,距现在已经有多年以上的历史了。档案的形式,虽代有变更,但档案记载当时的社会制度、生活、文物和精神都是一样的。尽管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档案“多带着宗教迷信的意味”,但是在甲骨文上记载有当时人们劳动生产和社会生活的记录,从而可知殷商时代的社会历史情况。因此可以说,甲骨文是“研究殷商时代社会历史的最好记录”。记载殷商时代渔猎、牧畜、农业和贸易情况的典型甲骨文档案有:一是记载有渔猎情况的甲骨文档案。“丙戌卜丁亥王阱?鹿,毕。允毕三百又四十八。”二是记载有牧畜情况的甲骨文档案。“卯卜王牧。”三是记载有农业情形的甲骨文档案。“庚申卜贞我受黍年,三月。”四是记载有贸易情况的甲骨文档案。“戌申卜口贞大有其四贝。”事实上,渔猎活动在商代社会经济活动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在商代遗址中发现的网坠、镞、弹丸等渔猎工具,都可以在甲骨文当中找到相应的文字。商代遗址出土的动物遗骸经过鉴定,属于野生动物的有象、犀牛、熊、虎、豹、野猪、狐、獐、麋、鹿、羚、獾、猫、兔、鼠、各种鸟类及青鱼、鲫鱼、草鱼、田螺、蛤蜊、鳖、龟、河蚌,甚至有海产鲟鱼、鲸鱼、海蚌、海贝等,其中绝大部分应是渔猎活动所获。牧畜活动在商代也非常兴旺。后来所谓的“六畜”——马、牛、羊、猪、狗、鸡,此时都已经具备。这一时期饲养的家畜,除了用于食用外,大量用于祭祀活动。一次祭祀活动,少则几头、几十头,多则数百头,甚至上千头,甲骨文中有一次祭祀用千牛的记录,这也反映了当时牧畜业具有相当的规模。农业是商王朝统治的经济基础。商王和各级贵族都非常重视农业。甲骨文中有不少商王对农业生产进行占卜的记录,涉及求雨、收成、耕作和督令生产等方面。人们常说的“五谷丰登”中的“五谷”——黍、稷、稻、麦、豆,在商代都已经具备。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省郑州市白家庄商代遗址中发现稻壳痕迹,在河南省安阳市后岗杀殉坑中发现小米遗存,从实物遗存印证了甲骨文的记载。甲骨文中的“田”字,更是商代田地经过田垄和沟洫规整后的形象写照。商业贸易在商代亦有一定的发展。考古发现,商代用贝数量较多,目前已经发现的有铜贝和海贝,以海贝居多,多达万枚以上。在商代,用贝殉葬或祭祀的现象比较普遍,少则数枚,多则上千枚。在安阳市小屯村出土的一座中型墓葬中发现随葬的海贝多达余枚,甚至有的墓主口中还含有贝。甲骨文中记载有赏贝和取贝的记录。因为贝的来源受到地域限制,所以受到当时人们普遍的珍视,拥有特殊的价值,具有作为原始货币的条件。主要参考文献:1.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三所南京史料整理处著:《历史档案的整理方法》,人民出版社年版。2.施宣岑,华明编著:《王可风档案史料工作文集》,档案出版社年版。3.张宪文,方庆秋,*美真主编:《中华民国史大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年版。4.中国国家博物馆编:《文物中国史2(夏商周时代)》,山西教育出版社年版。5.李济:《安阳》,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年版。6.任彦馨,张江义:《李济与“东方特洛伊”的科学考古》,《中国档案报》年7月20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