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非物质文化遗产熠熠生辉。书籍是人类智慧积累、流传和延续的媒介,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年,古籍修复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其重要分支——古籍装帧已伴随人类历史发展数千年。
笔者走访了位于广州市*埔古港中的一处古宅,这里是古籍修复技艺(古法装帧)工艺师李锵鸿的工作室。李锵鸿讲述了古籍发展的历程:中国书籍出版有着悠久的历史,书籍的装帧形制也随着书籍的生产工艺和所用材料的发展而不断地演变。
悠悠历史,民族自豪
中国最早的书籍是商代刻有文字的龟甲或兽骨,距今已有余年的历史。为便于保存,人们学会将内容相关的几片甲骨用绳串联起来,这是早期书籍的装帧形式。
商代后期出现青铜器铭文后,人们把古代这种铸之铜器上的铭文看作古代“原始书籍”形式之一,多数书史家也认为它是古代书籍装帧的一种形制。
李锵鸿介绍:“竹简是纸发明前最具代表性的书籍形制。与竹简并行的还有木牍,制成长方形木片,用于书写短文,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有正规形态”。
在印刷术发明以前,图书是抄写在缣帛和纸张上,采用长卷形式,阅读时展开,平时卷起。到宋代雕版印刷普及以后,由于书版各自成块,卷轴装已不适用,古籍装帧改进为册页形式,先后出现旋风装、经折装、包背装、线装多种形式。由于其实用性强,线装的形式一直沿用至今。李锵鸿告诉笔者:“直到现在,即便是一本无字的线装书,世界各地的人们看到也会因为线装这一形式知晓——这是我们中国的书籍。”
革故鼎新,更好传承
谈及与古籍装帧的渊源,李锵鸿回忆:“大学就读设计专业时,我跟随老师学习古籍修复的知识与技艺。在自己从事平面设计专业教师后,我发现进修书籍装帧设计课程的学生们大都参考日系、欧美风格进行书籍设计。‘为什么不学中国风呢?’这一疑问常在脑海里回荡,我想让古籍装帧中透露出的国风理念,正面影响学生们的设计观。”
故此,秉着传承、弘扬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李锵鸿与其他合伙人联合创办了广东非遗梦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并建立非遗产品研发与课程实践基地,专注于非遗项目落地转换。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古籍装帧这一项冷门的技艺也难逃濒临失传的现象。
“很多博物馆里的古籍都亟待修复,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坐不住,很难静下心来学这门手艺,也出现了物多人少的尴尬现状。”李锵鸿表示,“所以,非遗传承者们也逐渐学会转换思路。我们希望能够结合现代技术与传统技艺,先让大家了解、认可,再慢慢使之变为‘潮流’,才能拓展到想要学习修复技艺的生源。”
目前,非遗梦基地以公开课、手工体验的形式,带领学生了解与古籍装帧相关的造纸术、活字印刷术和古籍修复技艺。同时,基地相关人员也设计了一系列的文创产品,通过互联网技术进行输出与宣传,旨在革故鼎新,更好传承。
作为中国代表性文化之一,中国古籍装帧这种区别于其他国家的书籍装帧形式,具有重要的文化信息价值,更是华夏历史的真实见证。传承非遗,保护非遗,活化非遗,应乃吾辈心中之梦。
(本文转载自中国网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