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甲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读书ldquo三要rdquo和
TUhjnbcbe - 2021/3/9 15:36:00
白癜风的药物治疗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150831/4688851.html

先要把读书看得平凡,才可以读书。先要忘记了读书人是一种特殊人物,而读书并不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情。读书无非是人从外界接受信息的一种方式。

本文选自李子旸新书《经济学思维》

关于读书,常见的有两种观点。传统的观点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把读书视为一种高尚脱俗的生活方式,不仅推崇读书,还推崇所有和读书有关的事物:书籍本身、书架、书桌、书房……持此观点的人,会有意无意显示自己对书的热爱甚至痴迷,借以彰显自己的高雅格调和清新脱俗。

另一种针锋相对的观点则是故意对书不屑一顾。加“故意”二字是因为持这种观点的人并不是粗人或文盲。粗人或文盲对书不感兴趣,很正常。“故意”者则往往读书不少甚至很多,是书的内行。他们故意对书不屑一顾,是在用一种“看破红尘”的姿态直斥“书呆子”的可笑。当然,同时显示出他自己不是书呆子,而是饱经世故的成熟老练之人。

这两种观点都有可取之处,但也各有偏颇。我知道还另有一种对书的态度,我比较喜欢这种态度。

中国人与美国人对读书的态度,有所不同。中国人对于读书的观念,太过隆重;而美国人对于读书,视为一种平常已极的事情。其平常,有如搔头和抓耳朵一般。

在美国,随时随地都看见人读书。这不是说,美国人勤力,而是说,中外对读书态度,有所不同……美国人把读书视为生活的一部分。

先要把读书看得平凡,才可以读书。如何令到自己心理上对读书看得平凡,先要忘记了读书人是一种特殊人物,而读书并不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情。

(梁厚甫:“美国人的读书态度”,《海客随笔》)

正因为曾经读到这些话,所以,尽管我后来多年上学,花很多时间和钱买书、读书、藏书,但对读书我从来没有那种“自豪感”。

读书无非是人从外界接受信息的一种方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读书和看电视、浏览网页、与人聊天没什么本质区别。一条信息,你从电视中看到,从网上看到,别人当面告诉你,和你从书中看到,没什么根本不同。你的大脑,注定要不断从外界接受信息。读书是诸多方式中的一种,这件事没什么稀奇。将之神圣化或者故意贬损,都有些莫名其妙。

不过,虽然没有本质不同,但书这种媒介和其他信息传播媒介相比,还是有自己的特点。这特点就是:书往往是创作者多年思考、长期写作的产物,然后又由专业编辑修改校对。读者读书时也比较专注,有机会翻来覆去反复思考——电视就很难做到这一点,画面一闪即过,所以电视节目很难进行深入的层层递进的分析——于是,被收集在书中的信息,往往条理性逻辑性很强,语言精练紧凑,是所谓“书面语”。也就是说,书的知识含量较多。认真地读一本书,应该比看一部电视剧、浏览若干网页、和人聊天几个小时,得到更多的知识——不过也不一定。

正因为如此,《理性选民的神话》作者布莱恩·卡普兰在书中对经济学同行建议说“多写一些书”,因为“在一本书中,你有时间坦诚地解释你的整个立场”。卡普兰针对的现实是,很多学者已经不写书了,他们只写论文或文章。有些功成名就者甚至连文章也不写了,只接受采访和发表演讲。卡普兰指出:由于篇幅所限,论文只能对一两个常规观点提出质疑,这很可能“让自己显得难以理解,或者更糟糕的话,甚至显得荒唐”。对卡普兰的这番告诫,从读者的角度理解,就是应该多读一些整本的书,而不是只读文章或只了解观点。

▼▼▼

这就是我要说的读书的第一个“要”:要读整本的书。

很多读者都有一个体验,那就是读书“从厚读到薄”。厚厚一大本书,读完了,理解了,把其中的观点写下来,可能寥寥几页甚至一页足矣。书越读越薄嘛。于是有人就想,既然如此,我直接读那寥寥几页甚至一页不就行了吗?岂不是又省时间又得到新知?他们不知道,虽然寥寥几页足以容纳观念,但那数百页的大厚书可不是没用的。在这数百页的篇幅里,作者要介绍自己观点以前的知识状况,凸显尚待解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新观点,然后对可能的反对意见一一加以辩驳。在学术大厦上添一块砖,要想说清楚这砖是干什么用的,就得先把学术大厦的相关部分介绍一番,说明为什么要在这里加块砖,怎么加,砖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不加在别处。这些内容,能用几百页叙述清楚,其实已经堪称“寥寥”。

不仅学术著作,对文学艺术作品来说,篇幅的作用同样无可代替。评价一个国家的文学时,长篇小说的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只有用大的篇幅才能搭建完整的故事结构,塑造生动饱满的人物形象。不看原著,你只能知道某人物的基本身份。贾宝玉是公子哥,于连是个拼命往上爬的底层小人物,葛利高里是个哥萨克。想让他像一个活人那样被你了解,除了读那几百上千页的大厚书以外,别无他法。

确实有那种不读书只读文章,甚至只读文章简介的人。他们知道各种观点各种流派,说起来也头头是道,但他们既不知道思想观念的来龙去脉,也不知道被其批判、取代的观点是什么,更不知道取而代之的道理。更重要的是,他们不掌握思考的方法。掌握思考方法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完整阅读来观摩大师是如何思考的,看他们是如何一步步推导出结论,如何分析批判不同观点的。看得多了,便渐渐窥见门道。再加上勤于训练反复思考,这才能掌握思考方法。只看结论和观点,是不可能掌握思考方法的。

不掌握思考方法只知道观点的结果,用一个成语概括就是——刻舟求剑。理论的使用条件稍有变化,他们就无所适从,只会把那几条观点反复背诵。这是培养信徒的方法,不是传授学问的方法。果然,在很多宗教或类宗教组织那里,都可以看到这种现象:组织往往更乐于让信众诵读教主或圣徒语录,而不是去读经典本身。语录只是无分析的观点集,大家不动脑筋地熟知背诵就好。经典往往比较复杂,读起来免不了要动脑筋。宗教或类宗教最不需要的就是信众动脑筋。

对于好书,要完整地读,要整本地读,这是读书的第一“要”。

读书的第二“要”——要带着问题去读书。

虽然这主要是针对知识性书籍来说的,但文学性的书,作家其实也会设定吸引读者的“问题”,激发读者的好奇心。评书相声不是都讲究“系个扣儿”“抖包袱”吗?好奇心带来兴趣。有了兴趣,就会一直读下去,还不觉得累。

知识性书籍,都有要回答的问题,作者必定是为了解释、批驳、赞同某个观点才动手写书的。好的作者,会条理清晰地先把他要回答的问题说清楚,再展开论述。可惜,许多作者往往疏于、懒于做这件事。这对专业读者问题不大,对其他读者就有点麻烦——大家不知道你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很多流传下来的名著,现代人之所以读不进去,就是因为对名著所处的“问题情境”知之甚少乃至一无所知。很多名著,当年都是锋芒毕露、万众期待的论辩性作品,和之前某个影响广泛的观点进行针锋相对、火花四溅的论战。当时的公众身处该“问题情境”之中,对辩论进展非常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书ldquo三要rdquo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