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甲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近距离对打安琪读书记342
TUhjnbcbe - 2020/11/19 21:05:00

读书记(34+2)

安琪

变动不居的迁移生涯中所写下的诗篇

5月20日一直到6月6日,武都—荣昌—上海—济南,几乎是马不停蹄,连跑四地。伴随我的就是这一本《杜甫诗》。

本书有特别的意义,是童小溪特意送给吴子林作纪念的童庆炳老师藏书。书上留有童老师的划线和文字点评。我读此书小心翼翼,生恐有损。杜诗大约首,本书只收近百首。这样的选本,选家就很重要。

我读《杜甫诗》一书,经常被谢思炜的评注打动,谢评有观点、有态度,不是一味甘居被评者人下点头哈腰,比如对收入本书的第一首杜诗《望岳》,谢评认为,“此诗也有稚拙的句子”,对《去矣行》一诗,谢思炜写到,“诗的最后表达诀别的意愿最坚决,但所说的‘餐玉法’却最不现实(‘且入’而未入也留下把话找回来的余地),除了说明道教信仰对诗人仍有一定影响外,反过来证明前面的话也不过是愤激之词而已。”整本《杜甫诗》读完,大体可以了解诗人的生命历程,全书以时间为顺序,呈现了杜甫在变动不居的迁移生涯中所写下的诗篇。

读《杜甫诗》,心情大抵是沉郁的,杜甫的一生大都在饥饿困顿中辗转,既萧瑟又凄凉,欢乐的时辰于他并不多见,欢乐的诗篇于他因此也极少。昨晚读完《杜甫诗》后我抽出宇文所安《盛唐诗》想看看宇文所安如何评价杜甫,信手一番即为“杜甫”一章,讶异中感知到了神秘的电波架通了杜甫、宇文所安和我。

宇文所安对杜甫的评价之高学界已尽知,“杜甫是最伟大的中国诗人”,宇文所安开篇即如此定位。近几年,师力斌博士也迷杜甫迷到入魔,不仅自家读杜甫为杜甫写诗,还逢人便说杜甫,有一次更是亲手开列杜诗若干让我读。那天师老师到皮村讲授诗歌课,我在腾讯直播视频看见他列举了杜诗五大特点作为评价一首诗优劣的标准。至于张籍,更是将杜诗烧成灰和水吞下,说这样可以吸收杜甫的天才。

相比于杜甫,我更想吃李白。

-6-10

《杜甫诗》,谢思炜,评注。人民文学出版社年。

《星火》,年第1期,范晓波,主编。

——————————————————————————

情感的喷薄与婉约

我是在重庆飞往北京的CA航班上读完华万里先生这部诗集。

年5月25-27日,我应邀赴重庆荣昌参加中国第四届当代诗歌奖颁奖典礼,在瑞尔大酒店报道的那个傍晚,人头济济,诗人们互相打着招呼,老友重逢,分外热闹。有一个圆脸、慈眉善目的老者走了过来,“你是安琪,我是华万里”,我吃了一惊,这几年经常在金铃子文字中读到她对华先生的敬佩之语,对华先生已不陌生,如今看他毫无架子自我介绍,真是不安且感动。我也对华先生说久仰。第二天,华先生分送几个诗人他的诗集,我也幸得一本。

说实话,此前并未读过华先生诗作。这次飞机上读完《石榴马》,可以说又吃了一惊。华先生年出生,今年75岁,诗集出版于年,也是74岁以前的作品,诗集中多次出现73,比如“七十三愁”,显然是73岁的时候写的,但整本《石榴马》无论情感的喷薄与婉约,还是语言的短促和灵动,不仅看不出龙钟之老态,反而有青春之气息。作者的心特别活,对生活、对异性依旧充满美妙的期待。诗集中看不出华先生所经历的时代际遇譬如抗战、譬如文革、譬如改革开放等等,也就是,这是一本纯粹属于作者心灵感受而非反映现实的诗集。

这次在重庆荣昌,我和王士强博士、吴投文博士都谈到这个话题,就是,诗人的写作到底是无视所处的现实生活只一意孤行于自己

1
查看完整版本: 近距离对打安琪读书记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