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御制铜错金银仿汉砚滴
砚滴又称水滴、书滴,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文房器物,贮存砚水供磨墨之用。砚滴的出现与笔墨的使用和书画的兴起有关。最迟在东晋时期,就出现了各种形状的水盂,人们在使用中发现,用水盂往砚里倒水时,往往水流过量,于是出现了便于掌控水量的器物,这就是砚滴。砚滴也称水滴、水注、书滴、蟾注等。有嘴的叫“水注”,无嘴的叫“水丞”。
清光绪素三彩鸭形砚滴
砚滴是一种滴水入砚的文房用具,它的出现与笔墨的使用和书画的兴起有着密切的关系。最初古人使用各种形状的水壶水盂类器皿研墨时发现,用水壶水盂往砚池里倒水时,水的流量往往很难控制,于是就改进和发明了便于控制水量的研墨用具,这就是砚滴,也被称为水滴、水注、蟾注等等。
明铜鎏金瑞兽砚滴
材质从传世品和出土器物来看,砚滴的出现不晚于汉代,最早为铜制,后改为陶、瓷、玉、石等材质。其样式不定,历代均有创新。汉代砚滴多为龟蛇熊羊之形,古朴浑厚。熊形玉砚滴,为一张口卷舌,背有双翅,右前肢托一灵芝,呈蹲坐式的飞熊。其雕工粗犷,为东汉时器物。飞熊的传说,古代极多。
明铜鎏金辟邪砚滴
形状变革魏晋时除流行汉时熊形滴外,蛙龟等青瓷砚滴也较为流行。如青瓷熊砚滴,仔熊右手捧食欲入口,左肢轻扶左膝,神情专注。顶部有孔为注水口。与上器相比,更加栩栩如生。南北朝时期水滴以动物造型更为普遍,如蛙形、兔形等,并有其他造型的砚滴。如青瓷棒槌形砚滴,其形状颇像一条茄子,一端圆鼓上有鸡心状注水口,另一端为细管状流。造型小巧别致。器身刻划卷枝纹,线条流畅自然。从纹饰上看,为南北朝时的典型器物。
南北朝时期砚滴以动物造型更为普遍,如蛙形、兔形、等,并有其他造型的砚滴。如请辞棒槌形砚滴,其形状颇像一茄子,一端圆鼓上有鸡心状注水口,另一端为细管状流。造型小巧别致。器身刻画卷枝纹,线条流畅自然。
唐代砚滴形制小巧,造型别致,除有瓷制品外,还有铜制品,导入龟形砚滴,造型为一龟口衔小碗,龟背有柱形钮,龟甲雕刻精湛细腻,为唐代砚滴中的精品。
宋元之时,瓷砚滴再度兴盛,尤以龙泉窑烧制的眼底最为新颖别致,有舟形、作俑形、童子牧牛形、鱼形等。鱼形的砚滴,为一只跳跃的鱼形,口为滴,背部有一注水孔。造型别致,鱼身刻纹。通体施以灰青色釉,为元代砚滴中的精细之作。
明代瓷业高度发达,砚滴自是争奇斗妍,历代均有砚滴传世,尤以宣德时器物别有风韵。青花鸳鸯形砚滴,为象生鸳鸯形,背上有圆孔,上插有一滴管,平底,通体以蓝地留白技法装饰。器型精巧,胎白质细。左上留白地内青花楷书“宣德年制”。
清代砚滴以象生形居多,作工精巧,青白釉莲蓬形砚滴,其造型极为别致,左边一朵荷叶为水盂,边堆塑螃蟹,内有孔洞通向右边莲蓬,莲蓬有出水孔为砚滴。和两件文房用具为一体,前朝所少见,为清代早期器物。
尽管砚滴的外形多种多样,但有三点结构是共同的:一是腹内中空,可以盛水;二是在较高的位置上有一细孔,倾倒时,可以滴出水来;三是背上有一个圆孔和腹相通,圆孔上有一段高起的管状器,可以注入水,用水时,用一个手指按住,把砚滴移到砚台上时,不会有水洒出,只要略松开手指,便有水滴到砚台上。
清早期铜制兔形砚滴
明铜错金银天鸡砚滴
明铜蟾形砚滴
旧制鹅形砚滴
明旧玉鸭形砚滴
明洪武龙泉窑太白醉酒砚滴
元青花釉里红鸳鸯砚滴
民国段泥高士听琴砚滴
鹿形砚滴
铜瑞兽形砚滴
铜错金银如意云纹三足砚滴
清早期铜雕犀牛砚滴
清树叶款青花夔龙纹烟斗砚滴
明铜牧童骑牛砚滴
康熙素三彩宝鸭砚滴
定窑白釉龟形砚滴
清·铜鎏金龟形砚滴
民国紫砂仿生莲蓬砚滴
童子戏舟形铜砚滴
宋粉青釉龟形砚滴
宋磁州窑童子戏牛砚滴
秋虫清趣铜砚滴
清中期白玉天鸡砚滴
清中期白玉水牛砚滴
清早期铜雕犀牛砚滴
清趣图铜砚滴
清乾隆锡桃形砚滴
清乾隆套红料云龙纹小砚滴
清乾隆白玉辟邪式砚滴
清康熙素三彩宝鸭穿莲形砚滴
清康熙段泥羲之爱鹅砚滴
清代青花砚滴
清初铜卧鹿砚滴
清铜瑞兽砚滴
清铜瑞兽砚滴
清铜鸡首砚滴
清铜螭龙耳砚滴
清铜蟾形砚滴
清端石铁拐李砚滴
明以前湖田窑砚滴
明嵌金铜制龟形砚滴
明铜雕虎形砚滴
明宣德釉里红鸳鸯砚滴
明铜水牛砚滴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为原作者所有不做商用
最陶瓷编辑整理
转载时后台回复“转载”二字,
无授权图会被举报的哦!
-
致敬每一个认真生活的人
我们的一周安排
-
-
▼点击原文,查看《日本陶艺“人间国宝”全目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