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这个人物神话文学“戏份”太重,作为历史人物他的史料又相当少,比如姜太公出生在哪里,出生的具体时间,入周朝之前具体有什么事迹等等,都说不清。所以此篇只谈历史上“相对”客观的姜太公。
姜太公的姓氏名字号姜太公的称号有;姜子牙、姜牙、师尚父、太公尚、姜尚、吕尚、吕太公望、周望、姜望、吕望、吕牙、吕渭、太公望、齐太公、飞熊等十多个称呼。
这些称呼可分为四类;
其一来源于姜姓、吕氏的称呼。姜太公为姜姓,吕氏,封地在齐,所以有如姜尚、姜公、姜牙、姜老、姜子牙、姜太公。
至于说吕氏,在《吕国》文中我有猜测,姜子牙可能是吕氏的主宗,原因有二;一是姜子牙的齐国国君都称“吕某某”;其二,周公与召公都算鲁国与燕国的主宗,本来应该就藩,只不过周王室离不开他们,这才让自己的嫡长子去。
姜太公是异姓,也是聪明人,带领族人跑到齐地建国,但又不氏为“齐”,大概率是表示自己是主宗。
其二是名、字、号。《礼记·檀弓》中说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来取“名”,男子成年以后,即二十岁举行冠礼时要取“字”。姜太公的名、字众说纷纭,但主要集中在“牙”、“子牙”、“尚”和“望”这几个名字上面。
三是来源于周文王、周武王对姜太公的尊称、封赏或官职、谥号。如太公望、师尚父、太公尚、太公望、吕太公望,以及周望、师望、姜望、吕望等。
“太公”这一称呼,源于周文王对密须国的一次用兵上,“文王问太公:‘我用兵孰可?’太公曰:‘密须氏疑于我,我可先伐之。’”。另外,姜太公被封于齐,是齐国的始祖,被称为“齐太公”。所以史书、典籍中习惯以“太公”作为称谓。
望,来源于“吾太公望子久矣”这句话。《史记》中记载周文王出猎之前算了一卦,封中显示周文王会遇到大才,所以在见到姜子牙后才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
“师尚父”这一称呼,是周文王死后、周武王对姜太公的尊称。“师”表示姜太公是军事统帅,姜子牙是周部的主要军事统帅,很多征伐,周文王、周武王都找姜子牙商量。而“尚”为崇尚、尊重的意思,是周武王对姜太公的敬称;“父”是古代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尚父”并不是姜太公的名字,而只是一种尊称。
四是来源于文学作品的流传,如姜子牙道号飞熊。
姜姓与周朝关系姜姓与周部算是二个同盟部落,从母系氏族时代二者就彼此联姻,如周朝的始祖后稷,他母亲为姜原。“姜原出野,见巨人迹,心忻然说,欲践之,践之而身动如孕者。”这明显是母系社会的外婚制。
到商周时期,《国语》言;“齐、许、申、吕由大姜。”且“四国皆姜姓,四岳之后。大姜之家也。大姜,大王之妃也,王季之母也。”
齐与许暂且不说,与周部交好的主要是姜姓中的两个氏族——吕氏与申氏,它俩西周时期为申国与吕国。申国比较知名的王后有两个,一个是周厉王之妻,一个是周幽王之妻,“犬戎之乱”申国是出了大力气。
吕国比较有名的是《吕刑》,周穆王时期命吕侯(亦称甫侯)制定《吕刑》,它是西周时期统治者为了缓和社会的矛盾,作出的一种调整。
上述的意思是想说明,姜子牙或者吕尚并没有“小说”中那样的事迹,比如做小商贩,去商朝任职等等。姜子牙本身就是氏族社会中的上层人物,且其氏族与周部世代联姻,所以能进入周朝的权力中心。
《吕氏春秋》就记载过周朝与姜子牙的用人观。
吕太公望封于齐,周公旦封于鲁,二君者甚相善也。
相谓曰:“何以治国?”太公望曰:“尊贤上功。”周公旦曰:“亲亲上恩。”太公望曰:“鲁自此削矣。”周公旦曰:“鲁虽削,有齐者亦必非吕氏也。”其后,齐日以大,至于霸,二十四世而田成子有齐国。鲁公以削,至于觐存,三十四世而亡。
姜子牙与周公受封后,二人讨论治国问题。
姜子牙主张“尊贤上功”,意思是用贤者治国;周公主第“亲亲上恩”,意思是以以血缘关系远近为标准,作用人才治国。
太公说;“你你这样做,使得鲁国越来越弱,直到灭国。”周公说;“鲁国虽会衰弱,但你任贤的做法,会使你的后代失去齐国。”
事实也如二者所言,田氏代齐,鲁国渐渐衰弱,直到灭亡。
周朝强调”亲亲“,在血源的基础上选拔人才,如果不属于周朝的那个范围,即使姜子牙再有才,也不可能被周朝重用。
作为将领的姜太公姜子牙的记录不多,且多见于战事中。
如周文王伐密国,因为从周文王之父季历起,周部就开始统一周边部落,《史记》记载此时已是周文王后期,周文王正在为“攻商”做准备——“明年,伐犬戎。明年,伐密须。明年,败耆国。……明年,伐邘。明年,伐崇侯虎。”
文王问太公曰;“吾用兵熟可?”太公曰;“密须氏疑于我,我可先伐之。”管叔曰;“不可,其君天下之明主,伐之不义。”太公曰;“臣闻先王之伐也,伐逆不伐顺,伐险不伐易。”文王曰;“善!”
因密国与商朝亲密,且密须国已怀疑我们了,所以姜子牙建议先对密(须)国下手。管叔不同意,管叔的意思是密须国国家比较正常,没犯什么大错,要是灭了它,会使其它投靠我国的小国恐惧,不利于今后发展。
而姜子牙主张用武力威慑,从强大的国家开始打,“伐逆不伐顺,伐险不伐易。”
从这也可看出姜子牙果断凶狠的个性,还有周武王伐商途中,到孟津观兵,姬发又请巫师占卜,以问商纣何时可伐。此时雷声大作,暴雨骤然连天大作。
吕尚带剑大步走进,上前猛然踩碎了龟甲,回身对武王拱手高声说:“枯骨死草,何而凶!”使姬发迅速作出决断,起兵伐商。
再如周武王代商后,与周公召公太公等商量如何处置商朝遗民。
“纣死,武王皇皇,若天下未定,召太公而问曰‘入殷奈何?”
姜太公说;“臣闻之也,爱人者,兼爱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其余。何如?”
太公的意思是周已经灭商了,不存在周爱商一说,即然不爱,不如全杀。
召公接着说;“有罪者杀,无罪者活。咸刘厥敌,毋使有余烈。何如”
召公建议对商遗民区别对待,归顺者,活,否则,死。
周公说;“各安其宅,各田其田,毋故毋私,惟仁是亲。”
周公的办法是不改变商遗民的生活习惯,维持现状。
小周能灭大商邑,核心就是商人内部倒戈,使周趁势击败商,也就是说商朝大多数人并不满商人的统治。周武王明白这个道理,只要安抚好这大部分人,周的统治就会稳固,所以周武王对周公的建议,给出了“旷乎,若天下之已定矣!”的评价。
而姜太公的建议,颇具阴谋家的色彩。
姜子牙率众去自己的封地营丘时,走得悠闲且缓慢,逆旅之人告诉他:“吾闻时难得而易失,客寝甚安,殆非就国者也。”太公听了,顿时醒悟,连夜穿上衣服赶路,天亮时就赶到了封国,果然,遇上莱侯来争夺营丘,太公及时的出兵维护了自己的领地。
艰难平定叛乱后,姜太公为缓和与当地土著的矛盾,施政方针为“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
因其俗,简其礼,指的是参照夷礼简化周礼,合理的保留当地土著的文化。因为周礼是相当繁琐且麻烦的,如果全按周礼执行,肯定有极大的抵抗,比如鲁国的伯禽强推周礼,引起了不少的叛乱,伯禽用了“三年”才稳定好局势,太公只用了三个月。
总之,历史上的姜太公并不是文人儒士的形象,相反,姜太公是一个统帅的形象,杀伐果断,为达目的可以不计手段,甚至在那个时代可以不相信“上天”,颇具唯物主义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