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甲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广东惠州咬下一口粄,时令在嘴里流转
TUhjnbcbe - 2024/10/9 17:13:00
摘要:都说民以食为天,食,连接着的不仅仅是温饱和味觉享受,还有四季流转,历史沧桑和一方水土的独特情怀。历史上客家先民经过五次辗转迁徙,最终到达岭南,甚至走向海外,而位于南岭之东的惠州,也是一个以客家文化为主流的地区。在这里,到处都可以发现客家族群的特征,其中尤以饮食文化为著。与大部分客家地区的人们一样,惠州的客家人也非常擅长做粄,喜欢食粄。《宋书郭原平传》(南朝梁沈约撰)中有记载:“宋文帝崩,原平号恸,日食麦一枚,如此五日。”粄,一种用米浆或米粉制成的食物,始于中原,跨越千年,历经万水千山,最终在客家族群中传承繁衍。对于惠州人来说,粄亦是一种“茶果”:人们聚在一起闲话家常时,常常以粄配茶消遣时光;工作之余也会在深巷转角处买上几种粄食充当下午茶点,以补充能量,消散疲劳。不时不食,客家人做粄通常是有时令之分的,尤其对于惠州客家人来说,时令从来都不是随手翻来覆去的日历,而是对传统的承续,对节气的尊崇。时令,是清明时节的艾草青青,也是冬至十分的萝卜飘香。清明时节吃艾粄“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这大概是众多客家地区中最统一的一个传统了,当然,惠州也不例外。艾草具有祛湿、散寒、消炎、抗过敏等功效,因而用艾草做成的艾粄最适合在天气潮湿的春天食用。农历二三月份,正是艾草长得最鲜嫩的时期,这时,惠州人便会在溪畔河边寻得最嫩绿的那一簇绿叶,将它们采摘回家,洗净、焯水、煮烂,然后加入到比例混合好的粘米粉和糯米粉中,开始和面做艾粄。面团要揉搓得越久越好,这样做出来的粄才够韧劲,好吃。惠州有童谣唱到:“清明到,艾叶香,家家户户做粄忙。你摘艾来,我煮艾,你做团来,我包馅……”这描述的便是惠州民间做艾粄的情景和习俗。不同于其他地区酷似青团的艾粄,惠州地区的艾粄一般是扁圆状的,大部分还会用模具印上龟甲花纹,使之成为“印粄”。印粄,通常也会用来祭拜祖先和神灵,因为印上雕刻精致的花纹或文字,一方面寓意着吉祥如意,用以向祖先和神灵祈福。十月朝,糍粑碌碌烧“十月朝,糍粑碌碌烧”,这是惠州地区流传很广的一句俗语,说的是以前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家家户户都会做糍粑,糍粑热得烫手。糍粑,惠州人又叫糍粄、捏糍,是惠州茶果的一种,也是一种“粄”。用糯米粄皮包裹着花生末、白糖、芝麻的白色糍粑,一个个圆滚滚、白胖胖,软糯可口,韧劲十足。惠州传统的“十月朝”实为祭牛日,此时已是农闲时节,为了慰劳家里耕牛终年劳役之苦,农村地区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动手做糍粑,备三牲祭牛神。相传十月初一这一天,牛歇耕,人们将做好的糍粑用菜叶包好,塞进牛口中让其品尝。还有些地方将糍粑挂在牛角,披红挂彩,用其意如老人庆寿穿袍。后来这种习俗渐渐传到城里,城里人们也效仿农村民众自己动手做糍粑供奉祖先,然后全家分食。或赠邻居。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载:“十月朔(朔,即农历每月初一),城中做粉食荐祖,乡落以粉食挂牛角以报其劳。”当中的粉食即为今天的糍粑。冬至只吃萝卜粄“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深夜坐,还应说著远行人。”这是诗人白居易在寒冬深夜的游子写照,读完不免更能勾起远在异乡的游子们的思家之苦。然而对于惠州游子来说,冬至这一天最真实的心情写照莫过于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冬至倍思“粄”。冬至这一天,客家人称之为“过冬”,而在惠州地区,则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因为在农耕时代,冬至到春节这段时间是休耕时期,人们在休耕农闲时节有欢庆丰收、准备转入下一年的习俗,因此,吃冬至夜饭民间也称为“添岁”。但对于惠州客家人来说,吃“萝卜粄”才是“过冬”最具仪式感的象征。在惠州地区,冬至前一两天几乎每家每户都会打粉做萝卜粄,而对于身在异乡的游子来说,冬至当天,唯有一个小小的萝卜粄方能解开心中浓郁的思念与愁苦。不同于其他地区的萝卜粄,惠州地区的萝卜粄犹如一个放大好几倍的饺子,白白胖胖,软软糯糯。萝卜粄的馅料主要以萝卜丝为主,配以腊肉、腊肠、香菇、虾米、腐竹、芹菜等辅料,包好之后可蒸可煎可煮,每一种吃法都有其独特的口味。每当冬至吃过萝卜粄之后,老人们便会对家里的小孩说:“又长大一岁啦!”惠州人冬至吃萝卜粄,吃的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更是一份乡愁和亲情。客家人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以及不忘祖居地传统的情怀,使得他们所到每一处地方都创造了带着中原烙印的独特地域文化。因此,惠州的客家饮食文化也是极具一方特色的,浸染了惠州的山川水土,在这一片大地上繁衍出属于鹅城的风情气质。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东惠州咬下一口粄,时令在嘴里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