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甲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中国书法史关于甲骨文书法的一些基础知
TUhjnbcbe - 2024/10/3 19:26:00

说完象形装饰文字,接着开始说甲骨文书法。

原书数据稍早,现存的商代甲骨文并非均出自殷墟(今河南安阳小屯),因为山东济南大辛庄也有商代甲骨文出土;郑州二里岗文化遗址也有甲骨文发现(学者们考证认为是早商时代习字的遗物)。

要学习甲骨文书法,有一些甲骨文的基础知识要提前了解:

一、甲骨文一般是刻在龟腹甲上的,不是刻在龟背甲上的。

通常我们总说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这里的“龟甲”常常会被人误解是乌龟壳中的背甲,但其实,用作镌刻甲骨文的龟甲,是腹甲。如图:

(龟甲各部分名称)

如上图左上,腹背两片甲壳连成一体,因此要用作甲骨材料,事先要锯开。腹甲表皮有胶质鳞片,刮平鳞片后还要进一步磋磨刮削,使之平滑光润。

(腹甲各部分的名称)

殷墟出土的龟甲,版面都很薄,两面都经过磋磨,以便书写。连接部分有时附带在腹甲上,就是上图右图所示的“甲桥”,有时会在甲桥上刻写乌龟的来源,内容类似于“谁进贡的”、“一次贡了多少”之类的,就是通常所说的“甲桥刻辞”。

二、甲骨文的“分期”与“分组”不是一回事,如果是研究书法特征,“分组”更合理。

从公元前年盘庚迁殷都,到公元前年纣王为周所灭,其间总计二百七十三年,再未迁都,共历十二帝,如图所示:

(殷商十二帝世系)

二、三百年的发展史,可视作甲骨文字史,其间甲骨文字风格自然有其演变过程,其“书法”风格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化,要了解这些变化的风格,就需要对其进行分期考察。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依王朝时期划分,董作宾、胡厚宜、陈梦家均依时间为划分标准,如图:

(甲骨分期)

胡厚宣的分期,就是把董作宾的分期三、四期合为一期,其实大同小异(在文字学层面,不一样);陈梦家则因为前三帝未有甲骨存世,所以干脆剔出,余下九世,分作三期,作者说得好,其实既然是九帝,可以直接分为九期,岂不省事。

依帝王时代分期,最为省事,也符合人的思维习惯,但却不利于从“书法”角度考察,于是有了“分组”的方法,当下最为权威的分组方法是李学勤、彭裕商合著的《殷墟甲骨分期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年12月出版)所载的分组方法。

(《殷墟甲骨分期研究》书影)

所谓“分组”是一种更为科学、精密的断代研究。它以一个主要的贞人为代表,找出同一时期内与之共存的其他贞人,进而为其确认时间的先后和所在王世,从“书法”角度考察甲骨文,显然更合理。因为我们考察的是刻出来的字的“写法”,进而理解刻字者技艺的生熟与书写习惯。

简单地说,这就像我们现在看某个人写字,真正熟悉了,看到这个人的字,就知道是某某写的。我们如果深入掌握甲骨文的“书法”特征,可以达到看到一片甲骨文,就知道它归属于哪个分组。就像我们看一幅楷书作品,真正熟释了,会知道它是属于颜、柳、欧、赵哪一体的字。

因为,对文字的处理过程中,字形结构、体势,字形大小参差变化的特征,笔画处理时的对称、疏密、均衡、正欹变化等等,都是可以传递”书法“信息的。

《中国书法史》所依照的李、彭分组方式可以简易掌握,如图:

(殷墟卜辞分组)

殷墟甲骨文分为王卜辞和非王卜辞两大部分。王卜辞又分为北村、南村两个系统。简言之,小屯村有南北两个占卜机构,因此形成了南北两个卜辞体系(村中归属村南),到最后,两组又合流为黄组。两组之间过渡的作品,则称“间组”比如“宾组”与“出组”之间的作品,就称“宾出间组”。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说:“分组”其实就是给每个组命名,按照一定特征将一些骨片划分为一组;“分期”其实就是划分清楚每个组存在的时间,就是存在的王世。组名以贞人命名,然后又根据字体分类,同一组内,字体并不相同,也就是说,同一个贞人,有若干个刻手为他服务。这就牵涉第三个问题:

三、贞人和刻手不是同一回事。

在书法界,通常认为“宾组”甲骨的字体最为好看,对照上表,其实就是武丁巅峰时期的作品,因为武丁得到傅说,举以为相,国大治,于是政通人和,国力中兴,政治促进文化,所以宾组的“书法”也最好,后期其他组基本都是模仿宾组“书法”的。黄天树老师在《殷墟王卜辞的分类与断代》中称其为“典宾”,即“典型的宾组”,彭裕商老师则命各为宾组-B类,黄德宽老师的《古文字学》又称其为“宾二”。虽然名称不同,但如果不苛刻细分,他们所指基本相同。宾组如此强大,其原因很简单,因为宾组有多片,数量上的优势奠定了它的地位(已汇集出版的甲骨,以《甲骨文合集》和《甲骨文合集补编》合计,共有个编号,宾组占总量的40%还多)。

(宾组正)

同样是宾组,贞人有很多个,“宾”是最有代表性的一位。细审宾组作品,带有他的甲骨文字体并不相同(即“书法”特征并不相同),显然,为他服务的刻手有若干位,贞人决定了该组甲骨文存在的时间,而刻手决定了字体。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些“刻手”才是甲骨文的“书法家”,而不是贞人。只是这些书法家的名字没有记载,湮灭在历史长河中了(就像我们现在看到汉印,虽然赞叹不已,但却再也无法得知制作这些印章的匠人名字了)。

四、最后说一件小事:现在我们书法行款样式,起源于甲骨文。

董作宾先生称:商代通行的书写行款,只有下行之后左行一种,就是通常所说的“竖排”,这也是我们现在通行的书法书写行款样式。如图:

(现代人的书法行款样式)

依照这个说法,现在我们的书法书写样式,在商代已经确定下来了。

(之6,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版权方所有)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书法史关于甲骨文书法的一些基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