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瘤是指颅内肿瘤,包括由脑实质发生的原发性脑瘤和身体其他部位转移至脑内的继发性脑瘤。临床以呕吐、头痛、视力下降、感觉障碍以及人格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脑瘤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20~40岁者最多。中医古籍有关脑瘤的论述散见于“头痛”“眩晕”“痫病”等病症中。
由于脑瘤手术根治性低,血脑屏障限制了化疗或靶向药物的治疗作用,放疗疗效也受多重因素的限制,且存在严重不良反应,因此脑瘤的治疗是长期以来的临床难题。江苏省名中医、医院特聘专家龙家俊,从事临床、教学工作60余载,擅长难治性疾病的中医诊治。现将其辨治脑瘤经验整理总结如下。
因机证治
病位在脑,形神同病
古代医家对脑瘤多有阐发,《灵枢·百病始生》云:“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着而不去,而积皆成矣。”《医宗必读》曰:“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清代林佩琴《类证治裁》载:“脑为元神之府,精髓之海,实证性所凭也。”脑为人体阴阳、经脉汇聚之所,也是奇经八脉汇通之处,其用似湖海,蓄溢调节脏腑经络气血之虚赢,据人体阳动之气,以应其需,但求其平,节其余。此外,五脏六腑之气、阴阳十二经脉也汇聚于脑,阳经直接上聚于脑,阴经通过别络亦上汇于脑。
脑为诸阳之汇,诸精之合,诸髓之聚,诸神之府,人体精、气、神汇聚之地,乃至关重要之处。脑瘤病位虽在脑,但伤及脑体,损及脑络,病则内连脏腑,外及经络,暗伤奇经,累及人体上下内外,精、气、神同病,病邪深入脑府,易伏难出,病情缠绵反复,治之甚难。
《医碥》载:“头为清阳之分,外而六淫之邪相侵,内而脏腑经脉之邪气上逆,皆能乱其清气,相搏击致痛。须分内外虚实。”脑为阴阳气血相成化髓之处,体阴而用阳,阳为太阳,阴为少阴,故阳有余而阴不足,动有余而静不足,然惟其阳极之气方可育神。阳气者为神之基,脑之阳神,上应天阳,下和地阴,中调人事,合以时间,统御全身精气之动静出入,其神气恒动而不守,故脑神易伤,脑气易损,脑之精髓亦随之损。脑瘤多见精与神之虚损证候,精气互化互济,脑神、脑气、脑之精髓,济则互济,病则同病,损则互损,久病不愈,则形神同病。若脑体损,脑络伤,则经络肢节及五官九窍失用,精神、性情、五志之候互见,形神皆病。故脑瘤实非一脏之候,内有其病,必有外候,精、气、神证候与形体失用证候同现,难分先后。
脑府至尊,内藏精神,其外阳气秘固,其内经脉血络聚结,气血旺盛,既有颅骨之坚固屏障,又有经络汇聚之气血屏障,内外之邪皆难入而难出,邪毒难入,药气也难入。脏腑之邪,非因虚损或邪毒盛极者,难入于脑;气血之变,非至于阴阳之极者,亦难入脑。风为诸邪毒之帅,惟风邪、风毒、风气可间夹邪气入脑,毒邪入脑则易伏而难出,多久病不愈。临证脑瘤之疾,多有内外风邪为患,多见内风间夹阴阳诸邪上攻脑髓与脑络;或因情志之变,脏腑经脉之邪上逆,乱清气,扰元神。脑汇诸脉,聚诸阳,藏精髓,其气轻灵,乃血络汇聚之所。邪气可由血络入脑,脑也易病于血络,脏腑虚损、气化不常所致的痰瘀等内生阴邪,多循血络阴分传入脑,易伏难出,阻络生风;或因脏腑大虚,致脑气大损,屏障失用,阴阳诸邪,随之渐次入于脑,临证多久久收功。
病机复杂多变,多因互成
龙家俊深究病源,推衍病机,旁纳诸方,认为脑瘤病机复杂多变,多因互成,虚实缓急之证参差互见,兼夹风、火、痰、瘀、毒、虚、郁,其本为脑髓虚损,其核心病机为正虚邪聚,临床尤其重视虚损、痰瘀、毒邪与神郁为病。
脑瘤的髓海虚损为五脏精气之虚损,非一脏之疾,多见先后天互损之候,内生痰饮、瘀血,而痰饮、瘀血又为毒结之因,也是脑瘤之核心因素。脑瘤多痰必瘀,痰瘀致虚,痰瘀化毒,痰瘀之邪多乘虚随风入脑,而成为脑瘤病之主因。脑之气血屏障惟风可随机出入,风为内外诸邪之帅,痰瘀夹风内攻脑髓,外痹经络肢节。内外风气、痰饮、瘀血、寒热、情志之邪,皆为病机演化之因,与神郁之气相合,引发内外诸证。
毒邪为脑瘤主要致病因素,是诸般病因致病之果,也是病机演变的核心,贯穿始终。脑瘤多见毒邪为病,毒分阴阳,临证常见火毒、寒毒、瘀毒、湿毒、痰浊、水谷之毒夹风为患。初病则火毒多,而寒毒少,火毒甚者,多伴有脑之精气与脑体受损;久病则寒毒多,而火毒少,寒毒甚者,多伴有脑之阳气衰败,阴阳毒邪深伏,反复发病,病情逐渐深重。毒由邪生,以虚为母,邪气汇聚出于阴阳之极乃成毒,久积为毒,疫疠为毒,久郁为毒,毒邪内聚,乘虚夹风邪上攻脑髓,故脑瘤必有毒邪为患。精髓虚损是毒邪发病的主要因素,毒益盛而精髓益损,精髓损则毒邪更盛,虚虚实实,故多后遗症与败候。
脑居至阳之位,脑御精神,易生性情、情志等神气之变。若脑之神机发病,可直伤脑府,临证常因情志之变,脏腑经脉之邪上逆,乱清气,扰元神,先伤脑神、脑气,后损脑髓,可见阴阳失司、精神逆乱、气血失调之证矣。脑瘤可因情志出极,致极阳之气厥逆而上,伤髓损神,此多急症。脑神之疾,必及脑髓,脑髓之病,必伤脑神,脑髓与脑神二者体用互济,难分因果。临证可见久郁、极郁引动病情,闭经络,动暗风,出极阳,伤精髓,败神气;郁证至极,则如乌云盖顶,神郁志乱,精神不守,此证在脑瘤后期甚为常见,多先有脑体之疾,后又有神郁之果,病因不去,神病难除,实为顽疾。《丹溪心法·六郁》曰:“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
衷中参西,辨脑体、脑气、脑神
龙家俊分析历代辨脑瘤之法,深耕中医,旁纳西学,基于“脑藏精髓、脑府元神、脑汇诸阳”理论,从精、气、神三个方面辨治脑疾,提出治脑瘤三法:辨脑体、辨脑气、辨脑神。其一,辨脑体,以“脑藏精髓,五脏六腑、奇经八脉之精髓汇聚成脑体”理论为主,参以现代医学之影像检查,以显病之微,以定病之位,以查病之性,以求病之根源。其二,辨脑气,脑汇诸阳,五脏六腑之阳气汇聚成脑气,脑气之阳,如太阳之光,泽被脏腑肢节;其用常,则脏腑肢节和,其用不常,则脏腑肢节失用,临床当参脾、肾、心、肺与督脉元阳汇聚之经。其三,辨脑神,以“脑府元神,神御诸气,诸气育神”以及“先后天神气互济互用”为理论基础,临证当辨五志失调、七情不和与脑神失用之候,如:感觉、运动、失聪等。
据“天人感应、微宏相应”理论,脑之体以息全身,脑之细微,皆有脏腑肢体之应。脑府神,主神气,司肢节,病邪伤脑之体,必损脑之神,脑神失调,当致不常与失用等证候。人身诸阳生于五脏,汇聚于脑,无论病在脑之体,或脑之气,终必累及脑之神,故提出脑瘤必有神气、性情、精神之变。临证若有性情、神机之异变,可致脑气失司,无序而乱,故脑神病多伴有气乱之候;脑之体损、气乱、神病,三因相成,互为因果,致脑瘤难医,多有遗留症与败候。
探源究因,提出龙氏治瘤八法
脑瘤临证常见八种证候:精髓虚损证候、毒邪内闭脑络证候、痰饮证候、瘀血证候、风毒证候、精神证候、脏腑经络-九窍肢节失用证候、阴阳气血逆乱证候。治疗可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早期,脑体微损,脑气尚强,脑神不伤,脑瘤尚小,瘀毒不深,治疗多以攻邪为主,或先攻后调,或大攻小补。中期,脑体精髓损伤证候明显,脑气渐衰,脑神受伤,精神郁结与失用证候已现,形神皆病,正邪相争处于势均力敌阶段,宜攻补并重。晚期,脑瘤已发展到严重阶段,病情危重,临床证候明显而复杂多变,脑气已衰,脑体精髓、脑气及脑神大伤,神气逆乱,精神郁结与脏腑经络肢节失用证候明显,正虚邪盛,不任攻伐,当扶正为主,少佐祛邪抗瘤调神之药,缓缓收功,延长生存期。
龙家俊探源究因,圆通法活,临证辨因、辨证、辨病,提出治瘤八法,即“益气养阴、温阳化气、清热抗瘤、活血化瘤、豁痰祛瘤、利湿消瘤、攻毒抗瘤、纾郁调神”,创立龙氏祛瘤3号方:生黄芪60g,女贞子30g,熟附片(先煎2小时)15g,桂枝30g,干姜30g,炙甘草10g,蜀羊泉20g,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30g,醋三棱10g,醋莪术10g,制南星30g,姜半夏30g,炒枳实10g,陈皮12g,薏苡仁60~g,全蝎6g,炙蜈蚣3条,守宫30g,露蜂房10g,八月扎10g,灵芝30g。
该方用药呈现治瘤八法的思路:其一,临床患者常见气短乏力,口干舌燥,用生黄芪、女贞子以益气养阴;其二,多见形寒畏冷,或手足不温,舌质淡,脉细弱等阳虚证,用附片、桂枝、干姜、炙甘草以温阳化气;其三,影像检查确诊瘤体,用制南星、姜半夏、炒枳实、陈皮以豁痰抗瘤;其四,舌苔白腻,加薏苡仁以利湿消瘤;其五,脑瘤患者体内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用蜀羊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以清热抗瘤;其六,用醋三棱、醋莪术改善脑瘤血液循环,调节局部炎性微环境,以化瘀抗瘤;其七,用全蝎、炙蜈蚣、守宫、露蜂房虫类药以毒攻毒,攻逐走窜,搜剔疏利,通达经络,从而使药气归经入脑,直达病灶,使药入有门,病出有路,达攻毒抗瘤之效。其八,症见精神萎靡或焦虑烦躁证候,用八月扎、灵芝疏郁宁神,配合心理调治。
典型验案
张某,男,18岁,年4月17日初诊。主诉:反复头痛伴视物不清1个月。年1月25日头颅MRI提示中颅窝占位,考虑鼻咽纤维血管瘤可能性大,神经源性肿瘤不能排除。病理检查提示高级别肉瘤,倾向未分化肉瘤。免疫组化:Ki67(+)、EMA(+)、Vim(+++)、SATB2(++),余未见异常。于3月1医院行“经眶颧入路左侧鞍旁占位切除术”。术后仍感头晕头昏,恶心呕吐,嗳气反酸,胃脘饱胀,咽部不适,遂求治中医。刻下:烦躁易怒,舌苔白腻,舌体胖大,舌下两侧静脉粗隆、色紫而充盈,脉沉细无力,纳差,夜寐欠安,二便调。患者长期喜食冷饮及碳酸饮料。
诊断:西医诊断为左侧鞍旁占位术后、低钠血症。中医诊断为脑瘤(正虚邪聚证)。
治则:扶正祛邪。
方用龙氏祛瘤3号方原方。方中薏苡仁60g。7剂,水煎服,日1剂。
4月23日二诊:诉纳谷不馨,守上方加焦楂曲各15g、炒二芽各15g,间断服28剂,调摄4月余。
8月28日三诊:诉头晕头昏,加天麻15g、钩藤30g,间断服14剂。
9月25日四诊至10月13年五诊:患者舌苔白腻,考虑温阳力度不足,守上方将熟附片逐渐加量为60g,先煎3小时。考虑久服清热抗瘤药,临床易耐药,蜀羊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龙葵、蛇莓、猫爪草与白英、冬凌草、石上柏,三组药物交替服用,间断服上方28剂。
12月11年六诊:服上方2月余,病情平稳,守上方加阿胶20g、龟甲胶10g、鹿角胶10g,15剂,制成膏方,每次30g,每天2次。
守前方出入,间断服用汤药及膏方。调摄4年余,病情未复发。于年10月27日查头颅平扫+增强MRI:左侧前颅底软骨肉瘤术后,左侧颞叶软化灶,较年1月11日相仿。年9月22日查头颅MRI:左侧前颅底软骨肉瘤术后,左侧颞叶软化灶,较年10月27日相仿。随访至今,病情稳定。
按该患者病情较重,术后元气受损,头晕头昏,恶心呕吐,此气虚胃逆之候;舌体胖大,舌下两侧静脉粗隆、色紫而充盈,为痰湿瘀血内阻之象;脉沉细无力乃气阴两虚之候;烦躁易怒、夜寐欠安乃神郁之症;二便正常,乃谷神未败,尚可救治。
初诊方中生黄芪、女贞子,二药性平和,既无大寒大热败胃之害,也无滋腻碍胃之弊,取其平而不助热、益气不伤阴之意,扶正不伤胃,养元不生邪,恰合术后元气虚损未复之病机;同时注重药量配比,黄芪倍于女贞子,益气为主,佐以养阴,与患者气虚甚于阴虚之证相符,方药量效辨治之法,尽显奥旨。
方中附片,其性彪悍如将军,通行阳气于十二经;桂枝行阳于表,助附片之行。干姜守阳气于中,甘草养阴于脾胃,制附桂姜之燥热。一行一守,一动一静,有阴阳互制互济之妙。方中蜀羊泉、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三组清热抗瘤药,从脏腑经脉入脑,直通天庭,清热解毒,上述三组药物交替服用,配合温阳之品,寒温并用,扶阳解毒,以治其本。
方中三棱、莪术活血化瘀,符合脑瘤痰瘀阻络之病机。制南星、姜半夏,均效专力宏之药,以豁痰化痰,专攻寒湿痰毒。脑瘤可见脑气失调,行气之法有增效之能。炒枳实、陈皮,通腑畅气,引经达邪,调节全身气机之升降,开邪毒下达之路。患者舌苔白腻,舌体胖大,为湿浊之象,薏苡仁逐渐加量至g,以利湿消瘤,既经济又安全。
毒邪痼结脑络,损伤脑体,方中全蝎、蜈蚣、守宫、露蜂房,直入脑髓,攻毒抗瘤,以毒药治毒邪,中病即止,速去其毒。炙蜈蚣与全蝎相合,穿经透络,搜剔经络毒结;守宫和露蜂房二药合用,专攻解毒,善攻顽疾,为脑瘤常用解毒药。方中守宫量大力宏,此乃龙家俊经验用法也,少量解毒之力不足,延误病情。守宫虽有小毒,佐制用之,虽增其量,但强其效,而少见毒副作用。虫类药既可通经剔络,又可解毒散结,加之近代多人工养殖,其毒性减弱,药性不似野生药材之燥烈,初病入汤剂,久服入丸、散、膏方,佐制用之,安全有效。四药合用,分工明确,如将军用兵,凛然有序。患者烦躁易怒,夜寐欠安,精神证候明显,乃脑瘤病导致的神郁之象,入灵芝补气安神,八月扎疏肝理气,二药合用,以调脑神。
二诊,患者诉胃脘不适,乃药气碍胃,入焦楂曲、炒二芽以运脾胃。三诊,诉头晕头昏,入天麻、钩藤,以平肝阳、清肝热。四诊至五诊,见舌苔白腻,此久病沉疴,寒湿之毒解而未尽,故将熟附片逐渐加量至60g,量大力专,助阳开结散毒,以祛阴霾之邪。六诊,病情稳定,守上方加阿胶、龟甲胶、鹿角胶,制成膏方,间断配合汤药,病情稳定未复发。
内容来源:中国中医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