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玩游戏的时候,如果角色受伤,往往会在包袱里拿出“金疮药”使用,使用过后能迅速恢复体能。事实上,我国古代还真的有这种万能的金疮药。为什么这种神药现在消失了呢?
其实我国的民间秘方,有很多都失传了,或者由于某种原因传到海外去了,比如“清凉油”这么个普通的药品,东南亚生产的似乎就比国内生产的效果要好。难道“金疮药”也是因为配方失传而消失了吗?
中药事实上,金疮药只是一个统称,可能会因为配方差异而导致疗效不同。就像茶叶是个统称一样,可能会有普洱茶、绿茶、红茶等不同的分类。经研究,金疮药的配方含有雄性猪油、松香、面粉、麝香、黄蜡、樟脑、冰片等等,此外,还有一些金疮药配方里面是含有龙骨的。龙骨是古代的哺乳动物的化石,有些是犀牛类、大象类的骨骼化石。即使使用微小的含量也要花费昂贵的代价。再说,大多数国家已经禁止进行犀牛角、象牙等产品进行交易,这也影响到了我国很多中药的生产,使得中药无法生产,即使生产了也没有那么好的疗效。
甲骨文其实,古时候用来制作金疮药的原材料很简单也很容易获取,几乎每个药铺都能自己研磨生产。虽然现在药方尚在,却无法生产金疮药,主要原因还是一种称为“龙骨”的原料不可能再有了。关于“龙骨”的发现和保护还有个故事在民间流传。
甲骨文清朝有位叫王懿荣的官员,他就是被称为“甲骨文第一人”的王懿荣。这位官员在古文字和古文学研究上造诣颇深。王懿荣喜爱金石字画,对考古文物也颇具研究,而他最大的贡献就是发现了甲骨文,为我国后来的殷商历史研究奠定了基础。
发掘的甲骨文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懿荣发现了甲骨文。年他在北京担任国子监祭酒,在一次病后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于中药的神奇效果,他对中医的药材产生了好奇。有一味药材让他非常感兴趣,这味药材就是“龙骨”。龙骨最早出现于唐初孙思邈的《千金方》中,有诸多疗效,可以治疗失眠健忘、头晕目眩、溃疡刀伤等。
王懿荣到药店购买龙骨时,发现龙骨大多是一整块龟甲兽骨,上面还有着细小的纹路,这些纹路正是“甲骨文”。于是他买下了北京药店所有的龙骨。但是次年因为八国联军侵华,王懿荣自杀殉国。后来王懿荣的儿子将父亲留下的一千多块龙骨都卖给了另一位甲骨文研究者刘鹗。在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研究下,终于揭开了“甲骨文”的面纱。至此龙骨的身份也转变了,它不再是中药材,而是重要的文物。
新中国成立后,甲骨文成为重点保护文物,失去了“龙骨”的金疮药也就失去了一敷就止血的功效。同时由于医学的发展,医学家们研制出其他能够替代“金疮药”的药品,所以“金疮药”也就渐渐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