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证古泽今——甲骨文文化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幕,近件甲骨、青铜、玉石、书籍实物亮相。观众可以通过展出的约件甲骨,窥探商代人平常喜欢“八卦”些什么。
程功摄
商代,人们经常“一言不合”就占卜。“能生男孩还是女孩,今天出去打猎能不能大丰收……当时的人们大事小事都习惯占卜吉凶。”国博相关专家介绍,古人先在龟甲或兽骨上钻孔,由占卜者祷告所要询问的事情,然后用火烧灼甲骨背面钻凿的孔,这就是卜骨正面会有纵横裂纹的原因。也有占卜不准的时候,比如商王问“妇好要生产了是吧”,占卜结果是“生男孩”。然而,31天后,妇好生了个女孩儿。
展厅里,观众可以看到当年占卜的实物。除了国博馆藏,国家图书馆、山东博物馆、南京博物院、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陕西考古研究院、宝鸡周原博物院等单位的甲骨文物也悉数登场。观众不用担心看不懂,晦涩难懂的甲骨文在多媒体技术的助力下,变得可亲可近起来。视频和文字图片的注释,随处可见。展厅里,甲骨文吉祥话、甲骨文表情包、甲骨文大游行……观众还可以通过互动方式,直接与甲骨文“对话”。
程功摄
甲骨文是我国迄今可见最早成体系的文字,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把有文字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个世纪。“殷墟甲骨文距离现在多年,此后汉字结构没有变,这种传承是真正的中华基因。殷墟甲骨文个单字,已经识字了约三分之一。”国博专家介绍,此次展览希望通过介绍契文重光、契文释史和契于甲骨三部分,让观众对甲骨及甲骨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激发更多人对甲骨文等古文字的兴趣,共同守护好、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国博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该馆第一次举办以甲骨文为内容的文化展,也是馆藏甲骨的首次大规模展示。除了甲骨,与之相关的青铜器、陶器、玉器、书籍等展品也格外精彩。该展览将持续两个月。
来源:北京晚报记者刘冕
编辑:t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