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戴冠冕的夏禹》和《夏二里头宫殿》
禹在历史上又称夏禹、大禹、夏后禹等。在古史中夏禹王、商汤王、周武王并称三王。他的生平事迹与尧、舜分不开,是我国原始社会最后一位杰出圣贤首领,但又是我国阶级社会第一个王朝夏的建立者。从最近公布的《夏商周断代工程成果报告》夏商周年表排列,他是夏朝第一个王,建立年代为公元前年。这和司马迁《史记·夏本纪》记载禹于是遂即天子位的说法是一致的。课本中所用戴冠冕的夏禹,选自《中华古文明大图集》,表示了他已是帝王的身份,而这和今浙江绍兴禹庙大殿正中所塑身穿华衮、双手捧圭、头戴冠冕大禹立像是一致的。冕是古代帝王专戴的礼帽,圭为古代帝王举行礼仪所用的玉器。大禹的这身穿戴,与后世的帝王将相已经没有太大差别了。此时的大禹,早已经借助于治水的功劳,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并居住在类似于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村出土的《夏二里头宫殿》里,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君王了。
夏朝(约前—前年)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时期的文物中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年代约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时代初期。一般认为,夏朝共传十四代,十七后(夏朝统治者在位时称后,去世后称帝),延续约年,为商朝所灭。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2.殷墟出土的带有卜辞的牛骨
甲骨卜辞是指中国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记录占卜的文字,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使用了一段时期,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
19世纪末年以来,河南安阳的殷墟遗址先后出土了十余万片刻有文字的占卜甲骨,绝大部分是商朝后期(约公元前14至前11世纪)王室的遗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还在陕西等地发现了几批西周时代的甲骨卜辞,但数量比殷墟卜辞少得多。
3.汉墓画像石中的周公辅佐成王图
周公原名周公旦,周武王的弟弟。在武王建立周王朝两年病死后,辅佐周成王,从成王十三岁到二十岁,代理天子职权,一心朝政,忠心不二。排内忧,征外患,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并给成康之治奠定了基础。
西周灭商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用分封制。把自己的同姓亲族、姻亲、功臣等分封到各地为诸侯,周王与诸侯形成相应的权利义务关系。这种关系在西周的前期相对明确,但是在西周后期由于各诸侯国力量的增强,权利义务关系被打破,出现尾大不掉之势。
4.西周分封制示意图
周
天子把国都附近的地区划为王畿,由王室直接统辖。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分封给许多诸侯,各建邦国。诸侯主要有三种类型:一为周王的同姓(姬姓)亲属;二为功臣;三为古帝王之后,实际是其他一些较强大的部落或方国的首领。诸侯对天子保持着臣属的关系,要承担各种义务,如:镇守疆土,拱卫王室,交纳贡税,朝觐述职等。周朝分封大多在周初武王、成王、康王时进行,称为封邦建国,目的是为朝廷建立统治屏障。
周初的主要封国有以下几个:
鲁国:是周公旦之长子伯禽的封国,建都曲阜。
齐国:是辅佐武王灭商的功臣吕尚(姜太公)的封国,建都营丘(今山东昌乐),后迁临菑(今山东临淄)。是当时比较强大的诸侯国之一。
卫国:是武王之弟康叔的封国,建都朝歌,主要统治商的遗民。
晋国:是成王之弟叔虞的封国。这里原是夏人的主要居住地之一,戎人也很多。
燕国:是周的同姓召(shào)公奭(shì)的封国。
宋国:是纣王之兄微子启的封国,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周武王利用他以统治商的部分遗民。
这些国家在初封时,与周王室的关系较密切。西周还算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但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经济落后,交通不便,诸侯国与王室之间相距太远,彼此的政治、经济联系日渐减少,所以逐渐形成诸侯割据的状态。
5.西周宗法制示意图
宗法制度是由氏族公社制中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的。其主要作用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以确立并巩固父系家长在本族中的地位。此制度的最大特点是,以始祖的嫡长子一系的嫡系世代相承为大宗,其余各代庶子为小宗。庶子各在本支为大宗,其嫡子、庶子又分别为本支的大宗、小宗。如此推衍传继,嫡永为大宗,庶永为小宗,构成一个庞大的宗支网,状如树之干与枝的关系。周王为姬氏家族的大宗,就是所谓君之宗之(《诗·大雅·公刘》)。以周王为首,根据宗法制度的宗支原则与分封制度相结合,将他们的既得利益按照等级分配给各个姬氏家族。(《中外历史问题八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