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乃作者睿佳宝妈驾到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伴随经济的发展,政治的稳定,商人的文明水平亦有显著提高。商人使用的文字已经达到成熟阶段;由史官书写保管的典册,是中国最早的文献,记录了殷商人丰富的文化思想。商时已进入“青铜时代”,其青铜文化达到很高水平。学术界一般把文字的发明、城市的建立和金属器皿(青铜或铁器)的制造视作“原生型”文化形成的标志,殷商人已跨人文明社会的门槛,中国文化走向成熟。
青铜器酒杯中国古汉字,时代最早的是商代后期的甲骨文。即刻契在占卜用的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这部分文字数量众多,是商代文字的代表。甲骨文主要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殷墟,大部分是商王的占卜记录,小部分是跟商王关系密切的大贵族的占卜记录,并有少量的记事文字。
甲骨卜辞的格式大致分为叙辞(述占卜之时、地、人)、命辞(述欲贞问之事)、占辞(因龟兆而判定的吉凶)、验辞(占卜后记录应验的事实)等四部分。
甲骨文自清光绪二十五年(年)甲骨文被发现以来已分析出五千多个单字,有两千多个字已能识读。甲骨文是一种相当成熟的汉字,其结构已经“六书”齐备,汉字走过漫长道路,才发展到甲骨文阶段。甲骨文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为研究盘庚东迁至纣灭亡这年的历史与文化,提供了可靠资料。
文化工作和典籍保管由世袭的文化官员负责。他们是巫、史、祝、卜。“巫”是祭司,是知天知地的圣者,为王室的重要官员。“史”是记事官员,职责是起草文书,记载史事,编写史书,掌管典籍,有时也兼司祭祀。史与巫一身二任,故后世并称“巫史”。“祝”负责祭祀时致告鬼神之词,所谓“祝,祭主赞词者”(《说文·示部》)。巫史祝卜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文化人,他们不仅从事文化活动,而且参与政治,其后的各种文化门类,与他们都有密切关系。
甲骨文青铜器的大量出现,上可追溯到夏代,二里头文化遗址中已有青铜器出土,至商朝与西周则进入“青铜时代“,历时约十五个世纪之久。到东周时期,青铜器虽仍普遍使用,但春秋时已有铁器使用,战国时铁器日渐普及,进入“铜铁并用时代”。其时,铜被称为“美金”,铁被称为“恶金”。
青铜器虽然有鼎、鬲等饪食器;爵、尊等酒器和水器;矛等兵器;来、耜等工具;钟钲等乐器,门类众多。但其主体是礼器和兵器,各门类的青铜器皆可充作礼器,如鼎、钺等已成为王权的象征。商周两代青铜器的冶炼铸造完全由官府控制,有专业匠人,形成很有规模的官府手工业。其连铸、合铸、嵌错、镂空、针刻、失腊等技艺已达到很高水平,令人叹为观止。
青铜器青铜器以物质形态反映着商周时代的文化风格。殷商时期神权弥漫,是中国文明史上鬼神观念最为盛行的神权时代。《礼记·表记》即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商人信仰的神有三类
第一位便是地位最高的是帝或上帝,它统率各种自然力,也主宰人间事物;
第二位是祖宗神,王的祖宗生前担任最高祭司职务,死后“宾于帝所”,侍于帝之左右,成为上帝与人世交通的桥梁。
青铜器第三位是各种自然神,山川土地风雨雷电,皆为神灵。商人还迷信人死后精灵长存,称之为鬼,亦对之加以祭拜,故殷人尊神亦尚鬼,“在所有的神灵中,祖先神是殷人祈祷的主要对象”。
商代后期尚大量杀戮俘虏作为人祭。据统计,卜辞中武丁以后商王所用的人祭数字,达一万三千以上,实际的杀祭数还要远远超过这个数字。一次祭祀用人牲最多的竞达五百人。殷商人还频繁占卜,事无巨细,每事必卜,且一卜多问,一事多卜。诸如祭祀、年成、征伐、天气、祸福、田狩、疾病、生育等皆要通过卜问,按神的旨意办事。
武丁画像在神鬼面前,人是微不足道的,即便是奴隶主贵族也只能是神鬼的奴隶,何况占人口大多数的平民和奴隶了。钱穆的《中国文化史导论》说:“根据殷墟甲骨文,当时人已有上帝观念,上帝能兴雨,能作早,禾黍成败皆由于上帝。”上帝是此世间一个最高无上的主宰者。但甲骨文里并没有直接祭享上帝的证据。
参考资料:《中国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