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种图腾护佑一方子民。图腾,乃原始时代的人们把某种动物、植物等当做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相信他们有一种超自然力,会保护自己,并且可获得他们的力量和技能。在远古人眼里,图腾实际是一个被人格化的崇拜对象。
一、上饶古时图腾保护特色鲜明多样
由于图腾保护产生于远古社会,历史久远,我市的很多地域图腾物已经消失,但以下几种图腾则一直沿袭到近现代,至今仍保存着一定的图腾文化烙印。
一是龙图腾。上饶民间对龙十分崇拜,远古时代不仅要拜龙、祭龙,还有舞长龙、舞龙灯、板龙灯等民俗,而上饶的古建筑中有很多龙的雕刻,这种龙图腾、龙崇拜,主要是祈祷上苍庇佑,求得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风调雨顺、万业兴盛。古人称龙、凤、鳞、龟为四灵,龙是四灵之首,是吉祥的化身,寄托着美好。龙在上饶民间自然成为人们崇拜的图腾,主要是企望兴云降雨、造福人间,追求龙飞凤舞、龙腾虎跃。鄱余万等粮产区对龙更加崇拜,过年过节要集体祭拜龙,家家户户也要常祭龙拜龙。
二是龟图腾。龟乃“四灵”之一,龟在上饶民间很受欢迎。我们的祖先将龟视作有特殊灵性的神奇动物来供奉,视作吉祥的象征和长寿的代表物。弋阳有龟峰,也有养龟的习俗,龟也成为先民的画中物。上饶人喜爱龟,与龟结下了不解之缘。上饶人总是带着好奇感来揣测龟对待龟,无论是作为占卜用的龟甲还是作为图腾的龟形象,总是把龟和神灵沾上关系,每逢过年过节,上饶的百姓都要祭龟,为的是延年益寿。当下,上饶一些地方仍沿袭了这一习俗,并增加了食龟而企求延年益寿的文化内涵。
三是蛙图腾。万年是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最早种植水稻,他们在生产中发现青蛙的某种叫声暗示着雷雨即将来临,认为青蛙能呼风唤雨,可以预示收成的丰歉,故将青蛙供奉起来并加以崇拜。上饶人对益虫青蛙很有感情,隐居上饶的辛弃疾写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当中就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蛙声”成为悦耳之声、吉祥之声,表明了农耕家庭对青蛙的崇拜已成古时时尚。
四是傩图腾。婺源傩舞俗称鬼舞或舞鬼,是当地流行的一种传统宗教舞蹈,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是中国古代舞蹈艺术史研究的“活化石”。在婺源,农户家中悬挂傩面具、张贴傩画很普遍,而现在的婺源还保留着傩舞表演,舞者戴着各种质朴而夸张的面具,表演带有鲜明的巫术色彩,但实际是一种祈福和祷告。傩舞在婺源段莘乡庆源村、秋口乡长径村和李坑村一带颇为盛行。傩舞的面具有四五十种,一般为木雕或竹雕,脸谱生动,忠奸贤愚、喜怒哀乐都是表现的主题,傩舞动作粗犷而朴实。傩鬼戏,是婺源最古老的一种祭神跳鬼、驱瘟避疫、表示安庆的娱神舞蹈。婺源秋口人、明嘉靖壬戌年进士程义春,任陕西苑马寺郎时将傩舞从当地带回家乡,很快在婺源流传开来,秋口的“驱傩神班”更是驰名远扬。据传:当地傩鬼的一柄古铜斧,能斩妖祛邪,故过年时农家都要让这古铜斧挨家门上劈一斧,以斩绝一年之孽根,而上年有过不测的牛栏猪舍只须猛地一剁,便促六畜兴旺。
五是鸟图腾。人们都喜欢鸟语花香,事实上,“千山鸟飞绝”与“万径人踪灭”是相联系的。古代上饶的铅山、德兴、婺源等山区和丘陵地带流传一种“鸟崇拜”,最显著的民俗是经常表演“鸟飞舞”。鸟舞蹈表演粗犷豪迈有韵律,这实际也是一种祭祀舞蹈,与先民向天祈雨有关,后演变为当地遇旱求雨、追求人气的必须仪式。虽然上世纪八十年代鸟舞失传,但上饶人爱鸟护鸟的行动一直继续着。
六是蛇崇拜。蛇崇拜是滨湖人的习俗。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饶州人形成并传承了崇蛇习俗,曾经建过多个蛇王庙,每年正月还要举行游蛇灯。上饶县石人乡也有过蛇神庙会,民间崇蛇活动曾十分普遍,但这一崇拜在六十年代就已失传。
二、饶信文化图腾物产生的缘由
1.独特的地理环境导致上饶文化生态相对独立。上饶四面环山、一面环水的地势特点,逐渐形成了相对封闭的地域特征以及由此特征所带来的价值观念、历史遗存和社会习俗。上饶除了有三清山、怀玉山等大山和鄱阳湖、信江等大江大湖外,河谷与小盆地错综其间。交通不便、相对封闭的环境,应运而生了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图腾崇拜。完整保存下来的图腾崇拜,成为上饶地域文化的突出表现形式,有的地方甚至形成了“一地一图腾”的民俗文化格局,这种图腾虽然距今相距已久远,但一些文化烙印仍在。
2.农业地区精于耕作,自然也祈求风调雨顺。上饶是中国和江西省的主要粮区、林区、水产产区,被誉为“稻米之乡”“华东林海”“华夏谷仓”“渔米之乡”。由于“盆地意识”、小农思想的影响,不少人把农耕的希望寄托在天,靠天吃饭,满足于“吃得饱、穿得暖、娶媳妇、盖新房”的田园牧歌式生活,习惯于按传统观念组织生产,依靠大自然的恩赐,心里上的“图腾崇拜”盛行,而仪式上的图腾崇拜对百姓而言也是一种巨大的心理满足。
3.上饶是讲理习礼之地,儒生众多,祭祀图腾成古时风尚。上饶是朱熹祖籍地,也是他构建理学体系之地,进士多、状元多、官吏多,“读圣贤书、行仁义事”“士服诗书,农安耕凿”的习俗很普遍,随即而来的是依理行事、尊崇礼节。祭天祭地、图腾崇拜,也是古时的一种重要礼节。从这个意义上说,上饶的图腾崇拜并非宗教,先民认为图腾是祖先、保护者、亲人,有超人的能力,因而崇拜它,甚至敬畏它,重要节日必举行崇拜图腾的盛大仪式。
4.四省区域中心,开放包容性强。上饶历来是中原人避乱南迁的乐土,特别是北宋末年,北方大部分土地被金兵占领,而上饶靠近当时的国都临安,中原汉人曾大规模南迁上饶,并与当地百姓融合。因此,上饶的图腾物中,也有外地引入的因素。高度流动的移民特征,使上饶人拥有开放兼容的文化心态,能宽容平和地吸纳外来图腾崇拜,并使其与当地的原生图腾文化兼容并蓄。
5.“图腾崇拜”虽是古时代的产物,但很多内容也处在与时俱进的变革当中。上饶的地域图腾主要兴盛于旧石器晚期和新石器早期。那时的“图腾物”是整个部族的标记,后经发展改造,图腾崇拜逐步贴近人们的生产生活,比如说,在稻作发源地万年,起初的图腾物是对动植物的崇拜,最后逐步发展成对祖先的崇拜和对耕牛等劳动工具的尊崇,它具有团结群体、密切血缘关系、维系社会组织和部落之间互相区别的功能,同时,图腾崇拜也往往与祠堂、宗庙等宗族活动同时运用,成为凝聚宗族力量的纽带。
望仙谷
宋亚萍
灵山之北,有镇望仙,溪湍泻谷底,喷珠泻玉。
溪水为屏,左右分之。草木翩跹可触,山珍茂然可望,异禽藏匿可遐。
谷中石块迥异,相映成趣。有如巨石九具,形如水牛,溪间撒野,狼奔静止。传闻昔时有牛精祸乱人间,玉帝降罪,将其收服,定作石形,敛于谷底。溪水冲溅,三潭衔接,作三口热锅局势,俗语云:“三两花线不到底”,可见潭水深不可测。
飞瀑自峭立崖顶滚落,一整面山体于是成为一整块画布,飞瀑是一支肆意泼洒的神笔。千朵银花,万斛珍珠。转瞬生,转瞬息,须臾之间,大观现隐。飞瀑对面有白鹤崖,挂壁民宿与悬空图书馆如荼在建。上古时期,村民被大水围困七天七夜,幸有白鹤相救,后有道士寻仙至此,曾在崖壁搭起修仙台。今日挂壁民宿的横空出世与修仙台异曲同工,是仙谷赐予凡人的另一场修仙之行。试想,夜宿云端,好书与香茗兼得,人生幸事,夫复何求。
夜宿山谷,听风、听雨、听山、听水,风声雨声皆入耳,山水皆知音。舍外,一株杮树参天倚立,与屋舍相依相偎,红果子挂满枝头,抬头见喜,事事如意。暮色将至,杮子早早挑亮一盏盏红灯笼,盼君早归,殷切守候,那一抹腔调真正暖到心里。
望仙谷的一切令人无可挑剔。山谷复原了一个崭新而完整的峡谷小镇,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奇思妙想,精巧布局。青砖黑瓦马头墙,高架天井花格窗,夯土墙,小木窗,表相之下,深埋一颗玲珑心,可闹可静,可进可退。在望仙谷,做一日逍遥客是极好的,偷得浮生半日闲。做一名溪涧商贩亦是良策,且以佳肴与清风同酿,佐以美食与白云共食,舀一勺春水作酒,清欢独享。此地宜静心把玩,以深情之包浆,将仙谷看在眼里,含在嘴里,融在心中。再借以日夜奔涌的时光,让喜爱与日俱增,喷薄而出,逐渐汇聚成一首峡谷中的欢歌。
本文来源:上饶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