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病位在肝。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在临床上,高血压病患者常出现头晕、头痛、颈项强直、心悸等症状。虽然中医学并没有将高血压作为一种特定的疾病认识,但在历代医家的论述中,头痛、眩晕、肝阳、肝风、中风等病证均有与之相似的描述。高血压属于中医的“眩晕”范畴,其病机主要与肝有关。肝为风木之脏,刚脏主疏泄,体阴而用阳,主升主动,易劫阴耗液。若肝阴不足,则风阳易动而上扰清空,导致眩晕、头痛等症状的出现。故高血压病患者常常表现出眩晕、头痛等症状。在中医理论中,“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说明高血压的病机在肝。综上所述,高血压病的病位在肝,其发病机理与肝的功能失调有关。中医学对高血压病的认识虽然未有统一的病名,但历代医家对眩晕、头痛等类似症状的论述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因此,在治疗高血压病时,应注重调理肝脏功能,以达到缓解症状、控制病情的目的。
高血压病分型是高血压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三种证型:肝火上炎证,此证多因情志所伤,肝胆疏泄无权,气郁化火,火性炎上,上扰巅顶所致。患者临床表现为眩晕、头痛、胁痛、面赤、口苦而干、心烦、耳鸣、目赤、小便热涩黄赤、大便秘结、舌边光红、苔黄、脉象弦数等症状。肝阳上亢证,此证多因素体阳盛,性急多怒,肝阳偏旺;或长期精神抑郁,气郁化火,阳气偏亢暗耗阴液;或平素肾阴亏虚,年老阴亏,水不涵木,阴不制阳,导致肝阳偏亢上扰所致。患者临床表现为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舌红少津、脉弦有力或弦细数等症状。肝肾阴虚证,此证多因久病失调,阴液亏虚;或因情志内伤,化火伤阴,导致肝肾阴虚,阴不制阳,虚热内扰所致。患者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健忘、腰膝酸软、口燥咽干、失眠多梦、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状。
高血压病的病因可以追溯到血瘀的问题。在高血压这种慢性病证中,瘀血的影响尤为显著。高血压初病时,气结在经脉之中,导致气血不畅。随着病情的加重,血伤入络,气滞血瘀的情况愈发严重。对于长期、频繁发病的患者,瘀血的存在更是不可避免。高血压病变的发展规律是,初病在经,久病入络。慢性病缠绵不愈,反复发作,使得体内气血运行受阻,脉络中必然存在瘀凝。如《素问·痹论》所言:“病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失疏,故不通。”这也印证了高血压久病必然伴有瘀血的事实。《难经》中提到:“气留而不行者,为气先病也,血壅而不濡者,为血后病也。”这说明气血不畅是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因素。《东医宝鉴》也有记载:“久病日轻夜重,便是瘀血。”这些都强调了久病与瘀血之间的关联。清代医家傅山明确指出:“久病不用活血化瘀,何除年深坚固之沉疾,破日久闭结之瘀滞。”对于那些长期不愈、病情反复的疾病,必须从瘀血的角度进行治疗。张景岳认为:“气血不虚则不滞,虚者无有不滞者。”过度劳累、七情内伤等因素会消耗气血,导致正气不足,推动血液运行的力量减弱,体内就会产生瘀血。而《诸病源候论》也指出:“瘀久不消则变为积聚癥瘕也。”长时间的瘀血积累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无论是寒积、水积、气积、痰积还是湿积,积久都会阻碍气血运行,造成气血不畅。久而久之,瘀血从中产生,形成顽固的瘀结。因此,对于久积不愈的疾病,应当从瘀血的角度进行治疗。
在临床高血压病的治疗中,针对不同证型的选方用药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清泻肝火型的高血压,我们可以选用夏枯草、野菊花、黄芩、茵陈等中药,这些药物能够有效地清除肝火,降低血压。对于平肝降压,我们可以使用天麻、代赭石、白蒺藜、石决明、决明子等中药,这些药物能够平衡肝阳,降低血压。对于滋阴潜阳柔肝降压,我们可以选用龙骨、牡蛎、生地黄、龟甲、白芍、玄参等中药,这些药物能够滋阴补肾,柔肝降压。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也可以根据患者的兼夹症状来选方用药。例如,对于有便秘症状的患者,我们可以使用莱菔子、大黄、桃仁、当归等中药来通腑降压;对于小便不利的患者,我们可以使用泽泻、车前子、益母草、防己等中药来利尿降压,但需要注意的是,有热象的患者不宜使用防己。在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采用一些具有特色的中药方剂。其中,芩菊降压汤是我们在临床中常用的一个基本方剂。该方剂由黄芩、野菊花、夏枯草等多味中药组成,具有清泻肝火、平肝滋阴潜阳、活血化瘀等功效。在临床应用中,该方剂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有效地针对高血压的病机进行治疗,体现了清泻肝火、平肝潜阳、活血化瘀的治疗原则。肝火和血瘀是高血压病的突出病因与病理基础,因此清肝、平肝、养肝与活血化瘀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养精安神、避免大悲大怒等情绪波动,保持机体阴阳平衡,这样才能使身体处于一个健康的状态,达到降压的目的。
#图文万粉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