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能有这种局面的产生,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具体地有如下几点:
一、东亚的季风性气候越来越明显,四季变得分明,适宜农作物种植的天气,逐渐延长。距今一万一千年前,在今浙江省浦江县出现了上山文化。那里的先民继承了长江中游的稻作生产,用打制的石磨盘和石磨块为稻谷脱壳。大约距今一万年时的中国北方,在太行山与华北平原交界的丘陵地带,古南庄头人也开始研究种植谷类作物。他们使用着世界上最早的磨制石磨盘和石磨棒,圆润细腻。两千年后,这里往南的地区——磁山文化区,人们发展出了成熟的粟作生产,粮食有了大量的剩余。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种植粟的记录,它应该承袭于南庄头遗址。几乎同一时期,西北渭河流域上游——大地湾一期文化区,人们种植的黍,已成为平时食物结构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种植黍的记录。淮河上游的贾湖遗址和洞庭湖西北岸的彭头山文化区,距今有八、九千年的时间,当地的稻作生产日益成熟和扩大。此后,五谷素食在中国先民们的膳食结构中,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重。中国的先民们,在五谷生产上倾注如此大的心血,寄予这么大的希望,无非是五谷生产比渔猎更为稳定,更能为族群人口的增长,构建起食品安全体系。
他们的体内因为摄取了更多的五谷类温性食物,而极大地影响了其相关脏器的汁液和腺素的分泌,进而影响到他们的气色、行为,以至于影响到他们性格的形成。这就是中医所说的,五谷对人类五脏六腑的调理作用,以及对人类脾性产生的影响。中医认为,人的性情都是身体内阴阳现状的反应,而身体的阴阳状况又可以通过食物来改变,所以人的性情,也可以通过食物来改变。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谈到:食素的人终身以管住自己的事为主,而食肉的人以专管别人的事为主。他们喜欢格斗、操练、欺骗、算计以及先下手为强;而素食者较为温顺、沉静和善良。中国的先民们,感受到了五谷素食对他们的身体和性情形成的有益影响,从而食之不辍,并为智者和君子所喜爱。春秋时曹刿论战,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总的来说,相较于以肉食为主的人们,素食为主的人性格更为平和、安静和理性。
二、肉类同样是大多数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但中国先民所食用的肉类,有着区别于其他地域人们的特点:以猪肉为主。猪肉也属于温性食物。正如五谷素食是自然条件和中国先民的智慧综合作用的成果一样,猪肉被中国先民选中,也是由这两个因素所决定的。
提到猪,人们往往想到的是蠢和脏,其实猪身上有很多优点。猪不像牛、羊和马,要专门吃草,它们是杂食动物,好养活;母猪可以一年产两窝,每窝四到十个猪仔,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效益明显;猪不嫌弃生活空间的狭小和肮脏,随遇而安,还不用拉出去放牧,省时省力,适合家庭饲养;猪产生大量的农作物所急需的粪肥,等等。正因为这样,我国的先民们对猪喜爱有加,他们制作的陶器、石器和玉器中,都有猪的形象;他们死后,也要与猪下鄂骨埋葬在一起,以显示富裕;祭祀祖先时,猪是必须的供品,其他家畜可以另行组合;他们认为,家里有猪才算是完整的,所以甲骨文里的“家”字,上面是屋子,下面是猪的古称“豕”。在一些史前文化中,还流行着猪崇拜,如红山文化的玉猪龙。
我国史前遗址中,最早的家猪也出现于距今一万年的南庄头遗址,只不过从体形特征上看,尚处于驯养的初级阶段。淮河上游的贾湖遗址,比南庄头约晚一千年,人们也饲养猪。在以后距今七、八千年的辽西兴隆洼文化区、贾湖遗址所在的裴李岗文化区、磁山文化区和江浙一带的跨湖桥文化区,都出现了较为成熟的家猪形态。距今七千年以后的仰韶文化区、长江中游各文化区,猪的饲养已经普及开来。无论怎么说,家猪陪伴我们的先民渡过了漫长的岁月,在艰难困苦的日子里,贡献了宝贵的肉食。我国的有关学者,曾对中原地区的史前人类遗骸中的微量元素,作过检测,发现从距今一万年到七千年间,猪的肉食贡献率由平均的百分之十,增长到百分之七十左右。
属于温性食物的猪肉,相较于热性食物的牛肉、羊肉及其乳制品,给人体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以牛肉、羊肉及其乳制品为主食的民族,往往喜欢角力和打斗。所以,对塑造民族性格来说,猪肉的作用类似于五谷素食。
三国时期的《魏书》记载,朝鲜半岛南部的马韩部落、魏国北方的乌洛候国和西羌,当时也开始养猪,用于祭祀和食用。可这时我们的祖先已经食用猪肉近八千年了。猪肉和五谷素食的温性特点,深深地溶进中国先民的肌体,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身体和性情,即便到现在,也不会消退。
综合一、二两点来看,由于食物对性情的长期影响,史前中国各文化区内的人们,不论属于哪一个基因单倍群,其精神面貌都开始与当时周边渔猎文化区的人们相分野。反映在艺术方面,当时的乐器主要有:距今七千五百年到九千年的贾湖遗址的骨笛,距今六、七年仰韶文化半坡遗址的陶埙,距今四千二百多年陶寺遗址的磬、埙和缶等。它们追求的都是情韵和意境之美,而与西洋乐器表达的壮丽、宏大、铿锵和深沉的旋律所不同。中国的这些史前乐器,是中国先民性情的体现,以后发展出来的各种乐器、书、画,无不以此为主线贯穿其中。
三、中国先民们的身心,从农耕和家畜饲养中得到滋养,他们也就成为农耕和家畜饲养的最坚定守护者。从事农业的人群很快占据了社会的主体。即便是在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贵族、平民和奴隶的阶级分化,农业仍旧是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石。由此产生出的文化,必然是农耕经济和小农经济的反映。农业是一项追求稳定的产业,求稳、守成、传承,是它的心理衍生物。建立在神权、王权和宗法控制之下的道德和制度,与它最为匹配。所以统治集团要构建起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教化内容和各种控制制度。舜以孝道闻名于天下;禹去世后,启需要守孝三年,就体现了我国进入农业社会后,伦理道德的发展成果。史前各文化区内代表神权、王权的礼器渐成体系,祭祀活动愈加正式化、制度化,体现了威权制度的加强。
以农业为支柱的经济基础,和由此产生的社会心理,以及与之相配套的道德、制度,不断强化着我国先民的共同心理特点。而共同的心理特点,是一个民族得以产生和存在的核心因素。
四、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处在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中国的亚热带季风区,只是比温带季风区在夏季时稍湿热一些,在冬季时稍温和一些,但同样四季分明。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南沿海(现在分别属于美国和阿根廷),也位于亚热带,有季风,但它们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顾名思义,它们全年的降水量都很多,不像中国雨热同期。北美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内,还经常遭受龙卷风、海上飓风和强寒流的袭击,气候扰动大,规律性不明显。并且,北美和南美都没有温带季风气候。古印度文明所在的地区,属于热带季风和热带沙漠气候;两河流域文明和古埃及文明属于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它们都与古中国文明所在区域的气候迥然不同。生活在古中国区域的人们,自然感受到了四季的变化,他们需要智者来把四季的规律再细化一下,把年、月、日的对应关系固定一下,以指导平时的生产和生活。他们的需求当然得到了满足。古中国的先贤智者,不仅摸索出了与其他文明古国类似的历法,还总结出了时令、节气,这两种中国独有的反映四季变化细节的规律。更为可贵的是,古中国的先贤智者发现了天、地、人相互关系和运动规律的奥秘,创立了太极八卦图。
为什么说是史前的古中国智者创立的太极八卦图,而不是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呢?
在距今七千五百年至九千年的贾湖遗址,发现了装有活柄的骨制叉形器、带有刻度的骨板和成组的内装石子的龟甲。在下片龟甲上,刻有字符,与甲骨文的造字方法相同。它们都只在遗址的大墓中才有,并安放在骨骸的头部,显示出至高无上的地位。经我国考古和易学专家考证,骨制叉形器应当是用来观测星象的;骨板就是圭表,用来观测日影变化;装有石子的龟甲,很明显是用来占卜的。它们组合在一起,就非同寻常了。我们可以把“卦”字拆分开,左边是“圭”,右边是“卜”,也就是说,要先有数据,才能占卜。说明我们的先贤智者,不像其他史前文化的原始宗教那样,搞巫术、弄鬼神,而是在观天象、测日影的前提下,进行精确的卦算。圭表是我国先民常用的观测日影的工具,有骨制、陶制两种,以后发展出来的象牙制和玉制形圭,就属于礼器了。圭表在立杆的配合下,是可以得到太极八卦图的。也就是说,贾湖的先民们,已经能画出太极八卦图,并体会到其中的内涵了。
圭表和立杆相配合,画出太极八卦图的具体方法为:把立杆插入圭表上的孔洞。每天正午时,测定立杆在圭表上的投影长度,从夏至日测到冬至日为一组,从冬至日测到夏至日为另一组。把这两组长度的线段,从同一个点上向外呈辐射状画出,其外端点连线构成一个圆,为“太极”;里面得到的阴阳双鱼形,为“两仪”,阴阳太极图就形成了。用一条直线,连接阴阳双鱼在圆周上的两个尖尾处(分别表示阴线最短和阳线最短,或者说日影最短和日影最长),正好通过圆点,两个尖尾处分别就是夏至和冬至。经过圆点,画一条垂直于上一条直线的直线,与圆周相交之处分别就是春分和秋分。这样,太极阴阳图被分成了四等分,为“四象”。再把它八等分,就可以得到另外四个点: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八等分的外延,对应着八组卦象:乾、坤、震、巽、坎、离、兑、艮,用八组“爻”来表示。爻分阳爻“—”和阴爻“--”,每组爻由三条阳爻和阴爻的不同组合来构成,表示日、月对于地球的作用及变化。正如《易传·系辞上》[1]对太极八卦图的理解:“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太极八卦图又分为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先天八卦较早。它的八个卦象,对应着八种不同的宇宙事物:天、地、雷、风、水(月)、火(日)、泽、山。《易传·说卦传》[2]对此的解释是:“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即先天八卦解决的是地球上的万事万物包括人,在八种封象交相作用的情况下,会引发何种变化。因为先天八卦的太极图来源于日影观测的数据,所以它里面的阴阳双鱼是顺时针旋转的。先天八卦必然肩负着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任务,它应该产生于我国农业初起之时。笔者认为它产生在距今一万年到九千年之间的可能性最大。在最后一个间冰期到来后的两千多年里,我国的先贤智者为了把前人的稻作成果继续扩大,观天测地穷究其理,创立了先天八卦。当然起初可能并不完善。在此以后,先是距今九千年以内的贾湖遗址,出土了圭表,稻作生产趋向成熟,后来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中、下游的许多遗址和文化区里,都出土了释读八卦卦文的数字刻符。这些数字刻符,与商周两朝甲骨文和金文中出现的释读八卦卦文的刻符,形态极其相似,作用应该一样。
先天八卦最早产生的地点又在哪里呢?它的阴阳双鱼形就可以透露秘密:只有在北回归线的位置观测日影,夏至时日影长度为零,才会直接画出阴阳双鱼形。而再往北,就需要把每天测得的日影长度减去相应的数值,才能画出阴阳双鱼形。也就是说,最早的先天八卦太极图是产生于北回归线附近。我国湖南南部的玉蟾岩遗址,很接近北回归线,那里有着世界上最早的稻作萌芽,距今一万四千年到一万八千年。先天八卦可能就在它的附近孕育滋生。直到距今九千年后,稻作生产才传到了淮河流域的贾湖遗址。可见,先天八卦应当是在稻作生产缓慢进步的过程中,诞生和发展的。它在史前的发展和传播轨迹,是一个由南向北、东西扩散的过程。
后天八卦太极图里面的阴阳双鱼是逆时针旋转的,同时,它的八个卦象的方位也进行了调换。之所以阴阳双鱼逆时针旋转,是创立先天八卦的先贤智者,认识到了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方向,是逆时针的,大气环流、水形涡流、台风旋转的方向也是如此。从它的八卦方位上来看,它应该是以中原为中心而画的,因为那八个卦象所对应的地理事物的特点,正好分布在以中原为中心的八个方向上。后天八卦是我国的先贤智者在长期探究了宇宙万物对于人的影响后,对太极八卦做出的重大调整。它的八个卦象同时又对应着人类八种日常的行为:出、齐、相见、致役、说言、战、劳、成言。后天八卦更侧重于对人的活动提供规律性指导。
后天八卦大约产生于六千五百年前。距今六千五百年的濮阳西水坡45号大墓,出土了蚌塑的龙、虎图案,分立墓主左、右两侧,墓主头南脚北,脚下有蚌塑的北斗形状,整个大墓南圆北方。我国考古专家认为,这是古代天圆地方的“天盖图”和北斗与两宫(西宫龙、东宫虎)的星象图,墓主为该文化区域内天帝一般的人物。西水坡45号大墓揭示出的天文学概念图,无不与太极八卦图相联系,反映着太极八卦图中部分星像内容。在连云港摸忽山岩刻中,发现了距今六千年左右的后天八卦太极图,还有一系列与八卦释读和上古传说有关的符号。这是我国发现的唯一一处史前时期后天八卦太极图。距今五千多年的大汶口遗址中,发掘出一件珍贵的象牙梳,放置于一座大墓的墓主旁边。该象牙梳上有透雕的十一组乾卦图案,呈S形,S的两个半弧内有金文表示上下的符号,两个符号外侧还各有两个乾卦,旋转方式与前述十一组乾卦相反,从而构成8字形的乾卦组合。乾卦为天,表明墓主身份高居人上;两组乾卦旋转方向相反,似后天八卦太极覆压先天八卦太极,说明当时后天八卦较为常用。这件象牙梳上的透雕图和三个圆孔、十五根齿梳都寓意深刻,我国考古学家对它还有很多的解释。
太极八卦的深奥内涵,相较于其他史前文化区的原始宗教,判若云泥、高下立现、神秘而不可抗拒,所以才会影响史前中国的各个文化区,成为他们文化进步的指路明灯。
我国的太极八卦文化,是易学的源头,是具有中国特点的超前智慧的结晶。她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发展过程,倾注着我国一代又一代先贤智者们的巨大心血,反映出他们坚韧不拔探索真理的意志,体现了他们天人合一的情怀和泽披后人的责任感。其修,亦艰兮!其行,亦壮哉!传说伏羲创立了太极八卦,那可以肯定伏羲不是一人。他们代代接力,终于完成了一项玄之又玄、浩大深邃的文化工程,他们为了什么?为了认识自然,无论宏观还是微观,都要有一个科学的解释;为了利用自然,趋利避害,给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推动生产有更大的进步;为了征服自然,让人类迈入一个个更高阶段的文明!他们胸怀浩宇,拥抱山川,悲天悯人,矢志不渝。他们的精神和智慧,融入到后世每一个优秀子孙的体内,传递着奋发有为、逆境图强、绝处逢生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