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又名竹。品种繁多,有箭竹、水竹、斑竹、刺竹、文竹、泰竹、圣音竹、撑绿竹、龟甲竹、青皮竹、茶秆竹等。多年生禾本科竹亚科植物,茎为木质,是禾本科的一个分支。
中国是竹的故乡,竹类植物资源丰富、品种繁多,在世界60多属多种的竹子中,我国占37属近种。在悠悠几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竹子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与灿烂的古代文化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竹文化。
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傲雪凌霜,倍受中国人喜爱,与松、梅并称为“岁寒三友”,又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它象征着高尚、坚韧、虚心等美好品格。
中国古今文人墨客,嗜竹咏竹者众多。早在东晋就有陶渊明的“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到唐朝杜甫的“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再到宋朝王安石的“竹里编茅倚石根,竹茎疏处见前村。”苏东坡的“宁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想而知,竹子的品格在文人心中有多高尚。
我们来欣赏其中的几首诗。
竹石
清代: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
赏析: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告诉我们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要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
庭竹
唐代:刘禹锡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刘禹锡(-),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译文:露水洗涤铅粉骨节,微风摇动青色的玉枝条。随风飘摇恰似君子,无论哪里都适宜生长。
赏析:这首诗写竹,直节挺立,任凭风吹雨打,傲立其中,犹君子之风,千村万陌,无处不有。暗喻自己和竹子一样,无论到那里都可以清高自立。
绝句
元代:王庭筠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王庭筠(~),金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端,号黄华山主、黄华老人、黄华老子,别号雪溪。
译文:清瘦的竹影和着诗句,梅花的香气伴着我入梦。可惜我的心情就像今晚的月亮,迟迟不肯落下西厢房。
赏析:前两句诗人描写自己居处的清幽境界。这两句字面上完全没有“月”,但透过竹影和梅香,我们可以感受到“月”自在其中。在后两句中,当诗人信步庭院时,月光与竹影、梅香是那样的和谐;而回到西厢房时,这月光却不能“下西厢”,这多么地令人遗憾!诗中透露出一股月与人不能互通情愫的遗憾或幽怨的情绪。
白居易诗选/中华经典指掌文库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8%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13.5购买题李次云窗竹
唐代:白居易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白居易(年-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译文:它不需要被做成用来吹奏的笙箫,也不需要截断做成钓鱼竿。只待冬天千花百草凋零后,在纷飞的大雪中去看那点点葱翠。
赏析:这是一首咏竹诗,借竹言志,对竹子赞誉的同时,也明确了自己的精神追求。诗人说,我不用把竹子制成笛子,也不把它用作钓鱼竿,要的是让竹子在千花百草凋零之后,在大雪纷飞之时,能够屹立在雪中,使我看到那一番凌雪傲霜的情调,表达了作者对那种高洁孤傲、坚贞不屈精神的追求。
修竹千竿,情牵江湖风雨,丹管一枝,写尽人间春色。竹是一首无字的诗,竹是一曲奇妙的歌。竹子精神在华夏文明史上写下光辉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