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文字基本特征:
中国书法经过数千年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先后经历了篆、隶、草、楷、行书的演变。篆书种类众多,主要包括甲骨文、大篆和小篆三种。甲骨文是商代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卜辞以及占卜有关的记载文字,是我国现有的最古老的书法艺术遗产,至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
甲骨文是用刀刻成的,而刀有锐有钝,骨质有细有粗,有硬有软,所以刻出的笔画粗细不一,甚至有的纤细如发,笔画的连接处又有剥落,浑厚粗重。结构上,长短大小均无一定,或是疏疏落落,参差错综;或是密密层层十分严整庄重,故能显出古朴多姿的无限情趣。方显出甲骨文的显著特征。
大篆的特点一般可以用“浑厚朴茂、绚熳多姿”八个字来形容。
小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一般可以用“均匀齐整、圆转流畅”八个字来形容。
隶书特点:蚕头燕尾,中正平和。
在民间就流传着这样一首“隶书口诀”:方劲古拙,如龟如鳖。蚕头雁尾,笔必三折。雁不双飞,蚕无二色。点画俯仰,左挑右磔。重浊轻清,斩钉截铁。这首隶书口诀,概括了隶书的主要特点及写法要求,是人们长期实践的总结。
草书特点:狂放不拘,飞扬飘逸。
有人说草书艺术的美体现在两个方面:即表层的外形美和深层的蕴涵美。也有人将草书艺术的美概以十点:曰点划飞动,曰笔情墨趣,曰结体多变,曰章法生动,曰线条优美,曰血脉连通,曰气韵天成,曰转化跌宕,曰气势磅礴,曰奇逸潇洒。
草书艺术之美宛若无言而有诗篇之意蕴,无动而有舞蹈之神形,无色而有绘画的斑斓,无声而有音乐的旋律。
楷书特点:中规中矩、棱角分明。
楷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是现代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如今一般所说的楷书,是从汉隶逐渐演变而来的,倘若以时期划分,可分为魏碑和唐楷。
楷书的笔画与笔画之间有内在的呼应关系,既起收有序、笔笔分明、坚实有力,又停而不断、直而不僵、弯而不弱、流畅自然。结构上要强调笔画与部首均衡分布、重心平稳、比例适当、字形端正、合乎规范,字与字排列在一起时大小要匀称、行款整齐。
行书特点:飘若浮云,游若惊龙。
行书的特点可以用“行云流水、舒展有型”八个字来形容。行书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
图为本文作者正在潜心习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