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3/11/21 0:40:00
甲骨文自年被发现和购藏以后,其身价猛增,很快就从每斤数个铜板的“龙骨”一跃而成每字数两白银。因此,一些不法商人为了牟取暴利,制造和兜售伪甲骨,给收藏和研究造成了混乱。因此,甲骨文的辨伪工作极为重要。伪刻甲骨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全伪,即用现今的龟甲、牛胛骨仿刻甲骨文字。二是字伪甲骨不伪,即用殷墟遗址出土的无字甲骨仿刻甲骨文字。三是部分伪字,即在字数较少的真甲骨上增刻甲骨文字。第一种情况较容易辨识,而第二、三种情况则十分容易蒙骗过关。因此,在甲骨文发现的初期阶段,许多人受骗上当,甚至连一些甲骨学专家也收藏了伪刻之甲骨。伪刻之手段多种多样,有的是模仿甲骨文字胡乱刻画,有的是模仿有字之甲骨“照葫芦画瓢”,有的是根据甲骨文的辞例另造“新卜辞”。大量的伪刻甲骨出现,搅乱了甲骨学的研究。因此,甲骨研究和其他一些学科一样,也出现了史料真伪的鉴别问题。甲骨学专家经过反复的摸索和探讨,逐步总结出一套辨伪的方法。一是辨文字之伪,即辨别字形、书体、刻迹是否符合甲骨文的规范。二是辨辞例之伪,即辨别卜辞的辞例是否符合相应的程式。三是辨文例之伪,即辨别卜辞在甲骨上的分布、走向,卜辞与卜兆、兆序的关系等是否符合甲骨文所沿用的规律。四是其他辨伪方法,如看甲骨有否削锯、刮磨、凿钻、施灼等,或是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甲骨的埋藏年代等。缀合就是把碎裂的甲骨拼缀复原。甲骨文在埋藏的数千年间,由于受地层压力、水湿浸润和发掘翻动等原因,不少甲骨一片断裂为数片,给学术研究带来了许多困难和不便。随着甲骨文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学者开始探讨如何将甲骨文缀合复原。早在年,王国维就缀合了《戬》1·10与《后》上8·14,并发现上甲至示癸的世次与《史记·殷本纪》不合,从而纠正了《史记》的错误。此后,董作宾、郭沫若、曾毅公、严一萍、胡厚宣等著名学者均进行了甲骨文的缀合工作,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如胡厚宣先生发现《战后宁沪新获甲骨集》所收二片与沈德建旧藏的一片甲骨可以缀合,因而将此三片缀合为一。此片缀合以后,“卜辞完整,字迹明朗”,过去辨识不清的文字可以辨认了,从而弄清了一件大事:武丁时子由生了双胞胎,几乎要死。这在“殷代疾病史和医学史上也是一件重大史实”(王宇信《甲骨学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