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包括《易经》与《易传》两部分。
其中,作为基本素材的《易经》形成于殷周之际或西周前期,以阐释《易经》面目出现的《易传》则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说得直白点,《易传》无非是一部论文集。
1.
古今学者多认为《易经》是一部卜筮之书。
《汉书·艺文志·六艺略》里讲,《易经》之所以能流传下来,是因为它属于卜筮之书,秦始皇焚书坑儒时才侥幸逃过一劫。
对此,我的看法有所不同。通过对经文的解读,我发现:《易经》基于卜筮、高于卜筮,属于生活指南、生存手册之类的书。
也就是说,卜筮不过是个工具、是件外衣。
2.
所谓「卜筮」,其实是两回事——卜是卜、筮是筮。虽然都属于占术,但它们使用的道具、占问的方法不同,应用的时代以及当中蕴含的认识水平也不尽相同。
商代主要用「卜」,周代则主要用「筮」。
卜,可以用龟甲,也可以用兽骨。龟甲多是龟的腹甲,兽骨多是牛、羊、鹿的肩胛骨和胫骨。龟卜是将龟甲或兽骨钻凿成孔,用火煨烤,出现裂纹,判定吉凶。
感受一下,这是不是有点像心理投射测试?
周代的龟卜之法较商代已经有一定的发展。
比如,卜就专用龟甲,其他兽骨被淘汰了。
为什么会这样?可能有两方面的原因:龟长寿呀,自带光环,此其一;其二,在那个时代,牛、羊、鹿在生产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变得很稀罕了。
宋·朱申《周礼句解》《周礼·春官》中就很明确地指出:「凡国之大事,先筮而后卜。」另外,《左传·僖公四年》说:「蓍短龟长,不如从长。」
春秋·左丘明《左传》在我读来,这里头有这样三点很值得注意:
一,龟卜历史非常悠久,蓍筮则比较晚出;
二,周代看重龟卜,认为龟卜比蓍筮灵验;
三,蓍筮处于发展状态,龟卜则日趋没落。
3.
龟卜与蓍筮都在探测神的意旨,但有区别。
《左传·僖公十五年》中记载:「龟,象也;筮,数也。」钻龟取象,其裂痕自然成文,根据直接得到的纹兆来判断吉凶,是龟卜的特点。揲蓍变易,按照既定的程序和法则进行推衍求得卦象,这种基于数变的卦爻来推测吉凶,是蓍筮的特点。
春秋·左丘明《左传》这里面,显示出了感性与理性、自然与人事的差别,至少是深浅多少的差别。
从龟卜到蓍筮表明人们的认识能力提高了,认识的积极主动性也明显增强了。
4.
龟卜虽然反映了比较简单、直观的认识,但其解释和仪式方面却相当地繁杂。
据史料记载,龟的兆纹就有玉、瓦、原三大类型,解释的卜辞有三千六百条之多。治龟也有「取龟」「*龟」「鲜龟」「命龟」等手续,礼文尤其夸张。不必说,干这些活,需要具备专门的知识和不凡的才能。
宋·朱申《周礼句解》要我说,这是龟卜没落、失传的重要原因。
5.
从龟卜到蓍筮,反映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那就是——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
商代的祖先长期从事渔牧业,所以商代探测神意用龟甲、兽骨。与之不同,周代用蓍草探测神意,因为周代以农林业为主了。
瞧,生产方式决定人与神之间的沟通方式。
6.
说到这,想强调一点:学习龟卜与蓍筮不在于它们预测的准不准,如同学习绘画不在于我们画得像不像。显然,要论像,再高明的画家都比不上一台傻瓜相机。
要我说,同绘画一样,龟卜与蓍筮来源于生活,早已是生活当中的一门艺术。作为艺术,它们具有欣赏价值、具有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