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君主吉凶占,甲骨行文作指南。瑰宝神奇观往事,神州厚脉涌深源。”———《咏甲骨文》
韩愈在其作品《师说》中写到“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意思是说每个人懂得的道理有先有后,对技能各有钻研与擅长,而今我们所聊的这位主人公就对古汉语有着深远的研究和探索。
来龙去脉
我们所说的这位甲骨文考生原名*蛉,年生人,于年参加高考,是一位复读生,就读于南山中学,一直都酷爱佛学、诗歌和古文,甚至还在教室里练习打禅,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个性十分鲜明,这也为他高考时的天马行空之作埋下了伏笔。
据他的同桌透露,*蛉从未提及高考会用甲骨文来写作文,不过考前确实全班都在思考如何在高考作文中别出心裁,妙笔生花,让阅卷老师耳目一新,以此来取得高分作文,这也就不难解释*蛉的这一行为了!
就在考前*蛉了解到高考语文作文并未规定不能用古汉语,而且他本人的理想大学是复旦大学,在此之前,复旦大学有一位叫刘钊的教授破格录取了一位三轮车夫来当研究生,原因是三轮车夫喜欢研究甲骨文。这便使他有了用甲骨文来写作文的想法。
高考当天,*蛉并不是搞怪,只是怕自己的作文不够出彩,所以才刀尖上舔血,采用了这样一种铤而走险的办法,用古汉语写作文。事实上他的作文不全是甲骨文,还有金文和小篆,耗费了将个半小时的时间,但最终由于偏题仅仅得到了六分。
当时的古汉语方面的研究生中认识甲骨文的都寥寥无几,我们已知的甲骨文也仅有一百多个,他一篇作文里就出现了几十个,不论其他,单从研究甲骨文领域而言,*蛉确实有较高的成就,并能将其运用,写成文章,不得不说他在甲骨文研究方面颇有天赋。
逆天改命
甲骨文考生*蛉的高考成绩最终定格在了,比他本人的估分低了40分,以这样一个成绩原本只能上一个三本院校或者高职院校,不过事情在年6月17日发生了转机,当晚20时36分在国内著名的文字资料网站“国学数典”论坛上出现了一篇名为《高考阅卷花絮:四川惊现甲骨文作文》的帖子,似乎是四川的阅卷老师所为,可就是这一举动,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阅卷中心里,语文阅卷人向阅卷组长报告,组长向质检组报告,大家大眼瞪小眼,一脸茫然,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也都不认识,于是最终邀请了四川的一位古文专家来进行翻译,然后再评分。
这件事情在网上就炸了锅了,甲骨文是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不会接触和使用的东西,如若不是感兴趣,我们最多也就是在高中课本上听说过,是古人刻在龟甲兽骨上用来占卜记事的文字。可谁曾想一个高中生能用甲骨文流利地写出了一篇作文,网友们都表示不可思议,于是人们纷纷称之为“古文字达人”。
在网络上走红的同时,也引起了众多大学老师的兴趣,很快就有大学向他伸出了橄榄枝,首当其冲的是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可其提供的专业和*蛉的兴趣不符,最终他被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破格录取,并就读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接受一对一教学,就这样这位甲骨文考生从三本边缘一跃到了一个学校,可见大学对人才的重视,这也深刻印证了“术业有专攻”这句话。
众说纷纭
虽说甲骨文考生的成绩都已经确定,可网友们并未就此停下探讨的脚步,这件事众说纷纭,网友们的讨论更加激烈。有的人支持*蛉,因为认为他能在高考中有胆识写出这样的作文,说明其气量不小,这就胜过了很多考生,而后还认识如此之多的甲骨文,这本身就已经是一件很厉害的事情,在古汉语文学方面的研究也算是比较深远了,部分人是佩服他的,可有人支持就有人反对。
十年寒窗,苦读勤学,日日精进,夜夜努力,可到头来虽然分数高了*蛉一大截,最终却上了同一所院校,甚至有的还远不及他的院校,这就难免让有些人感叹不公,于是反对之声油然而起,都认为不应该因为一篇作文就特招一位考生,这不但会让其他考生觉得不公平,还会让很多人去效仿,致使高考作文偏题,怪文的现象大大增加。这个派别被称为“反对派”。
而更多的人站在的中间的“建议派”,因为这件事是两面性的,所以纠结事情的本身反而没有多大价值,更多的是应该站在客观的角度去看待这件事,并以此来思考全国的教育体制是否完善和合理,而原本意在招收多元化的人才的标准是否完全正确,是否应该对偏才、怪才进行单独的招收,等等一系列的看法和建议,深深引发了人们对高考制度本身的理解和思考,“观一处而知全貌”才是一件事最大的意义!
不尽人意
甲骨文考生*蛉正式进入四川大学锦城学院进修,并参加了入学仪式,就在多数人都认为其前途无量,完成了鲤鱼跃龙门般的逆天改命后,一切都似乎向好的方向发展,可谁知甲骨文考生的“辉煌”却戛然而止了。
原本在川大和川大锦城学院的联合培养下,川大意图为*蛉量身定制一套学习方案,并返聘已退休的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何崝进行教学和培养。可好景不长,同年11月4日,何崝教授就向川大提交了辞呈,对外称:“这个学生有些浮夸,靠不住”,因为在他接受采访时说会读《文心雕龙》,而这本书跟古文字研究没有多大的联系。他说他在读这个书,就是在吹捧自己。
任职教授称,“经过两年的精心培养,*蛉在古文字方面的研究水平并不如意,他的学习情况并不理想,在甲骨文方面也没有多大造诣。”,在此事以后甲骨文考生*蛉选择了静心读书,于是也慢慢淡出了大众的视线,直到今日也并未听闻*蛉在甲骨文方面又有什么更加深远的造诣了,最终一个网红考生从此销声匿迹了。
突然想到诸葛孔明在《诫子书》中写到的这样一句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我觉得用在这里最为恰当不过。起初是因为热爱,静心钻研,才有了高考的画龙点睛之笔,而又由于浮躁,由于嬉,荒废了自己的学业。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再次提及甲骨文时想到的不是这位考生,而是一种神秘的有待研究的一种古老文字,一种汉语的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