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甲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华文明五千年错万字长文三十张图片,
TUhjnbcbe - 2023/10/8 16:30:00

(本文主要整理了中国新石器时代中后期约公元前年至公元前年的重大考古发现,重点是探讨对中华民族影响至深的农业、汉字、龙凤龙虎文化、玉文化、城池文化、父权王权神权的起源和发展等,以及史前中华大地各地先民们的劳动创造和人文交流,涵盖近万年的中华文明发展史。总计一万多字,三十多张图片,通读预计需要20分钟。)

引言

几乎世界上所有的文明都诞生于河流附近,在中华大地这个相对封闭区域,*河和长江两大流域是当之无愧中国文化的发祥地。

蒙古以北、西藏、新疆以及台湾等地处于封闭区域地理上的边缘,或者自然物资短缺,或者气候恶劣,或者交流不便,人类的脚步比较稀疏。长江南的华南处于亚热带地区,物质资料充足,没有发展动力,而且地形复杂,难以形成大聚落。所以新石器时代的西藏、新疆、两广、台湾等地发展有限。

*河流域冬季较长,需要储备足够的食物越冬,所以当地人更加渴望索取自然资源,除了采集、狩猎、捕捞,对种养殖非常用心,农业发展更好;地势平坦,便于交流,容易发展为较大规模的部落,形成集聚优势,同时也容易产生争端,而争端也促进了聚落的融合、分散以及文化基因的传播。

长江流域介于*河流域和华南之间,既有类似于华南的情况,也有不同于华南地区的气候和地形,加上与*河流域的交流,由此造成兼有华南和*河流域两种特征的人文风貌:由于有冬季,所以长江流域也有发展农业的需求;由于气候环境好,当地人只需要种一点粮食预备较短的冬季便足以生活,小日子非常美满,向外的扩张性不高;由于山水密布,地形较为复杂,不容易形成较大范围的交流和联盟,难以成大气候。

所以,中国的农业社会是*河、长江两大流域的并进,但是并进却没有齐头,*河流域最具备形成大中心的条件,发展进度和地区势力要远大于长江流域。因此中国的故事,不论是文字以前的考古,还是口口相传至今的神话传说,或者*权的出现,到最早典籍文献的记载,都以*河流域特别是中下游地区为主。

六大区域、五个阶段

结合考古看中国新石器文化,从空间上来讲,可以大体划为六大区域:

北:(长城)以北的东北如东三省、蒙古等地;

西:*河中上游的西部,即甘肃、青海、陕西西部等地。西、北地区,商周时称之为戎狄。

中:*河中下游广义中原地区;

东:*河下游的山东、苏北地区,商周称之为东夷;

淮、汉:江汉、淮河一带;

南:主要是长江流域,还可以细分为上游的巴蜀、中游的两湖、下游的浙江、苏南。淮、南地区商周称之为淮夷、南夷、蛮夷等,更南的地方,后来则被称作百越(或百粤)。

中国地域广大,还可以细分为更多区域,同时不同专家划分的区域也不尽相同。这里只是根据区域的共同点、参考后世人文交流以及为了叙述上的方便大致划分的。

从时间上来看,我国考古、历史学家将中国新石器中后期到商朝前期分为裴里岗-磁山文化仰韶时期龙山时代以及后续的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五个时段。

从新石器时代伊始到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以及后来商朝的昌盛这一时期的文明历史,中国考古学家用两句话来形容:“从满天星斗到月明星稀”和“重瓣花朵”。

空间上的各个聚落中心和时间上的五个历史阶段,不同时期、各地区文化互相影响发展。最初整个中华大地上可能有数万个部落聚集小中心,它们就像是散落的满天星斗,或者称作为小花朵。当时那些聚居地后来很可能发展成所谓的“国”,古时中华大地上可能有万国。后来各部落逐渐融合,开启了广域联合或者具有统一*权的社会形态,中原即*河中下游的中心逐渐显露,月明星稀,像一个巨大的文明亮点;或者说中国形成了许多中心聚落围绕小花心的小花朵、许多小花朵围绕一个大花心的大花朵,也就是重瓣花朵。不过形成具有相对较强辐射和影响力的中心时候已经是商周时期了。

一、裴李岗、磁山时期(农业兴盛,龙凤观起源、类文字符号)

中国最早的考古文明大概距今年前即公元前年前,以中原地区的今河南省新郑县裴李岗、河北省武安县磁山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早期文明大放光彩,大约同时期的还有可能继承磁山文化的山东北辛文化,渭河流域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老官台文化等,长江下游有稍晚出现的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河姆渡文化以及相距大概多公里的马家浜文化前身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罗家角遗址,另外又有其他地区比如北方内蒙古赤峰市的兴隆洼文化、两广地区的独石仔和*岩洞遗址、台湾大坌(音笨)坑文化等,位于淮河流域年代稍早的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贾湖遗址也并入这个阶段。

贾湖遗址距今有八九千年,出土大量陶器和生产、加工、生活、装饰用的石器如石磨盘、磨棒、石铲和骨器,还有一些玉器。遗址中的碳化稻粒,推断为人工栽培稻,还发现当时的贾湖人已经养殖猪了。贾湖遗址创造了许多新石器时期考古的中国甚至世界之最,比如贾湖遗址本身是迄今中国新石器最早的遗址;发现的碳化稻粒为中国最早;根据陶器内部附着物的研究,证明贾湖人已经用山楂、葡萄、大米等酿造出了美酒,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据说配方已经攻克而且复制成功;从随葬品中可以看出贾湖人已经有了宗教、祭祀行为,而且有葬龟的风俗,注意龟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具有非常含义,比如“四象”中有龟(龟、蛇合体,又称玄武),神话传说女娲补天时用巨龟的腿做立柱,商周时期用龟甲进行卜筮等,贾湖是世界最早的龟灵崇拜与卜筮起源地之一。此外,最耀眼的可能是许多骨笛和17处龟甲、兽骨、陶器上的刻画符号了。骨笛经测试已经具备七个音阶,而且其中一个完整的笛子能够吹奏现代音乐——河北民歌“小白菜”。有些刻画符号与殷墟甲骨文神奇的相似,可能那时已经有了文字萌芽?

(贾湖刻画符号)

兴隆洼遗址墓葬中发掘出一个用猪头和石块拼成的奇特动物形象,专家们解读为“龙”,称作猪首石龙,这可能是考古发现的最早的龙的形象了。稍早于兴隆洼遗址的辽宁阜新查海遗址也出土了一条长达19.7米的石块堆砌的图案,专家命名为“石堆塑龙”。

(兴隆洼遗址猪首石龙)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人是龙的传人。但是龙到底存在么?或者龙到底是什么物种?如果存在,现在还有么?

但是,一般认为龙是不存在的,是人们臆想出来的。根据考古发现,不同时期、不同地区,龙的形象不尽相同,有的像猪,有的像鳄鱼,有的像鲵鱼,有的像蛇、蟒,有的跟当前龙的形象差不多。这或许能够证明,龙的起源不止一地,创造形象跟当地动物有关,而且不同地区之间有过交流,不同时期有传承关系。

猪是最早被驯化的家畜,后世猪与牛、羊一起成为重要的祭祀用品,甚至直到现在,很多地方依然用猪头上贡、祭祀,而蛇、蟒分布广泛,因此很多地区以猪、蛇、蟒为图腾,当前龙的形象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像蟒蛇一样的身体,早期龙的形态多是猪头蛇(蟒)身形象。

鳄鱼也是龙的原型之一,可能是生活在长江流域中国特有的扬子鳄。从更高的空间维度和更长的历史维度上说,中国人选择了富裕的中国这个地盘,让我们民族基因相对温顺,没有太强的扩张性。和我们祖先一同选择这里的扬子鳄也和中国人一样温顺,而且它们天性胆小,甚至有点废柴。动物世界中那些捕食羚羊、野牛之类的鳄鱼,对扬子鳄来说,简直太怕怕,它们竟然以螺、蚌、小鱼、小虾、青蛙为主食,偶尔捕捕兔子、老鼠、家禽之类小动物。不过扬子鳄虽胆小温顺,但毕竟是鳄鱼,咬合力和战斗力异常强悍。

可能当时扬子鳄是人们的菜单之一,也可能成为了图腾,或许有南方人迁居到北方,依然对它们念念不忘。大概-年前中国出现过一段暖期,平均温度约高于现在2摄氏度。那时候北方*河流域温润多水,可能扬子鳄扩张到了*河流域,如今的中原地区也有了他们的身影。扬子鳄很可能在那时成为*河、长江流域两地图腾,同时也是“家常便饭”。扬子鳄非常警觉,又栖息于水中,所以不易捕捉,随着气候的变迁,它们活动领域逐渐退回到长江一带,所以*河流域的先民想吃到它们就不那么容易了。中原地区的人对扬子鳄的味道应该非常怀念,而且物以稀为贵,难得的东西总显得很好吃,直到夏朝末期君主还念念不忘吃“龙”肉。

裴李岗、老官台遗址发掘的墓地几乎都是单人葬,或许当时还没有紧密的夫妻家庭单位。而单个随葬品的用途归类,比如男性随葬为农具或手工生产工具铲、镰、斧等,女性为家庭生活工具比如骨针、磨盘之类,又说明当时以性别为依据的社会分工或许已经出现,这可能也为后来的阶级、劳动分工等提供了渊源。根据墓葬的形式及发掘的物品,或许当时会举行祭祀活动。

贾湖、裴李岗、磁山文化等居所遗存反映出,那时的房屋,可能是在地上挖一个坑,再在坑上用大型动物骨头或木头、石头之类的东西撑起顶,类似于现在的棚子,称作半地穴式房屋。而*河中上游*土高原地区则是直接挖洞居住,称作地穴式房屋,以前陕甘宁的窑洞就是这种房屋。

(半地穴式房屋)

发现的大量猪、狗、鸡等家畜家禽骨头,证明当时的养殖业也相当成熟。磁山遗址中的窖穴残存的粮食痕迹,经过测算多达十余万斤,足以说明当时的农业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

老官台文化中的甘肃大地湾遗址陶器上有彩绘符号,有的由连续波浪线或折线组成,有的仅仅是一个单个符号,似乎具有一定的记事意义。

(大地湾遗址彩绘符号)

河姆渡和罗家角遗址距今不晚于公元前年,那里由于空气潮湿,不同于北方挖坑架巢方式房屋,而是采用木头、竹子制作超出地面的巢屋,构件之间用榫卯和绑扎链接固定,称作干栏式居所,这种建筑方式在潮湿多雨的南方仍然很常见。

(干栏式房屋)

河姆渡人很有艺术细胞,长江下游地区最早的玉器便出自他们之手,他们还喜欢在器具上刻画动植物纹饰和图案,比较有特点的有两点:一是象牙雕刻,二是大量鸟纹图像。其中一个被专家命名为“鸟形象牙圆雕”或“圆雕鸟形象牙匕”的象牙艺术品,鸟头部分活灵活现,兼具写实风格与想象力,而且雕刻及磨工细致,堪称精品。另有一个象牙雕刻品的双鸟朝阳形象,被认为是最早的凤凰图,也可能是最早的日、鸟形象。一般认为凤凰的原型是一种主要分布在甘肃和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的中国特有野鸡——红腹锦鸡,现在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不过由于技术进步,人工繁育技术已经成熟。

(鸟形象牙雕刻品)(红腹锦鸡)(双鸟朝阳图)

河姆渡农业技术和粮食产量也相当先进和可观,发掘出我国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遗迹,其中一处稻谷、稻壳等堆积经过换算重量达到吨之多。

通过裴李岗、磁山、贾湖、河姆渡等遗址可见,中国较早进入农业社会,而且分别诞生了两种重要的农业形态:北方粟、黍和南方稻作农业。

约前年,中华大地新石器文化更加繁荣昌盛,以影响范围遍及中原的仰韶文化为主导,延续达两千余年,这一段时期称作仰韶时代。

漫长的仰韶时代可分为前期与后期两个阶段,从考古上来看,遗址和文化众多,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形态逐渐发生深刻变革。

二、仰韶时代前期(龙虎观念、私有制产生、权力阶级崛起)

仰韶时期前期包括中原继承老官山文化而来的半坡(约前年-前年)、以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庙底沟命名的庙底沟(约前年-前年)等类型的仰韶文化,山东地区由北辛文化经后岗一期文化发展而来的以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命名的早期大汶口文化(约前年-年),北方地区有几乎遍及东北以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后命名的的红山文化(约前年-年)前期,长江中游还有以重庆市巫山县大溪遗址命名的大溪文化(约前年-前年),长江下游河姆渡文化较早结束而延续时间更长的以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马家浜命名的马家浜文化(约前年-前年)大放异彩。

半坡类型的陕西临潼姜寨遗址等反映出当时村落的布局一般以居住区、墓葬区、生产区(如制陶区、石器加工区)等部分组成,而且居住区中有的中央有广场、外有围沟。这个造型就是后世都城的雏形,一般诸侯国国都便是由城池、宫殿、集市、器具坊构成,城河外还有公共墓地。

有的地方是依然采用地穴、半地穴式房屋,有的地方则是在平地上建设。庙底沟类型的半地穴式房屋,除了用立柱撑起棚子,还会把立柱之间的空隙用泥草涂抹形成墙壁。立柱粗的直径可达45厘米,竟然还能做出长2米左右、宽10多厘米、厚1厘米多的木板!那时候的人们用的是简陋的石头工具,木作技术的精湛简直不可思议。纺织品、编织物的质量也提升了,可以推断当时甚至发明出了织布装置。

大家普遍抛弃了贴片泥捏的方式制作陶器,采用轮制方法,而且利用火窑烧制,有的地方的窑厂可以烧出度以上的高温。注意这个温度,能燃烧出的温度越高,就距离铜器时代越近。

半坡、姜寨陶器中的刻画符号更多,目前已经发现50多种,专家认为虽然不能确认是否是文字,但是可以确认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具体含义还有待继续研究。而且有的不仅仅刻画符号,还有古拙而又传神的写实性图案,比如鱼、蛙、鸟等,或许反映出生殖崇拜(鱼、蛙等曾是生殖崇拜的对象),许反映出艺术,或许反映出图腾,或许就仅仅是人们就常见的东西做出花纹而已。

(半坡刻画符号)

性别分工非常明显,女士主要从事纺织、缝纫及农业中的轻活等,男士们干重活比如制造工具、狩猎以及农业中的体力活。

墓葬开始增多,合葬的人也很多,合葬者往往是家人、亲属关系,甚至出现了男女两人合葬现象。但是男女两人并不能确定是夫妻,或许只是母子关系,而且没有成年男子与小孩的合葬墓。从有些墓葬来看,大多数人只有少量甚至没有陪葬品,有陪葬品的几乎只限定为成年人,儿童没有,陪葬品以陶器为主。然而也有一些特例:个别女性的陪葬品非常丰富,有些未成年就夭折的女孩子反而有陪葬。

这至少说明出了三种问题:

第一,私有制及阶级已经开始萌芽。随葬品的有无和多寡,足以证明当时社会地位开始分层,可能存在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度,生产关系发生深刻变化。

第二,当时财产继承制度是依据母系传承的,女性地位明显高于男性,也就是母系氏族为主要社会形态。

第三,我们也能够推测,权术、手段也在上层社会中流行。未成年女性死后陪葬大量珍贵物品,如此殊荣,绝非她生时对部落做出的贡献,而是或许死前通过某种方式被承认是成年人,或许死后通过某种手段让她获得成年待遇。那位爱护她的母亲,必定是通过权谋以非正常手段对她进行厚葬。这中间到底有多少内幕,已经说不清楚了。

河南省汝州市出土的一个陶器上有一幅图画,出现了鸟啄鱼斗争景象及石斧形象,有专家称之为《鹳鱼石斧图》。古代斧子是一件实用的生产工具,同时用到打架斗殴上杀伤力也很强,所以也是一种武器。但是一旦爆发稍微有规模的武装冲突,特别是非近身战时,弓矢、矛等更实用,斧子的作用却并不突出。就像是关二爷的青龙揠月刀,那么笨重,一般人用不来啊。但是作为一个极其夸张、极具震慑力的武器,古人不愿轻易放弃,后来在斧头的基础上进行了装饰产生了钺,成为重要的兵器和礼器。斧和钺合称斧钺,成为权力的象征。但是有些人依然喜欢在实战中使斧头,比如程咬金,小说中也渲染斧头的威力,比如李逵。那个图到底是代表什么?或许是炫耀部落的武力、权力吧,以鸟能捉鱼显示对其他部落的征服,以斧头象征着本部落的权势。

(鹳鱼石斧图)(后世青铜钺,造型夸张的狰狞之美)

有些聚落中心的中央广场已经发展的相当大,还出现了相比于普通住宅更大的房屋,能够说明当时人们会开展大型的集体活动,或许已经出现了*治、宗教、神权之类的东西。而且丧葬、建筑时等祭祀活动更加血腥,出现人殉、人牲,又足以说明阶级的产生。但是墓主人到底是部落首领还是宗教首领或神职人员不能确定,亦或是有些部落是*权、神权合一,这个也不能说清。不过可以大概推测,后世所谓男觋(音习,即男巫师)女巫已经出现。

大溪文化自四川一带附近,沿着长江几乎遍布中下游,涵盖了两湖地区。由于经汉水可进入泾渭流域,又可进入伊洛地区,实际上南北方之间的互相影响非常深刻。大溪文化也出现很多玉器,通过对比,可能是由下游的河姆渡逆流传承而得的,但是根据陶器形制分析,大溪文化也可能是罗家角文化的后续,这或许说明,新石器的中国不同地方的人文已经有了大规模的交流。

马家浜文化遗址反映出,当地稻作农业、渔猎业非常发达,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妇女和男性老人在亲属中拥有较多财产支配权,社会地位较高。今江苏省苏州市草鞋山遗址发现的纺织物残片,说明当地织造工艺相当进步。清朝时的织造府放在南方而且苏州是织造业大户就不足以为齐了,直至现在,苏州宋锦依然占据三大名锦之一(另外两个是南京云锦、蜀锦)。

红山文化可能是兴隆洼和查海的延续和发扬,至少红山文化的陶器延续了兴隆洼的风格,而且整个东三省以及内蒙古、河北可能有广泛的交流或者迁徙。另外红山文化前期出土的物品中,有一块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卜骨,可见当时已经有了卜筮活动。沈阳新乐遗址木刻形态是一只奇特的鸟形,有专家解读为凤凰,而这个雕刻作品的用途,很可能是女性装饰用的发簪。

后岗一期文化河南省濮阳市西水坡墓葬(约年左右)墓主人是一名身高将近1.8米的男性,有人牲陪葬,其中一个是一名小女孩。可能这位男性的身份地位已经实现了超越,而且如果他的地位高的话,还可以说明或许当时成为领袖的条件之一是高大健壮。

该墓平面图上半部分为半圆形下半部分为方形,可能寓意天圆地方;墓主人左右两侧各有一处蚌壳摆成的动物图案,专家解读为一龙一虎,特别类似后世的左青龙、右白虎;下方有用人腿骨和蚌壳摆放类似勺子形状的图案,被解读为北斗七星图;墓葬外围发掘出明显的祭祀遗迹,以及其他蚌壳图案:一个是龙、虎、鹿、鸟(也有认为是蜘蛛)的组合,一个是龙虎图,而且龙背上还有人骑乘。小人乘龙的形象不由得令人想起来*帝乘龙而去的传说,就是这个传说把汉武帝唬得一愣一愣的,总想得道成仙,气得司马迁在《史记》中特意写下:*帝根本没升天,他死了,就埋在桥山那(*帝死,葬桥山)!

(平面图,上圆下方)(墓主人左右的龙、虎)(清朝龙旗)(龙、虎、鹿、鸟)(左下角有人乘龙)

这种龙虎观念对中国文化影响也相当深远,与后世四象与二十八星宿的起源或许与此有关。或许最初的四象就是龙(也有人认为图像中并不是龙,而是鳄鱼)、虎、鹿、鸟,后来四象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龟、蛇),既指代星空中东西南北四个区域,每个区域的星辰分成七份为七宿合称二十八星宿,又指四个方向、阴阳五行,含有星象、哲学、宗教等多种色彩,可以说是一个复杂的存在,形成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四象位置(想象的四象星宿)(28星宿)

后岗一期文化逐渐退缩到山东、苏北一带,继之而来是大汶口文化。从今徐州邳州刘林遗址还发现当地人有拔牙风俗,一般是十几岁时拔去獠牙,可能是成人仪式,也可能是宗教仪式,也可能是图腾崇拜,或许仅仅就是一种观念,认为那颗牙不好。男女合葬墓增多,还有成年男女与儿童的合葬,同时根据不同性别陪葬品数量以及父子合葬墓,可以看出来出现了财产关系依据父系传承,同时很多女性的地位依然很高,或者男女地位持平。很可能此时大汶口正处于父系、母系转变的关键期,部分人是母系,部分人开始了父系,而且一夫一妻制也同时存在。

综合起来看,当时的中国跟后来的中国几乎没有任何区别,我们与数千年前的古人具有同样的龙凤、龙虎观念,同样的祭祀风俗,同样的玉器喜好,同样的爱美之心,同样的权术斗争,等等。仰韶文化前期阶段的考古遗迹,依然是中国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的有力证据。然而,繁荣之后往往是衰落,距今约六千多年也就是约前四千多年前,男性(父系)氏族公社已经成了主流。早前那种共同居住的房屋开始出现分间现象,以父系为基础、具有相对独立的对偶制家庭产生,还出现了专业化分工及经常性的物品交换,也就是说小家庭、社会分工、商业已经出现。

三、仰韶时期后期(玉文化繁荣、男权稳固、开始用铜)

此阶段,各地都出现了大型的村落遗址,而且中心区域不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明显较高。有的墓葬既大又精美,随葬品众多,有的则非常简陋,足以说明贫富分化现象已经严重。虽然贫穷的未必社会地位低、富裕的未必社会地位高、社会地位高的未必富裕、社会地位低的未必贫穷,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贫富分化和阶级阶层(社会地位)分化相辅相成:贫富分化促进了阶级分化,阶级分化又反过来促进贫富分化,因此可以推断当时阶级已经产生。

玉器的繁荣

良渚文化和红山文化后期都出现了玉器繁盛的特征。

中国使用玉器的历史源远流长,年前黑龙江下游的黑龙江省饶河县小南山遗址就出土许多玉器,此后虽然相隔千里,贾湖遗址、兴隆洼遗址、查海遗址、河姆渡文化、大溪文化等都有玉器出土。

一般情况下,玉器种类有用具类,比如玉斧、玉凿等以及矛头、箭、匕等;装饰类如玉管、玉珠、玉环、玉镯、玉牌、非封闭圆环形的玉玦以及鱼、龟、蝉、鸟、蛙、马等动物形象玉制品;礼仪类、宗教类如扁、圆、中孔的玉璧,方正或高或矮纹饰夸张的玉琮,有扁平、半圆形、两端有孔的玉璜,玉钺等。

不论红山还是良渚,他们使用的玉石大多不是采自本地,而且很多形制有共通性,足以说明当时有些人已经控制了外部,或者不同地区之间广泛的交流,或者已经有交易行为。

玉器本来制作繁琐,实用性差,而用于礼仪、宗教、祭祀等场所的玉器非常华丽精美夸张,通常有各种花纹。因此,这类玉器只能是一种向征,或许是权力、或许是财富、或许是宗教、或许是夸耀,总之是通过这种麻烦且不实用的物件表明某些人或团体的特殊。根据统计,红山文化装饰类玉器占60%,而良渚文化礼仪宗教类玉器占70%以上,这或许反映出,良渚的宗教神权较为发达,巫术盛行,掌握神权的阶级手握重权,必定是附近地区极具权势的风云人物。当时甚至可能产生了稳定的阶级,因为制作玉器可能需要一部分人脱离生产性劳动而专业从事玉器制作,这也能说明社会生产力已经发展到,足以养活一大批不需要生产劳动的人员,而某些人则通过剥削从事生产劳动的人员来养活他们。当然也许,那时的人们普遍信奉宗教,主动献祭。

(良渚文化十九节玉琮)(玉璜)(良渚玉琮王,上有神徽)(玉璧)玉玦

红山文化还出现一些奇特的C形龙以及专家命名为玉猪龙的艺术品。玉猪龙和C形龙的龙形象与更早的有兴隆洼遗址中的猪首石龙更像,是猪、蛇合体形象。对于玉猪龙也有人持其他意见,还有人认为模仿的是动物胚胎,有人认为是熊等其他动物。

(玉猪龙)(C形龙)

从考古遗址可见,中国人喜欢玉是有传统的,是刻在骨子里的,而且后来逐渐形成了玉文化,对中国文化影响至深。古人往往用他们认为好的东西做金、花、水当然还有玉做比喻,比如好喝的“玉露琼浆”,好听的“金玉良言”“字字珠玉”“玉振金声”,好住处“琼楼玉宇”“雕栏玉砌”,好吃的“锦衣玉食”,好看的“冰肌玉骨”“亭亭玉立”“如花似玉”“珠圆玉润”,不可更改的规矩叫“金科玉律”,求人办事叫希望“玉成”,形容人品德好就是“君子如玉”,坏事就是“香消玉损”“玉碎”,等等。

除了玉器,红山文化中,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东山嘴遗址发现了两件玲珑可爱的陶塑裸体孕妇像,是祭祀或崇拜对象。辽宁省凌源市与建平县交界处的牛河梁山也有一处祭祀遗址,发掘出了一些女性雕塑,有的是真人大小,有的是真人的2-3倍,这些女性被专家称作“女神”,该遗址也被称作女神庙,此外还有逼真的玉器猪龙、鸱鸮等。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后台子遗址也发掘出许多女性、孕妇形象制品。

(红山文化东山嘴裸体孕妇立像)(红山文化牛梁河女神像残存)(红山文化后台子女性像)

红山文化晚期祭祀女性现象或许说明,在母系氏族时期可能就有了基于女性崇拜的祭祀,也暗示着红山文化可能已经由母系氏族过渡到了父系氏族,但时间尚不久远,母系氏族遗留犹存。

此时的大汶口文化则已经具有明显的父系氏族社会特征,而且贫富分化现象非常突出。陶器上刻画有图画符号,主要发现于山东省日照市莒县陵阳河遗址,结构较以往更加复杂,专家们也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是文字,有人认为不是。但是这种图像广泛出现,且有一定的规律性,而且良渚遗址的玉器上竟然出现了同样的符号,惊不惊喜意不意外?所以,这很可能是仰韶后期通行于某些地区的文字。

(大汶口符号)

此外还出现了一个奇特现象,今徐州市新沂市花厅墓葬中竟然有良渚文化器物,更诡异的是大汶口文化以往并没有人殉陪葬先例,而该墓葬中出现了人殉,这也可能是学自良渚文化!两地相隔一千多里,却出现了两种文化的融合现象,说明古中国人的交流地域非常广泛,而且是先进的良渚文化侵入了落后的大汶口文化。或许当时大汶口人和良渚人已经开始了斗争,大汶口人南扩,良渚人北括,泰州市兴化市蒋庄遗址也被确认为是长江北部的良渚文化,足见良渚文化已经跨江北上。两种文化的扩张,其核心争夺区域可能会落脚到长江、*河的中间地区淮、汉一带。

铜的应用

和玉器繁荣相对应的是,铜也开始被利用。

最早被利用的铜可能是人们在生活生产时偶然发现的天然纯铜块或者含铜量较高的铜矿石。纯铜为玫瑰红色,表面形成氧化膜后呈紫色,一般称为红铜、赤铜或紫铜,用来导电的铜线一般就是红铜。它比较软,具有较好的延展性,经过锻打可以制造出想要的形状,成为精品的器具,比破石头好看多了,与玉器相比也具有特殊的美观,因此古人用来锻造各种装饰品,如指环、手镯等。

人们烧制陶器时发现,木炭与一种奇怪的石头(自然铜矿石孔雀石)在一块烧,可以得到红铜。现在科学技术已经将这个过程清晰的展现在大家面前,其实就是利用一氧化碳与铜矿石中的铜元素进行反应。

而纯铜的熔点在0度以上,这个温度现在看来不算高,但是在技术落后的古代,就不那么不容易达到,因此不可能大规模利用纯铜。

然而很早时,可能是人们在烧制陶器的时候偶然发现,有些铜块可以在较低温度融化,这是因为矿石中混杂了其他金属比如锌等,起到催化作用,由此冶炼合金铜技术开始出现。

最早利用的是合金铜是铜锌合金*铜,熔点在0度以下。即便这个温度也不容易达到,当时只是很小范围的应用。*铜硬度较大,又耐磨,当然最主要的是精美,被人们制作成锥子、钻头、小刀之类的。

接近0度的温度依然不能大规模利用铜,直到后来人们将纯铜和锡、铅等金属一起融化,冶炼温度可以下降到度,甚至低于陶窑温度了,而且合金水的粘稠度也下降了,更有利于铸造,耐磨且化学性质稳定,更重要的是,不喜欢可以融化重新做。这是一个利好的消息,古人完全有能力实现“冶铜”自由。不过那时候人类的技术还没掌握好技术,因此当时的技术比较粗燥,制作的东西也简单,像小刀、锥子、手镯等。

姜寨遗址曾出土一片小*铜片和小*铜管,距今有年,约为前年,是迄今世界上发现最早的*铜制品。不过,尚不知道是那时的居民冶炼的,还是利用了天然*铜。中国境内最早发现的青铜器是马家窑文化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林家遗址中出土约在公元前年前的青铜小刀。此外中国境内还有零星发现小铜器和冶炼制作铜的遗址。

(马家窑遗址青铜刀)

根据考古信息,很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从偶然到小规模的制造简单的铜器具,紫铜、红铜、青铜同时存在。约公元前年左右,继承大汶口文化以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龙山遗址命名的龙山时代(前-前)来临,此后的用铜遗迹暴增。因此我国历史、考古专家将新石器后期称作“铜石并用时代”,分为早期前年至前年,相当于仰韶后期,晚期到前年,相当于龙山时代。

铜石并用时代是中华民族文明史时期上第一个辉煌时期,这时候不仅在技术上开始使用铜制品、石器打磨的更加好、种类更加多能适用于更多生产领域,而且社会层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后期的龙山时代是一个激荡时期,随着技术和农业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关系和形态开始巨大变革,强权成为时代特征,同时一个令人窒息的男权社会也即将开启!

四、龙山时代(城池、强权*治)

龙山时代时,各地文明进入了繁盛期,除了山东地区一带的龙山文化,*河上游的西部有马家窑文化的继承者齐家文化(前年-前年),中下游的中部有中原龙山文化,长江中游有承继屈家岭文化而来的以湖北省天门市石家河遗址命名的石家河文化(早期前年-前年,晚期前年-前1年),下游有良渚文化。既有以往文化交流形成了共同特征,也体现出了不同地点的差异和特性,每一个地方都非常发达。

而且各个地方都出现了城池,类似于城邦*治。

良渚文化(前年至前年)的核心有良渚遗址有古城(上限前年,下限),长宽都达到1.5公里以上,总面积有多万平方米。形制与以往大型聚落以及后世的都城一样,中间部分是莫角山高台,为贵族居所,是72万平方米故宫的二分之一多,俨然相当于故宫和北京城的关系,皇家住故宫,百姓在城内。城墙宽40-60米,以石块奠基,城墙外有河道,城墙与河道既起到防御作用也起到水利作用,城墙是一个堤坝,河道可运输、引水、储水、泄洪、灌溉。

城内、城外各有一处集中墓葬区反山、瑶山墓地,是贵族的集中墓葬区,相当于后世的皇陵。上面提到的很多玉器很多出自这两处墓地,而且更加令人惊诧的是,有玉器上出现了与大汶口刻画完全一致的符号。

齐家文化的陕西神木石峁遗址有与陶寺古城时期相当的古城(上限前,下限前1)面积达到万平方米,也是宫殿(皇城台)、内城、外城布局。在皇城台还发现了3件铜器和4件制作铜器的石范。

外国以为中国文字起源于商朝后期,也就是殷墟甲骨文。但是殷墟甲骨文是以成熟文字体现展现在大家面前的,在成熟之前必定经历了长时期的发展阶段。龙山时代各地出现的图画符号已经相当多,估计有数千,虽然不能证明龙山时已经有了文字,但是后世的文字与当时的图画符号好像存在某种联系。

龙山时代一个激烈交锋的时代,一个英雄逐鹿的时代,一个中华文明最终孕育的时代,古籍中的三皇五帝便处于这个阶段,至少尧舜是龙山时代的人。

之后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大禹家天下,王朝社会兴起,夏、商、周三代更迭,二里头遗址、二里岗遗址分别被看做夏朝、商朝前期的遗存,而殷墟发现后更是证明了商朝时的灿烂文化,到周朝时中国文明基本定型。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华文明五千年错万字长文三十张图片,